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岳川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1

王岳川教授

个人信息
王岳川,男,汉族,1955年生于四川省安岳县,原籍重庆合川市。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3年以来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大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日本金泽大学客座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十所大学双聘教授。

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
邮政编码:100871

治学格言
在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术大师和优秀学者以其超迈的胸襟和戛戛独造的胆识,为西学东渐的世界留下了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在碑文上镌刻着这样的大字:重建文化,再铸国魂。
21世纪中国学术的主要宗旨是在东学西渐中,“发现东方,文化输出,会通中西,文化身份”,汉字书写的书法是中国文化输出的第一步,也是“重建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步骤。倡导“国学和书法”理念,强调“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新世纪美学原则,致力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全球化进程。

出版著作(包括主编)
《大国文化复兴》,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版。
《当代西方美学主潮》,黄山书社,2017年。
《书法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季羡林评传》,黄山书社,2016年。
《君子之风:王岳川讲<大学><中庸>》,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
《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评传丛书》(十卷),黄山书社,2016年。
《西方美学史(心理学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中国文化系列丛书》(英汉对照,七卷),五洲出版社,2015年。
《中国镜像》(修订版),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美丽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文化书法》,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
《发现东方(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2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文化输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文化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复兴》,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大学中庸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书法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外书法名家讲演录(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书法身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班作品精品集(十卷)》,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
《王岳川文集》(四卷本),韩国汉城新星出版社,2005年。
《艺术本体论》(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社,2005年。
《西方艺术精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一生的读书计划》(20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
《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文艺美学与当代中国思想》,韩国新星出版社,2003年。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全球化与中国》,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
《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
《目击道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丛书》九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文化话语语意义踪迹》,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中国后现代话语》,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思言道》,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60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西方艺术精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书法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艺术本体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文艺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东西方文化评论》(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东西方文化评论》(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论文及学术文章
2017年
《宗白华的散步美学境界》,《文艺争鸣》 2017-03-25
《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普世化价值》,《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03-10
《全球化时代应凸显中国文化自觉与自信》,《今日教育》,2017-01-05
《世界视阈下的中国文化自信》,《前线》,2017-01-05
《自信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08-04
