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卢晓东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1


卢晓东
姓名:卢晓东
职称:研究员
电话:**
E-mail:luxiaodong@pku.edu.cn
所授课程:
课程理论与高校教学管理(教育博士课程,合开)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本科生课程,曾参加;研究生课程,准备中)
高校管理实务(硕士生课程,曾参加)
个人简介:卢晓东,男,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9年8月生于山西太原,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并留校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积累管理实务经验二十六年,致力于对一流本科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1995年在北京大学高教所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个人研究领域为教育财政、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院校研究、课程和教学论,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报纸发表教育评论180余篇,出版专著1部,H指数23。2001年、2005年、2010年三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1998-2017年曾任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2007-2015曾兼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担任多项兼职工作,如2004-2007年担任北京市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2002-2011年担任北京市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工作专家组成员,担任教育部“质量工程”总结与论证专家组成员、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意见起草工作专家组”成员、“高等理科教育改革调研组”成员等。目前任中国高教学会素质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等。
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高等教育、教育财政、院校研究。
一、学术著作
1、卢晓东著:《谁为研究生教育买单——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
二、期刊论文
1. 周烑秀,董金明,卢晓东.煤田自燃区上磁异常的成因(J).物探与化探,1992,(4).
2. 王义遒,卢晓东. 当前高等理科教育研究的若干问题(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3(6):4-5.
3. 刘皇风,周烑秀,董金明,卢晓东,杨钟,宋毅. 菱铁矿热处理后的异常等温剩磁特征(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1).
4. 王义遒,羌笛,卢晓东.关于开展和加强垮学科教学和科研(J).高等理科教育,1995(3):1-10.
5. 卢晓东. 大学的功用(J).读书, 1996,(7).
6. 卢晓东. 联邦政府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1997(2).
7. 卢晓东,刘雨.1993-1996:北京大学教学计划修订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8. 李克安,卢晓东,刘雨.北京大学本科基础课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论坛, 1998,(3).
9. 卢晓东、郭翠华.北京大学本科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1999,(4).
10. 卢晓东. Shift underway from teacher-centered to learner centered:The case of Peking University(C).第24届“促进大学学习与教学”国际会议论文集.(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mproving University Learning and Teaching)
11. 卢晓东.北京大学应当创办新闻传播学院(J)高等教育论坛,1999(4).(北京大学校刊,1999-12-15).
12. 金顶兵,李克安,卢晓东.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2000(1).
13. 杨承运,卢晓东,刘雨,吴朝东. 国外地学教育概括与一些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0(1).(收入《地球科学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272)
14. 蔡宝英,卢晓东.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高等教育论坛,2000,(1).
15. 卢晓东. 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伯克利加州大学本科生科研(J).高等理科教育,2000(5):67-74.
16. 卢晓东. 依据现有学科恢复构建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建议(J).高等教育论坛,2000(4):60.( 北京大学校刊,2000-12-5(3版)).
17. 卢晓东. 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2):18-23.
18. 卢晓东.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原版教材的引进(J).中国大学教学,2001(2):38-40.
19. 卢晓东. 21世纪初叶高等学校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154-158.
20. 卢晓东.双轨制:WTO后高等学校入学与学费政策及其对社会公平的促进(J).现代大学教育,2002(1):36-39.
21. 宋鑫,卢晓东. 美国高校辅修制度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2(3).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新思路》2002年第5期论点摘登)
22. 卢晓东,陈孝戴.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47-52.(《新华文摘》2002年10期,摘登主要观点;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2002年第9期论点转摘登)。
23. 宋鑫,卢晓东. 北京大学辅修制度的现状与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原《青年工作论坛》),2002(4):60-61.
24. 卢晓东,董南燕,王卫. 面对面选课与网上选课相结合——北京大学新的选课制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2(7-8合刊)
25. 卢晓东. 留学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6).(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全文收入《探索教育变革:经济学和管理政策的视角》第十一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闵维方主编)
26. 李克安,卢晓东,刘雨,宋鑫. 深化改革促进本科教学再上新台阶(J).中国大学教学,2003(1).
27. 卢晓东. 研究生教育收费定价与资助政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3(11)(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2003年第7期论点摘登)
28.卢晓东.研究生教育收费定价与资助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
29. 卢晓东. 对高等教育教学中四个重要名词的修正(J).中国高等教育,2003(19).
30. 卢晓东,宋鑫,王卫,董南燕. 大学本科培养跨学科知识复合型人才的作法与相关问题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3(10):88-92.
31. 卢晓东.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研究报告——基于多因素市场决定论的院校个案(J).复旦教育论坛,2003(6).
32. 卢晓东. 依靠市场力量促进第二学士学位教育适度发展(J).科技导报,2003(11):49-51.
33. 卢晓东,王小玥. 变革双重低效率的博士生学制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4(2).
34. 卢晓东,孙燕君.实用性:全球化中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4(2).
35. 卢晓东,董南燕、王卫. 考试模式改革与教学方式转变——兼论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在原因(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
36. 卢晓东. 博士生学费与博士学制变革(J).教育研究,2004(6).(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
37. 卢晓东. 研究生生均教育成本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5).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8. 卢晓东.确定成本约束下学费、财政经费的市场化互补模型——向成本补偿本义的回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39. 董南燕,卢晓东. 自主权扩大视域下的高校学生规范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J).2005(8).
40. 卢晓东. 暑期学校与学期制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41. 卢晓东. 论研究生学费与资助政策中的公平问题 (J).复旦教育论坛,2005,(4).(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
42. 王海欣,卢晓东,关海庭,刘雨. 设立研究课程,构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平台(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2).
43. 卢晓东,王卫,董南燕,何山,李克安.持续管理创新与制度环境再造(J).高等理科教育,2006,(1).
44. 卢晓东. 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研究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45. 徐白羽,卢晓东.耶鲁大学暑期学校英语课程教学特色(J).中国大学教学,2006,(2). 46. 王卫,董南燕,贺凯丰,卢晓东. 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化、人性化的本科生学术管理制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4).
