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主任:赵世瑜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1

赵世瑜男 职称:教授twizsy1959@hotmail.com 生活剪影:
出生年月: 1959年8月

学历:1978年3月-1982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获历史学学士。
1984年9月-1987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在职攻读中国古代史专业明清史方向的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
1994年9月-1997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职攻读民俗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获文学(民俗学)博士学位。
任职简历:
1982年2月-1987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助教
1987年6月-1993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
1992年12月-1993年8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访问教授
1993年6月-1996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1996年6月-2009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1999年10月-2000年2月,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学院访问教授
2006年6-8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
2007年6-7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客座教授
2009年7月至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所属单位: 专门史研究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民俗学史
论著
专著: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
《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三联书店2002年。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的早期发展,1918-19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天子的悲剧》,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腐朽与神奇:清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出版社1996年。
《天地生民: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吏与中国传统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信仰的坐标:中国民间诸神》,海南出版社1993年。
《中国文化地理概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全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主编:
《长城内外——社会史视野下的制度、族群与区域开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大河上下——10世纪以来的北方城乡与民众生活》,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资料集:
《北京东岳庙与北京泰山信仰碑刻辑录》,中国书店出版社2004年。
《蔚县碑刻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译著:
《剑桥插图本中国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神圣罗马帝国》,商务印书馆1998年。
《欧洲史学新方向》,华夏出版社1989年。
《欧洲家庭史》,华夏出版社1987年。
论文:
《结构过程、礼仪标识、逆推顺述——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概念》,《清华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天运”纪年的利用及其本相——兼论明清以来民间教门的日常形态》,《南国学术》2017年第3期。
《明朝隆万之际的族群关系与帝国边略》,《清华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区域历史的结构与再结构:历史研究的“会通”如何实现》,《史学调查与探索》,北师大出版社2016年。
《在中国研究:全球史、江南区域史和历史人类学》,《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4期。
《重观东江: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3期。
《“岭南”的建构及其意义》,《四川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礼仪中国”:礼俗互动问题的历时性建构》,《民俗研究》2016年第6期。
《“美丽的误会”以及历史人类学是什么》,《人间思想》第4辑,人间出版社(台北)2016年。
《从社会史到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中国史学》第25卷,朋友书店(京都)2015年。
《从本土经验提炼中国传统节日》,《节日研究》第10辑,学苑出版社2015年。
《清水江文书在重建中国历史叙述上的意义》,《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年第4期。
《亦土亦流:一个边陲小邑的晚清困局》,《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5期。
《卫所军户制度与明代中国社会——社会史的视角》,《清华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明清国家的形成》,《华东师大学报》2015年第4期。
《如何深化中国北方的区域社会史研究》,《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二元的晋祠:礼与俗的分合》,《民俗研究》2015年第4期。
《“鄙祠俚语”,文化之根》,《文化学刊》2015年第9期。
《我与“华南学派”》,《文化学刊》2015年第10期。
《晋祠与熙丰新法的蛛丝马迹》,《史学集刊》2014年第6期,2014年11月1日出版
《反思“写文化时代”的志书写作》。《节日研究》第9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
《身份变化、认同与帝国边疆扩展》,《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赤桥村与明清晋祠在乡村网络中的角色》,《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历史司法档案的利用与法史研究的不同取向》,《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2011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研究综述》,《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12年第6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2期转载。
《旧史料的新解读:区域社会史研究再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康熙滇南盐法图与山水地图的意义》,《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中华书局2012年6月,628-640页。
《非文字史料与多种声音看历史:图像之例》,《汉学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推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441-450页。
《传承与记忆:民俗学的学科本位》,《民俗研究》2011年第2期。
《从贤人到水神:晋南与太原的区域演变与长程历史——兼论山西的两个“历时性时刻”》,《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图像如何证史:一幅石刻画所见清代西南的历史与历史记忆》,《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第2期。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村民与镇民:明清山西泽州的聚落与认同》,《清史研究》2009年第3期。
