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progress in man-land relationship evolution and its resource-environment base in China
LIXiaoyun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6-03-29
修回日期:2016-08-13
网络出版日期:2016-12-25
版权声明:2016《地理学报》编辑部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2300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工业文明以来,快速的技术进步在带给人类社会财富积累的同时,也附加了巨大的人地矛盾,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及结构变化对有限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安全保障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对人口数量庞大、发展需求强烈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1]。“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但没有一个国家能从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发展”(盖洛得·纳尔逊,“地球日”发起人)。一旦资源环境基础稳定性遭到破坏,必然会动摇乃至破坏社会正常秩序[2]。从19世纪末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关关系[3],****们从不同角度探索地理环境演变、分布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内在关联等,形成了环境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等一系列对现代地理学人地关系产生巨大影响的学派。时至今日,战略资源争夺、区域环境污染失控、粮食安全保障、气候变暖、城市无序扩张、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的核心仍然是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的地理学发展报告《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中,明确提出“必须关注人与资源的相互关系……重视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地球生物物理学和人类环境的演变特征”[4],人地关系研究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将始终贯彻在地理学各个发展阶段,并越来越广泛的受到社会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复杂科学等交叉领域的关注。事实上,中西方在不同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人地关系研究侧重点存在着学科上以及视角上的差异。在英语国家多是以“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来表达人地关系,而不是中国****最常用的“人地关系”(Human/man land relationship)。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研究视角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开始转向城市安全、城市环境变化、贫困与环境问题、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相对更加具体的方面。研究的主导队伍也并非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家,而是以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和复杂系统科学为主导的研究团队。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可以管控的手段成为“人”与“自然”研究的桥梁,资源环境研究的人文化与社会化趋势明显。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空间”和“地域”也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与“环境”研究相结合的重要载体。这些在中国人地关系研究中也具有很好体现,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中国人地关系更加注重宏观视角的实证研究,并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文明建设和战略环境评价等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中产生了意义非凡的影响。然而,“重实践、轻理论”的研究特点也在一定程度导致了当前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理论体系发展的相对缓慢。实证研究的兴起源于“任务带学科”的学科发展导向,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是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特色,也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色。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否建立稳固的资源环境保障基础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中国将持续面临来自资源环境基础保障方面的严峻挑战[5]。虽然从总量看中国是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水、土、矿产、森林等多种资源人均拥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综合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6]。更值得担忧的是,一直以来中国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由此导致重要矿产资源缺口巨大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石油、铁矿石、铜、铝等产品的对外依存度都超过50%,除原油进口量仅次于美国之外,其他均为世界第一进口大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4)。2010年中国不仅成为全球能源第一大消费国,还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能源消费需求旺盛,导致能源自给率基本呈逐年下降的严峻趋势,因供应短缺造成的国内能源四荒(煤、油、气和电)已常态化。环境污染形式也日益严峻,持续不断的大面积重度雾霾天气、水质下降、土地重金属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沙漠化面积扩张以及癌症村和极端天气事件等,都是人地关系失调、人地系统内部过程失控的真实表现。
作为后起工业化国家,要在人口众多、社会生产水平低下的基础上进行长期工业化建设,必须争取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适度快的经济增长。已有研究表明中国资源环境安全保障系数远低于世界均值水平,国民经济继续消耗大量资源,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很难在短期内扭转,中国仍将持续面临促进发展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7-8]。由于环境保护已渗透到国际政治、经济各个领域,环保作为新的关税壁垒给中国产品出口带来新的限制。同时履行多项国际环境公约和协议的承诺,也给中国带来巨大考验。面对如此众多的现实挑战,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发问,中国现有的资源环境基础能在多大程度上保障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人地关系中的能动主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
