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在新型自旋液体材料Cu3Zn(OH)6FBr中首次观测到有能隙的自旋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1

量子自旋液体是凝聚态物理学家追寻已久的新奇物质形态。它由诺贝奖得主P. W. Anderson在70年代首次提出,80年代末被用来尝试解释当时刚发现的高温超导现象。传统的物质形态可以用能带理论和对称性自发破缺理论来描述,而自旋液体做为没有对称性破缺的量子物质形态需要用新的理论框架来描述。这个新框架下的重要概念是拓扑序,它是讨论诸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以及量子自旋液体的语言。不同的拓扑序体现了自旋液体这类量子多体系统中不同程度的量子纠缠,系统也因此遵从既不同于玻色-爱因斯坦也不同于费米狄拉克形式的分数统计。通过引入载流子,自旋液体材料有可能形成新的非传统超导体。由于拓扑序的稳定性和纠缠性,自旋液体材料还有望成为实现拓扑量子计算的材料基础。
  具有 Kagome(笼目)晶格的阻挫磁体材料,是可能实现量子自旋液体的舞台。目前,ZnCu3(OH)6Cl2 (Herbertsimithite)是一种被很多人接受的 Kagome 晶格量子自旋液体材料。为了探索更多新型的量子自旋液体,人们不断寻找新的kagome晶格自旋体系化合物。通过第一原理计算,刘峥,邹小龙,梅佳伟和刘锋等人预言了一种新的 Kagome 晶格阻挫磁体材料,Cu3Zn(OH)6FBr (Phys. Rev. B 92, 220102 (2015))。这个材料和herbertsmithite类似,都有二维kagome铜平面。但是,Cu3Zn(OH)6FBr具有相对简单的晶体结构(比如,herbertsmithite的二维kagome铜平面是ABC叠积,而Cu3Zn(OH)6FBr却是AA叠积的),给实验测量带来的干扰因素较少。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EX01组冯子力研究生、石友国研究员成功合成了Cu3Zn(OH)6FBr。物理所SC09组的李政副研究员展开了核磁共振研究。这项工作是一个理论和实验通力合作的典型例子:南方科技大学梅佳伟助理教授,物理所SC08组李世亮研究员;T03组孟子杨副研究员,复旦大学李世燕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刘峥副研究员参加组成了研究团队。研究团队发现,该材料具有与 Herbertsimithite 相似量级的强反铁磁相互作用(J~17 meV),然而极低温下(50mk)热力学测量没有观测到任何磁性长程序形成,表明Cu3Zn(OH)6FBr是Kagome 晶格量子自旋液体的新的代表性系统。通过19F的NMR测量,研究团队确定了有能隙的1/2自旋的自旋子激发。
图1:(a)Cu3Zn(OH)6FBr侧视图,层间的Cu原子被无磁性的Zn原子所替代,隔出层状的Kagome Cu原子二维晶格。(b)Cu3Zn(OH)6FBr 俯视图,层状Kagome 晶格清晰可见。在六边形的中心,可以F原子,不同于 Herbertsmithite,在 Cu3Zn(OH)6FBr中,由于F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灵敏度高,Kagome 面内的自旋能隙可以被探测到。
  如图1所示,Cu3Zn(OH)6FBr为层状的 Kagome 晶格,Kagome 面由自旋1/2 的Cu原子构成,系统可以理解为具有反铁磁相互作用的阻挫Kagome晶格模型。磁化率、比热等热力学测量显示在50 mK时,系统仍然没有磁性(虽然反铁磁相互作用的强度在200 K)。
  由于Cu3Zn(OH)6FBr中的19F原子核具有1/2自旋,如图2所示核磁共振谱只有一个峰。因此信号不会受到电场梯度的影响,能够更本质地反映磁性信息。而以往研究的Herbertsmithite材料中的原子核自旋大于1/2从而受到电场梯度影响,出现多个共振峰,干扰对磁性的研究。因此,虽然在Herbertsmithite材料中观测到了自旋能隙,但无法分辨自旋激发是自旋1/2还是整数自旋。与此相反,Cu3Zn(OH)6FBr的独特性质为验证自旋激发提供了绝好机会。实验结果显示,在零磁场时,系统具有个~7 K 的自旋能隙;如果把系统放置在磁场中,这个自旋能隙会随着磁场的增大而减小。而能隙随磁场变化的斜率,恰恰反应了系统中磁性元激发的自旋量子数。对于常规的磁性材料,其元激发是自旋为1的磁振子(magnon)。而图2中的数据清晰地显示,在Cu3Zn(OH)6FBr中,系统的元激发是自旋1/2的,即带有分数化自旋的自旋子(spinon)。
图2:通过核磁共振奈特位移的测量,得到的Cu3Zn(OH)6FBr中自旋能隙随着外磁场的变化,其变化的斜率,反映了系统磁性元激发的自旋量子数。
  有能隙的量子自旋液体,并且具有1/2自旋的spinon 元激发,是Z2类型(即Toric code) 拓扑序的量子自旋液体的确定性信号。这是在具体材料中观察到 Z2拓扑序量子自旋液体的第一个确定性例子。这项成果一经发表,便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Herbertsmithite 的合成人,Stanford 大学的 Young Lee 教授反复在各个重要学术会议中介绍(包括2017 Gorden Conference on Topological and Correlated Matter, 2017 KITP Conference on Order, Fluctuations, and Strong Correlations: New Platforms and Developments)。拓扑序理论的创始人麻省理工学院的文小刚教授,也应邀为这项成果专门撰文评价(Chin. Phys. Lett. 34 (9) (2017))。文小刚教授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如下的描述: Just like the direct discovery of fractional charge, the discovery of a totally new fractionalized neutral spin-1/2 excitation is a very exciting result. (正如在量子分数霍尔效应中直接观测到分数化的电荷,直接观测到电中性且具有分数化自旋1/2的激发,是十分令人振奋的结果)。研究团队对于Cu3Zn(OH)6FBr的后续实验观测和理论计算,正在逐步深入下去。
  这项工作得到了科技部(2016YFA0300502,2016YFA0300503, 2016YF0300300, 2016YFA0300802 & 2015CB921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1421092, 11474330, 11574359, 11674406, 11374346 & 11674375),科学院先导B(XDB07020000, XDB07020200 & XDB07020300.)项目等基金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cpl.iphy.ac.cn/10.1088/0256-307X/34/7/077502

CPL Views & Comments.pdf
CPL34(2017)077502.pdf
相关话题/材料 系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机器学习方法预测材料性能的新进展