《圣姑庙:金元明变迁中的“异教”命运与晋东南社会的多样性》,《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河东与河西:新史学30年》,《文史哲》2009年第4期。
《文本、文类、语境与历史重构》,《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后现代史学:匆匆过客还是余音绕梁》,《学术研究》2008年3期。
《正统的意涵与民族的意涵:黄帝“传统”的发明》,《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3期。
《多元的时间和空间视域下的19世纪中国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5期。
《从明清史看宋元史》,《清华历史讲堂续编》,三联书店2008年,第219-250页。
《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一个追求,多种声音》,《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2期。
《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
《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明清泽潞商人》,《史学月刊》2006年第9期。
《文化自觉·科际整合·田野调查》,《社会科学茶座》2006年第3期。
《明清史与近代史:一个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
《社会史向何处去》,《河北学刊》2005年1期。
《分水之争:公共资源与乡土社会的权力与象征》,《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2期。
《远亲不如近邻:从祭祀中心看城市中的行业与街区》,《东岳论丛》2005年3期。
“Birthday of the Sun”: Historical Memory in Southeastern Coastal China of the Chongzhen Emperor’s Death, inTime, Temporality, and Imperial Transition, ed. By Lynn Struv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燕京学报》新17期(2004年11月)。
《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研究》,《史学月刊》2004年8期。
《一般的思想及其背后:庙会中的行善积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2期。
《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2期。
《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近代史研究》2003年2期。
《谣谚与新史学》,《历史研究》2002年5期。
《历史人类学:发现历史时期女性的历史记忆是否有了可能》,《历史研究》2002年6期。
Town and Country Representation as Seen in TempleFairs, inTown and Country in China, Identity and Perception, ed. by David Faure and Tao Tao Liu, Palgrave,2002.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6期。
《鲁班会:清至民国初北京的祭祀组织与行业组织》,《清史研究》2001年1期。
《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概说》,《史学月刊》2001年2期。
《黑山会的故事:明清宦官政治与民间社会》,《历史研究》2000年4期。
《中国现代民俗学初创时期的多学科参与》,《民间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东岳庙与各顶的关系为个案》,《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
《社会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自下而上看历史——论走向民间的历史学》,《北京日报》1998年4月5日。
《试论陈确的忠节观》,《史学月刊》1998年第3期。
《江绍原与中国现代早期的民俗学》,《民俗研究》1998年第1期。
《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
《黄石与中国现代早期的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打破学科畛域与历史学的学科本位》,《史学月刊》1997年第6期。
《“中体西用”:过渡时期中国史学之我见》,肖黎主编:《我的史学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从空间观察人文与地理学的人文关怀》,《读书》1997年第2期。
《多尔衮传》,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清史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一个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选择: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中的顾颉刚与周作人》,《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
《田野工作与文献工作:民间文化史研究的几点体验》,《民俗研究》1996年第1期。
《论中国传统庙会的狂欢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转载于《新华文摘》1996年第4期,英文转载见《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7年第3期。
《明清时期妇女的宗教活动与闲暇娱乐生活》,《原学》第2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明清时期华北庙会与江南庙会的几点比较》,《史学集刊》1995年第1期,转载于刘锡诚主编:《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周天游主编:《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论历史学家的直觉》,《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1期。转载于《成长中的新一代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也说中国历史上的伪问题》,《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1期。
《从利玛窦到马戛尔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转载于张芝联主编:《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中国文化与西方世界》,收于《中国文化精要》,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
《未来的文明与文明的未来──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
《文化景观学与史学研究的突破》,《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2期。
《相互的观点:非为比较而比较》,《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社会史研究呼唤理论》,《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寻找加拿大:加拿大文化多元主义之我见》,收于《加拿大文化的碰撞》,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注重历史研究中中观及微观的理论取向》,《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
《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课的几点思考》,《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
《明清时期华北庙会研究》,《历史研究》1992年第5期。见《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4年第1期。该文获首届全国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寺庙宫观与明清中西文化冲突》,《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文化保持与文化变迁——加拿大唐人街研究》,收于《加拿大成功的启迪》,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二作者。
