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丽丽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1

王丽丽教授

个人简介
王丽丽,女,祖籍浙江天台,1969年11月出生于浙江三门,1986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学习,1990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在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任助教,1995年任讲师。2002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8月任副教授,2017年8月任教授。
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
邮政编码:100871
专著与论集
《七月派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年3月,20.8万字。
《王元化评传》,合肥:黄山书社,2016年8月,18.6万字。
《历史·交流·反应——接受美学的理论递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22万字。
《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47万字。
编著
《我们的园地》(与吴晓东、金锐合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35万字。
《朱自清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5月,21万字。
译著
《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台湾: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1年,30万字。
论文
2017年
《王元化是怎样炼成的》,《书城》,2017年3月号。
2016年
《诗卷兵书总可哀——解读阿垅与胡风的书信往来》,《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2015年
《写出痛痒相关的“真”——<七月>的三位抗战文学作家》,《学术月刊》2015年第8期。
《<受伤之夜>——梅志的处女作》,《新文学史料》,2015年第4期。
2013年
《摄影文学:文学思维对摄影的规训》,见成东方主编:《摄影文学魂》,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Wang Lili,Geopolitics in Motion and Modernity in “Random Thoughts”,“Cold War and East Asian Cultural Politics: Chinese Perspectives” workshop, Harvard University. 2013-04-04.(《移动中的地理政治与“杂感”中的现代性:从鲁迅的香港文字说起》,哈佛大学“冷战与东亚的文化政治:中国视角”工作坊,2013年4月。)
2011年
《重评鲁迅阐释史上的一件往事——耿庸的〈阿Q正传研究〉对冯雪峰的〈论阿Q正传〉的批评》,《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8期。
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全文转载。
《路翎与重庆》,《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2010年
《深刻睿智而又敏感正直——绿原先生印象》,《粤海风》,2010年第3期。
该文以《深刻睿智而又敏感正直——绿原:“胡风事件”的特殊研究者》为题,收入刘若琴编:《歌浓如酒人淡如菊——绿原研究纪念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9月。
2008年
《阿垅对现实主义理论的坚守和探索——对1950年那场理论批判的回顾和再探讨》,《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
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该文未删节版本(20千字)收入北京鲁迅博物馆编:《一枝不该凋谢的白色花——阿垅百年纪念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
《胡风编辑经营策略中的“异端”因素》,21千字,见陈思和、张业松编:《思想的尊严:胡风百年诞辰学术讨论会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2007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接受视野中的柏拉图》,《励耘学刊》(文学卷),2007年第1辑。
2006年
《胡风文艺思想的原生状态》,见葛红兵主编:《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第一卷 历史·思潮),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005年
《来自苏格拉底之死的震撼——对〈斐多〉的美学解读》,《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长河”的生态美与生态智慧》,《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该文被收入黄秉生、袁鼎生主编:《生态美学探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
《摄影文学:文学思维对摄影的规训》,《中国民族报·摄影文学》,2005年8月30日。
2004年
《胡风编辑策略中的“异端”因素》,13千字,《学术月刊》,2004年第11期。
《反省大事件,复活小细节》,《读书》,2004年第6期。
2003年
《文艺与意识形态交错纠缠的开始——民族形式问题论争与胡风事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中),《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
《胡风与文学意识形态转折的碰撞——以四十年代的三次论争为中心》(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
《胡风的理论问题解析》(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期。
《胡风的理论问题解析》(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伊泽尔的审美响应理论》,见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002年
《胡风文艺思想的整体思维特征》,《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2001年
《审美的狡黠——姚斯对阿多尔诺的超越》,《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摄影文学对技术的顺应和抗拒》,《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2001年4月20日。
2000年
《中国近现代文学与读者》,《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追问爱情的真谛》,《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999年
《经典如何孕育而成?》,《中华读书报》,1999年6月2日。
《惟经验人生》,《读书》,1999年第8期。
1996年
《晚清文化史的重写》,《中国研究》,1996年第12期。
《哲学的灵悟和追问》,《中华读书报》,1996年6月26日。
1994年
《文学史:一个尚未完成的课题——姚斯的文学史哲学重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延续与转移——美国读者反应批评与德国原旨接受美学的关系》,《美学与文艺学研究》,1994年第2辑。
《撷精立极,成中国气派》,《东方丛刊》,1994年第2辑。
1993年
《电影理论的巡礼》,《读书》,1993年第1期。
1992年
《现代情结:揭示生存本相——新写实主义探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二十世纪语言担当着什么?》,《文化与艺术论坛》,1992年第2辑。
1990年
《女性:来自人类两极的思考》(署名:江之),《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0年第4期。
《再度解释——伊泽尔的启示》,《温州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专业领域
西方文学理论和美学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批评理论史
担任过的课程:
本科生骨干基础课:文学原理
全校性通选课:文学概论
本科生选修课:
接受美学的理论递嬗
胡风研究
西方文论经典研究