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引导着中国人地关系的研究方向,成为人地关系研究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聚焦于此,从地理学研究视角,探讨中国****们从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的探索。借助科学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系统阐述中国人地关系研究演变历程。资源和环境作为人类活动的投入要素,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同时也承载了大量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面对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非常有必要重新审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的资源环境基础,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为此,本文将进一步对资源环境基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更加深入的把握中国人地关系研究脉络、问题及未来方向。
2 数据及方法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并借助Citespace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中国知网(CNKI)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也是文献计量分析应用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中文数据库(www.CNKI.net)。Citespace(免费下载网址http://cluster.cis.drexel.edu/~cchen/citespace/)是一款文献计量工具,由美籍华裔****陈超美博士开发,能够通过分析论文的关键词共现显示一个学科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势[9]。通过“文献分类目录”和“限定期刊来源”的方法,搜集地理学及其相近学科中与人地关系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由于人地关系研究涉及内容过于宽泛。从广义上说,地理学相关研究基本都可归纳为人地关系研究范畴。有些文章中虽未必明确提及人地关系等字眼,但其实际研究内容也属于人地关系的某一方面。从这方面来讲,相关研究成果异常丰富,若以“人地关系”、“资源(水、土地、能源、矿产、海洋、草地等)”以及“环境”等相对宏观的词汇为主题词,同时将期刊类型设定为地理类、资源类、生态类和环境类期刊进行检索,检索文献数量达万篇以上。对检索文献进一步分析则会发现,过于宽泛的检索虽然涵盖面广,但大量文献的主题和研究内容是类似甚至重复的,给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综述人地关系带来很大困难。从狭义上说,人地关系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应该有其独立的理论发展脉络及内涵,尽管涉猎广泛,但应有其易识别的核心理论与实证体系;此外,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核心,与“人地关系”本身直接相关的研究就已经非常丰富。通过关注这些直接相关的研究更能体现出地理学研究核心内涵的演变,也更有利于把握相关拓展研究的方向。因此,为凝炼研究主题,本研究主要从狭义视角出发,重点关注与“人地关系”直接相关的研究,以明确其作为理论体系的演变历程及其相关研究进展。首先,在CNKI中选择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地理、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等;其次,在地理类核心期刊、重点的资源和生态类期刊中,通过专业检索式编写检索代码,将期刊来源限定为地理、资源与环境相关的核心期刊,以“人地关系”为主题词检索相关文献。剔除重复部分及期刊征稿通知等完全不相关条目之后,共得到689篇中文文献(截止到2016年1月7日)。为使检索结果更加精准,对比分析了不同检索方式得到的文献差异,发现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均会涉及这些文献,说明这些文献在人地关系研究中具有核心影响地位,基本涵盖了人地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此主要针对这些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结合文献梳理展开论述。
3 人地关系内涵及研究演变
3.1 人地关系内涵演变
人地关系即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和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被认为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10]。人地关系伴随人类社会而产生,人类在很早以前就通过简单的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产生认知,从而积累了早期的地理知识,进而逐步开始探索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11]。概括的说,人地关系包括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人的能动地位[12]。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同,人地关系内涵也随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变化。人类在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人地关系发展史,亦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13]。根据人对自然的依赖程度,人地关系内涵演变基本可归纳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被动适应、过度依赖自然。“天命论”(自然灾害、生产丰欠甚至国家兴衰皆由天定)是该时期典型的人地观念,之后出现的“机械唯物论”(人地紧密相关,但以地的发展规律主宰一切)同样蕴含着人对地的崇拜思想;第二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人类开始使用劳动工具,并逐步掌握灌溉和农耕技术。在人类对自然利用改造能力增强的同时,出现了适时认知人地关系的主张,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地理条件是可变的,且因人而异)成为该时期处理人地关系的核心观念,此时人和地之间可看成是简单、低水平的协调关系;第三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在“人定胜天”思想指导下,人的能动地位极大提升,该时期人地关系内涵主要体现为人对自然的征服、主宰。伴随人类社会对自然界长期高强度的开发和改造,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资源环境危机不断爆发,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人地矛盾促使人类开始反省自我,并逐渐意识到人类只有和自然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的目标;第四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丰富了人地关系内涵,人们以期在较高生产力水平下重新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将中国的发展阶段和人地关系内涵演变历程结合起来考量可以发现,目前中国人地关系正处于第三阶段或者第三向第四过渡阶段。
3.2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演变历程