《20世纪中国史学著作的出版》,《中国出版》1991年第6期。
《汤因比的中国观二题》,收于《史学论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民间寺庙文化:一种文化景观的研究》,《江汉论坛》1990年第8期。
《逐步建立我们自己的历史哲学》,《读书》1990年第5期。
《吴三桂传》,《高邮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明清时期中国民间寺庙文化初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史学理论》,收于肖黎主编:《中国历史学4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论明代国家及官员的治吏政策》,《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6期。
《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层次性与相对性问题》,《史学理论》1989年第2期。
《两种不同的政治心态与明清胥吏的社会地位》,《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1期。
《明代府县吏典社会危害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
《史学的出路在于观念更新》,《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明代吏典制度简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扩张史家视野,顺应史学潮流》,《读书》1987年第10期。
《论鳌拜辅政》,《民族研究》1984年第6期,第二作者。
《〈女仙外史〉初探》,《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清对明议和二三见》,《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3期。

荣誉与奖励
第二届韩中青年学术奖、第五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三等奖、首届全国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2-1994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其它各类奖励。

学术交流
1991年5月-8月,加拿大政府FRP项目,题目为《文化保持与文化变迁:加拿大唐人街研究》(Cultural Maintenance and Cultural 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n Chinatowns in Canada)。
1992年12月-1993年8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访问研究(research fellow)。美国科学院CSCPRC项目,题目为《比较民间信仰》(Comparative Popular Religions)。
1996年11月,在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参加“宋代以来的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讨论会。
1997年4月,在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参加“中国历史上的城乡关系”讨论会。
1997年11月,在韩国汉城参加第二届韩中青年学术奖授奖活动。
1999年4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及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访问并演讲。
1999年10月-2000年2月,获中国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并在芝加哥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进行演讲。
2002年11月,赴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参加“历史记忆”国际会议。
2004年11-12月,台湾中研院访问学人并演讲,在台湾明史学会及暨南国际大学、成功大学演讲。
2005年12月,赴澳门参加“历史与记忆:反思过去,建设未来”国际学术会议。
2006年6-8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授课(英文)。
2007年4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并在匹兹堡大学与卡内基·梅伦大学演讲。
2007年6-7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授课。
2007年8-9月,赴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历史人类学田野工作坊授课并指导田野实践;在台湾大学历史系座谈;在中研院史语所专题演讲。
2007年12月,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历史传承”学术会议。
2008年7月,赴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参加学术会议。
2008年8月,赴台湾指导第2届历史人类学田野工作坊。
2009年7月,赴台湾成功大学学术交流,赴德国柏林参加社会人类学学术会议。
2011年7月,在台湾金门参与海峡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并授课。
2013年7月,组织并主持北大历史系、中古史中心与台湾中研院史语所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晋城:中国社会的长程历史》。
2014年7月16-18日,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AAS(亚洲研究学会)年会,提交论文并做正式报告。
2014年7月19-28日,以北大历史系名义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联合举办第12届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
2015年2月28-29,Workshop on “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oldiers and their Families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 Harvard University. “日中歴史研究者との意見交換会”,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21015年3月17-21日,提交论文并正式发言。
2015年5月22-23日,“全球视野下的历史思维教学与研究-历史教育学术研讨会”,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提交论文并有正式发言。
2015年6月13-14日,“区域社会研究:南北比较的视野“国际学术会议,香港中文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有正式发言。
2015年12月18-19日,“礼仪标签在田野与文献中的展现”国际学术会议,香港中文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主持和评论。
2016年2月,明代卫所工作坊,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评论。
2017年6月,明清卫所工作坊,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持和评论。
主持国内项目
《地理·文化·人:中国文化地理研究》,第一届国家教委青年基金项目(1987-1990)
《中国民间寺庙文化研究》,第二届国家教委青年基金项目(1991-1994)
《中国古代胥吏的社会政治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992-1995)
《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北京市“百人工程”项目(1996-1999)
《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华北基层社会》,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1998-2001)
《历史与社会》,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项目(2000-01)
《华北移民传说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2-05)
