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国副竹鼠类化石研究获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中国古生物志》(新丙种第31号)近期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伴月研究员和邱占祥院士用中、英两种文字所著的《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副竹鼠类》专著,该书详细报道了对临夏副竹鼠类的研究。
  副竹鼠属(Pararhizomys)是一类在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生活在东亚中纬度地区的现已绝灭的土著啮齿动物。自从德日进和杨钟健(Teilhard de Chardin and Young,1931)创建该属以来,发现和报道的有关化石很少,只有1件头骨和数件不完整的上、下颌骨和单个牙齿,被归入Pararhizomys属的2种(P. hipparionumP. qinensis)。关于该类的系统位置一直不定。
  近年来,古脊椎所新近纪研究组在甘肃临夏盆地采集到一批副竹鼠类化石。材料中包括若干相当完整的头骨,其中部分还含有下颌,有的还有颅后骨骼。绝大多数标本都有清楚的产出地点和层位的记录。该书对在甘肃省临夏州内发现的副竹鼠类进行了详细研究,共记述2个属(副竹鼠属Pararhizomys、假竹鼠新属Pseudorhizomys gen. nov.)的7个种。其中包括1个已知种(三趾马层副竹鼠Pararhizomys hipparionum),2个新种(华夏副竹鼠Pa. huaxiaensis、陇副竹鼠Pa. longensis)和4个新属、新种(土著假竹鼠Ps. indigenus、甘肃假竹鼠Ps. gansuensis、平齿假竹鼠Ps. planus、原始假竹鼠Ps. pristinus)。
  该书对副竹鼠类各属、种的头骨和颅后骨骼进行了详细描述、对比;运用分支系统学分析,将副竹鼠类归入鼠超科中盲鼹鼠科(Spalacidae)的拟速掘鼠亚科(Tachyoryctoidinae),并为副竹鼠类创建了一个新族—副竹鼠族(Pararhizomyini)。对假竹鼠和副竹鼠的头部和前肢部分肌肉作了复原和机能分析,讨论了它们的生活习性,认为副竹鼠类为穴居的啮齿类。副竹鼠族的起源、演化发展和绝灭与晚中新世--早上新世时东亚中部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变化有关,特别是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密切关系。
  该书是在古生物志书编研及门类系统总结、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下完成和出版的。 

图1 副竹鼠专著封面

图2 华夏副竹鼠(新种)的头骨和下颌骨(王伴月供图)

图3 土著假竹鼠(新属、新种)正模部分骨骼腹面(王伴月供图)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