人地关系思想在中国有深厚的文化根源,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文化观相一致,中国古代地理学注重人地统一和互动特质,《山海经》、《汉书·地理志》等古代典籍中,均蕴含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地制宜思想。但中国古代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多以现象描述、罗列堆积为主,缺乏系统性和因果关系分析。直到20世纪初期,以中国地理学会创立为标志,中国近代地理学开始得到发展,人地关系相关研究才逐渐步入科学化进程[14]。然而一直以来,中国近代地理学发展深受西方思潮影响,包括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人类生态学、调整论、文化景观论等,尤其受苏联地理学二元论影响最大,割裂了自然和经济要素的综合,忽视了人地关系这一主题的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吴传钧先生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这一见解[11],认为应该运用系统论观点研究地球表层中两大类(组)要素的相互作用——“人的系统”和“地的系统”,高度凝练了协调人地关系的内涵,地理学发展才重新获取活力[15]。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并基于爆发点聚类得到了1980年以来关键词演化的时间图谱(图1)。发现在人地关系研究演变历程中集中爆发了几个关键词,包括“地理学研究”、“吴传钧”、“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和“城市化”等,这些关键词是不同时期学术界对人地关系关注最为集中的点。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人地关系内涵发生了明显变化。20世纪80年代是地球表层、经济发展、人地关系等关键词集中爆发的时间节点,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全球变化等成为地理学研究的热点。21世纪以来,资源环境、土地利用、脆弱性、城市化、信息技术、地方依赖等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关键词呈现了中国现代人地关系研究的基本脉络。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1980年以来中国人地关系中文核心期刊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时间图谱
-->Fig. 1The time map of keywords co-occurrence on man-land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core journals since 1980
-->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可持续发展开始进入地理****的视野并连续多年被高度关注,人地关系相关研究的核心开始转向对区域PRED系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协调模式的探讨[16-19]。之后,又有****将传统的PRED系统进一步丰富为PREEES系统(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社会)[20]和PESRE系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21]。但无论是PRED系统还是PREEES、PESRE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定量化表达一直是人地关系相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相关研究方法的探索成为一时热点。此时人地关系相关研究更加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尝试运用不同方法和新技术新手段突破研究瓶颈,如通过3S技术(GIS、GPS、RS)获取大量时空数据并实现可视化表达。运用系统综合集成方法[22],通过建立模型模拟,进行参数研究,加强人类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影响和干预的综合集成研究,典型模型有系统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人地关系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区域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3-24]。开启了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篇章。
以地域为单元进行人地关系综合研究是地理学科的独有特色[11],因此在已有研究中,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结合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特定区域人地关系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多,特别是生态脆弱区、快速城镇化地区、山区等人地关系相对更为敏感的典型区域,研究涉及区域人地关系的演化、结构、优化等内 容[25-29]。从研究尺度来看,多从宏观、中观尺度展开,仅有极少研究涉及微观尺度[30]。近年来,甚至有****另辟视角,从哲学思想出发重新思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本质,认为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层面发展和充实人地关系研究[17, 31-32],甚至提出了人地关系研究的“三元论”[33],即在“人”和“地”之间,加入“文化”因素,认为文化是人地系统演进的根本动力。不同****从不同视角出发不断丰富着人地关系的相关研究。
纵观人地关系研究演变历程,中国地理学在“经世致用”学科宗旨指导下,根据时代发展需求适时调整研究视角,但又始终坚持着人地关系这一研究核心,使得地理学科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鲜明特点,奠定了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研究的学科理论基础。然而,如前所述,和国际相关研究相比,国内已有研究普遍具有重宏观、轻微观,重实践、轻理论的特点。自吴传钧先生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以来,尽管相关理论一直在完善,但是理论创新还相对不足。此外,国内地理学分支学科之间的分化程度要大于融合程度。未来相关研究亟需开拓视野且丰富视角,多关注国际上重要的重大议题,特别是“未来地球”计划等国际前沿,并与中国特色的人地关系研究相结合,探索更加符合中国人地关系的理论创新。“未来地球”计划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框架与中国地理学界普遍认可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高度吻合,其把人地相互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拓展到了“生计、健康、财富、价值观、安全、社会公正、人类福祉”等领域,其研究视角的高度和广度是中国人地关系相关研究尚未企及的[34]。这些都值得后续研究深入思考。
3.3 人地关系研究的总体特征
3.3.1 论文数量及期刊分布 总体上,1980年以来,人地关系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在地理学领域呈不断增多趋势(图2a)。这说明地理****对人地关系的关注程度有增无减,进而也说明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在不断得到强化。尤其自1992年开始,在全球变化热点话题下,随着人地关系相关研究视角逐渐丰富,论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研究涉及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土地利用、资源环境等方面。相关论文主要发表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等20余种期刊上(图2b)。通过统计历年期刊刊载相关文章的总被引频次发现,《地理学报》总被引频次最高,达2000多次,《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理科学》等依次次之,均超过1500余次。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这些期刊在人地关系相关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也是中国地理****发表人地关系研究成果的主要学术阵地。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1980年以来人地关系在地理相关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年度论文数量、期刊分布及期刊总被引频次
-->Fig. 2Number of annual published papers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in geographic core journals, distribution and citations of journals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related papers since 1980
-->