47. 卢晓东. 在市场中确定成本约束的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财政资助——解决成本分担比例问题的第二种方案(J).比较教育研究,2006,(6).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2006年第8期论点摘登)
48. 卢晓东. 高等学校科研成本与教育成本关系的深入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06,(5).
49. 董南燕,王卫,安会泳,卢晓东.构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2).
50. 贺凯丰,卢晓东,董德刚,王卫,何山.不同来源地区本科生学习成绩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高等教育管理专刊).
51. 卢晓东. 谈大学开放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7(8).
52. 董南燕,王卫,卢晓东.暑期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模式(J).高等理科教育,2007(4).
53. 沈琛华,张怡,傅晓忱,卢晓东. 耶鲁大学住宿学院内部组织结构、外部关系的比较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6):67-71.
54. 卢晓东,刘雨.考教分离模式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制约(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5).
55. 宋鑫,卢晓东. 中美大学暑期学校实践比较(J).高等理科教育,2008(5).
56. 卢晓东,孙燕君.以研讨课教室建设促进高校研讨课教学开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57. 贺凯丰,王卫,金顶兵,卢晓东,李克安.创造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北京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改革(J).北京教育( 高教版),2009(10).
58.董南燕,宋鑫,田勇强,林莉,卢晓东.暑期学校——高校学期制度改革的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2).
59.庞晓东,卢晓东.对“一成一败”两个成人专业的理论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
60. 漆丽萍,卢晓东.浅析高校学生国际交流的类型与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Z1).
61. 卢晓东.北京大学以元培学院为平台建设跨学科专业(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3):23.
62.卢晓东.大学专业设置改革路径(J).中国改革,2010(5).
63. 卢晓东.本科专业划分的逻辑与跨学科专业类的建立(J).中国大学教学,2010(9):10-15.
64.谈小媊,漆丽萍,卢晓东.专业自主选择与跨学科专业建构的实践——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1):54-57.
65. 贺凯丰,王卫,蒋晓涛,卢晓东.高校学分转换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1):51-52.
66. 卢晓东. 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J).中国高校科技,2011(7):9-12.(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67. 卢晓东. 排行榜作用远未发挥(J). 科学新闻,2011(11):16.
68. 卢晓东.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跨学科专业的建立与发展(J). 科学新闻,2011(11):90-93.
69. 卢晓东. 乔布斯的创新启示(J).发明与创新,2011(12):21.
70. 漆丽萍,任慧岩,卢晓东.高校学生国际交流效果探研(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Z1).
71. 卢晓东.范式陷阱与制约创造性(J).博览群书,2012(2):5-9.
72. 林莉,赵国栋,卢晓东.在选课模式中引入导师因子的算法设计(J).北大青年研究,2012(1):95-99.
73. 卢晓东.中国留美学生数增加?(J).科学新闻,2012,(3):17.
74. 许小雯,王智慧,谢天龙,卢晓东,鲍 威. 元培模式教育满意度实证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5):77-81.
75. 孙燕君,卢晓东.小班研讨课教学:本科精英教育的核心元素——以北京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8).
76. 卢晓东.中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进程与思考——以北京大学为中心考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96-104.(《教育科学文摘》2012年6期全文转摘)
77.曹建,王海欣,朱若珊,卢晓东.以本科生科研促进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3(1-2合刊):16-19.(收录入:周光礼,马海泉等.《科教融合,创新育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265-272)
78. 卢晓东. 流失的是顶尖人才还是顶尖人才毛坯(J).求知导刊,2013(1):80.
79. 卢晓东.本科教育质量核心数据再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3(3):29-36.
80. 陈雅清,刘淑彦,张艺苧,卢晓东.北京大学小班研讨课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江西),2013(11):25-30.
81. 卢晓东. 关于北京大学“十六字”教学方针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9-28.
82. 张泽懿,卢晓东. 中美理科专业设置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4(2):61-87.
83. 冯倩倩,王海欣,卢晓东. 中日理科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2014(5):97-105.
84. 卢晓东. 超越因材施教(J). 教育学术月刊,2014(10):3-17.(《新华文摘》2015年第1期全文转摘)
85. 乔天一,邓溪瑶,于晓磊,陈虎,卢晓东,黄晓婷. 以“基尼系数”衡量部属高校分省招生指标的公平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11-15.
86. 邓溪瑶,乔天一,于晓磊,陈虎,卢晓东,黄晓婷. 高校分省招生计划的效率判据(J).中国高教研究,2014(12):23-27.
87.曹建,卢晓东. 李政道先生与“本科生科学研究”教学模式的引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管理专刊):1-6.
88.卢晓东. 从通识教育深入到通识学习(J). 中国高校科技,2015(Z1):54-57.(收录入:《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9-26.)
89. 董礼,薛珊,卢晓东. 本科课程评估结果群体特征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2):87-92.
90. 黄晓婷,关可心,陈虎,熊光辉,卢晓东.自主招生价值何在——高校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6):28-33.(新华文摘》2016年第3期 网刊 全文转摘)
91. 卢晓东. 论学习量(J). 中国高教研究,2015(6):38-48.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高等教育》2015年第9期全文转载)
92. 卢晓东. 挑战:激发创造的教学方法(J). 中国高教研究,2015(12):6-13.
93. 卢晓东,于晓磊,陈虎,黄晓婷. 基础教育中的城乡差异是否在大学延续(J).高校教育管理,2016(1):56-60. (《新华文摘》2016年第9期全文转摘,《教育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94. 黄晓婷,关可心,熊光辉,陈虎,卢晓东.“超级中学” 公平与效率的实证研究——以K大学学生学业表现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6(5):32-37.(《新华文摘》2016年第18期摘要转摘;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教育学》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
95. 卢晓东.学分制发展与成本分担机制的精细分析.上(J). 中国高教研究,2016(7):47-53.
96. 卢晓东.学分制发展与成本分担机制的精细分析.下(J). 中国高教研究,2016(8):20-26.
97. 卢晓东.考试如何激发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7(2):3-18.
