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廖可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1

廖可斌教授

个人简介廖可斌,湖南省安乡县人,1961年12月生。1978年3月至1987年1月在湖南师范学院(大学)中文系读本科、留系任助教、读硕士、留系任助教。1987年2月至1989年12月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留系任讲师(1990)、副教授(1992年)、教授(1994)。1995年11月至1999年6月兼任杭州大学中文系总支书记、校研究生部主任、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1999年7月至2008年12月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另兼任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学学会会长等。曾在香港浸会大学(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意大利特伦托大学(2002年2月至3月)、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05年1月至4月)做访问学者。
2009年9月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任教授,2012年11月起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筹)副会长。
专业领域:明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小说
联系方式:邮编地址:100871,北京大学中文系
E-mail:lkb@pku.edu.cn
学术成果专著及论文集《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上、下册),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商务印书馆2008年。
《诗稗鳞爪》,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理学与文学论集》,东方出版社2015年7月。
《明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4月。
《文学史的维度》,孔学堂书局2016年6月。
《压抑与躁动—明代文学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8月。
随笔集《呼唤时代风雷—龚自珍》,浙江少儿出版社1995年。
《明史随笔》,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编选及校点《金庸小说论争集》(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奎壁之光—庆祝徐朔方教授从事教学科研55周年论文集》(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明代文学论集》(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白圭志》(校点及前言),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
《新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环境与中华文化》(副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文化与社会转型》(合作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Edited By Cao Tianyu,Zhong Xueping and Liao Kebin , Brill,Leiden.Boston ,2010.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与中国语境》(合作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英文版《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hinese Context》,Edited By Cao Tianyu,Zhong Xueping,Liao Kebin and Ban Wang,Brill,Leiden.Boston 2013.
《毛泽东欣赏的古典散文》(合作注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
《知识分子与中国历史发展》(参加编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参加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袁枚全集》(参加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
《龚自珍研究文集》(参加编写),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
《宋濂研究论文集》(参加编写),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
《古本小说集成》(参加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993年。
《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参加编写),凤凰出版社2004年。

论文《双重悲剧与〈红楼梦〉的主题》,《红楼梦学刊》1985年4期。
《金圣叹<西厢记>评点的矛盾心理》,《中国文学研究》1986年1期。
《谈明人对<琵琶记>的评改》,《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4期。
《谈窦娥的埋怨天地及其它》,《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1期。
《论台阁体》,《中华文史论丛》1990年1期。
《<水浒>与明代的“<水浒>热”》,《浙江学刊》1990年1期。
《古典审美理想的解体与中唐文学发展动向》,《浙江大学学报》1990年2期。
《说<长亭送别>的“戏”》,《福建艺术》1990年4期。
《谈词调与曲调的关系》,《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3期。
《论<水浒>金评的时代主题》,《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1期。
《关于李梦阳“晚年自悔”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2期。
《论茶陵派》,《求索》1991年2期。
《论元末明初的吴中派》,《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4期。
《论景泰至弘治中期的文学思潮》,《杭州大学学报》1991年3期。
《论龚自珍艺术思维的潜意识特征》,《浙江大学学报》1992年1期。
《李何之争——学古主张的二律背反》,《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1期。
《论浙东派》,《浙江学刊》1992年2期。
《前七子复古运动的发展过程》,《文学论丛》,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地域文人集团的兴替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的变迁》,《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4期。
《理学的二重性及其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4期。
《严嵩与嘉靖中后期文坛》,《文史知识》1993年7期。
《<白牡丹>作者辨误》,《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2期。
《关公崇拜与近代民族心理》,《炎黄世界》1995年1期。
《论宋濂前后期思想的变化及其它》,《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3期。
《中国古典小说的谐俗倾向》,《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1期。
《三宝太监下西洋记主人公金碧峰本事考》,《文献》1996年1期。
《唐宋派与阳明心学》,《文学遗产》1996年3期。
《晚明浪漫文学思潮审美理想的三个层次》,《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2期。
《新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呼唤人文科学的昌盛》,《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2期。
《科学与人文--超载的话题》,《中国学者心中的科学·人文》,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元明中篇传奇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轨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儒学人文主义三论》,《钱江学术》第一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
《思想的基本形态、可能形态和现实形态—对理学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思考》,《文化与社会转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The Basic Form,Actual Form and Potential Form of Neo-Confucianism》,《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Reform Era China》,Brill 2010。
《研究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潜在意义》,《河北学刊》2006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2期。
《走向纵深的明代文学研究》(会议综述,合作),《文学评论》2007年2期。
《于谦的政治品格与他的悲剧命运》,《于谦研究》,杭州出版社2007年8月。
《梦中来复少年身—读金庸小说<月云>》,《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5期。
《陈寅恪<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的研究旨趣》,《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3期。
《古代文学研究的国际化》,《文学遗产》2011年6期。
《中国大学文化转型:历史、现状与路径》,《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与中国语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晚明文学生态简论》,《汤显祖和晚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中国大学文化转型:历史、现状与路径》,《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2期, 《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13年第5期全文复印;英文版《Cul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Edited By Cao Tianyu,Zhong Xueping,Liao Kebin and Ban Wang,Brill,Leiden.Boston 2013.11。
《万历为文学盛世说》,《文学评论》2013年5期,《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13年第12期全文复印。
《回归生活史与心灵史的古代文学研究》,《文学遗产》2014年2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年6期。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非古典传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期。
《<征播奏捷传>的成书方式与思想倾向》,《文学遗产》2015年1期。
《杨家将与<杨家将演义>的成书》(第二作者),《明清小说研究》2015年1期。
《文本逻辑的阐释力度》,《江淮论坛》2015年2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5年5期转载;
《方国珍的行为方式与路桥地域文化之关系》,《宁波大学学报》2015年5期。
《十七世纪前期东北亚文化交流中的“三国演义”——以林罗山为中心的考察》,《文化中华》2015年创刊号。
《汤显祖的文学史观与文体选择》,《文学遗产》2016年3期。
《挖掘“关学”宝贵资源,弘扬中华人文理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3期。
《“文以载道”的两种语境》,《光明日报》2016年7月15日。
《关于明代文学与清代文学的关系——以诗学为中心的考察》,《文学评论》2016年5期。
《文学思潮史的写法—以明代文学思潮史为例》,《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5期。
《向后、向下、向外—关于古典戏曲研究的重心转移》,《文学遗产》2016年6期。
《古代通俗文学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文学遗产》2017年1期。
《旗子与靶子——<史记>在明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光明日报》2017年4月24日。