《中华文明怎样保持影响力》,《学习时报》,2017-08-04
《维系民族基因的核心密码》,《中国改革报》,2017-08-28
2016年
《三十年学术生涯之领悟》,《今日教育》,2016年10月。
《中国文艺学美学如何走向世界》,《中华读书报》, 2016年10月19日
《全球化时代应凸显中国文化自觉与崛起》,《东方文化》(香港),2016年第三期。
《文化自信:季羡林论东西方文化互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10月。
《悖论与超越:人类艺术精神的时空轨迹》,《今日教育》,2016年08月。
《水之德与水之殇》,《今日教育》,2016年06月。
《玄奘精神的当代性与世界性》,《今日教育》,2016年03月。
《书法的人文气质》,《华夏文明导报》, 2016年3月。
《再中国化:中国文化世界化的重要途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3月。
《王献之草书美学》,《人民美术家》, 2016年03月。
《艺术之新》,《今晚报》, 2016年2月。
《童心慧眼与本真对话》,《今日教育》,2016年02月。
《书法是一种慢进的文化修为》,《今日教育》,2016年01月。
2015年
《文化是书法的灵魂》,《人民艺术》,2015年10月。
《中庸和谐与妙道圆融》,《华夏文明导报》,2015年9月17日。
《中国和谐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7月10日。
《文化深度制衡书法高度》,《中华书画家》,2015年7月1日。
《浅析王铎的狂草境界》,《书法报》,2015年6月8日。
《王献之草书之美》,《书法报》,2015年6月1日。
《书札之美是人性的自由舒卷》,《今日教育》,2015年5月5日。
《当代中国文论应守正创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3月10日。
《发现东方与再中国化》,《文艺报》,2015年2月2日。
2014年
《试谈人类第二次文艺复兴》,《海内与海外》,2014年11月15日。
《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中的边缘化》,《海内与海外》,2014年9月15日。
《<大学>的精神生态价值》,《光明日报》,2014年8月19日。
《书法是人生重要的文化根基》,《今日教育》,2014年6月5日。
《注重书法沉淀和修为提升》,《中国文化报》,2014年5月4日。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重铸与中国文化复兴》,《中国艺术报》,2014年3月28日。
文化书法与文人书法》,《中国书画》,2014年3月5日。
《国学在当代的精神价值》,《中华书画家》,2014年2月1日。
《中国视觉文化形象建构应“再中国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1月10日。
2013年
《文化重量与海外前景——王岳川与李泽厚在美国的学术对话(中)》,《书法报》,2013年12月11日。
《文化重量与海外前景——王岳川与李泽厚在美国的学术对话(上)》,《书法报》2013年12月4日。
《中国书法可持续发展与国际文化传播》,《中国投资》,2013年10月5日。
《书法是美丽中国的文化象征》,《中国投资》,2013年9月5日。
《曾来德书法文化现象》,《中国书画》,2013年7月5日。
《中国书法外交:让世界欣赏中国》,《中国投资》,2013年7月5日。
《书法教育谈:研究生篇》,《中国书画家》,2013年7月1日。
《书法输出:中国文化输出的排头兵》,《中国投资》,2013年6月5日。
《书法文化战略与重建“汉字文化圈”》,《中国投资》,2013年5月5日。
《中国书法:文化崛起的全球影响力》,《中国投资》,2013年4月5日。
《兰干武书法作品的境界》,《中国书画》,2013年4月5日。
《中国艺术的文化自觉与东方经验书写》,《中国投资》,2013年3月5日。
《“和为美”:中国文化对世界发展蓝图的构想》,《中国投资》,2013年2月5日。
《20世纪西方心理学美学的演进》,《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1月15日。
《电脑时代的书法危机与机遇》,《中国文化报》,2013年1月13日。
《国学价值与精神生态重建——在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的讲演》,《山花》,2013年1月8日。
《生态文明战略助推中国文化复兴》,《中国投资》,2013年1月5日。
《文化大战略(下)》,《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1月1日。
2012年
《<文化伟力>的文化启示》,《光明日报》,2012年12月1日。
《中国崛起,“文化声音”必须响起来》,《新华日报》,2012年11月21日。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中国投资》,2012年11月5日。
《文化创新繁荣与中国立场》,《中国投资》,2012年10月5日。
《书法古琴之雅韵和鸣》,《美与时代(下)》,2012年9月25日。
《21世纪太空文明时代与中国创新》,《中国投资》,2012年9月5日。
《世界化促进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投资》,2012年8月5日。
《文化创新是中国核心价值的呈现》,《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7月10日。
《汉字文化圈与东方文化新契机》,《中国投资》,2012年7月5日。
《书法的人文情怀》,《山花》,2012年7月。
《在文化创新中建立强国文化战略》,《探索与争鸣》,2012年6月。
《大国文化复兴与文化身份确立》,《中国投资》,2012年6月5日。
《姚奠中学者书法之大境界》,《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
《大国角逐的文化资本积淀》,《中国投资》,2012年5月5日。
《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科学中国人》,2012年5月。
《日常生活里的中庸》,《思维与智慧》,2012年4月。
《强国崛起急需大文化战略跟进》,《中国投资》,2012年4月5日。
《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
《新世纪中国为什么要发现东方》,《中国投资》,2012年3月5日。
《走近经典,守正创新》,《中国书画》,2012年2月5日。
《中国社会科学战线上的高端刊物》,《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2月。
《文化深度制衡书法高度》,《文艺新观察》,2012年2月。
《吞吐宇宙,墨走五行:徐龙森大山水生态美学现象》,《创意设计源》,2012年1月。
《中国文化精神与酒之深层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1月。
2011年
《中国文化结构与艺术精神境界》,《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月。
《王羲之其人其书》,《紫禁城》,2011年9月。
《王羲之的魏晋风骨与书法境界》,《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6月。
《酒文化:国学与传统艺术之重要维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6月1日。
