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动物研究所合作揭示我国主要家栖害鼠-黄胸鼠的分布区向北方区迅速扩展的路线和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3

最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个单位,陈毅、张瑶华、张健旭、鲁亮等多位害鼠研究****合作在《Molecular Ecology》国际杂志上发表 “ Genomic analysis unveils mechanisms of northward invasion and signatures of plateau adaptation in the Asian house rat”(DOI: 10.1111/mec.16194)的研究文章。他们利用种群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分析探索主要家栖性害鼠黄胸鼠(Rattus tanezumi)分布区在我国迅速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展的路线和适应机制。
  黄胸鼠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家栖害鼠之一,对农业及工业生产的危害很大,也属重要的疫源媒介害鼠之一。这种鼠过去主要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近几十年,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分布区迅速向我国北方及高纬度地区扩展,现已入侵到河北省中部、天津、山西省中北部,甚至青海、西藏拉萨,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并部分或全部取代当地的近缘种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并在很多地区成为北方家栖鼠的优势种群,对当地造成新的鼠害威胁。尤其在青藏高原边远地区(西宁等)原有的褐家鼠种群也被黄胸鼠大量取代,在西藏拉萨地区至今没有褐家鼠种群定殖。为了探索黄胸鼠扩散和入侵的路线和模式,揭示低氧适应能力对其高原地区入侵成功并取代高原边缘地区原有的褐家鼠的影响,该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组和转录组等一系列手段对北扩黄胸鼠的入侵机制及其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分子基础进行了研究。
  研究团队首先对黄胸鼠的基因组进行了组装测序,得到的基因组大小为2.51 Gb。进一步对采自全国各地的33个黄胸鼠样本的基因组进行了重测序分析,基于它们之间的变异位点对北扩群体的遗传特征、定殖模式、入侵路径以及本地适应的分子基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群体基因组分析显示北扩入侵的黄胸鼠明确分为西北和华北两个独立群体,表明其北扩入侵是多起源的。同时,研究人员发现两个北扩黄胸鼠群体的定殖模式是截然不同的:西北群体为经典入侵定殖模式,即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和显著的遗传分化;华北群体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弱的遗传结构,其并未与南方原始群体发生显著分化,同时与南方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渗透现象。进一步分析表明,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在黄胸鼠北扩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自然选择。此外,通过对黄胸鼠高原群体的选择性清除分析,发现缺氧应答和血管生成等相关基因在黄胸鼠高原群体中受到了强烈的自然选择,并且RTN4可能是其适应高原环境的一个关键基因。
  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模拟的急性缺氧实验模型,测试黄胸鼠和褐家鼠对低氧的生理耐受性,以及其肝脏、肺等转录组表达水平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黄胸鼠相较于褐家鼠表现出更好的生理耐受性,而且黄胸鼠在缺氧处理前后出现了更多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RTN4),这些基因主要与缺氧应答、血管生成和脂肪酸代谢等活动有关。
  该项研究首次从基因组水平上初步揭示了我国重要害鼠--黄胸鼠北扩入侵的分子机制及其定殖模式,该研究同时结合基因组、转录组以及行为生理实验共同探究了黄胸鼠高原低氧环境下的适应性机制。研究初步说明,褐家鼠不能耐受低氧,很难在青藏高原定居,无须担心对西藏的入侵;而黄胸鼠适应低氧能力强,这也是它成功入侵西藏的遗传和生理基础。该研究为防控这种害鼠的进一步入侵提供了参考。
  研究成果得到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STS项目等项目的支持。 进一步的研究还在继续开展 。