3.3.2 基金来源 经统计分析相关文献的基金来源发现,研究经费呈现多元化趋势,且大致可将其归纳为国家级基金、省/市级基金、中国科学院系统基金、高等教育基金及其他基金五大类(图3)。从资助论文数量来看,研究经费以国家级基金为主,其资助论文数量占受资助论文总数量的74.6%,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尤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主,仅此一项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占比已高达55%,是支持人地关系相关研究最主要的经费来源。省/市级基金、中科院系统基金和教育部基金资助相关论文数量占比分别为8.4%、8.1%和6.2%,虽然和国家级基金相比明显减少很多,但这些基金对地区人地关系问题研究起到重大促进作用。尤其是中科院系统的知识创新工程、****基金、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的重大项目以及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主部署的研究项目等,极大地促进了“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与实证研究,也是中科院始终站在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前沿领域的重要原因。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1980年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相关研究经费来源
-->Fig. 3Fund sources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related studies since 1980
-->
3.3.3 研究机构 从统计结果来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顶级学府,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不论在总篇数上,还是总被引频次上,均远远高于其他单位或高校(图4),占据人地关系研究的半壁江山。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40余家单位也是长期关注人地关系研究的主要机构,在人地关系研究中具有较为雄厚的积累和丰富的成果。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传统地理学名校外,师范类院校是中国高校人地关系研究的主要载体,在人地关系研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1980年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相关研究机构分布及各机构发表论文总被引频次
-->Fig. 4Distribution and citations of research institutes engaged in man-land relationship related studies since 1980
-->
3.3.4 研究团队 对人地关系研究团队进行识别发现,以吴传钧、陆大道、郑度、刘卫东和张雷等近40位****为首的学术团队是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主要团队,分别从不同视角丰富了人地关系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如陆大道院士的学术团队侧重于人地关系中“人”类要素的研究,多从宏观视角出发研究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该团队所发文章总被引频次高居榜首,研究成果对地理学界人地关系相关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郑度院士的学术团队主要从人地关系中“地”类要素出发,研究其格局及演化规律,对进一步推进人地关系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樊杰研究员的学术团队重点研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地域空间格局的组织与变化,从资源承载与地域主体功能的角度提出了现代人地关系管理调控的基本理论。张雷等****重点研究人地关系的资源环境基础及保障等。各位****的研究各有所长,对人地关系研究均具有重大贡献,极大地丰富了人地关系相关研究(图5)。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1980年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团队所发文章数及总被引频次分布
-->Fig. 5Distribution and citations of research teams engaged in man-land relationship related studies since 1980
-->
4 中国人地关系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研究进展
资源环境作为人类及其文明诞生和发育的基础,无论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还是PRED系统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人地关系演进过程也体现了人类对周围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的逐渐深化。长期实践证明,中国的区域资源环境状态是决定人类活动空间格局的基础所在。时至今日,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依然没有打破综合自然要素所限定的界限,“胡焕庸线”(1935年)时隔80年依然相对稳定[35],说明中国人地关系基础十分稳固。而形成和保持这条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线的客观基础就在于国家宏观层面的资源环境空间组合特征[36]。认识资源环境的这种基础作用,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尤为重要[2]。因此,资源环境基础研究是人地关系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4.1 资源环境基础的综合研究
“资源环境基础”是一个复合词,资源环境基础综合研究代表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学科特色。从人地关系的核心观点出发,资源环境基础主要指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物质来源。在不同发展阶段,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环境要素投入不同,古代时期资源环境要素投入的单一性特征明显,现代时期资源环境要素投入的整体性特征突出。与此相适应,中国资源环境基础研究经历了从单要素视角逐步向多要素综合视角演变的历程,研究主题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单一要素研究逐步向资源环境综合要素研究过度。近年来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就是对资源环境基础综合评价的实践应用。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主体功能区划提出的科学基础[39],是资源环境基础综合研究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区域人地关系的重要判据[38]。无论是早期围绕“耕地—粮食—人口”、“水资源—人口”等展开的单要素资源承载力研究,还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为核心的多要素资源承载力研究,承载力作为权衡各要素利益关系以满足人类需求和环境需求的重要方法,一直被视为衡量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判据及定量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途径之一[39]。****们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注度有增无减,研究视角可归纳为三类:一是按承载功能综合的单要素多功能综合承载力研究,如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生态和经济等多功能综合承载力研究;二是按要素综合的多要素综合承载力研究;三是按多要素和多承载功能综合的复合承载力研究。理论内容主要涉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理论预警及发展评价等方面[40-42],实证研究主要包括主体功能区划和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等一系列国家重大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43-46]等。从研究热点地域看,已有研究即涉及西部地区、城市群等相对宏观尺度,也包含以云南、浙江等省份为代表的中观尺度以及区市、县等微观尺度。研究方法包括综合指标评价法、模型耦合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状态空间法和生态足迹法等。其中指标体系是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核心步骤,****们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构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47-49]。但是,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及集成量化方法的探索仍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及资源环境基础综合评价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4.2 资源环境基础的单要素研究