《叶浓青绿山水画的文化格局》,《书画世界》,2011年5月。
《“去中国化”事件的文化战略学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1月。
《何满宗“文化书法”的取向》,《书画艺术》,2011年1月。
2010年
《太空文明时代与文化守正创新》,《东岳论丛》,2010年10月。
《强国崛起需提升文化力》,《群言》,2010年10月。
《国际战略视野中的西部远景》,《中国投资》,2010年9月5日。
《亚洲文化格局与话语权争夺》,《学习月刊》,2010年8月。
《回归经典与精神现代化》,《文艺争鸣》,2010年6月。
《书法应坚持守正创新的教育》,《美术观察》,2010年6月。
《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身份》,《理论与创作》,2010年5月。
《金融危机与新世纪中国文化创新》,《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4月。
《大书法境界的追求》,《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年4月。
《艺术史写作怎样表达中国经验》,《文艺争鸣》,2010年3月。
《沈尹默与中国书法文化复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3月。
《文化书法与文人书法》,《文艺争鸣》,2010年2月。
《守正创新与正大气象》,《文艺争鸣》,2010年1月。
《孝结构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以<大学>、<中庸>为中心的文化阐释》,《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1月。
《新世纪中国文化创新之路》,《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
2009年
《书法与纸张中的文化密码》,《中国书画》总第83期,2009年11月。
《沈尹默与中国书法文化复兴》,《书法报》,2009年11月4日。
《守正创新加速“东学西渐”》,《人民日报》,2009年10月30日。
《<大学>的精神定位与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总第347期,2009年7月。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今日教育》总第240、241期,2009年3月。
《“后理论时代”的西方文论症候》,《文艺理论》,2009年第6期。
《问题与立场相关》,《都市美文》,2009年5月。
《“中庸”的超越性思想与普世性价值》,《社会科学战线》月刊总第167期,2009年4月。
《孝结构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东方丛刊》第4辑,2009年1月。
《从“罗炼事件”谈当代精神生态危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 第3期,2009年3月。
《怀念两篇》,《长城》,2009年3月20日。
《“后理论时代”的西方文论症候》,《文艺研究》总第205期,2009年3月。
《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第46卷第2期,2009年2月。
《世纪老人的十个瞬间》,《散文选刊》2009年2月。
《文化走向: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双月刊3,4)《花城》总177期。
《<大学>的当代意义》,《中国文化研究》(季刊4、5、6),2009年。
《生态美学、传统审美与中国书法》,《羲之书画报》总第357期,2009年2月。
《力推当代书法名家促使书法文化世界化》,《书法报》第4期,2009年2月。
《大国文学文论呼唤创新——“走近经典”进而“创新经典”》,《山花》2009年1月。
《金融危机正改变中国艺术创作与评价模式》,《美术观察》月刊总第161期,2009年10月。
《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文艺争鸣》总第156期,2009年10月。
《深生态学的文化张力与人类价值》,《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月。
《金融危机与新世纪中国文化创新》,《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1月。
《文化书法和中国书法的时代命运》,《书法时代》2009年第一期。
2008年
《美国金融危机后的中国艺术形象》,《中国书画》2008年第12期。
《守正创新的“文化书法”》,《中国艺术报》,2008年12月。
《奥运开幕式与国际公共艺术中的中国形象》,《美术观察》,2008年第11期。
《回首三十年书法复兴运动》,《中国书画》,2008年第11期。
《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文化战略——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当代艺术的公共性与权力文化运作》,《艺术当代》,2008年第10期。
《中国书法再不能“去中国化”了》,《中国书画》,2008年第10期。
《当代书法必须“走近经典”》,《中国书画》,2008年第9期。
《城市化与精神生态“升级”》,《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18期。
《当代书法症候与未来身分》,《中国书画》,2008年第8期。
《书家文化化与学者艺术化》,《中国书画》,2008年第7期。
《走进经典与书法沉思》,《书法报》2008年7月9日。
《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妖魔化中国与当代艺术身份危机》,《花城》,2008年第6期。
《东方书法经验应成为人类审美经验》,《中国书画》,2008第6期。
《价值重建时代的大国文化战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6月。
《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文化再中国化——人类应从物质现代化到精神现代化》,《当代文坛》,2008年第5期。
《文化书法的精神底线》,《书画世界》,2008年第5期。
《三和文明新战略:和睦和谐和平》,《钱江晚报》,2008年5月16日。
《当代文论研究需要整体创新》,《文艺报》,2008年5月8日。
《书法北大与书法世界》,《书法报》,2008年4月30日。
《生态文化启示与精神价值整体创新》,《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妖魔化中国”与当代艺术身份危机》,《美术观察》,2008年第4期。
《我与季老在北大的日子》,《花城》,2008年第4期(又发表于《散文海外版》。
《文化创新与新世纪中国价值》,《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文化书法”的精神底线》,《书画世界》,2008年第3期。
《<中庸>的精神价值与当代意义——<大学><中庸>讲演录(之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大国文化创新与国家文化安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书法身份与新世纪书法走向》,《中国书画》,2008年第2期。
