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ZHU Xianqiang,1,*, XU Bijun,2通讯作者: *朱贤强(E-mail:zhuxianqiang509@163.cm)
收稿日期:2021-03-1网络出版日期:2021-04-20
Received:2021-03-1Online:2021-04-2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朱贤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长期关注信息化政策和相关产业发展研究。
本文中负责框架研究和统稿。
ZHU Xianqiang, Ph.D. in Economics, is the office director and associate researcher at the Information Center,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He has long been concerned with informatization policy and relat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this paper, h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the overall draft.
E-mail:
徐碧君,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长期关注国际法问题研究。
本文中负责文献整理和写作。
XU Bijun, Ph.D. in Law, is an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at the Research Institute, Hong Kong & Macao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She has long been concerned with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is paper, she is responsible for literature collation and writing.
E-mail:
摘要
[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大幅下滑,一些国家和地区认为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并试图通过加强贸易保护来维护本国利益,由此引起全球化发展趋势发生逆转的争论。[方法] 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时代全球化的新特征,探讨信息时代全球化蕴含的风险,提出我国应通过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更好地参与、适应新一轮的全球化。[结论] 本文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开启全球化并促其不断深化的重要原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当前信息化技术的提升与应用将促使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进一步深化,促使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逆转,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加速了线下转成线上的全球化。
关键词:
Abstract
[Background]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rades has declined sharply. Believing th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the aggravation of the imbalance of the world economy, some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strengthened trade protectionism, which has led to the argument that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should be reversed. [Methods] By analyzing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s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China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ormatiz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articipate in and adapt to the new round of globalization. [Conclusion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based on globalization and its continuous deepening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improv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will promote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divis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trends of globalization will not be reversed. Finally, the occurrence of COVID-19 has accelerated the glob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from offline to online.
Keywords:
PDF (5345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朱贤强, 徐碧君. 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全球化的新特征.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J], 2021, 3(2): 16-22 doi:10.11871/jfdc.issn.2096-742X.2021.02.003
ZHU Xianqiang, XU Bijun.
引言
航海技术的发展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火车、电话等技术的产生大幅降低了运输、通讯成本,使得资本、劳动力、商品加速流动,引领了全球化的新一轮浪潮;20世纪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全面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世界真正变成“地球村”;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线下的跨国活动大幅下降,但线上国际活动愈发频繁,表明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全球化呈现出了崭新的时代特征。今天,在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探讨全球化内涵和特征,分析我国在信息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并提出相关建议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全球化的内涵
1.1 广泛意义上全球化的内涵
通常来讲,全球化可理解为全球联系的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以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学界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仅在Nayef博士的研究中就收录了超过110条对“全球化”的不同定义。然而,对过去30年学界出现过的“全球化”定义进行梳理,可以得到两点启示[1]:第一点是****们对全球化定义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看待角度不同,定义的多样性很好地诠释了全球化内涵的多维性,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和过程,其主要表现为“商品及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最优配置”。随着全球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如今有越来越多****开始关注全球化的其他维度:比如房乐宪在其研究中就全球化的政治内涵进行思考,提出当今的全球化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层面,而是渗透到人类社会政治与文化层面,体现在人类不同政治价值、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之间更加广泛深刻的交织和碰撞。[2]刘海静在《全球化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殖民主义》一文中提出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效应是最核心深刻的,全球化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人类对越来越多共同价值的追求超越了民族和阶级的传统文化观念而上升为人类的共识。[3]
第二点是全球化的内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全球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全球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全球化的内涵将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4]只有将全球化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予以讨论才有现实意义。