98. 卢晓东. 本科生院是一流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重要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17(4):7-13.
99. 卢晓东. “超越因材施教”的小学分班原则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82-94.
100. 卢晓东,满都拉. 打散分班原理探析:返回赫尔巴特(J). 教育学术月刊,2018(1):3-15.
101. 卢晓东. 自主招生价值与实践的错判——与吴晓刚、李忠路教授商榷(J).中国高教研究,2018(4):65-69.
102. 满都拉,卢晓东.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以东京大学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8(3):21-27.
103. 卢晓东. 劳动,在人工智能时代意味着什么?(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7-9.
104. 李丽萍,卢晓东.高校本科化学类专业培养方案结构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1):88-93.
105. 卢晓东.一流本科教育不可忽视跨学科人才培养(J).重庆高等教育,2019(1):28-30.(笔谈之一)
106. 卢晓东. “绝学”与“反讽”(上)(J). 教育学术月刊,2019(4):3-11.
107. 卢晓东. “绝学”与“反讽”(下)(J). 教育学术月刊,2019(5):13-22.
三、报纸文章
1. 卢晓东. 大学与科学院(N).南方周末,1999-3-12(2版).
2. 卢晓东. 双轨制的重新出现及其思考(N).科学时报,1999-9-7(7版).
3. 卢晓东. 本科专业设置权的中美比较(N).科学时报,2000-3-23(B3).
4.卢晓东. 为西部培养人才的几点建议(N).北京大学校刊,2000-3-25(第2版).
5. 卢晓东. 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已到改革时(N).科学时报,2000-10-9(B1).
6. 卢晓东. 本科阶段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北京大学校刊,2000-5-28(第3版).
7. 卢晓东. 来自伯克利的启示(N).科学时报,2000-7-24(B3).
8. 卢晓东 . 从分化走向综合(N).科学时报,2000-11-2(B2).
9. 卢晓东. 加入WTO之后,高校能否通过教育服务赢利?(N).科学时报,2001-9-13(B2). (《新华文摘》2001年12期,摘登主要观点)
10. 卢晓东. 美国联邦高教立法与大学发展(N).科学时报,2001-3-8(B2)
11.王卫,卢晓东. 进一步减少课堂教学时间(N).科学时报,2002-7-11(B2版).
12. 卢晓东. 高校转学政策应进一步放松(N).科学时报,2002-9-19(B1).
13. 卢晓东. 高校考试模式改革与重修费合理性(N).科学时报,2003-10-14(B2).
14. 卢晓东. 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中的三个重要观念(N).北京大学校刊,2003-11-24(3版).
15.卢晓东. 适时调整留学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N).科学时报,2004-3-9(B2).
16. 卢晓东. 可能埋没诺奖得主的第二学士学位制度(N).科学时报,2004-6-15(B1).
17. 卢晓东. 税收权利归属与学费定价属地化(N).科学时报,2004-6-29(B2).
18. 卢晓东. 美国华盛顿州放弃成本补偿理论(N),科学时报,2004-9-7(B2).
19. 王卫,卢晓东. 本科学习问与答(N).北京大学校刊,2004-12-7日起连载,多期.
20. 卢晓东. 谁来为研究生教育买单?(N).中华读书报,2007-4-11(18版).
21.卢晓东 .本科教学评估改革的方向(N).科学时报,2008-1-22(B2).
22.卢晓东.设立国学专业的障碍何在?(N).科学时报,2008-02-19(B1).
23. 卢晓东. 坐着讲课很重要 (N).科学时报,2008-4-1(B1).
24. 卢晓东. “专业”的死亡与大学的生命力(N).科学时报,2008-05-27(B1).
25.卢晓东,宋鑫. 呼唤更多开放的暑期学校(N).科学时报,2008-06-24(B1).
26.卢晓东. 商学院毕业生年薪排行榜的意义(N).科学时报,2008-07-15(B1).
27.卢晓东. 悄然改变历史的一步(N).科学时报,2008-08-12(B1).
28. 卢晓东. 奥运与大学数字化管理缺陷(N).科学时报,2008-09-02(B1).
29. 卢晓东. 典礼应成为大学的传统 (N).科学时报,2008-10-28(B1).
30. 卢晓东. 光华‘裸体男’和老子像一解(N).科学时报,2008-11-18(B1).
31. 卢晓东. 钱永健的学历与大陆诺奖梦(N).科学时报,2008-12-02(B1).
32. 卢晓东. 奥巴马与转学政策的双重意义(N).科学时报,2008-12-23(B1).
33. 卢晓东. 新生不报到无关诚信,关乎学习自由(N).科学时报,2009-3-10(B1).
34. 卢晓东. 电影研究专业如何促大学生就业?(N).科学时报,2009-2-10(B1).
35. 卢晓东.福建出台“双学位”政策,教育部亟待跟进(N).科学时报,2009-3-10(B1).
36. 卢晓东. 小沈阳PK学院派教育(N).科学时报,2009-4-07(B1).
37. 卢晓东. 财政性教育投入也不是越多越好(N).科学时报,2009-5-19(B1).
38. 卢晓东. 高考,好奇心的铁笼?(N).科学时报,2009-6-23(B3).
39. 卢晓东. 薄瓜瓜的专业在中国能建立吗 (N).科学时报,2009-8-04(B1).
40. 卢晓东. 给大一新生的技术性建议(N).文汇报,2009-8-20(第10版).
41. 卢晓东. 反思大学淘汰率(N).科学时报,2009-9-8(B1).
42. 卢晓东.研究生学费政策改革路途依然艰难(N).科学时报,2009-10_13(B1版).
43. 卢晓东. 新教育部长能否从哲学层面深思教育(N).科学时报,2009-11-10(B1版).
44. 卢晓东. 校长实名推荐,非智力品质开始呈现(N).科学时报,2009-12-8(B1).
45. 卢晓东. 2010年高等教育的四个期待(N).科学时报,2010-1月-12(B1版).
46.卢晓东. 评山东省最近颁布的高校限假令(N).科学时报,2010-2-9(B1).