《当代中国文化创新与精神现代化》,《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第2期。
《世纪老人的十个瞬间》,《长城》,2008年第2期。
《亚洲形象与大国文化竞争力》,《地理教学》,2008年第2期。
《潜沉经典与创化新境(评萧华)》,《北京晨报》,2008年2月19日。
《超越现代性弊端提升中国艺术原创力》,《山花》,2008年第1期。
2007年
《当代艺术的海外炒作与中国身份立场》,《美术馆》,总第12期,2007年A期,上海书店出版社。
《文本细读呈现的<大学>精神价值》,《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11月。
《书法文化之东方韵味》,《中国书画》,2007年11月。
《儒家经典重释的当代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10月。
《走出后现代思潮》,《理论参考》,2007年10月。
《中国书法要申遗》,《中国书画》,2007年10月。
《发现东方与新世纪中国文化前景》,《炎黄文化研究》,大象出版社,2007年10月。
《解释本体:文本意义的审美生成》,《语文教学解释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大国文化创新与身份立场重建》,《山花》2007年9月。
《提升大国文化创新力》,《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7年9月。
《发出中国文化的声音》,《人民日报》,2007年8月23日。
《当代书法名家王岳川作品欣赏》,《百年潮》,2007年8月。
《中国书法世界化之可能性——王岳川对话法国柯迺柏》,《中国书画》,2007年7月。
《立己达人:基本的文化自信,平和的文化传播》,《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3月1日。
《中国当代艺术的身份与世界化趋势》,《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6月。
《回首高考“第一年”》,《教师博览》,2007年6月。
《日本文化的精致》,《科学决策》,2007年6月20日。
《新世纪文化创新与大国形象确立》,《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6月。
《中西思想史上的中庸之道》,《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6月。
《文学经典的魅力》,《中华读书报》,2007年5月20日。
《当代艺术的海外炒作与中国身份立场》,《文艺研究》,2007年5期。《新华文摘》转载。
《文艺本体论的危机与希望》,《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大国形象与中国文化输出》,《花城》,2007年5月。
《当代艺术炒作的后殖民话语》,《美术报》,2007年5月12日至5月19日连载。
《书法自觉与文化自信》,《书法报》,2007年5月9日。
《现代性的存现方式》,《学术研究》,2007年4月。
《中国文论身份与文学创新》,《中国大学学报》,2007年4月20日。
《文化书法与北大精神》,《中国书法》,2007年4月20日。
《走近经典的文化书法》,《中国典藏》,2007年4月20日。
《文化是中国书画的根基》,《中国美术馆》,2007年2月。
《汉语热与英语热的不同文化心态》,《北京青年报》,2007年2月4日。《新华文摘》2007年07转载。
《中西文化互动中的文化赤字》,《北京青年报》(专栏26篇),2007年1月4日至9月10日。
2006年
《文化书法与中国形象(下)》,《书法导报》,2006年9月20日。
《文化书法与中国形象(上)》,《书法导报》,2006年9月13日。
《太空文明时代的中国文化身份》,《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从反思后现代性到发现东方》,《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潜心学术的东方思想大家》,《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7期。
《老子思想的精神魅力》,《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后现代问题与中国思想拓展》,《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3期。
《笔墨迹化的东方意象》,《清华美术》,2006年卷2。
《中国书法与纸互动的意义》,《笔墨纸砚》,2006年第1期。
《在母语与英语的文化天平上》,《文学报》,2006年2月10日。
2005年
《多元时代与中国文化命运》,《山花》,2005年8月20日。
《全球化中的中国书法身份》,《山花》,2005年4月20日。
《当代文化研究的语境与症候》,《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4月。
《东方文化身份与中国立场》,《东南学术》,2005年1月。
《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1月。

专业领域
长期从事文艺美学、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中西文化研究和战略等的教学和研究

担任过的课程
《文学原理》(大学本科专业课)、《文艺美学》(研究生专业课)、《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研究生专业课)、《当代西方美学》(研究生选修课)、《二十世纪哲性诗学》(研究生选修课)、《中国诗学与美学研究》 (研究生专业课)、《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生专业课)、《中国文化与美学研究》(研究生和访问学者研讨课)、《中国书画艺术精神》(留学生课程)、《<大学><中庸>的当代价值》(博士生课程)《中西文艺美学比较》(博士生课程)、《中国90年代文化研究》(博士生课程)、《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博士生课程)、《20世纪最新西方文艺理沦》(博士生课程)。

科研项目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美学》主要撰稿人。
2008年,澳门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化》。
2002年,国家十五重点项目:《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场域》
2001年,北京市95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主潮》
1999年,日本金泽大学基金项目:《中国哲性诗学研究》
1997年,国家古籍委员会基金项目:《中国书法(英汉对照)》
1996年,北京市“九五”规划项目:《九十年代文化艺术研究》
1993年,国家社科项目:《后现代主义文艺美学》
1990年,国家教委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文艺现象学》

获奖信息
1990年获“北京大学青年科研奖”
1992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
1993年获北京大学“第四届科研成果二等奖”
1993年获中华美学会“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奖”
1994年获“北京大学朱光潜美学与西方文学奖”