1.2 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全球化的内涵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由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以及两次工业革命后,迎来了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兴起的以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它意味着“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5]信息化的发展直接表现为信息技术的加速变革,带来融合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广泛应用在传统经济社会领域,推动资源跨越时空,实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不断提升经济社会的效率。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化推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的数字化,为其流动提供了载体和支持,为全球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支撑。可以说,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全球化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突破地理限制,不断强化跨国性交流和相互依赖的过程和状态。
2 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全球化的特征
信息化和全球化两个词语经常同时出现,有着非常广泛的交集。两者在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交叉相互依赖,相辅相成。[6]信息化的发展使全球化呈现出新的阶段特征。2.1 信息化加速全球化进程
资本、技术和管理的流动性是驱动全球化的三大动力,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加速这三种要素的全球流动发挥了巨大作用。以跨国公司的发展为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但跨国公司真正开始加速发展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情。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六十年代后期,跨国公司数量为7 276家,2001年增至6.5万家,而这一数字到2008年已达到8.2万家。[7] 目前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贸易总量的50%-60%,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90%。[8]信息化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及其对推动全球化作用的加强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信息化使得跨国协调成本降低,同时也使生产体系跨国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且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纷纷做出大幅度战略性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调整,由本国中心向多元中心和全球中心并存的格局发展。[9]其次,信息化为“跨国公司群居链”提供支持,所谓“群居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因群居生存而导致的群体竞争优势,为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以扩大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边界,增强彼此的市场竞争地位而形成的一种事实上的相互依赖、互为客户或以联盟为基础的生存战略。[10]跨国公司群居链背后是复杂的协同工作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业务流程网络,而在后台支持他们的最大技术是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体化。[11]2.2 信息化促使各领域生产要素加速融入全球化
信息技术的提升推动数字化发展,使得线下活动转为线上活动成为可能,最大限度地削弱了地理距离的影响。首先,信息化促进了新兴领域的全球化发展。
一是信息化发展促进了服务业部门的全球化。例如教育的全球化,互联网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学习平台。目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名校都向公众开设了免费的网络课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互联网经济的未来:统计概要》(2011)中指出,有几乎一半的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正规教育活动。新冠疫情发生后,各类学校均采取线上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此外,跨国公司的全球市场范围也扩大到服务领域。如英国、美国、德国等大型电讯企业纷纷通过跨国并购、直接投资、战略联盟等手段构建自己的全球性服务网络。[12]二是互联网企业发展尤为瞩目,包括搜索引擎、综合门户网站、即时通讯和电子商务在内的互联网跨国企业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托马斯以Google的成功故事为例,提出互联网搜索引擎、博客和播客运动的兴起是世界“平坦化”趋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互联网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13]
其次,信息化发展使全球化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
信息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全球经济活动的限制,为处于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往来创造了全新的手段和条件,并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14]
一是信息化孕育了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贸易方式。2008年以来,传统外贸进出口交易大幅下降,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贸易方式大幅降低跨境交易的成本,交易规模不断提升。按照有关市场机构统计,2008年至今,跨境电子商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30%。此外,支付、物流、通关等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断升级,大幅降低了商品和服务跨境交易的成本,极大促进了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流通。二是信息化促进劳务的自由流通,实现了工作岗位的虚拟化。一方面,互联网使劳务市场的运作更有效,帮助求职者和招聘者在更大范围内更加快速地实现相互匹配;[15]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以往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工作往往只能在固定地点和时间进行,随着云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登录工作平台办公。三是信息化发展使得全球通信成本大幅降低,线上“地球村”成为现实。近几年尤其突出的例子是社区网站的极大活跃。根据Facebook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其日活跃用户量有17.3亿,用户可以通过Facebook了解其他地区和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并进行在线交友。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网民花费在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更是显著增加。扎克伯格表示,意大利宣布锁城之后,用户在 Facebook 所有应用上花费的时间增加了 70%,Instagram 和 Facebook Live 浏览量一周内翻倍。
3 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机遇和风险
3.1 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新机遇
当前,知识与信息传导的迅捷性与同步性使每个国家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知识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使得世界发展呈现新的格局,为我国发展创造了新机遇。[16]首先,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一是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产生了一批新兴领域,如电子计算机、综合网络技术等,同传统工业相比,这些领域仍处于相对不成熟且有待突破的阶段,这为我国进入这些领域提供了契机;二是信息全球化带来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世界经济格局开始由原材料工业、初级工业、传统工业以及制造业向加工工业、高附加值工业、新兴工业与服务业转移,其中以信息和电子产业为支柱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17]发达国家将信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外转移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分工体系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条件。[18]
其次,全球区域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信息化时代到来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环境与交通发达程度。信息化打破了这些限制,使得信息资源可以忽略环境和交通等因素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通,而信息资源正是当前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因此信息全球化深刻影响了原有的区域格局,某种程度上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比如海尔在全球建立了10个信息中心,6个联合开发研究所和6个设计中心;华为自1993年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第一个技术前哨起,通过不断在海外创新集群设立技术中心,构建起了全球知识信息网络。[19]两家公司通过构建全球信息网络研究当今最新技术、市场信息以及各地顾客需求,已经成长为世界知名品牌。
