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2020.3月更新)(2)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30


研究领域: 1)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2)纳米生物材料; 3)抗菌材料; 4)癌症诊断技术与药物研发。
课题组主页: http://www.nanoctr.cn/wanghao/
E-mail:wanghao@nanoctr.cn

陈春英,博士生导师。 199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诺贝尔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6年 6月加入中心。近年来在 Nat Methods, Nat Commun, Acc Chem Res, PNAS, JACS, Nano Lett, Adv Mat, Biomaterials, Environ Health Persp,Anal Chem,ACS Nano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80余篇,国际发明专利 1项,建立中国第一个纳米技术国际标准 (ISO/IEC TS 13278)。先后主持了科技部 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欧盟框架计划 EU-FP6、FP7、国际原子能机构协调研究计划、丹麦等多项国内与国际合作项目。 2008年获 “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1年获 “中国标准化杰出人物 —创新人物 ”奖, 2012年获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4年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荣誉称号,并入选 ThomsonReuters公布的 2014
年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及全球最具国际影响力科学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 1)典型纳米材料与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抗肿瘤纳米药物的研制及其药理学作用机制的研究; 3)纳米材料作为佐剂增强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 4)多种组学技术如金属组学以及蛋白组学的方法学研究及其在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
课题组主页: http://www.nanoctr.cn/chenchunying/
E-mail:chenchy@nanoctr.cn

韩东,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力与生物流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8年在中国中
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获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2001年获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基础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化学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所从事博士后、访问及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工作。 2004年 3月进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立纳米生物医学成像与表征研究组。期间,在 JACS、Adv.Mater、Small、APL、ACS Nano、Nanoscale, NanoResearch,Trend. Phamarcol. Sci、NPG Sci. Rep.、Ultramicroscopy等杂志上,共发表 SCI收录论文 100余篇,涉及纳米、微纳米、化学、应用物理、力学、材料、药理、生物学、临床医学、显微镜等多个学科领域。至今总引用约 2200次, H因子 23。曾主持完成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以及中科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主持制定纳米检测国家标准 2项(已颁布)。获得中国专利 3项,申请 8项。曾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主要学术贡献:
(1)方法学建立:集成并发展了以原子力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等纳米源头技术为主导的、具有相互协同、验证、补充的多信息、多层次联合成像、表征及微加工设备功能群,实现了活体生物界面微尺度成像与表征方法学上的突破。

(2)理论体系完善:强调 “生命介观流体与医学功能生物界面 ”,聚焦软物质介观自组织物理结构中 “微尺度构建 -功能 -力学耦合 ”行为,拓展生命复杂流体与管理研究领域,倡导生命医学模式的建立。

(3)转化医学应用:发展生物力药理学理论,突出力学因素的等效药理作用,以及药物通过改变生物力学事件从而发挥作用的机制,重视药物与生物力学因素的联合效应;实现黏附可控医学功能生物界面的仿生设计与制备,及 Biomarker形式的临床样品微尺度力学参数指标的建立,探索 “实验台 /病床 ”双向引导的转化医学模式具体实施于诊


断与治疗。
E-mail:dhan@nanoctr.cn

方英,博士生导师。 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4年6月、 2007年6月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化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 Charles M. Lieber教授。其后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8年2月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一维、二维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纳米电子器件
的物理性能研究,及新型神经电极技术。已发表 SCI论文三十余篇。课题组主页: http://www.nanoctr.cn/fangying/ E-mail:fangy@nanoctr.cn

梁兴杰,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膜分子生物学室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肿瘤研究所(NCI)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在美国国家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所(NINDS),帕特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外科和分子肿瘤神经实验室工作。作为助理教授在 Howard
University医学院放射医疗系从事纳米药物分子在动物体内的分子和细胞成像研究。 2007年加入中心,现任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 ”副主任,中科院纳米科学卓越中心纳米药物组负责人,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学分会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制剂专委会委员,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学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副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纳米生物材料分会副主任。当前的研究重点是探索和发现新型纳米药物在纳米尺度上独特的分子和细胞学特性,以及纳米技术改进化疗药物疗效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研究方向为纳米药物的设计合成、结构优化和功能测定及其应用中克服临床适应性耐受的生物机制。已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PNAS, Nano Letter, Adv Materials, Cancer Research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270余篇,文章引用率超 12000次。现担任《 Current Drug Delivery》主编,《 Biophysics Reports》和《Biomaterials》副主编,《ACS Nano》和《 Advanced Therapeutics》顾问委员会编委,《Theranostics》,《Biomaterials Research》等杂志编委,及《 BiotechnologyAdvances》杂志客座编委。
课题组主页: http://www.nanoctr.cn/liangxingjie/
E-mail:liangxj@nanoctr.cn