1995年获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5年获国家“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
1997年获“北京大学中国文化特别奖”
2000年获北京大学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2001年获得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
2002年获文艺报“摄影文学大奖”
2007年获书法“全国十大影响力人物奖”
2008年获得“全国20家散文大家排行榜”
2012年荣获“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
2014年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书法家奖”
2015年获“美国文化使者奖”。
致力于国学与书法的研究,坚持中西文化互体互用。出版著作50余部,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提倡“文化书法”,在世界40多个国家传播中国文化和书法艺术。八十年代以来多次获全国书法大奖,并带团到世界各地举办书法展:
1981年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优秀奖;
1983年参加国家教委书法绘画艺术展获一等奖;
1998年在日本金泽大学举办书法展;
2002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北京当代著名学者书法作品展”(参展者有:季羡林、启功、张中行、文怀沙、徐邦达、任继愈、周汝昌、史树青、冯其庸、欧阳中石、沈鹏、王岳川);2002年10月在澳门举办《王岳川书法展》;
2004年到日本大东大学主办“国际书法展”;
2005年2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参加“新春民间美术大展暨首都高校书法专业师生新春楹联展”;2005年5月到韩国汉城参加“国际书法家协会成立大会和作品展”,并当选为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2006年带北大书法团到韩国出席“国际书法双年展”;
2007年主办“中日韩三国书法展”;
2008年5月主办“北大110周年建校国际书法展”;2008年7月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主办“国际书法展”;2008年11月到韩国主办“中韩名家书法展”;
2009年到韩国参加“八国书法展”;
2010年在北京举办《王岳川书法作品展》,并出版《王岳川书法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10年版);2010年四月接受美国十几所大学的邀请赴美进行学术讲演和书法展出;
2011年3月接受古巴、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国的大学邀请讲演和展出;
2012年4月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王岳川书法展并作讲演;2012年8月在海南海口与言恭达、陈振濂等举办名家书法展;2012年10月在上海图书馆展厅举办《王岳川书法展》,2012年11月在北京大学展厅举办《王岳川与访问学者书法展》,2012年12月与苏士澍副主席参加全国政协代表团到台湾展并捐赠高层书法作品;荣获2012年“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
2013年4月在山东潍坊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5月在西安中国书法博物馆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6月在内蒙呼和浩特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9月在合肥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10在北京太庙举办书法展,11月在北京大学举办书法展;
2014年4月在北大举办“北大书法所第三届书法研究生作品展”,2014年5月22在泰山美术馆举办“北大王岳川师生书法展”并举行泰山论坛,2014年5月23日带领北大书法精英班学员在临沂王羲之故居祭拜书圣王羲之,2014年11月8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厅展出《王岳川教授与访问学者书法展》,入选“2014年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书法家”。
2015年4月23日,参加“书画名家进北大”大型书画精品展。书法参展人员:申万胜、言恭达、吴善璋、张改琴、王文杰、王岳川、李一、叶培贵。2015年7月18-2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正大气象:王岳川书法展》。2015年9月30-10月3日在湖南省图书馆举行《正大气象:王岳川书法展》。2015年11月8日-10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北大书法所成立12周年纪念暨王岳川师生书法展》。
2016年11月在海南三沙市举办《北京大学王岳川师生书法展》,2016年11月29日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文化书法进上海——王岳川书法作品展》。
2017年6月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举办《王岳川教授与访问学者书法展》,2017年11月在长沙举办《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王岳川、何继善、李皓书法展》。
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国学主讲,在央视主讲《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文明之旅》中主讲书法和美学《书法与人生》、《书法的人文情怀》、《神秘的中国色》、《兰亭序解密》、《苏东坡与寒食帖》等,担任《书法五千年》策划和讲演专家,在香港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主讲《发现东方》等,在中央电视台《中华文明之光》主持文化栏目:《王羲之》、《唐代书法》、《宋元绘画》、《印文化与文人印》。书法入选多种书法集,作品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传略载多载多种大型词典。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 语言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金永兵
    金永兵教授、党委书记、副系主任(兼)个人简介:金永兵,1973年12月出生于安徽,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党委书记兼副系主任。教育部青年****(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文艺理论、美学。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论文:1.《论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旨趣及其文化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萍