图1. 黄胸鼠北扩群体的遗传特征及其入侵定殖模式

图2. 黄胸鼠高原适应的分子基础

图3. 急性缺氧条件下黄胸鼠和褐家鼠生理耐受性和转录组表达水平的分析比较
  文章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mec.16194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遗传 基因 生理 基础 环境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揭秘菜粉蝶感受甘蓝中黑芥子苷的味觉分子基础
    植物中数量庞大且结构复杂的次生物质构成每种植物独特的味道。这些次生物质大多对植食性昆虫有防御作用,阻碍昆虫的取食。然而有的昆虫非但不受其影响,反而把它们作为识别寄主植物的标志刺激物。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多种专食性昆虫就是如此。  菜粉蝶(Pieris rapa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嗜食百姓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张勇研究组通过合作揭示动物中DNA转座子通过两种机制介导基因重复
    1950年Barbara Mclintock 首次在玉米中发现转座子,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奖。长期以来,转座子本身被认为是垃圾DNA,但现在它们被认为是宿主基因组演化的重要推动力。转座子类型众多,包含non-LTR(Long Terminal Repeat)型逆转座子、 LTR型逆转座子、Helitr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詹祥江实验室揭秘鸟类迁徙路线形成原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
    鸟类的迁徙是最令人着迷的自然现象之一。据估计,全球现存1万多种鸟类当中大约1/5是迁徙鸟类,世界上每年有数十亿只候鸟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鸟类的迁徙路线几乎遍布全球。然而,这些路线如何进化而成?当前如何维持?在未来气候变化下可能有何改变?以及不同的迁徙策略是否有其遗传基础?一直是鸟类学和行为学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张健旭研究组利用种群基因组途径分析揭示褐家鼠大规模入侵新疆的过程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是全球性的家栖性害鼠,属于全球“十大入侵物种”。大约在300~500年前,这种鼠才从我国及周边地区逐渐扩散到欧洲、美洲、澳洲等地,也成功入侵了全球90%的岛屿,导致岛上至少60%鸟类和爬行类的灭绝。褐家鼠入侵新疆地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比较典型的“生态入侵事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动物研究所合作开发延缓衰老的“基因疗法”
    人类基因组中有多少个衰老调控基因?这些基因参与衰老调控的分子机制是什么?能否在分子层面“操控”这些基因以延缓机体的衰老?围绕这些衰老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我国****有了新的见解。  细胞衰老是器官乃至个体衰老的基础,这一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尽管已有研究报道了一系列细胞衰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雷富民团队发现鸟类葡萄糖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的丢失与功能补偿
    研究表明鸟类丢失了许多在其他脊椎动物中保守的功能基因。人类与小鼠缺失这些功能基因通常会致死或致病,而鸟类并不表现出相应病症。因此,探索鸟类如何应对基因缺失引起的生化与生理功能丧失,对理解鸟类适应进化与人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此方面目前有两种假说:1. 功能基因缺失与鸟类特化性状有关,如丢失UCP1和K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王德华研究团队揭示野生动物及其肠道菌群响应周期性温度波动的生理适应机制
    表型可塑性是生物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一种适应,决定物种的适合度和分布范围。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经常面临周期性的环境温度波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夏季也经常面临热浪的胁迫,以及极端气候条件的影响。面对周期性的低温或高温暴露,野生动物及其共生微生物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低温或高温经历是否会提高动物应对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动物研究所合作绘制人类干细胞多谱系分化和重编程的多维表观遗传图谱
    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和器官形成,最终发育成个体的过程。其中,干细胞持续的自我更新和多谱系分化是组织器官形成和个体发育的基础。因此,干细胞命运决定的机制解读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器官发生和个体发育的生物学过程。细胞重编程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将代表成体细胞“身份”的表观遗传记忆擦除,使之重新获得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朱顺义团队揭示蝎毒素捕获猎物钠通道的分子和进化基础
    6月18日,国际进化生物学领域重要期刊《Mol Biol and Evo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顺义研究员团队在蝎毒素分子和进化研究领域的最新科学发现(How a Scorpion Toxin Selectively Captures a Prey Sodium Channel: Th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雷富民团队研究发现鸟类喙型进化新的主效基因
    经典的定量遗传学研究发现,大多数表型是一种多基因控制性状(polygenic trait)。在这种模式下,自然选择往往同时作用于多个基因位点,导致少数具有主要效应(major effect)的基因座和许多具有微量效应的基因座协同控制表型的适应性变化,这对我们理解表型进化的遗传机制带来了挑战。鸟类的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