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低维信息器件”举行2019-2020年度工作总结会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7

2020年12月5-6日,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低维信息器件”2019-2020年度工作总结暨学术交流会在中科院物理所举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陆建华院士、信息科学部主任郝跃院士、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张兆田研究员、交叉科学部潘庆处长、信息科学部宋朝晖处长,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黄敏副局长、王颖副局长,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胡江平副所长等部门相关人员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中国科学院王恩哥院士、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中国科技大学陈仙辉院士、燕山大学田永君院士、清华大学段文晖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常凯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张跃院士、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教授、复旦大学沈健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刚教授、东南大学顾宁教授等专家出席指导。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项目骨干和研究生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陆建华副主任指出,“低维信息器件”项目是信息学部的第一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基金委党组非常重视,对项目组克服疫情等困难取得很好的成绩表示祝贺。同时也指出,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项目组成员要加强顶层谋划、要强化研究范式的变革和加强项目的执行管理,希望项目不仅在立项时有示范引领作用,在执行中及结题时都要有示范引领作用。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黄敏副局长、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胡江平副所长等都表示中国科学院和物理所会一如既往地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撑条件,全方位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会上,项目负责人高鸿钧院士介绍了项目的重大意义、核心研究内容及整体工作进展等。项目骨干中科院微电子所刘明院士、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中科院物理所张广宇研究员、杜世萱研究员和中科院半导体所沈国震研究员等分别对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和下一年工作计划等做了汇报。报告内容涵盖低维信息材料的设计与精准制造、低维信息材料的物性及调控以及低维信息器件与系统等方面,研究工作进展顺利。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组建了“小核心,大网络”的科研团队,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包括实现了原子尺度的“石墨烯折纸术”、给出了铁基超导体中存在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关键性实验证据-近量子化电导平台、首次发现具有内禀磁性的外尔费米子体系Co3Sn2S2中存在“自旋轨道极化子”、 发现由AB堆垛的双层石墨烯构筑的转角双层-双层石墨烯体系同样存在电子平带且平带结构可以受到位移电场的调控、开发出国际最好的集成电路用高纯高密度碳纳米管阵列、外延制备了四英寸高质量连续单层二硫化钼薄膜、采用材料基因工程理念研制出高温高强非晶合金材料新体系等。在Nature、Science、Nature系列期刊、Advanced Materials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人才培养方面,彭练矛教授于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卫华院士团队获得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多人获得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等奖项,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项目组专家充分肯定了项目执行两年来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对研究内容和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同时在青年人才培养与引进、研究方向选择与凝练、跨学科交流和团队优势互补等方面对项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们希望“低维信息器件”基础科学中心进一步加大吸引与培养青年人才的力度,瞄准重大科学问题,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讨论结束后,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主任郝跃院士和项目负责人高鸿钧院士先后进行了总结发言。郝跃主任肯定了项目组在基础科学中心顶层设计、成员合作、创新引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基于拓扑量子、碳纳米管和MoS2等低维信息材料与器件方面所做的前沿突破,也希望项目组在低维信息器件及其材料方面进行大胆探索研究。高鸿钧院士希望项目核心成员和项目的大网络研究人员在领导、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加强资源整合,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促进交流合作与互补,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更多的国际引领,力争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为我国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关话题/院士 中国科学院 信息 材料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