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磁谐振子体系中拓扑能带交点的理论及实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1

能带中的非平凡拓扑的研究在最近的十年里是凝聚态物理的研究焦点之一。目前,该领域已经从拓扑绝缘体的研究发展到了电子体系和非电子体系中各种类型拓扑态的发现和研究。其中非电子体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光子晶体和经典机械波等人造体系中,而真实的晶体里的拓扑玻色子激发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可以用来有效探测这些拓扑激发的谱学测量手段有限,且实现起来存在诸多困难。
  约一年前,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实验室方辰副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国际量子材料中心李源副研究员带领原物理所研究生厉康康和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黎晨远等人组成的团队完成了一项理论工作,预言了在一大类反铁磁体的自旋波能带中存在这拓扑保护的能带交点。当体系的基态磁结构保持了沿某一方向的旋转对称群时,拓扑能带交点的一般形式为狄拉克点【图一(a)】;当Dzyaloshinsky-Moriya相互作用等微扰项引入从而破坏了自旋旋转对称性时,这个狄拉克点会变成一个线型或圆型的拓扑线节点【图一(b)】。这个线节点与以往提出的线节点都不同,具有非平凡的单极荷。该团队进一步在Cu3TeO6的反铁磁基态中建立模型,提出在该体系中可以观察到理论预言的狄拉克点【图一(c)】。该工作于去年年末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在理论预言之后,北大-物理所合作团队再接再厉。他们使用了日本原子能所在J-PARC的中子散射测量设备,完成了对Cu3TeO6单晶样品中的能量-动量分辨的中子非弹性散射谱的测量。测量结果的原始数据质量非常高,从中可以明显看到高能区的数个拓扑能带交点【图二(a)】,而对P点(布里渊区中某个高对称动量点)的精细分析则在多个独立的方向上都确定了线性色散关系【图二(c)】。对于能带交点,只要所有方向上的色散关系都是线性的,则能带交点必是拓扑保护的。因此,该实验证明了理论预言之一,即P点是狄拉克点。与此同时,方辰指导黎晨远得到了可以高度还原实验数据的自旋波模型。从图二中(a)与(b)的对比、(d)与(e)来看,理论预言可以说是半定量地还原了实验数据。理论和实验的吻合,进一步确认了P点是拓扑狄拉克点这一事实。此工作作为国际上第一次在磁谐振子激发中观察到拓扑能带交点的工作,近日发表于Nature Physics网站在线发表。方辰、李源是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姚伟良、王立晨和原本科生黎晨远为共同第一作者。参与实验的还有日本原子能所在J-PARC的几位科学家。
相关文献:
[1] K. Li et al., Phys. Rev. Lett. 119, 247202 (2017).
[2] W. Yao et al., Nat. Phys., DOI:10.1038/s41567-018-0213-x (2018).
图一:(a)J1-J2模型下计算出的Cu3TeO6的自旋波能带图,D1,2,3为理论预言的狄拉克点,其中D2位于布里渊区的P点处。(b)布里渊区以及从狄拉克点到线节点的演化示意图。(c) Cu3TeO6 的磁结构以及J1-J2模型示意图。深蓝色自旋为向上,浅蓝向下;黑色边和红色边分别为J1和J2
图二:Cu3TeO6 中非弹性中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和理论预测。(a)是沿着几条高对称线扫描得到的非弹性散射的结构因子;(b)是同样路径下,用自旋波模型理论计算得到的非弹性散射的结构因子;(c)是将多个布里渊区的等价路径加以平均之后,在P点附近得到的、沿着过P点的非高对称面上的结构因子在不同能量上的切面图;(d)和(e)HPH这条路径上实验得到的和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构因子图,其中两个H点位于不同的布里渊区。


s41567-018-0213-x.pdf
相关话题/实验 结构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超薄碲薄膜的制备及其面内p-n结构筑
    碲,英文名tellurium,源自拉丁文tellus(意为地球),是自然界中能稳定存在的最重的硫族元素。碲在单质和化合物中具有较强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其化合物是许多新奇物理现象的载体。近期,有关碲结构和性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正在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硼也能形成蜂窝状二维晶格结构
    硼烯是指由硼元素构成的二维平面结构,其存在的可能性一直受到理论研究者的强烈关注。由于硼原子只有三个价电子,与石墨烯类似的蜂窝状结构并不是一种能量上稳定存在的硼烯结构。相反,以三角形密堆积晶格为基础的孔洞型结构是可以稳定存在的。2016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表面物理国家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自旋三重态超导电流产生自旋转移力矩的实验证据
    超导体中的库珀对通常是由一对自旋相反总自旋为零(自旋单态)的电子组成。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超导-铁磁界面处可以产生自旋三重态的库珀对。由于自旋三重态的库珀对携带净余磁矩,它们在输运时会产生一个无能量耗散的自旋极化电流,将会极大地降低自旋电子学器件的能耗。同时,三重态的库珀对具有的另一特点是对铁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首个用户实验的成果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杂志上发表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首个用户实验的科学成果于2018年6月14日在国际能源领域顶级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CiteScore: 13.31)杂志上在线发表。该项成果主要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工程中心与清洁能源实验室E01组研究团队合作完成。  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拓扑光子晶体实验进展:理想外尔点和节线锁的发现
    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光物理重点实验室L01组和英国合作者首次实验发现了理想外尔点及其螺旋表面态,结果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Science 359, 1013 (2018)]。同时L01组又首次实验发现了节线锁的光子能带结构及其鼓面表面态,结果在Nature P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物理所参与共建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首篇用户实验成果文章在Nano Energy杂志上线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的第一篇用户实验科学成果文章于2018年4月17日在国际材料领域顶级期刊Nano Energy(影响因子为12.34)杂志上线。该项成果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教授领导的材料基因组研究团队、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BT1中子衍射仪黄清镇,以及中国散裂中子源通用粉末衍射谱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发现新型结构和更高Tc的准一维Cr基超导体
    超导体具有零电阻效应、迈斯纳效应和约瑟夫森效应等物理特性,这使其在大电流、强磁场、微弱信号检测等诸多基础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途和无与伦比的优势。对新超导材料的探索和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是当前凝聚态物理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自从铜氧化物和铁基高温超导发现以来,人们寻找新型高温超导材料的目光更多的转向了过渡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实验观测到WC中的三重简并点和费米弧表面态
    在固体物理中,两个能带交叉时通常会相互杂化打开能隙。而在一些材料的体态电子结构中,某些对称性的保护会导致能带交叉时不会杂化,出现能带简并。在理想情况下,这些能带简并刚好位于费米能级,并且在费米能级没有其它能带,这时材料的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隙为零,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也趋近于零,这些特征介于金属和绝缘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碳纳米管结构分离研究取得进展
    碳纳米管从概念上讲是由石墨烯卷曲形成的一维管状分子,它不仅具有石墨烯优异的力学、热学性能以及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特点,而且表现出结构可调的电子、光电子特性,在构建下一代高速低功耗、高集成度电子和光电子集成回路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碳纳米管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原子排列上的微小差异将导致其性质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首次在实验上验证二维“节线”(node-line)拓扑半金属
    “拓扑半金属”是不同于“拓扑绝缘体”的一类全新的拓扑电子态,因具备非同寻常的奇异磁输运性质(如负磁阻、巨磁电阻)以及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优势迅速成为量子材料领域崭新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它类似"三维的拓扑表面态",被认为是拓扑态可能取得实际应用的突破点之一。根据能带在费米面处的交叉点在晶格动量空间的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