序跋、书评、随笔
《感天动地的窦娥形象》,《古典文学知识》1988年3期。
《说“狗吠深巷中”》,《古典文学知识》1991年1期。
《理学的两面》,《读书》1991年9期。
《借鉴的法则》,《读书》1993年7期。
《读<明人绝句三十家赏评>想到的》,《江淮论坛》1992年3期。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文史知识》1996年10期。
《<剿闯小说>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皇明英武传>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白牡丹传>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征播奏捷传>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青楼梦>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花阵绮言>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古代短篇白话小说鉴赏集》(参加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月。
《柳宗元诗文赏析集》(参加编写),巴蜀书社1989年3月。
《历代文学名篇辞典》(参加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
《阅微草堂笔记》全译(参加编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田汝成》、《王文禄》(合作),《中国文言小说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独立不倚精益求精—徐朔方教授的学术道路》,《文教资料》1996年6期
《从师散记》,《文教资料》1996年6期。
《学者与公众——怀念徐朔方先生》,《钱江晚报》2007年2月27日。
《马积高先生<风雨楼晚年诗抄>跋》,岳麓书社 2007年4月。
《怀想如白云》,《马积高先生纪念文集》,岳麓书社2008年10月。
《吴梅村生平创作考论》序,重庆出版社,2003年9月。
《归有光研究》序,商务印书馆2008年8月。
《于谦年谱》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0月。
《陶宗仪研究论文集》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海宁查氏家族文化研究》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路福纪事》序,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
《卯时》序,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7月。
《我在美国读小学》序,杭州出版社2010年4月。
《书坊主作家陆云龙兄弟文学研究》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祁彪佳研究》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清代乾嘉骈文研究》序,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和而不同》,《中华读书报》2000年7月16日。
《如何开掘儒学的当代功用》,《钱江晚报》2006年9月26日。
《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有多深》,《浙江人文大讲堂》,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2月。
《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风则江大讲堂》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几个重要问题》,《省身讲堂演讲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今天我们应塑造怎样的民族文化性格》,《浙江人文大讲堂》,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3月。
《人生绝唱,骈体杰作—王勃<滕王阁序>赏析》,《名作欣赏》2010年6期。
《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炎黄春秋》2011年12期。
《杨循吉研究》序,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时空感、山水癖与生命意识—<兰亭集序>赏析》《名作欣赏》2012年9期。
《敦煌小说合集:展现唐代小说的真实图景》《光明日报》2012年5月6日。
《稗史文心》序,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4月。
《读书三力:愿力、眼力、精力》,收入《北大中文系第一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给燕子留个门》序,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
《儒学巨大的潜在积极意义》,《国学茶座》2014年3期。
《淡定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学遗产六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
《追陪杂记》,收入《乡踪侠影——金庸在浙江》,红旗出版社2015年4月。
“经典重读与书香社会的构建”笔谈,《中国文化研究》2015年夏之卷。
《关学整体面貌的第一次完整呈现》,《中华读书报》2016年1月27日23版。
《搜尽奇文,体物写志-《历代辞赋总汇》评介》,《光明日报》2016年6月7日。
《中国古代文才思想论》序,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