4.2.1 土地资源研究 土地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性[50]。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复合系统中,土地处于最基础地位[51]。前文文献计量分析也表明在人地关系研究历程中,不论核心主题如何演变,土地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可持续发展时代需求下,世界各国对土地资源研究高度重视,国内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更是被推为研究热点。中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分布不均,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严重。研究土地资源的目的是为更好的利用土地,协调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52]。中国分别在1984-1996年、2004-2009年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全国土地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土地资源家底,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规律,并形成了一系列基础图件、数据库和报告类的调查成果,为中国后续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和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从人地关系视角进行土地资源研究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4大类: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及其驱动机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影响和交互作用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53],已成为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国际性前沿课题[54]。从识别土地利用/覆被现状[55],到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56],再到剖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57-58]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59-60],关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相关研究正在逐渐深化。尤其对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关注[61-62],为协调区域土地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② 土地整理及土地优化配置。土地整理作为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的重要手段,在缓解人地矛盾、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63]。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特殊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空心村及土地撂荒现象,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64]、村庄人居环境恶化与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65],掀起了土地整理研究的高潮,并不断上升到拉动内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研究包括土地整理/土地优化配置模式[66]、效益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67-68]、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69],生态脆弱区域的土地修复[70-71]等方面,为合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提供了科学参考;③ 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是土地资源研究的核心领域,为协调人地矛盾提供了参考标准。主要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72]、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73-74]、土地安全性/承载力评价[75]、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效应及生态安全评价[76]、土地可持续发展/利用潜力评价[77-78]等方面;④ 土地资源承载力。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土地承载力研究迅速发展。主要包括:以生物生产量(如粮食、草场价值)或人类活动强度(如建筑强度)为衡量标准计算土地的生产潜力[79],或通过与参照区域土地承载能力及设定阈值做对比得出研究区域土地的相对承载能力[80];也有****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方视角研究土地的综合承载能力[81]。目前,土地承载力研究正逐步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模拟。主要方法有系列模型法、指标体系法、农业生态区域法、问卷调查法等,包括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空间分区模型、结构优化模型、数字环境模型、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等。近年来,遥感和GIS等现代科技手段也被广泛应用到中国土地资源相关研究中。
4.2.2 水资源研究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中国已将水资源列为和粮食、石油资源并列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82]。中国水资源具有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配不均、水土资源结构不匹配、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等特点,加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发展态势十分严峻,中国正面临“水多(洪涝灾害)、水少(干旱)、水浑(水土流失)、水脏(水污染)”等多重问题[83]。
