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对内蒙古金斯太遗址下部第7-8层的年代、动物化石和石制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报道。新的研究表明,出自上述层位的石制品组合具有明确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技术特征,此项研究成果将莫斯特技术遗存在欧亚大陆的分布从西伯利亚往东推进了近2000公里。这一方面对我们研究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群与技术的扩散、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于2017年10月31号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金斯太遗址位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2000-2001年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2012-201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内蒙古博物院合作对该遗址进行了再发掘,最大发掘面积约10平方米。遗址分为9个层位,其中第1-8层出土文化遗物:第1-2层出土青铜时代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第3-8层出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本次研究重点分析了第7-8层的年代、动物化石和石制品。碳十四年代分析显示遗址第8层为距今约4.7-4.2万年,第7层年代为距今约4.0-3.7万年。第7-8层出土的动物化石数量较少且破碎,主要以普氏野马为主。两层出土的石制品比较类似,皆存在典型的勒瓦娄哇产品,如勒瓦娄哇尖状器(Levallois Point),比例较高的盘状石核,以及旧石器时代中期典型石器组合,如较高比例的刮削器(陡刃加工的横刃刮削器、斜轴刮削器等)。与中国相近时段石制品组合的对比研究表明,其与晚更新世早期(如泥河湾板井子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遗址(如宁夏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的石制品组合大不相同,而更接近于欧亚大陆西侧、中亚等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石制品组合,尤其与俄罗斯西伯利亚Okladnikov、Chagyrskaya洞穴发现的莫斯特遗存类似。
金斯太遗址的莫斯特石制品组合的认定对于我们理解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群的迁徙和技术的扩散具有重要启示。虽然在未发现人类化石的情况下,界定石制品遗存的人群归属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然而除了极个别区域,如以色列、北非等地,莫斯特石制品组合一般与尼安德特人共存。欧洲、中亚和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等出土莫斯特遗存的多个遗址中出土尼安德特人化石,尤其是西伯利亚的Okladnikov、Chagyrskaya洞穴的莫斯特遗存为尼安德特人所制作。据此,我们提出金斯太遗址出土的莫斯特遗存很可能也为尼安德特人所遗留。若此假设成立,那么金斯太的发现将尼安德特人的分布范围从西伯利亚往东推进了2000公里,这大大扩散了尼人可能的分布范围,对讨论该人群对不同区域的适应能力及其消亡的原因等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此假说需要将来人类化石的发现或者古DNA研究的确认。
如若金斯太的莫斯特石制品遗存并非尼安德特人所制作,此发现也极具启发意义。首先,可为我们研究石制品和人群的对应关系提出理论性的思考;其次,考虑到金斯太与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距离,这反映了距今约4-5万年间不同人群间远距离的技术和思想交流远比我们从前预想的频繁和广泛。同时也预示着晚更新世不同人群(如尼安德特人、现代人或东亚人群)的行为(文化)差别并不大。然而,为什么尼安德特人却最终大面积消亡?这是一个颇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存的研究长期以来是个极具争议的问题,****们一般认为中国境内不存在具有欧亚大陆西方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的考古学遗存,故而建议中国乃至东亚旧石器时代分为早、晚两期。金斯太的发现表明东亚地区的确存在具有明确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特征的石制品组合。但此类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存的分布仍局限在中国北方的北部,所以目前中国其他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学材料仍可应用“两期法”。金斯太的发现揭示出了晚更新世复杂多样的人类和技术的扩散证据,为我们理解欧亚大陆不同类型古人类的生存适应策略及互动关系提供了材料,同时也提醒我们看待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行为的演化应具有区域视角。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古脊椎所化石发掘经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等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7248417303032
(李锋 供图、供稿)
图1 金斯太遗址的地理位置
图2 金斯太遗址的地层与年代
图3 金斯太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发现莫斯特遗存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技术 文化
中澳使用高精度三维打印技术探索4亿年前脊椎动物颌部演化
颌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重要的几次飞跃之一,最早的有颌脊椎动物是身披大块膜质骨片的盾皮鱼类。过去曾经认为,盾皮鱼类只是有颌脊椎动物一个特化的旁支,已经在距今3.65亿年的泥盆纪末全部绝灭。但近年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所有其他有颌脊椎动物类群均由盾皮鱼类的一个早期支系演化而来。因此,盾皮鱼下属各支系的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最早的预制石核揭示古人类技术与认知能力的演化
6月28日,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浩与南非金山大学Kathleen Kuman,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Matt Lotter,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George Leader和南非开普敦大学年代学家Ryan Gi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研究所以原创质谱定量分析理论破解气相组分产率实时原位检测的国际性技术难题
利用气相组分的变化分析反应过程特征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如能源、材料、医药、化工等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气相组分检测参数是“浓度”,然而其作为相对值,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反应过程质量的动态变化;而物质质量的变化率(产率)虽能够客观代表反应动态特征,但实现多组分气体产率的同步实时精确检测一直是国际性技术难题。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清洁燃烧关键技术项目2019年度进展汇报交流会在咸阳召开
2019年12月6日,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清洁燃烧关键技术”项目2019年度进展汇报交流会在陕西咸阳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梳理项目课题本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交流执行要求和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专项总体专家组长姚强教授、总体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清洁燃烧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由研究所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清洁燃烧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项目子课题“35t/h纯燃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预热燃烧关键技术工程试验”在陕西咸阳完成第二阶段,至此该子课题全部试验任务均已顺利完成,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该子课题技术考核指标要求已全面达到。 项目团队此次在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高效紧凑式换热器技术研究进展介绍
热能在能源动力、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是能源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80%的热量需要通过换热设备转换,以适应不同工艺要求,热能利用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系统综合能耗的高低。因此,换热器是能源动力系统中能量转换的关键设备,对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热传质研究中心超强换热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高效紧凑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研究所在流态化半焦催化焦油脱除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煤炭气化技术是我国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洁净利用煤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煤气化过程中,由于煤质的不均匀性和气化炉内反应条件的不稳定性,煤焦油前驱体在气化炉内不能完全裂解或气化为小分子气体,从而形成焦油。煤焦油容易与水、飞灰等物质粘结在一起,造成堵塞管道、腐蚀金属设备、产生酚水等问题,严重影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热泵储电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热泵储电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物理储电技术,具有成本低、储能密度高和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热泵储电系统通常由压缩机、膨胀机、储热器和储冷器组成,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在储能时通过逆向布雷顿循环(热泵循环)将热能从储冷器内部“抽出”至储热器,并存储冷能与热能;当需要电能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研究所新型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在廊坊研发中心成功完成2.5t/d耦合飞灰熔融循环流化床气化中试平台热态调试,实现全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系统碳转化率达到96%;与未耦合飞灰熔融时相比,出口煤气热值及煤气量明显提高。 循环流化床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煤气化技术研发,开发完成的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广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异丙醇-丙酮-氢气化学热泵技术验证示范平台建设完成并完成调试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传热传质研究中心超强换热团队设计研发的我国首座“异丙醇-丙酮-氢气化学热泵技术验证示范平台”在江苏省高邮市江苏杨钢特钢有限公司建成。目前,平台已完成调试,各部件和系统性能均达到预期目标。该平台是国际上首个规模化有机工质化学热泵系统,填补了相关试验测试平台的空白。 化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