    刘萍教授个人简介刘萍,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文学学士、1988年文学硕士、2001年文学博士)。1988年留校任教,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曾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访问学者(1995-1996),曾任教职于新加坡东方文化学院(1999-2000)、日本金泽大学(2002-2004)、日本拓殖大学(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瑛
    刘瑛副教授个人简介刘瑛,北京市人,1963年9月2日出生。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于古典文献专业。1986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2001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始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助教、讲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参与编写或编著《全宋诗》(1-72),北京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玉才
    刘玉才教授个人简介刘玉才,男,1964年出生于山东,1981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分别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比利时根特大学、韩国淑明女子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和任教,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古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高校古委会《中国典籍与文化》副主编,北京大学《国际汉学研究通讯》主编,Journal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宗焜
    李宗焜教授个人简介:李宗焜,男,1960年8月生,台湾台北人。学历: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1985)、中文研究所硕士(1990,)。北京大学文学博士(1995)。经历:曾任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助理(1994)、助研究员(1996)、副研究员(2003)、研究员(2012-2017);历史文物陈列馆主任(2013-2017)。台湾大学历史系、中文系兼任教授(2013-2017)。2017年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廖可斌
    廖可斌教授个人简介廖可斌,湖南省安乡县人,1961年12月生。1978年3月至1987年1月在湖南师范学院(大学)中文系读本科、留系任助教、读硕士、留系任助教。1987年2月至1989年12月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留系任讲师(1990)、副教授(1992年)、教授(1994)。1995年11月至1999年6月兼任杭州大学中文系总支书记、校研究生部主任、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1999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海峥
    杨海峥教授、教研室主任个人简介1985-1989,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9-1992,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97-2001,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07,8—2008,1,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8,2—2008,8,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3,9—2014,2,日本早稻田大学古籍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1992年留系任教至今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更
    李更副教授个人简介李更,1967年生。1985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9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师从倪其心老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获文学博士。今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成员。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专著与论集《宋代馆阁校勘研究》,凤凰出版社,2006年。《〈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与陈新先生合著),人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漆永祥
    漆永祥教授個人簡介漆永祥(1965-),甘肃漳县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主管本科生与留学生的教学工作,为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组副组长。先后为新加坡东方文化学院、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高丽大学专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林嵩
    林嵩副教授個人簡介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聯係方式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中文系郵政編碼:100871專著《通鑑胡注論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論文《〈洛陽名園記〉與古典園林的唐宋變革》,《中國典籍與文化》2017年第2期,頁124—130.《論校勘學上的零度與偏離法則——〈王子年拾遺記〉異文釋例》,《文獻》2016年第4期,頁68—77.《〈拾遺記〉書志著錄與文本訛舛辨證》,台灣《書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