水资源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常活跃,已成为支撑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领域,相继出现大量研究成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包括水循环机理及水资源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84-85],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及人文、自然双重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86-87];二是水资源利用研究。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基础上,展开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态需水量预测、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阈值分析等方面的研究[88-93]。此外,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节水农业及工程技术手段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厚[94-96];三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研究。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权、水价问题[97]及水资源配置等方面,涉及水资源合理及优化配置的途径、模型及方法等,以实现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98-101]。随着水问题不断增多,水质、水污染、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安全及对策、评价等与水资源安全及保护相关的研究主题也受到****们广泛关注[102-108];四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该研究是对水资源安全及保护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是摸清国家资源环境潜力的核心研究之一。近年来相关成果层出不穷,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模型及方法等方面[109-116]。从地域分布看,已有水资源相关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流域尺度和西北干旱地区等宏观或中观尺度,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黑河流域等,新疆自治区也是研究热点地域之一。研究方法主要有常规趋势法、系统动力学法、多目标综合分析法、水足迹法、层次分析法、模型构建法、指标测度法和综合指数法等。
4.2.3 能源、矿产资源研究 能源矿产是一切社会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和众多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来源[8]。人类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无论哪个时代,能源因素对经济成长不可或缺[117]。但是,随着人类使用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及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发凸 显[118]。现阶段,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品种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生产迅速增长,利用效率低下;消费需求大,生态环境压力突出;以煤炭消费为主,能源结构有待优化。
一直以来,关于能源资源的探讨多集中在能源结构及格局、能源安全及战略、能源效率及经济增长等方面。直到20世纪末期开始,伴随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除了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外还附加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学术界关于能源问题的讨论也逐渐加入了“生态环境”、“低碳/循环经济”、“节能减耗”、“碳排放”等关键词。目前,关于能源资源问题的研究大多从全国或省域层面展开,内容主要包括:能源矿产资源的空间格局及流动、生产和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等[119-123]。在国际国内能源价格不断浮动及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背景下,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消费面临巨大的供需矛盾及生态环境压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进入研究者视野[124-125],成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动力。也有些****延续传统视角研究能源的效率和效益,包括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126-128],其中,“资源诅咒”假说仍是****们进行实证研究的热点[129-130]。近年来,由能矿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也逐渐被****们关注[131-132]。鉴于能源作为一种对国家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战略资源,能源安全及战略研究也一直是能源问题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相关研究视角主要有两类,一类从时间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压力—支撑力双层指标体系,评估区域能源资源的负荷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33-135];另一类从空间角度出发,研究地缘安全的能源国内、国际合作战略和框架[136-138]。在全球化背景下,能源安全及战略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值得给予更多关注。
4.2.4 生态环境基础研究 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关系每个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逐渐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工业污染和大众消费形成的污染并存;对水体而言,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复加;生态环境恶化由局部扩展到更大范围,点源污染扩展到面域污染等[139]。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为生态环境相关研究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艰巨挑战。
****们致力于生态环境相关研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生态系统评估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作为研究热点领域之一,为摸清中国生态环境价值及发展潜力提供了科学参考。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生态系统现状及功能评估,如生态系统的生产及对人类发展的服务能力评估,不同要素主体(如土地、森林、草地)的生态价值及经济、社会价值评估等[140-145]。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地震、气候变化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也被不少****所关注[146-147]。在中国“谁受益谁补偿”的发展原则下,生态补偿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资源补偿机制逐渐成为生态环境相关研究另一主要方向。已有研究常以生态资源价值评价为基础,进一步探索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标准、模式、方法及效应等[148-151],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安全及保护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且研究主题出现了从“国家生态安全”的宏观视角向“城市生态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土地生态安全”、“流域生态安全”等中观、微观及特色视角转变的趋势。相关研究也是在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评价的基础上,深入地对特定地域、特定类型或特定发展阶段的生态系统展开安全态势分析及战略思考,进而提出生态保护及建设的科学建议[152-155]。生态承载力作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判标准之一,也吸引了众多****关注,尤其是特殊典型区域的生态承载力研究[42,156-158]。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状态空间法、生态足迹法、资源与需求差量法、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法、模型模拟等。GIS和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越来越多的被用于生态环境相关研究中,为获取全方位的动态检测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
5 未来展望
