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新世初期不同类型的原始偶蹄类几乎同时出现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大陆,这使得偶蹄类的起源显得扑朔迷离、至今尚未有一致的认识。始新世之后、尤其是中新世以来,偶蹄类获得了演化上的巨大成功,如今,它们是现生陆地哺乳动物中多样性最高的有蹄类类群,数量众多、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通过早期偶蹄类化石材料的研究,可以不断完善对这一类群的认识、对理解其具体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茜等人题为“A new middle Eocene bunodont artiodactyl from the Erlian Basin (Nei Mongol), China” 的论文,报道了发现于我国内蒙古二连盆地中始新世地层中的一类原始偶蹄类化石。新发现的材料其牙齿结构非常的简单、是典型的丘形齿,连接主尖之间的棱脊弱发育。通过详细的形态学研究,新材料与偶蹄类中已知的各个属种都不尽相同,牙齿结构和一些头骨特征上显示出与缅甸和泰国中、晚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一些偶蹄类更为接近、但明显比它们有更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建立新属——二连豨(Erlianhyus);根据最简约原则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二连豨在早期偶蹄类中位于较为基干的位置。根据二连豨完全丘型齿的特点推断这一类动物很可能以较嫩的植物为食,以避开与动物群中占主导地位的奇蹄类之间的食物竞争。
内蒙古二连盆地伊尔丁曼哈组已发现并报道了大量的奇蹄类、啮齿类及兔形类等化石材料,整个动物群的面貌已形成。偶蹄类在整个动物群中所占比例很小,本次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动物群的组成,也为认识早期偶蹄类在亚洲的演化、探讨早期偶蹄类不同门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42072023)和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0100)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08912963.2021.1989679
图1. 内蒙古二连盆地伊尔丁曼哈地区地层出露
图2. 二连豨冠面、颊侧面及舌侧面
图3. 二连豨的系统发育位置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内蒙古二连盆地偶蹄类化石研究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3
相关话题/动物 系统 内蒙古 材料 中国科学院
内蒙古发现小型伤齿龙科恐龙新属种
伤齿龙科恐龙是一类中小体型的兽脚类恐龙,和鸟类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与鸟翼类、驰龙类共同构成了近鸟类,因此伤齿龙科恐龙的研究对理解非鸟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的具体细节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睿、赵祺、徐星与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原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单位合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学术争鸣:单孔类中耳是哺乳动物中耳的原始类型吗?
《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近日发表了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孟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毛方园的学术争论文章(Critiques & Debates, 以下简称《评论》),针对云南大学和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毕顺东教授、卡内基博物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亚洲蝮系统发育研究取得进展
亚洲蝮是一类小型剧毒蛇,也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毒蛇。亚洲蝮属(Gloydius)隶属蝰蛇科,蝮亚科,该属成员有2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及欧洲边缘。长久以来,关于亚洲蝮属的多样性、系统发育、起源演化、蛇伤防治和生物医药开发等方面,一直是国内外****所关注的热点。近5年来,随着野外工作的不断推进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中国的半麝化石揭示牛总科动物角的早期演化
角是反刍动物最具标志性的结构之一,同时也是其鉴定分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早期的反刍动物通常无角,而后牛科、长颈鹿科、鹿科和叉角羚科才逐步出现角。新近的基因组学研究证明这些反刍动物头上的角,可能源自相同的细胞基础;但是不同科之间角的组织学和生理学的差异十分显著,且化石类型亦是繁多,因此角是一次还是多次起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内蒙古中部新近纪食虫类化石研究新进展
内蒙古中部地区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的调查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 G. Andersson)对化德县二登图地点的化石采集。此后的若干研究工作使该地区不少地点成为东亚知名的新近纪经典化石地点。上世纪80年代,随着筛洗采集化石技术的应用,在该地区的新近纪地层中发现了多个小哺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新疆哈密翼龙动物群首次发现大型恐龙化石
自然(Nature)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于2021年8月12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领导的中国和巴西合作团队的研究论文“The first dinosaur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Hami Pteros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华南志留系-泥盆系界线研究新进展——滇东志留系-泥盆系界线与肺鱼-四足动物分歧点的最小时间约束
志留系-泥盆系界线(SDB)是第一个使用现代地层学方法和程序进行系统研究的系之间的界线,其界线层型(GSSP,俗称金钉子)位于捷克布拉格西南35km处、克隆克地区Suchomasty附近的微晶灰岩与页岩互层的层序中,该界线被明确定义在Lochkov组第20层上部笔石Monograptus unifo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新材料揭示晚中新世剑齿虎属演化迁徙关键一环
剑齿虎亚科(Machairodontinae)是一类长有发达的匕首状上犬齿的猫科动物,因其凶猛威武的外形和顶级掠食者的生态地位在学术界和公众中均受到热切关注。由于电影《冰河世纪》和一系列热门古生物记录片的流行,生活在晚更新世北美的剑齿虎类成员刃齿虎属(Smilodon)最为人们所熟知。而生活在中新世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陈旧动物皮张的古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5月18日,《动物学研究》(ZOOLOGICAL RESEARCH,中科院动物学一区Top期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团队主导,与云南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大学、德国Leibniz Institute for Primate Research、越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热河哺乳形动物的挖掘趋同演化与脊柱的演化发育意义
2021年4月7号,《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毛方园副研究员、张驰副研究员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研究员等关于早白垩热河生物群哺乳形动物的研究成果:穴居和挖掘适应在不同哺乳形动物中独立演化了多次,骨骼表现除了肢骨的特化,还伴随有椎体的形变和量变;根据现生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