吴雁,博士生导师。 2003年 7月在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之后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5年加入中心。
主要从事各种功能生物材料作为纳米药物载体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的研究,包括:合成各种功能性载体材料;构建各种功能聚合物、无机纳米载体,研究其纳米载药系统的体内外性质与控制释放;具有多重环境响应的聚合物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具有超分子结构纳米药物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天然生物医用高分子药物载体的化学修饰及其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多年来一直和 301医院、同仁医院进行合作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北京科委的多个研究项目。已在 ACSNANO, Biomaterials, Small,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 SCI论文 50余篇,授权的国家专利 8项。
目前研究方向: 1)各种功能性聚合物、无机载体材料的合成; 2)生物相容、生物降解医用高分子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其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3)具有多重环境响应的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其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4)具有超分子结构的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其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5)运用纳米技术进行纳米农药新剂型的研究。 E-mail:wuy@nanoctr.cn

张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年和 2004年先后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学士、博士学位, 2004-2006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6-2008年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2008年 7月被聘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研究员, 2014年 3月晋升为研究员。
当前主要围绕组织工程中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基本问题,以微纳米技术和表面化学为手段,开发可以用于组织工程的新材料,为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主要科研工作包括:利用生物材料和微纳结构技术构建体外组织结构;基于表面化学和微纳结构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材料的表面修饰、功能化研究及应用等。作为项目 /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总资助经费约 111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文章 60余篇,发表在包括 Sci. Adv.,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Small, Angew Chem Int Ed, Lab Chip, Anal Chem, Langmuir等期刊上,共被引用 1000余次。已申请发明专利 45项,已授权 20项。目前任《 Journal of Nanoscience Letters》编委。 E-mail:zhangw@nanoctr.cn

杨蓉,博士生导师。 2006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06-2007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化工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8年至今历任中心副研究员、研究员,在中心从事材料、生物、化学和物理之间交叉的新兴科学的研究。主要致力于研究纳米功能材料
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 /项目骨干,主持 /参与了多项国家级、中科院系统科研项目。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获授权专利多项。
目前主要开展材料、生物、化学和物理交叉领域的研究,包括: 1)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2)纳米材料模拟酶特性及应用研究; 3)纳米材料 /生物界面特性研究。
Email:yangr@nanoctr.cn
刘颖,博士生导师。 2000年 7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得医学学士学位,专业为临床医学; 2006年 7月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专业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随后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9年留所至今,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 Nat
Commun、Acc Chem Res、Proc NatlAcad Sci、Nano Lett、ACS Nano、Small、Biomaterials等发表论文 60余篇, SCI总引用 3800余次,其中 11篇论文在 2016年入选 ISI web of knowledge-ESI统计的 “近十年高引频论文( Highly cited papers: last 10 years)”。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2014年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2018年中国毒理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毒理学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纳米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为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同时关注纳米药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以及纳米材料用于组织工程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Email:liuy@nanoctr.cn

赵颖,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2008年和 2010年分别获得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和名古屋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11年进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工作,先后任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在 Adv Mater,Angew Chem, ACS Nano等期刊发表 SCI论文 30余篇。申请抗肿瘤纳米药物方面
的中国发明专利 13项,授权 4项,参与转化 1项。
系统开展了多肽纳米药物的设计、构建和抗肿瘤研究。充分利用多肽分子的结构特性和生物功能特性等优势,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概念,通过对多肽单体的设计、修饰和组装实现了不同功能多肽分子的模块化生物功能性集成。利用肿瘤微环境的病理生理特点,设计并构建多肽纳米药物,在肿瘤微环境中实现可控变构和功能性;在基质成分丰富的实体瘤中,通过重塑基质微环境,降低基质的屏障效应,实现纳米药物的瘤内高效渗透。
Email:zhaoying@nanoctr.cn
李素萍,博士生导师, 2011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 2015-2017年先后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 MIT)进行访学交流。获 2009年美国血液学会 “ASHTravelAward”奖;获 2012年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优秀获得者称号赴日本参加第五届与诺贝尔获得者面对面交流亚太会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分别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Nano letters, Blood等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 2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5项(专利转化 2项)。授权美国专利和日本专利各 1项。已发表文章被 Nat Rev Cancer,Nat Biotechnol, Nat Biomed Eng, Nat Rev Drug Discov, Sci Transl Med, Sci China Chem等期刊进行亮点报道和专门评述。其中发表在 Nature Biotechnology的工作被评价为 “landmark里程牌 ”式工作;美国 The Scientist期刊将该工作与同性繁殖、液体活检、人工智能一起,评选为 2018年度 “世界四大技术进步 ”;入选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应邀为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ScienceAdvances等期刊撰写综述 5篇。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