47. 卢晓东. 2亿高等教育人口不雷人 (N).科学时报,2010-3-9(B1).
48.卢晓东,任博雅. 转专业限制不放宽高教质量难提高(N). 科学时报,2010-4-13(B1).
49. 卢晓东. 破除状元招生观,清华北大谁为先(N).科学时报,2010-5-11(B1版).
50. 卢晓东. 我们为什么提倡通识教育(N).北京日报,2010-5-5(15版)
51. 卢晓东. 什么专业培养出英国最年轻的首相(N).科学时报,2010-6-8(B17).
52. 卢晓东. 毕业典礼期待政治家的声音 (N).科学时报,2010-7-13(B1).
53.卢晓东. 不争状元争什么(N).科学时报,2010-8-24(B1).
54. 卢晓东. 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有待继续改革 (N).科学时报,2010-9-28(B1).
55. 卢晓东. 必须正视提高质量与保持稳定之间的矛盾 (N).科学时报,2010-10-26(B1).
56. 卢晓东.“11位教授建言”可能引发真正的进步 (N).科学时报,2010-11-23(B1).
57. 卢晓东. 高招改革药效如何(J).新世纪,2010年(47).(11月29日).
58. 卢晓东. 坐而论道难解高考统考困局(N). 科学时报,2010-12-14(B1).
59. 卢晓东 .教育家是决定因素(N). 科学时报,2011-1-11(B1).
60. 卢晓东. 警惕奥数再折腾(N). 科学时报,2011-2-15(B1).
61. 卢晓东. 复旦自主招生试题理当公布(N). 科学时报,2011-2-22(B4).
62.卢晓东. 范式陷阱及其对创造性的制约(N). 科学时报,2011-3-1(B4).
63. 卢晓东. 如何应对“互联网自由”的挑战(N). 科学时报,2011-3-15(B4).
64. 卢晓东. 提高学术要求才能提高教育质量(N). 科学时报,2011-5-17(B4).
65. 卢晓东. 南科大学生需要高考吗?(N). 科学时报,2011-6-14(B4).
66. 卢晓东. 毕业率90%何以成为新闻(N).中国教育报,2011-7-4(5).
67. 卢晓东. 静下心来,向港大学习(N). 科学时报,2011-7-19(B4).
68. 卢晓东. 就业率与“稳定论”(N). 科学时报,2011-8-11(B7).
69. 卢晓东. 警惕创新人才培养“范式陷阱”(N). 光明日报,2011-8-05(016).
70. 卢晓东. 元培模式是否代表一种潮流和方向(N). 科学时报,2011-9-27(B7).
71. 卢晓东. 高校能否为文化大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N). 科学时报,2011-11-3(B1).
72. 卢晓东. 元培模式与北大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N).北京大学校刊,2011-11-25(3) .
73. 卢晓东. 高考分省命题不能轻易开倒车(N).科学时报,2011-12-8(B1) .
74. 卢晓东.“钱学森之问”突破何在?(N).中国科学报,2012-1-01(B1).
75. 卢晓东. 以联招考试改革探索异地高考新路(N).中国科学报,2012-2-01(B1).
76. 卢晓东. 自主招生改革仍缺乏坚实数据支持(N).中国科学报,2012-2-22(B3).
77. 卢晓东. 异地高考方案需要提问发改委(N).中国科学报,2012-3-21(B1).
78. 卢晓东. 北京大学如何培养军事领袖(N). 北京大学校报,2012-05-05(3) .
79. 卢晓东. 个人专业韩国为何领先(N).中国科学报,2012-5-16(B1).
80. 卢晓东. 填报志愿:远见与想象力(N).光明日报,2012-5-23(14).
81. 贺凯丰,卢晓东.在流动中培养新型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6-8(008).
82. 卢晓东. 高考作文改革之后(N).中国科学报,2012-6-27(B1).
83. 卢晓东. 破除状元招生观韩国已先行一步(N). 中国科学报,2012-7-18(B1).
84. 卢晓东. 当下,博士学位仍应与论文挂钩(N). 中国科学报,2012-8-8(B1).
85. 卢晓东. 庄小威、菲尔普斯和福建农林大学(N). 中国科学报,2012-9-19(B1).
86. 卢晓东. 我们是否把握了住宿学院的本质(N).中国教育报,2012-9-30(02).
87. 卢晓东. 李光耀的悲观与杜玉波的乐观(N). 中国科学报,2012-10-17(B1).
88. 卢晓东. 高校专业设置改革渐入佳境(N). 中国科学报,2012-11-14(B1).
89. 卢晓东. “读书过多无用论”值得认真聆听(N). 中国科学报,2012-11-28(B1).
90. 卢晓东. 高校食堂价格“洼地”意义何在(N). 中国科学报,2012-12-26(B1).
91. 卢晓东. 傅高义与一流大学的特征(N). 中国科学报,2013-1-17(B1).
92. 卢晓东. 从亚洲大学排行榜看教育质量问题(N). 中国科学报,2013-3-21(B1).
93. 卢晓东. 开放的暑期学校是否已成潮流(N). 中国科学报,2013-4-18(B1).
94. 卢晓东. 毕业生就业难中的教育责任(N). 中国科学报,2013-5-23(B1).
95. 卢晓东. 校长任期太短是个大问题(N). 中国科学报,2013-8-1(B1).
96. 卢晓东. 按学分收费是重要进步(N). 中国科学报,2013-9-19(B1).
97. 卢晓东. 于光远、奥巴马和辽宁文科状元(N). 中国科学报,2013-10-24(B1).
98. 卢晓东. 教你如何学——评《优秀大学生成长手册》(N).光明日报,2013-11-03(07版).
99. 卢晓东. 正式引入SAT考试时机已到(N). 中国科学报,2013-11-21(B1).
100. 卢晓东. 电影领域是否高端人才无人区(N). 中国科学报,2013-12-19(B1).
101. 卢晓东. “因材施教”欠缺对学生的挑战?(N). 中国青年报,2014-02-13(03).
