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演化理论认为,在陆地上生长的高等植物是从生长在水中的藻类演化而来的。在从水中生存到陆地生长的转变过程中,植物需要演化出新的结构以适应少水或缺水的新环境,例如演化出了维管束组织以便给植物提供更好的物理支撑和营养物质的远距离运输;演化出位于表皮的保卫细胞能加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等等。高等植物的生殖过程同样演化出了一些特化的组织来适应生殖方式的改变。众所周知,在水生藻类和动物系统中,精子带有一个长长的尾巴(鞭毛),因此水生藻类和动物的精子可以在液体环境(水和体液)中运动,而且这种运动是自主控制的,换句话说,水生藻类和动物精子可以在液体中自主控制方向,游向卵细胞去完成受精。而在高等植物中的情况如何呢?陆地生长的大部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精子都没有尾巴(鞭毛),因此只称为“精细胞”而不用“精子”的名称。没有尾巴,精细胞不能运动,那么被子植物的精细胞如何完成受精过程呢?被子植物演化出了花粉管,精细胞“藏”在花粉管中,由花粉管将植物的精细胞运送到植物卵细胞附近,帮助其完成受精过程,因此这种受精方式又称为管粉受精。但是,过去几十年中,植物生殖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们长期为一个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所困扰,那就是:带有尾巴的精子不仅可以运动而且自主控制运动方向,没有尾巴的高等植物精细胞不能运动只能由花粉管运输,那么植物的精细胞是否控制花粉管运输的方向呢?解决这个基础生物学问题,需要分清楚高等植物花粉管的运动是由花粉管控制的还是由精细胞控制的,但是在花粉管中,精细胞总是与花粉管(营养细胞)的细胞核紧密相连、形影不离,形成所谓的“雄性生殖单位”(male germ unit, MGU),这种结构上的紧密联结使人们很难区分清楚到底是谁在控制花粉管的运输方向。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教授课题组在研究几个bHLH(basic 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Lin et al., Plant Cell, 2015)时,发现两个在花粉粒和花粉管中特异性高表达的成员DROP1(DEFECTIVE REGION OF POLLEN 1)和DROP2,它们若同时缺失时会产生一些外形变成水滴状的花粉粒,在这类水滴状的花粉粒中只含有一个营养细胞核而没有两个精细胞。鉴定到这种没有精细胞的特殊花粉材料,为彻底解决上文提到的基础生物学问题奠定了基础。瞿礼嘉教授实验室挑选出这种水滴状花粉粒,对它们进行花粉管萌发、花粉管生长、花粉管导向、受精过程等生殖生物学过程的研究,结果发现,没有精细胞的花粉粒可以正常地萌发出花粉管;没有精细胞的花粉管可以正常生长,可以正常响应雌方(胚珠)分泌的吸引信号,可以正常抵达胚囊,也可以正常爆裂释放出花粉管的内容物。这一系列实验的结果说明,在没有精细胞存在的情况下,花粉管仍然可以正常地完成生长、导向、识别、爆裂等生殖生物学过程,从而证明了高等植物的花粉管运输方向完全是由花粉管自身控制的,而高等植物精细胞的全部生物学功能就是受精,它们就像是自己不会走路的“乘客”(或是“货物”),“乘坐”具有自动导航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出租车”(花粉管)来到雌性细胞所在地,最终完成受精。这个成果首次为“花粉管是陆生植物适应缺水生活环境演化出的新生殖结构”提供了生物学证据,解决了那个困扰了植物学家们几十年的基础生物学问题。
?水滴状的drop1-drop2-突变体花粉粒中没有精细胞
这项工作于2017年6月以“Sperm cells are passive cargo of the pollen tube in plant fertilization”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俊博士研究生(现已毕业)、黄清配博士后(现已出站)和钟声博士后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瞿礼嘉教授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美国Rutgers大学董娟博士和德国雷根斯堡大学Thomas Dresselhaus教授作为合作者参与了该项研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资助。
编辑:白杨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课题组发现高等植物花粉管控制自身运输方向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相关话题/植物 控制
张锦课题组在碳纳米管水平阵列的结构控制生长方面取得突破
单壁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等性能,尤其在纳电子学上对电子和空穴都表现出超高的迁移率,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最有潜力的制作CMOS集成电路的纳米材料之一。碳纳米管可看作是由石墨片沿一定方向卷曲而成的空心圆柱体,根据卷曲方式(通常称为“手性”)的不同,可以体现金属性或带隙不同的半导体性。由于单壁碳纳米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研究组发现植物中一个全新的印记基因——女娲
亲本效应(parentaleffect)是指生物体后代的性状只受到某一个亲本基因型的影响,而不受到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影响的现象。在植物发育过程中,亲本效应主要体现在早期种子发育时期,即某些基因对于胚胎和胚乳发育的影响仅是由单亲本来源的产物控制的。植物的亲本效应一般可以分为由印记(imprinting)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自然?植物》杂志刊登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全世界逾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准确预估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产量变化对维护全球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作物模型是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影响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模型结构、参数调整等方面的局限性,作物模型模拟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提高作物模型模拟结果的准确度,减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成才课题组揭示植物激素脱落酸信号途径激活的新机制
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御外界胁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ABA信号通路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ABA信号的传递起始于ABA识别并结合PYR/PYLs类受体蛋白,并且促进其对下游负调控因子PP2Cs(蛋白磷酸酶)的抑制作用,从而激活一系列应答反应。然而对于PP2Cs及其调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实验室在植物雌雄识别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又取得重要进展
植物和动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有赖于雌雄配子之间进行有效的信号交流。被子植物演化出了其特有的双受精机制,对有性生殖的精密调控保证了成功的后代繁衍。花粉管(雄方)通过与雌性的孢子体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识别,将精细胞准确地运送到胚珠的珠孔端,进而准确地运送到胚囊内完成双受精。其中,助细胞是花粉管最先接触的雌配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地球空间科学学院薛进庄等发表PNAS封面文章揭示早期维管植物的成土作用
2016年8月23日,地空学院薛进庄等在PNAS杂志发表了题为Belowgroundrhizomesinpaleosols:thehiddenhalfofanEarlyDevonianvascularplant(古土壤中的地下根状茎:早泥盆世维管植物隐藏的另一半)的封面文章,揭示了早期维管植物在促进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电站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曹福毅
电站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曹福毅 ...沈阳工程学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9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企业导师-丁永允-电站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
企业导师-丁永允-电站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 ...沈阳工程学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9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企业导师-丁鑫-电站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
企业导师-丁鑫-电站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 ...沈阳工程学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9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电站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迟新利
电站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迟新利 ...沈阳工程学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