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2021-07-25
PDF (345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朱翔.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与机制研究》评介. 地理学报[J], 2021, 76(7): 1813-1813 doi:
2019年3月,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李琳教授新作《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与机制研究——基于市场、产业、空间三维视角》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李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基于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及机制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机制为主题,以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为主线,对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论题展开探索性理论与实证研究。
通览全书,该成果具有显著的前沿性和较突出的创新性,其主要创新体现为:
第一,研究视角的独特性。该书围绕“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机制”主题,以“微观的市场基础—中观的产业支撑—宏观的空间载体”三维为分析逻辑,层层递进,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论题展开探索性研究。这种“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层层递进的分析视角,既聚焦了城市群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又避免了单一维度分析视角的局限性,使本成果能较深入系统地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论题进行探究。
第二,试图构建“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理论分析框架。该书通过探析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测度指标与测度方法、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机制体系,来构建“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上的尝试。该书从市场一体化的表征因子和市场一体化的支撑因子2个维度构建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引力模型、价格法和专业化指数等在指标体系中引入一系列综合指标,利用熵权法将单一指标转化为复合指标并计算其变异系数以衡量该项指标区域内部协调度,进而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43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克服了已有相关研究多选用较单一的指标、且缺乏能体现城市间市场一体化过程特征的“流”的指标的局限性。
第四,对于城市群一体化模式研究的创新。针对已有相关研究缺乏“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的城市群一体化模式的融合研究的不足,该书对于市场(产业、空间)每一维度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均按照以下逻辑进行深入探讨:城市群市场(产业、空间)一体化水平的定量测度及动态演变特征与凸显问题,城市群市场(产业、空间)一体化的一般模式分析,基于实证结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产业、空间)一体化模式选择,实现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思路。该书既呈现了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逻辑的层层递进性,又针对性提出了不同维度下(市场、产业、空间)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的实现路径与策略。
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该书采用省际层面数据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进行测度,缺乏从城市层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细化分析。尽管如此,该书仍为适宜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经济地理类师生及相关政府部门管理者阅读参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