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开发出新型高载量金属螯合介质,通过向金属螯合介质内部引入线性大分子,并对其进入程度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介质结合蛋白能力,对His-tagged标签蛋白的最大吸附载量比市售进口介质提高两倍以上。与此同时,介质的稳定性能和流通性能也大大改善,流速较市售进口介质增加约30%,耐压性显著提升。这种新型高载量金属螯合介质在大规模重组蛋白纯化领域极具应用优势。相关研究内容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上 [Lan Zhao, Jingfei Zhang, Yongdong Huang et al. Efficient fabrication of high-capacity immobilized metal ion affinity chromatographic media: The role of the dextran-grafting process and its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2016, 39,1130-1136]。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 2013BAB01B03)和863计划(No. 2014AA021006)等项目支持。

高载量金属螯合介质相关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金属螯合层析介质结合蛋白机理示意图(A,B代表部分接枝葡聚糖金属螯合介质,C, D分别代表全部接枝葡聚糖金属螯合介质和未接枝介质。图例:蓝色圆-Ni2+;棕线-葡聚糖;红色圆-His-tagged LDH;紫色圆-杂质I;绿色圆-杂质II)
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