生态文明时代,正确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处理好人地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尽管在概念及理论方法上我们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面对日益扩大的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国家人地关系的深入研究仍需付出更多努力。尤其在不断演变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界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热点问题都与人地关系息息相关[12]。同时,中国“地大物博”的资源环境基础也已被“地大物薄”所代替,人地关系研究的资源环境基础再认识也显得尤为重要。未来要以发展的、动态的思路研究人地关系。体现为三点:① 人地关系内涵随时代发展不断演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不断深化对人地关系内涵的认知。中国现代人地关系已经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就“地”类要素而言,伴随立体式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已逐步削弱了资源生产和消费的本土局限性,快速的城镇化也不断改变着人类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依赖程度;就“人”类要素而言,作为人地关系中的主导,长期以来人口规模及增长始终是人地关系问题研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逻辑基础所在,但伴随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人口生活质量”的追求正在逐渐取代对“人口数量”的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变也不断引导人们生活需求结构发生转变。在进行现代人地关系和资源环境基础研究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深刻理解人地关系各要素的真实内涵。② 要不断关注新因素对地理学人地关系相关研究的影响。信息化、全球化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对地理学传统区位理论发起了挑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区域差异的消失,由信息化程度差异引发的区域发展差异值得高度关注。在信息化时期,人地关系是否有新的内涵及其对资源环境绝对区位带来的时空扭曲是否会影响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模式,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③ 要深化对人地关系的纵深认知及定量模拟研究。人地关系问题提出历时已久,要深刻理解人地关系内涵及其演变规律进而协调人地关系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仅从时间断面视角进行宏观、中观尺度的定性定量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未来要进一步深化对人地关系的全面认知,尤其是多尺度的纵深认知。从时间序列视角对人地关系进行多尺度定量模拟,量化演变规律,找出主控因子,并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资源环境承载阈值反演出最佳的人地相处模式,进而细化人地和谐相处的调控措施。
加强学科交叉及综合集成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同时注重研究队伍建设和新生骨干力量的培养。由于人地关系涉及领域广泛,从事相关研究时要充分注重学科不同方向间的交叉渗透及互相启迪。在前文文献梳理及计量分析过程中发现,该领域相关研究间联系比较松散,结构不够紧密,这和人地关系庞大的学科体系不无关系。这同时也在提醒我们,虽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统已各自精细化学科分支,但在从事相关研究过程中,不能一味寻思独立门派,而是要以系统的观点,充分利用不同学科及方向专长,注重知识体系的交叉渗透,互相启迪,以推进人地关系理论及实践应用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逐步壮大研究队伍,培养和锻炼新生研究人员。同时,要加快方法创新及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人地关系和资源环境基础综合研究在技术方法上均有待突破。运用GIS、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搜集完善人地关系相关数据资料,并长期跟踪典型地区人地关系演进参数,为实现人地关系即时认知和协调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表现出明显脆弱的特征.更严重的问题是,未来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基础产生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问题上出现认识和发展政策上的失误,便会产生巨大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为此,建议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是确保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 .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表现出明显脆弱的特征.更严重的问题是,未来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基础产生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问题上出现认识和发展政策上的失误,便会产生巨大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为此,建议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是确保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 |
[2] | , 尽管已经跨入现代化发展的门槛,但是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求依然是最大限度地获取物质消费的满足。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已经成为各国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这种协调既是可持续理论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核心所在。作为世界上人类文明发育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实践再次表明,资源环境的空间格局变化始终是决定国家人口活动基本方向的基础所在。资源环境要素综合评价和人地关系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偏南)地区始终是中国国家人文活动的重心所在,而决定这一空间格局变化的正是国家和区域的资源环境状态。因此,认识资源环境的基础作用,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 , 尽管已经跨入现代化发展的门槛,但是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求依然是最大限度地获取物质消费的满足。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已经成为各国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这种协调既是可持续理论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核心所在。作为世界上人类文明发育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实践再次表明,资源环境的空间格局变化始终是决定国家人口活动基本方向的基础所在。资源环境要素综合评价和人地关系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偏南)地区始终是中国国家人文活动的重心所在,而决定这一空间格局变化的正是国家和区域的资源环境状态。因此,认识资源环境的基础作用,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
