植物分枝是影响植物株型的关键因素,不仅对植物适应环境非常重要,也影响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的栽培方式或产量,因此解析植物分枝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植物分枝在形成过程中,首先在叶的基部叶腋处形成腋芽,然后腋芽活性决定了腋芽形成休眠芽还是继续生长形成分枝。目前已发现TCP转录因子家族的BRANCHED1 (BRC1)是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腋芽活性调控的关键因子。TCP中的“T”是来自于玉米的著名驯化基因TB1,其活性的增加使大刍草被驯化为栽培玉米时分枝减少,BRC1即是TB1在拟南芥中的直系同源基因,功能非常保守。BRC1/TB1不仅在拟南芥和玉米中调控分枝,在很多其他重要农作物如水稻、高粱、番茄、豌豆以及马铃薯中均具有调控分枝的作用。BRC1/TB1的重要性也显示在其受多种影响分枝的内外因素如光、独角金内酯和细胞分裂素等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其表达,因而其处于分枝调控的中心环节。然而,BRC1/TB1在蛋白水平上的调控机制还很不清楚。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跟基课题组通过遗传筛选首次发现了一个调控植物叶片发育的重要基因TIE1,该基因编码一个转录抑制因子(Tao et al., 2013, Plant Cell)。在此研究基础上,该团队与来自西班牙的合作者发现,过量表达TIE1不仅使叶片形态发生变化,也使植物的分枝增多(图1A),深入分析表明TIE1能特异地在腋芽部位表达,并且表达量随着腋芽的发育而降低(图1B)。遗传证据进一步证明了TIE1在植物分枝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当TIE1功能降低时,植物的分枝明显减少。他们发现TIE1蛋白可与BRC1蛋白直接相互作用,并且确定了TIE1与BRC1相互作用的区域是BRC1中结合DNA的TCP保守域。转录组测序确定了TIE1和BRC1共调控多个与分枝相关的基因,包括已知的BRC1直接下游基因如HB21、HB40和HB53。最后该研究确定TIE1是通过在蛋白水平上抑制BRC1的活性来调控其下游基因,进而控制植物分枝的分子机制(图1C)。
该研究不仅首次发现一个转录抑制因子在蛋白水平上抑制BRC1/TB1的功能,也揭示了一种植物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精细调控BRC1/TB1的活性进而灵活地控制植物分枝的分子机制。这一重要发现为农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该成果最近以题为“The TIE1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Controls Shoot Branching by Directly Repressing BRANCHED1 in Arabidopsis”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上。
图1. TIE1调控植物分枝。(A)TIE1过量表达引起植物分枝增加;(B)TIE1特异在腋芽中表达;(C)TIE1调控分枝的工作模型。TIE1通过和BRC1直接相互作用,通过招募共抑制子TPL或影响BRC1与启动子的结合来抑制BRC1的功能,进而影响下游分枝相关基因HB53等的表达,从而调控植物分枝。
南方科技大学副研究员杨琰博士和马德里自治大学博士后Michael Nicolas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农学院的秦跟基教授和马德里自治大学的Pilar Cubas教授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值得一提的是,秦跟基教授团队近年来从解析叶片发育分子机制入手,通过遗传、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以TCP转录因子和TIE1转录抑制因子为中心的植物叶片发育和分枝形成的植物器官发育的核心保守调控机制,先后在Plant Cell(Tao et al., 2013;Guo et al., 2015;Zhang et al., 2017)、Cell Research(Wei et al., 2015)和PLOS Genetics(Yang et al., 2018)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重要原创成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部转基因重大专项、西班牙经济部(MINECO)以及北京大学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编辑:山石
责编:白杨
?
?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生命科学学院秦跟基课题组与合作者发现植物分枝调控的新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相关话题/植物 基因
何川/贾桂芳课题组发现植物mRNA化学修饰m6A去甲基酶并揭示其对植物开花时间的调控功能
近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何川/贾桂芳课题组在高等植物N6-甲基腺嘌呤(m6A)动态可逆调控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工作以“ALKBH10BisAnRNAN6-MethyladenosineDemethylaseAffectingArabidopsisFloralTransition”为题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生命科学学院罗述金研究组首次揭示青藏铁路对普氏原羚种群基因交流的影响
日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罗述金研究员团队及合作者通过线粒体测序和微卫星基因分型,对中国特有物种普氏原羚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分析,并首次揭示了近期通过修建护栏网实现全线封闭的青藏铁路已经开始阻隔普氏原羚基因交流,可能加剧栖息地片段化。?普氏原羚普氏原羚(Procap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北大生科院瞿礼嘉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发文揭示植物中调控花粉管细胞完整性与精细胞释放的分子机制
2017年12月15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瞿礼嘉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rabidopsispollentubeintegrityandspermreleaseareregulatedbyRALF-mediatedsignaling”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上,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生命科学学院李程研究组在《自然-通讯》发表癌症基因组三维结构和拷贝数变异关系的研究成果
染色质在细胞核中折叠成高度复杂的三维结构,并且在细胞分化、增殖等过程中被动态调控。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如5C、Hi-C和ChIA-PET可以捕捉基因组范围的高分辨率染色质相互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三维基因组和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例如染色质形成的环状结构可以使基因的启动子和相距较远的增强子之间相互作用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李毅课题组揭示了一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重要激素——乙烯有利于病毒侵染的分子机理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毅教授课题组近日在eLif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viralproteinpromoteshostSAMS1activityandethyleneproductionforthebenefitofvirus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生命科学学院白书农实验室再次提出植物生物学新概念
2017年4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白书农实验室在PlantPhysiology杂志上以PhosphorylationofSPOROCYTELESS/NOZZLEbytheMPK3/6KinaseIsRequiredforAntherDevelopment为题,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文报道一个重要的发现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在森林植物残体碳储量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
植物凋落物和木质残体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的重要组分,但由于以往数据不足、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致使我国森林植物残体碳储量及其变化缺乏准确的估算,从而限制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全面评估。2011-2016年,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方精云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对我国森林植被、土壤、凋落物和木质残体碳密度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欧阳颀课题组在人工基因线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是细胞生长、代谢和分化等重要生命活动的基础。然而受制于技术的发展,生物基因工程领域的工作者长期以来都只能对基因进行敲入、敲除、敲低等简单操作而无法对相对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进行设计。随着生物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基因工程研究者开始尝试在细胞内通过对基因表达调控过程进行理性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课题组发现高等植物花粉管控制自身运输方向
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演化理论认为,在陆地上生长的高等植物是从生长在水中的藻类演化而来的。在从水中生存到陆地生长的转变过程中,植物需要演化出新的结构以适应少水或缺水的新环境,例如演化出了维管束组织以便给植物提供更好的物理支撑和营养物质的远距离运输;演化出位于表皮的保卫细胞能加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北京大学白凡、谢晓亮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张宁团队揭示循环肿瘤细胞基因组特征与癌症转移机制
2017年5月9日,国际专业基因组学研究刊物GenomeResearch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白凡、谢晓亮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张宁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作者团队使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来自同一病人的循环肿瘤细胞和单个原发灶癌细胞的拷贝数变异进行分析,揭示了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基因拷贝数变异的演化过程。作者团队进一步对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