曾开设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古代文学名篇精读
古代文学理论概要
古典戏曲研究
元明清诗文研究
明代文学思潮研究
明代文献与文学研究

曾承担的科研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明代文学思潮研究》(1993-1996)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课题《元明中篇文言传奇小说研究》(1998-2002)
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课题《稀见明代戏曲整理与研究》(2004-2009)
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从万历到乾隆—明末清初文学思想研究》(2001)
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胡应麟全集>整理》(2008-2011)
获得奖励著作《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199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项目《基于“博雅专精、明体达用”理念,构建按大类培养人文学人才的新模式》,2009年获获浙江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 语言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宗焜
    李宗焜教授个人简介:李宗焜,男,1960年8月生,台湾台北人。学历: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1985)、中文研究所硕士(1990,)。北京大学文学博士(1995)。经历:曾任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助理(1994)、助研究员(1996)、副研究员(2003)、研究员(2012-2017);历史文物陈列馆主任(2013-2017)。台湾大学历史系、中文系兼任教授(2013-2017)。2017年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海峥
    杨海峥教授、教研室主任个人简介1985-1989,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9-1992,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97-2001,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07,8—2008,1,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8,2—2008,8,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3,9—2014,2,日本早稻田大学古籍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1992年留系任教至今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更
    李更副教授个人简介李更,1967年生。1985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9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师从倪其心老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获文学博士。今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成员。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专著与论集《宋代馆阁校勘研究》,凤凰出版社,2006年。《〈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与陈新先生合著),人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漆永祥
    漆永祥教授個人簡介漆永祥(1965-),甘肃漳县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主管本科生与留学生的教学工作,为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组副组长。先后为新加坡东方文化学院、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高丽大学专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林嵩
    林嵩副教授個人簡介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聯係方式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中文系郵政編碼:100871專著《通鑑胡注論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論文《〈洛陽名園記〉與古典園林的唐宋變革》,《中國典籍與文化》2017年第2期,頁124—130.《論校勘學上的零度與偏離法則——〈王子年拾遺記〉異文釋例》,《文獻》2016年第4期,頁68—77.《〈拾遺記〉書志著錄與文本訛舛辨證》,台灣《書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许红霞
    许红霞副教授个人简介许红霞,女,1963年生。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先后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曾多次到过韩国、日本、印度、美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等地进行讲学、学术研究、交流。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专著《宋集珍本五种——日藏宋僧诗文集整理研究》上、下二册,50万字,北京大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岚
    王岚教授个人简介王岚,女,1965年4月生,杭州人。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9年留校,1996年为副教授,1997年获文学博士,2010年为教授,2011年为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宋诗整理、古籍版本学。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专著《宋人文集编刻流传丛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5。古籍整理著作《陈子昂诗文选译》(《古代文史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丽萍
    王丽萍副教授个人简介王丽萍,女,1965年2月生。天津宝坻人。1982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班。自1989年2月起至今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2002年评为副教授。2016年9月起,兼做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工作。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专著《列子选译》(新版),[南京]凤凰出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顾歆艺
    顾歆艺副教授个人简介198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先后于1985年、1991年、1999年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师从倪其心教授、金开诚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曾任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古籍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密歇根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中国古典文献学;以宋元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和艺术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晓兰
    陈晓兰副教授个人简介陈晓兰,浙江宁波人,生于1968年。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3年留校任职,2003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邮政编码:100871参与编写或编著《二十四史全译·宋史》,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承担部分卷次的今译)《吴兴藏书志》、《武林藏书志》(点校),北京燕山出版社,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