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武晓雷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多级构筑结构的策略,应用在低层错能的等原子比CrCoNi中熵合金中,实现了高强度与拉伸塑性的优异匹配。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天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8,原文链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8/06/25/1807817115)上。
研究团队利用简单的工业化冷轧与再结晶退火,巧妙地构筑了一种多级晶粒尺度的纳米结构、即晶粒尺寸非均匀的异构 (heterogeneous grain structure),包含微米、亚微米和纳米等三个尺度的晶粒。他们发现多级结构在塑性变形时,发生应力应变再分配,特别是亚微米晶粒由于承担了较大的应力,可诱导变形孪生,在晶界不断形成纳米孪晶、并在拉伸变形过程中演化为纳米晶粒。多级结构最显著的拉伸变形特点是其本身由于纳米晶粒的形成而不断增强,发生动态的晶粒细化,类似于TWIP效应和TRIP效应。实验进而证实,大量原位形成的纳米晶粒诱导了迄今为止最为显著的背应力硬化效应 (back stress hardening),提高了加工硬化能力,因而在1.2GPa的高屈服强度下获得了25%的拉伸均匀塑性。他们进一步发现,与均质的低层错能或高层错能纳米结构相比,多级结构在同等强度下可以获得更大的加工硬化能力和拉伸塑性。


图注: a. 单相CrCoNi中熵合金拉伸变形后的多级结构 (白色、蓝色和彩色分别为微米、亚微米和纳米晶粒). 纳米晶粒在亚微米晶粒的晶界形成. b. 拉伸性能. c. 归一化加工硬化率. d. 强度–塑性匹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