    近二十年来,机器学习方法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智能网络搜索、语音识别,乃至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汽车等,依托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新事物正迅速地在生活中普及。Alpha Go的横空出世更让世界惊叹于人工智能的潜在价值。在科研领域,大数据的理念正在改变着科研人员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方式。美国在2011年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自然图案化”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功能化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蜂窝状单层结构。2004年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用剥离方法成功制备石墨烯并发现了其新奇的量子特性,2010年他们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具有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超高的透光率、室温下的量子霍尔效应等优良特性,使其在电子学、光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二维纳米材料锁模全光纤激光器研究的新进展
    超短脉冲激光具有峰值功率高、作用时间短、光谱宽等优点,在基础科学、医疗、航空航天、量子通信、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快速发展的飞秒光纤激光器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高以及便于携带等特点,表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光纤锁模激光器,包括其它类型的固体激光器,要实现稳定的锁模运行,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基于材料基因组的锂电池固态电解质设计
    材料基因组是近年来兴起的材料探索方法,其研究的关键是实现材料研发的“高通量”,即并发式完成“一批”而非“一个”材料样品的计算模拟、制备和表征,实现系统的筛选和优化材料,从而加快材料从发现到应用的过程。在锂电池中,从改善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全固态锂电池被公认为未来二次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使用固体电解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半休氏勒合金(half-Heusler)材料热电输运调控取得新进展
    热电技术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直接相互转换,兼具有体积小、无振动噪音、服役时间长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废热发电和制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清洁能源领域的广泛关注。热电器件的转换效率准确来说主要是由材料的工程热电性能决定的,其中能量转换效率η 取决于热电材料的工程热电优值(ZT)eng值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基于二维材料MoO3的类神经突触晶体管和忆阻器
    计算机作为人类科技发展的代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信息量的高速增长,计算机在运算速度提高的同时,对能源的消耗也在迅速增加。例如,我国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三次夺得世界超级计算机冠军),正常工作的功率高达20兆瓦,年耗电量约2亿度。相比之下,人脑是自然界中非常高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高品质因子的3D环磁共振超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环磁极矩(toroidal moment)是一种由圆环体上沿经线流动的电流或者首尾相接的磁偶极矩产生的电磁激励,由于强度较弱,它往往被电极矩和磁极矩所掩盖, 难以被直接观测。直到2010 年,人们才利用超材料结构在微波波段实现了动态环磁极矩主导的电磁响应。动态环磁极矩具有非凡的电磁能量局域能力与辐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基于无烟煤软碳负极材料的低成本钠离子电池开发成功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这些能源是间隙性的,限制了其发展和广泛应用,大规模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瓶颈的关键技术。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储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上,随着电动汽车、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锂离子电池大规模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CeO2二维原子晶体材料中表层氧缺陷的调控及物性研究取得进展
    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可还原氧化物材料,它可以在还原性气氛中产生表层氧缺陷,在氧化性气氛中修复氧缺陷。这种氧离子存储特性使得它在燃料电池固态电解液材料、高性能汽车尾气净化器等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CeO2(111) 二维原子晶体材料(或薄膜)最表层的O-Ce-O单元层里存在着表层和亚表层两种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
  •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工作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月2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物理所”)“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研究成果入选。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三个环节。《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