第三,全球产业的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信息化时代前的全球产业链主要为模块化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降低了各个生产环节技术创新的相互依赖,阻碍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在产业链中通过学习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积累的过程。[20]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模块化的生产方式,使得企业的每一个价值活动以及生产标准越来越透明,这对我国加入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分工体系,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积累,改变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状态提供了更多条件和机会。
3.2 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新风险
信息化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风险。全球化的多维性不仅表现在多个领域的全球化,而且体现在其影响是多维的和全方位的:既有可能提供发展机遇,又会增加新的全球财富的不均衡、不平等发布;既可能加强人们在地区性或全球性规模的相互联系,促成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也有可能滋生新的国际冲突。如詹姆斯罗西瑙在解释世界的区域化与全球化时所言,“技术进步使世界变小,并加强了相互依存趋势,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群体之间的进一步分化。”[21]首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科技有可能使得国家间差距进一步拉大,世界发展不平衡加剧。工业革命在创造辉煌成就的同时就造成了发展不平衡和贫富悬殊。同样,信息革命也带来了不同国家、地区、行业和人群在信息获取、利用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即数字鸿沟。[22]截至2018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各地区互联网渗透率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呈强关联度,发达国家互联网渗透率普遍高于80%,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7%,而非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仅为36%。信息资源分布的极不平等导致至少30亿人被排除在科学知识技术进步的范畴外。[23]
其次,国家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发生变化,与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相比,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信息化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助推力,但对国家信息安全的威胁造成了国家间不信任的加剧,也让普通民众产生不安全感,这将导致全球化发展遭遇阻力。[24] “棱镜”计划曝光后,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需要重新建立与盟友和伙伴间的相互信任;就此,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数字时代的隐私权”决议,强调非法或任意监控、截取通信、非法搜集个人数据是对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侵犯。另外,数据信息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很多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不断扩大个人数据的范围,以此来限制数据的跨境流动,阻碍了新兴产业和技术的全球化发展。
第三,以意识形态为代表的国家软实力竞争更加激烈。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依托信息化产业,将本国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等潜移默化地传播到其他国家。这种“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被美国著名****约瑟夫称为“软实力”。以美国为例,其最大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农作物或工厂里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包括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以及电脑软件等,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NN(美国有线电视传播网)、ABC(美国广播公司)等所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各国发布的总信息量的100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电影生产总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却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向全世界推广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美国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25]
最后,全球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增加。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将全球范围内的人员、资金、货物和服务广泛连接,加快各类要素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在创造效益的同时,也使得一些危险和灾害事件加速扩散,放大了蝴蝶效应。世界各国无论是在危机中还是在危机前,都已经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大家都是全球化的利益攸关者。[26]
最明显的例子即是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够迅速从美国波及欧洲乃至全球离不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影响。[27]
4 信息化加速发展背景下我国把握全球化新机遇的政策建议
信息化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全球化的深化演进也是不可阻挡的,我们要把握信息化时代的新机遇,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新风险。4.1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
着力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型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才能主动拥抱信息化加速发展带来的机会,更好地融入全球化。首先,加快补齐我国信息化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短板,大幅提升芯片设计制造、关键基础软件等薄弱环节,保障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安全平稳发展。其次,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围绕数字转型、智能升级等需求,重点布局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潜力。第三,防范数据鸿沟,利用5G网络规模化部署的契机,完善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促进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4.2 坚持开放竞争提高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国际合作水平
信息技术需要开放的环境,产业发展依赖全球协作,我国要坚持开放竞争,以信息化促进全球化。首先,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总体上还不强,需对接国际技术体系和国际标准,加快技术升级,深化产业合作。其次,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路线最终是市场决定的,充分利用两个市场才能提升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坚持开放创新,能够提升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国际认可度和话语权,为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做出中国贡献。4.3 加强风险防范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相伴相生,信息化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也蕴藏着新的风险,应予以防范。首先,要加强网络信息网信安全方面的立法、技术、内容和应用支撑,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关键产业的安全可控能力。其次,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催生的新模式、新应用带来的风险,如在线交易、即时通讯等应用中个人隐私信息侵犯、头部互联网平台垄断带来的负面影响等。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进一步深化,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虽然新冠疫情阻碍了货物和人口流动,但同时也加速了线下转成线上的全球化。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时代全球化的新特征,探讨信息时代全球化蕴含的风险,提出我国应通过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更好地参与、适应新一轮的全球化。当前,在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逆全球化也成为研究热点问题,我国也应充分重视逆全球化思潮带来的影响。信息化与逆全球化的相互关系也将成为我们进一步分析的重点问题。
利益冲突说明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关系。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OL].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OL].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OL].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