研究生选修课:
胡风的理论与编辑文本研究
西方文论经典导读
现代西方文论专题
西方文学理论文本选读
黑格尔美学导读

科研项目
2012年—2016年,北京大学人文基金高级访问学者出访合作研究项目,“思想史视野中的王元化阐释”,独立承担。项目成果《王元化评传》已出版。
2001年—2004年,国家教委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研究视野中的胡风现象”,独立承担。已结项。
获奖信息
2017年9月,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6年9月,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5年9月,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
2009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教师奖。
2005年9月,参与完成的“文学原理系列课程建设”项目,获北京大学2005年度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4年9月,专著《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获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996年9月,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国际交流
2012年8月1日—2013年7月31日,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7年4月1日—2008年3月31日,日本东京都拓殖大学外国语学部外国专家。
1999年9月1日—2000年6月30日,韩国汉城淑明女子大学交换教授。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 语言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金永兵
    金永兵教授、党委书记、副系主任(兼)个人简介:金永兵,1973年12月出生于安徽,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党委书记兼副系主任。教育部青年****(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文艺理论、美学。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论文:1.《论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旨趣及其文化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岳川
    王岳川教授个人信息王岳川,男,汉族,1955年生于四川省安岳县,原籍重庆合川市。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3年以来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大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萍
    刘萍教授个人简介刘萍,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文学学士、1988年文学硕士、2001年文学博士)。1988年留校任教,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曾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访问学者(1995-1996),曾任教职于新加坡东方文化学院(1999-2000)、日本金泽大学(2002-2004)、日本拓殖大学(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瑛
    刘瑛副教授个人简介刘瑛,北京市人,1963年9月2日出生。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于古典文献专业。1986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2001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始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助教、讲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参与编写或编著《全宋诗》(1-72),北京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玉才
    刘玉才教授个人简介刘玉才,男,1964年出生于山东,1981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分别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比利时根特大学、韩国淑明女子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和任教,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古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高校古委会《中国典籍与文化》副主编,北京大学《国际汉学研究通讯》主编,Journal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宗焜
    李宗焜教授个人简介:李宗焜,男,1960年8月生,台湾台北人。学历: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1985)、中文研究所硕士(1990,)。北京大学文学博士(1995)。经历:曾任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助理(1994)、助研究员(1996)、副研究员(2003)、研究员(2012-2017);历史文物陈列馆主任(2013-2017)。台湾大学历史系、中文系兼任教授(2013-2017)。2017年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廖可斌
    廖可斌教授个人简介廖可斌,湖南省安乡县人,1961年12月生。1978年3月至1987年1月在湖南师范学院(大学)中文系读本科、留系任助教、读硕士、留系任助教。1987年2月至1989年12月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留系任讲师(1990)、副教授(1992年)、教授(1994)。1995年11月至1999年6月兼任杭州大学中文系总支书记、校研究生部主任、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1999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海峥
    杨海峥教授、教研室主任个人简介1985-1989,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9-1992,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97-2001,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07,8—2008,1,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8,2—2008,8,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3,9—2014,2,日本早稻田大学古籍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1992年留系任教至今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更
    李更副教授个人简介李更,1967年生。1985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9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师从倪其心老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获文学博士。今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成员。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专著与论集《宋代馆阁校勘研究》,凤凰出版社,2006年。《〈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与陈新先生合著),人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漆永祥
    漆永祥教授個人簡介漆永祥(1965-),甘肃漳县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主管本科生与留学生的教学工作,为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组副组长。先后为新加坡东方文化学院、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高丽大学专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