102. 卢晓东. 反思“因材施教”(N). 中国科学报,2014-02-17(1版).
103. 卢晓东. 让学生参与创造的进程(N).中国科学报,2014-2-27(B3).
104. 卢晓东. 教育如何鼓励学生犯错(N).中国科学报,2014-3-6(B3).
105. 卢晓东.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超越单一学科的束缚(N).中国科学报,2014-3-27(B3).
106. 卢晓东. “开放学生的心灵”意味着什么(N).中国科学报,2014-4-3(B3).
107. 卢晓东. 欢迎中国科学院大学(N).中国科学报,2014-4-10(B1).
108. 卢晓东. 留学生缴多少学费谁说了算(N).中国青年报,2014-04—24(2版).
109. 卢晓东. “高考状元”错在哪里了(N).中国科学报,2014-5-8(B1).
110. 卢晓东. 现代教育体系下能否“因材施教”(N).中国科学报,2014-5-29(B1).
111. 卢晓东. 一个人的专业不寂寞(N).中国青年报,2014-06—20(5版).
112. 卢晓东. “失败”的医学教育与成功的作家(N).中国科学报,2014-7-3(B1).
113. 卢晓东. 迟到的被动进步(N).中国科学报,2014-8-21(B1).
114. 卢晓东,乔天一. 分省招生计划如何分配才算公平?(N).中国科学报,2014-9-18(B1).
115. 卢晓东. 从诺奖看中日理科教育差别的关键点(N).中国科学报,2014-10-23(B1).
116. 卢晓东. “985”“211”与大学分工法制化(N).中国科学报,2014-11-20(B1).
117. 卢晓东. 高校综合改革难在“综合”(N).中国科学报,2014-12-11(B1).
118. 卢晓东. 因材施教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N).社会科学报,2014-12-18.
119. 卢晓东. 从哲学教育管窥高校综合改革内涵(N).光明日报,2014-12-23(13版).
120. 曹建,卢晓东. 小心中学生英才计划被高考玩坏了(N).中国青年报,2015-1-19(10版)
121. 卢晓东. 不能忽视通识学习(N).中国科学报,2015-1-22(B1).
122. 卢晓东. 因材施教能否回答钱学森之问(N).光明日报,2015-2-10(13版).
123. 卢晓东. “3D打印”能否成为本科专业(N).中国科学报,2015-3-5(B1).
124. 卢晓东. 开放学生的心灵意味着用心关注(N).中国教育报,2015-3-9(12).
125. 卢晓东,陈虎. 高校分省招生名额何时实现公平(N).中国青年报,2015-3-23(10).
126. 卢晓东. 教授要敢于对学生说“不知道”(N).中国教育报,2015-3-30(9).
127. 卢晓东. 培养创新人才还需超越因材施教(N).光明日报,2015-3-31(13版).
128. 卢晓东. 缺失复盘棋手如何进步(N).中国教育报,2015-4-6(9).
129. 卢晓东. 学习量过多是个大问题(N).中国科学报,2015-4-9(B1).
130. 黄晓婷,卢晓东. 自主招生,公平效率难两全(N). 中国青年报,2015-5-11(10).
131. 卢晓东. 超越因材施教尚需深度变革(N).光明日报,2015-5-26(13版).
132. 卢晓东. 通识教育在路上(N).中国科学报,2015-5-28(B1).
133. 卢晓东,董南燕. 高校转学新政利弊辨析(N). 中国青年报,2015-6-15(10).
134. 卢晓东. 转学新政的法律追问(N).中国科学报,2015-6-25(B1).
135. 卢晓东. 培养创新人才,如何挑战学生?(N). 北京大学校报,2015-07-05(4).
136. 卢晓东. 本科学习量过大抑制学生创造力(N).光明日报,2015-7-21(13版).
137. 卢晓东. 学位证书自主权值得格外珍视(N).中国科学报,2015-7-23(B1).
138. 卢晓东. 大学要为自己的学位证书含金量背书(N). 中国青年报,2015-7-27(10).
139. 卢晓东. “挑战”如何超越了因材施教(N).中国科学报,2015-8-20(B3).
140. 周曼丽,卢晓东. 中外学生能否共同住宿(N).中国科学报,2015-9-17(B1).
141. 卢晓东. 为学位证书发放英文副本吧(N).中国科学报,2015-10-15(B3)
142. 卢晓东. 《三体》能影响大学考试改革吗(N). 中国青年报,2015-10-19(10).
143. 卢晓东. 一流大学建设的教育家短板(N).中国科学报,2015-11-12(B3)
144. 卢晓东. 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的规模(N).中国科学报,2015-12-24(B1)
145. 黄晓婷,卢晓东. “超级中学”未必超级(N). 中国青年报,2016-1-4(10).
