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对亲水聚丙烯腈膜(PAN)表面进行了疏水改性,制备了高性能疏水多孔膜,发现其可高效浓缩高浓度的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水溶液,同时阐明了该浓缩过程中的膜污染演变机制(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518 (2016) 216-228)。基于上述结果,从离子液体与膜面相互作用角度进一步探明了膜蒸馏分离离子液体水溶液过程中的膜污染热力学机理。通过XDLVO(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计算了不同膜与不同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该类膜污染主要由表现为吸附作用的极性作用能控制;同时,膜面粗糙度越大,膜面极性越高,膜面负电荷越少,离子液体浓度越高,离子液体与膜面的相互作用越强,从而导致膜污染加剧(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550 (2018) 436-447)。最后,建立了真空膜蒸馏分离离子液体-水混合液的传质与传热模型,结果表明该过程的浓差极化对膜通量的影响大于温差极化。
该项目得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o. 2012AA021202、No. 2014AA021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1106153)和太阳能光热驱动海水淡化技术项目(KGCX2-YW-380)的支持。
(生化工程与装备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