《社会史研究导论》,教育部十五重点教材项目(2002-05)
《清史·通纪第2卷》,国家清史编纂工程三级项目(2005-2010)
《民间文献搜集与整理·蔚县碑刻》,香港大学人文与社会研究所项目(2004-2005)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山西乡村研究》,香港大学人文与社会研究所项目(2005-2006)
《从长城到黄河:山西三县的区域社会史研究》,台湾中研院项目(2007-2008)
《10世纪以来华北村社、移民与宗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2006年度重大项目(2006-2009)
《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华北),香港AoE(卓越领域计划)项目(2009-2017)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 历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荣新江
    荣新江男职称:教授生活剪影:学位或学历:1984.9-1985.7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SinologicalInstitute,LeidenUniversity)留学1982.9--1985.9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1978.9--1982.8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获历史学学士任职简历:2010.3--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2008.3.—今,北京大学“****特聘教授”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立新
    王立新男,辽宁省兴城市人。职称:教授电子信箱:wanglx@pku.edu.cn研究方向:美国对外关系史、中美关系史、国际史、基督教在华传教史办公地点:人文学苑5号楼104室生活剪影:个人简况男,1966年10月生,辽宁省兴城市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有《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牛大勇
    牛大勇男职称:教授生活剪影:学历与学位:1995年9月—2000年6月,在职攻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7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研究》。1982年9月—1985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7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北伐战争时期美、日帝国主义同蒋介石集团的关系》。1978年10月—198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主任:辛德勇
    辛德勇男教授生活剪影:学位或学历:历史学博士所属机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兼事地理学史研究任职简历::2004年12月起,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1994年至2004年11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1992年至1993年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至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金东吉
    金东吉(KimDonggil)男职称:长聘教授生活剪影:通讯方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邮编:100871dgkim@pku.edu.cn学历:2001年9月~2002年8月: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历史系研究生院高级进修生2003年9月~2004年8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访问学者,研究中苏关系1999年9月~2005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任职简历:2018年2月~至今,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帆
    张帆男职称:教授zhangfanbd@263.net生活剪影:出生年月:1967年3月学历:1992年7月于北大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任职简历:1992年7月至1995年7月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1995年7月至2007年7月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2007年7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2002年7月至2006年7月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2008年4月至2015年2月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主任:罗新
    罗新男,1963年生,现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E—mall:luoxin@pku.edu.cn生活剪影:学位或学历:1981年-198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199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2年-199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的民族形势与社会整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中国民族史。◎论著目录: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主任:颜海英
    颜海英女职称:教授yanhaiying@pku.edu.cn生活剪影:出生年月:1967.5.学历:1994年7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任职简历:1996年7月至2008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2008年7月至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所属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埃及学担任本科教学:世界上古史论著:◎著作与教材:《古代埃及文明探研》(专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党宝海
    党宝海男职称:副教授生活剪影:出生年月:1973年7月学历:2003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1996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学士1999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所属机构: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任职简历:2008.8-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2005-2008北京大学历史系讲师2003-2005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民族史、元史论著:◎论文:十二方元代八思巴字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彭小瑜
    彭小瑜男职称:教授生活剪影:学位或学历:1998年5月美国天主教大学哲学博士1990年5月美国天主教大学文学硕士1986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1982年2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任职简历:2007年4月,教育部“****特聘教授”2007年9月-12月,美国马凯特大学神学系访问教授2006年1月-2006年2月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ECOLEDESHAUTESETUDESENSCIENCES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