146. 张昕扬,卢晓东. 北京大学历史系试行试卷返还新制度(N).中国科学报,2016-1-21(B2)
147. 卢晓东. 问责与激励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机制(N).中国科学报,2016-2-21(B1)
148. 卢晓东.让小班研讨课教室改造成为潮流(N).中国科学报,2016-3-17(第5版)
149. 卢晓东,于晓磊. 别让基础教育城乡落差在大学延续(N). 中国青年报, 2016-3-21(10 版)
150. 卢晓东. 退课费被指乱收费, 学分制改革陷困局(N). 中国青年报, 2016-4-11(10 版)
151. 卢晓东. 学分学费能否与学年学费并存(N). 中国科学报,2016-4-14(第5版)
152. 卢晓东. 大学能否探索综合考试(N). 中国教育报,2016-4-18(第06版)
153. 官正,卢晓东. 超越因材施教将带来什么变化(N). 中国科学报,2016-5-12(第5版)
154. 卢晓东,董南燕. 学分学费定价是暑期学校运行关键(N). 中国教育报,2016-5-16(第06版)
155. 卢晓东. 跨学科人才培养钱从哪里来(N). 中国教育报,2016-6-13(第05版)
156. 卢晓东. 公立大学的重修费是否属乱收费(N). 中国科学报,2016-6-15(第7版)
157. 卢晓东. 试题已经公开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N). 中国科学报,2016-6-30(第5版)
158. 卢晓东. 你没注意到的屠呦呦式成才路径(N). 中国青年报, 2016-7-25(10 版)
159. 卢晓东. 高校学费上涨的合理性及其问题(N). 中国科学报,2016-7-28(第5版)
160. 卢晓东. 荣誉学士:为拔尖人才另辟通道(N). 中国教育报,2016-8-8(第3版)
161. 卢晓东. “人人都能毕业”的本科教育离一流有多远 (N). 中国科学报,2016-8-25(第5版)
162. 卢晓东. 袁隆平求学中的风险(N). 中国青年报, 2016-9-12(10 版)
163. 卢晓东. 警惕“教考分离”对创造性的制约(N).中国科学报,2016-9-21(第5版)
164. 卢晓东. 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源应当来自哪里(N).中国科学报,2016-10-20(第5版)
165. 卢晓东. 从美国大选看五个“政经哲”专业的双重意义(N).中国科学报,2016-11-24(第5版)
166. 卢晓东. “一代宗师”的悲剧与范式陷阱(N).中国科学报,2016-12-8(第5版)
167. 卢晓东. 本科生院是一流本科教育变革的方向(N).中国科学报,2017-1-10(第5版).
168. 卢晓东. 如何理解和翻译外星语言(N).中国科学报,2017-2-14(第5版).
169. 卢晓东. 大类招生培养为何如此重要(N).中国科学报,2017-4-18(第5版).
170. 卢晓东. "偏题""怪题"有助于考察学生综合素质(N).中国青年报,2017-4-20.
171. 卢晓东. 学习自由:一项不可忽视的教育制度安排(N).社会科学报,2017-06-01(第5版).
172. 卢晓东.“直觉的教育无用论”背后(N).中国科学报,2017-6-27(第5版).
173. 卢晓东. “一流本科专业”相关政策须反思?(N).中国科学报,2017-7-18(第5版).
174. 卢晓东. 转学政策放松了(N).中国科学报,2017-9-5(第5版).
175. 卢晓东. 告别百分制(N).中国科学报,2017-10-17 (第5版).
176. 卢晓东. 西南联大揭示了什么教育规律(N).中国科学报,2017-11-7 (第5版).
177. 卢晓东. 推出“专业类国标”需要格外谨慎(N).中国科学报,2017-12-12 (第5版).
178. 卢晓东. “专业类国标”再反思(N).中国科学报,2018-1-2 (第5版).
179. 卢晓东. “奇葩考试”还是太少了(N).生命时报,2018-2-05.
180. 卢晓东. “打散分班”是面向未来的小学分班制度(N).社会科学报,2018-03-01(第5版).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18(5)全文转载:49-51))
181. 卢晓东. “入室弟子”与师生交往的危险空间(N).中国科学报,2018-4-10(第5版)
182. 米拉?居尼斯,卢晓东. 深耕“一流本科教育”中的本科生科研(N).中国科学报,2018-5-8(第7版)
183. 卢晓东.什么制约着交叉学科人才培养(N).中国科学报,2018-6-5(第5版)
184. 卢晓东. 取消“清考”后还需改什么(N).中国科学报,2018-9-18(第5版)
185. 卢晓东. 不落入“范式陷阱”,获诺奖的秘诀?(N).中国科学报,2018-10-23(第5版)
186. 卢晓东. 农村中学需要高校特别关注(N).中国科学报,2018-12-11(第5版)
187. 卢晓东. 如何把《流浪地球》变为教与学的机缘(N).中国科学报,2019-2-20(第1版)
四、获奖情况
(一)国家级奖励:
1. 2001年12月,“全面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迟惠生、王义遒、李克安、卢晓东、刘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第四完成人。
2. 2005年7月,“设立本科生研究课程,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平台”(关海庭、卢晓东、王海欣、刘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第二完成人。
3. 2009年9月, “创造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北京大学1998-2008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李克安、金顶兵、卢晓东、王卫、贺凯丰),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二)北京市与学会奖励:
1. 2009年9月,获得北京市“首都教育先锋”光荣称号。
2. 2009年9月,“开放的暑期学校——北京大学暑期学校的办学实践与探索”(卢晓东,董南燕,宋鑫、田勇强、林莉),获得北京市2009年(四年一届)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3. 2013年9月,“十年引领,花开满园——北京大学开放暑期学校的实践和观念推广”(关海庭,卢晓东,董南燕,孙燕君,周静),获得北京市2012年(四年一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4. 2009年7月,“中美大学暑期学校实践比较”(宋鑫,卢晓东),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2009)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5. 2016年10月,研究报告“高校大学生专业选择机制研究报告”(庞海芍,张东,刘进,卢晓东,郇秀红,单敏),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6. 2018年9月,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跨学科本科专业建设的本土实践与理论探索:2007-2017”(卢晓东,苏彦捷, 刘建波,张健,李力行,李四龙,彭小瑜),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9. 2018年12月,论文《绝学与反讽》 ,获得首届华夏古典教育研究奖教师组优秀论文奖。(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湖南师范大学古典教育研究中心)
(三)北京大学和部门奖励:
1. 2004年, “面向21世纪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李杰、郝光安、田敏月、萧文革、何仲凯、卢晓东、刘铮),获得北京大学(四年一度)教学成果校级一等奖,第六完成人。
2. 2004年, “持续进行管理创新,为培养高质量人才营造完善的制度环境”(李克安、卢晓东、王卫、董南燕、何山),获得北京大学(四年一度)教学成果校级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3. 2004年,“大学教学协作新模式和持续机制的探索”(陈国庆、卢晓东、孙炯、田勇强、张吉维、额尔很巴雅儿),获得内蒙古大学(四年一度)教学成果校级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4. 2009年9月, “引进研讨课教室,完善高校教室类型,促进研讨课教学发展”(卢晓东 季俊英 张聂彦 李爱民 刘志勇),获得北京大学(四年一度)教学成果校级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5. 2002年9月,获北京大学招生工作“突出贡献者”称号。
6. 2007年9月,获得北京大学恢复高考三十周年招生优秀工作者。
7. 2008年12月,专著《谁为研究生教育买单——研究生学费定价与资助政策研究》,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8. . 2005年,论文“变革双重低效率的博士生学制初探”(卢晓东,王小玥),被北京市高教协会研究生教育研究会评为二等奖。
五、科研项目
(一)主持:
1. 2005年,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面上项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 2006年,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委员会项目: “大学生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状况评价调查”。
3. 2006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大学暑期学校办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4. 2010年,教育部高教司项目: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5. 2014年,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高校招生方式对本科生表现预测的效度研究”。
6. 2014年,北京市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跨学科本科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7. 2016年,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委托课题:“学分制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8. 2016年,教育部国际司指向性课题:“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规划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9. 2017年,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委托课题:“教育系统功能研究”。
10. 2017年,北京大学教育研究中心重大课题:“北京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二)参与:
1. 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专项课题:“2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2. 2001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等学校弹性学制研究”。
3. 2007年,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首都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调整研究”。
4. 2013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学生为本的专业选择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课题号:13BGL127)。
5.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校大学生专业选择机制研究”(课题号:11YJA880078)。
6. 2017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等院校经费配置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
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济新常态下的教育财政研究”(编号16JJD880002)
六、管理经验与绩效
自1998年担任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以来,曾先后分管本科教学运行、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秩序维护等方面工作;2007年-2015年兼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在高效率、有条理地处理日常任务之外,能认真分析北京大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一流本科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为目标,参与并促进北京大学本科教育中持续的管理创新和制度环境再造,并积极将改进方案落到实处。20多年来,在前后多位校领导指导下,与教务部和元培学院同事们一起,在以下几个方面聚焦工作,为提高北京大学教育质量有所贡献,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实践知识。
1. 学期制度改革。校历为学校最基本制度,经过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分析,提出并完成北京大学校历和学期制度改革,核心是减少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开辟更大空间;辅助制度包括假期不调课。改革后,北京大学15学时对应1学分,18周1学期。这是大陆高校最短的学期。参见:“关于修改学时、学分对应关系实行新的学期制度的通知”(校发【2002】65号,执笔人之一),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2. 暑期学校。学期制度改革包含暑期学校。提出并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我校成功举办开放的暑期学校,逐步形成开放暑期学校的办学机制;理论上将暑期学校的核心意义确定为“开放性、国际化和为社会服务”。暑期学校在北京大学持续运行,已经成为北京大学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北京大学为社会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平台。期间探索了中学生暑期学校。经过努力推广,暑期学校成为大陆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此项改革实践及制度推广先后两次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参见:“北京大学本科生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方案”(校发[2004]60号文),执笔人之一,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3. 本科生科研制度。1999年开始研究本科生科研机制,作为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工作最早的组织者之一,参与机制建设和项目过程管理,作为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项目。2005年,该项工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科生科学研究成为北京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成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见:“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课程相关管理规定”,执笔人之一,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4. 跨学科本科专业建设与机制探索。元培学院作为住宿学院在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具有优势。任职元培学院副院长以来,对元培学院制度优势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其优势发挥。作为组织者和协调人之一,先后促成“古生物”、“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三个跨学科专业的建立与发展,这是大陆高校建国以来首次跨学科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理论上对传统“专业”概念和住宿学院、本科生院制度进行研究。探索建设“科学技术史”、“艺术史”专业没有成功。参见: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5. 辅修/双学位教育制度改革。主持修订北京大学辅修/双学位教育与教学管理办法,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另外机制,促进跨学科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制度创新与完善使北京大学多学科优势得以发挥,使得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具有特别竞争力。最近几年,北京大学几乎二分之一的学生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参见:“北京大学本科生选修辅修/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 执笔人之一,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6. 考试制度改革与学风建设。倡导并持续推进北大考试制度改革,引入GPA,取消补考,推进全程考试和其他配套制度改革(重修费、成绩分布与学术要求),不断完善学术规范,积极探索推进试卷返还制和考题公布制,等第制。参见:北京大学本科考试工作条例”(校发2002第148号文),执笔人之一,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7. 学分互认与转换制度。主持建立北京大学本科课程及成绩转换系统,成为我校本科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工作。制度的建立对学校扩大交换规模、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发挥了推动作用。参见:“北京大学本科生赴境外大学学习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相关管理办法”,执笔人之一,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8. 转学探索。尝试推动转学制度,为不能顺利毕业学生继续学习蹚新路,在国内高校率先与北京市教育自考办积极沟通协商,达成共识,参见:北京教育考试院自考办颁布“北京大学在籍“无法按时毕业”的学生参加自学考试学习的试点方案及实施细则”,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9. 选课模式改革。配合北京大学教学改革整体进程,特别是配合通选课在北京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实施和元培计划的实施,提出“面对面选课与网上选课”相结合的选课模式,引入网络选课投点机制。这一选课模式应用至今,成为高校非常有特色的选课模式。参见: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10. 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根本性变革。改革使得北京大学本科生基本能获得推荐资格,不再限定GPA排名百分比,将研究生保送由双重审查转变为单一审查,符合国际惯例,极大地节约了管理成本,对我国高等教育该领域的改革具有意义。参见:“北京大学关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校发2003第64号文),执笔人之一,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11. 教育援助制度。担任校世行贷款办副主任期间,创造性地落实北京大学世行贷款项目,特别是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手拉手项目,形成支援边疆大学长效机制,获得内蒙古大学教学奖。项目核心内容自2000年持续至今,超过1600名内蒙古大学学生在北京大学学习成长。
12. 学籍管理制度持续改革。1998年和2004年两次主持修订本科生学术管理制度的主体文件“学籍管理细则”,不断完善科学化、人性化的学术管理制度体系,力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学、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精神,制订了与北京大学培养目标相符、与世界一流大学逐步接轨的学术管理制度规范。
13. 引入研讨课专用教室,完善教室类型,促进研讨课教学开展。2005年7月在耶鲁大学期间,完成对耶鲁大学研讨课教室的研究,主张将研讨课教室引进北大。2006年负责文史楼教室改造工程,建成研讨课专用教室27间,改变了我校没有研讨课教室的历史,相关工作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所引领。改革为2012年北京大学推进小班研讨课改革进行了教室硬件准备,具有一定前瞻性。理论上持续对小班研讨课进行探索。参见:2009年校级教学成果奖,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14. 积极参与北京大学政策制订和院校研究,提出多项重要咨询建议。(1)1998年,为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是否整体迁往昌平校区提出关键建议。(2)1999年,为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立提出建议。(3)2000年,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恢复提出建议。(4)2005年,基于多年教师数变化情况、科研经费增长情况以及学生数量增长情况,初步判定当时我校教师精力已经非常有限,客观上难以充分关注学生成长并给予足够帮助。利用数据形成预警和预测,向主管领导提出专项汇报,对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机构调整以及学校稳定有所贡献。(5)基于大数据研究,对我校自主招生绩效以及科学确定分省招生名额提供数据支持。(6)2014年,参与“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起草与修订工作,主要负责人才培养部分,并参与其他部分的修订、讨论和文字工作。
15. 积极参加教育部相关工作,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作贡献。多次参加教育部相关研究和咨询工作,在多个领域为国家教育改革作贡献。如参加“2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第一次高校本科评估方案制订;2010年3月,担任教育部“质量工程”总结与论证研究组成员, 完成“大学生创新与创业”项目设计;2010年9月,担任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专家组成员,促成多个本科跨学科专业进入专业目录,起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2011年5月,担任教育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意见起草工作专家组”成员;2012年12月,担任教育部“高等理科教育调研组”成员;等。
16. 积极参加北京市相关工作,为北京市教育改革发展作贡献。如,2002-2011年连续十年担任北京市高等教育质量分析报告专家小组、北京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工作专家组成员;2004-2007年,任北京市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等。
七、学术交流经历:
1. 研修
2000年2月15—3月17日,参加北京大学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管理者培训”项目学习,获得结业证书;
2005年暑期,作为指导教师带学生赴耶鲁大学参加暑期学校,圆满完成各方面任务同时,专门研究耶鲁大学住宿学院制度、耶鲁研讨课教室。
2010年7月31日-8月12日,参与北京大学代表团出访英法,考察大学本科教育、尤其是住宿学院制度。
2013年2月4-6日,参与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代表团访问香港大学,研究香港大学管理架构与规则体系;
2014年1月8日-27日,参与北京大学代表团,访问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洛杉矶分校和伯克利分校,研究其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创新人才培养。
2. 讲座报告
应邀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术机构做学术报告、讲座多次。
应邀在国内各省市参加学术会议,主持培训讲座多次。
3. 学术兼职
中国高教学会素质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中国大学教学》、《高校教育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匿名审稿专家。
给学生的话: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秦春华
    秦春华职称:研究员办公室:510E-mail:qch@pku.edu.cn所授课程:当代中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媒介经济学信托与租赁个人简历:秦春华,男,汉族,1975年3月生,宁夏银川人,199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7月参加工作,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1997年7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7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阎凤桥
    阎凤桥姓名:阎凤桥通讯地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领导系,100871电话:0086-传真:0086-电邮:fqyan@gse.pku.edu.cn教育背景:1981.9-1985.7,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9-1987.7,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研究生班毕业证书1995.9-1998.7,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获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7.7-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文东茅
    文东茅职称:教授办公室:323/518电话:个人简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硕士,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制度、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对高校招生与就业、教育民营化、民办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等领域的制度和政策有较专门的研究。曾主持首都教育(高等教育)学科群建设等多项重大课题,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多项国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红
    朱红职称:副教授办公室:306电话:个人简历:北京大学管理学士、公共管理学硕士,波士顿学院哲学博士(高等教育管理)。讲授教育研究过程与方法和学生发展与大学影响力课程。研究领域包括学生发展、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管理等,特别关注大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发展、兴趣动机、信念教育等问题。承担或参与大学生自我主导发展、高校学生工作与学生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冉
    张冉职称:副教授办公室:教育学院517室(GraduateSchoolofEducationRoom517,PekingUniversity)电话:(010)6275-8779个人简历: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双学士,印第安纳大学比较与国际教育硕士,博士阶段主修教育政策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专业,获印第安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教育法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法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在美留学期间被评为国家优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郭文革
    郭文革职称:副教授办公室:420电话:个人简历: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学士、硕士,高等教育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全国教师网联平台建设专家组专家,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专家组专家,GCCCE2010、ICHL2010等亚太地区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教育、网络传播、教育政策。主持教育部、科技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委托研究课题多项,其中代表性研究包括教育的技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缪蓉
    缪蓉职称:副教授办公室:418电话:个人简历: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学习科学、网络教育、技术对教学的作用与影响、教育技术能力等。参与北大方正电子排版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参与汉字编码的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主持过国际组织或机构资助的多个研究项目,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组织机构的多个研究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翻译的专著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贾积有
    贾积有职称:教授办公室:417电话:个人简历:贾积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客座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北大理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哲学博士。研究领域:教育技术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育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等。主持和参与十多项国内外重要科研项目。撰写或者主编五本汉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汪琼
    汪琼职称:教授办公室:432,或电教楼427电话:个人简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毕业,北京大学理学博士。教育技术学教授。研究兴趣包括: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E-1eaming学习环境与教学设计、各级教学信息化发展战略、各类成人培训设计、教育信息化项目评估。先后主持和参加教育部、北京市项目50余项科研项目。自1998年始,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教育部多个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担任中国教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尚俊杰
    尚俊杰职称:长聘副教授办公室:425电话:邮箱:jjshang@pku.edu.cn个人简历:尚俊杰,男,博士,副教授。1996年和1999年于北京大学分别获取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取哲学博士(教育学)学位。现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系主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兼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客座副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计算机辅助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