[3] | 本书主要包括:地理学的特殊研究领域和今后任务、展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济地理调查的一般方法、中国粮食区域综论、地理学要为国土整治服务等文章。 本书主要包括:地理学的特殊研究领域和今后任务、展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济地理调查的一般方法、中国粮食区域综论、地理学要为国土整治服务等文章。 |
[4] | |
[5]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文章从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化、资源消耗与低效利用、粗放式发展引发环境污染以及快速城镇化的水土资源压力等方面,系统刻画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我国未来更加严峻的形势进行了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1)提高资源的使用成本,保持"饥饿开发"的状态;(2)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加大环境的整治力度;(3)合理引导产业的区域转移,限制资源剥夺与环境转嫁行为。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文章从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化、资源消耗与低效利用、粗放式发展引发环境污染以及快速城镇化的水土资源压力等方面,系统刻画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我国未来更加严峻的形势进行了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1)提高资源的使用成本,保持"饥饿开发"的状态;(2)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加大环境的整治力度;(3)合理引导产业的区域转移,限制资源剥夺与环境转嫁行为。 |
[6] | 本书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类型划分、资源保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类引导与政策导向、转型路径与发展机制等科学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有序开发和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促进社会福祉改善、整治修复生态和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路径与措施。 本书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类型划分、资源保障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类引导与政策导向、转型路径与发展机制等科学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有序开发和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促进社会福祉改善、整治修复生态和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路径与措施。 |
[7] | |
[8] | , 在经过了40多年大规模建设,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着来自有限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从协调人地关系紧张矛盾的角度出地,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而且也需要提高资源投入的质量。欲达此目的,扩大资源的国际贸易,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就变得十分重要。 . , 在经过了40多年大规模建设,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着来自有限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从协调人地关系紧张矛盾的角度出地,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而且也需要提高资源投入的质量。欲达此目的,扩大资源的国际贸易,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就变得十分重要。 |
[9] | ,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地理学家纷纷开始回顾本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派",并开始国际化。科学认识和总结中国经济地理学取得成就、发展过程和特点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前提。为此,在阐释经济地理学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功能基础上,以中文核心期刊和SSCI数据有关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论文为依据,借助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和工具,刻画了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总体情况、研究团队发展情况、研究热点及主要研究方向进展,揭示了中国经济地理学演进的基本规律性。论文关键词共现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很强的问题导向性,很好地引领和回应了中国区域发展的需要。高产作者合作网络表明: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研究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同时,中国经济地理学界已形成了具有明确研究传统的研究团队。海外****和中国****有关中国发表的SSCI高被引论文引文图谱分析表明:尽管国际上有关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要由海外华人****主导,但中国本土****在重要理论范式构建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上述科学计量分析基础上,并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总结了区域差异、产业聚集、空间联系研究、区位论与产业布局研究、交通地理、生产者服务业、功能区划与典型地区规划、能源与碳排放、贸易与投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等经济地理学分支研究领域进展和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妥善处理好继承优良传统与锐利进取自由探索、具体研究方向与学科发展、处理好区域性研究与理论深化、人文与经济等关系。 . ,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地理学家纷纷开始回顾本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派",并开始国际化。科学认识和总结中国经济地理学取得成就、发展过程和特点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前提。为此,在阐释经济地理学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功能基础上,以中文核心期刊和SSCI数据有关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论文为依据,借助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和工具,刻画了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总体情况、研究团队发展情况、研究热点及主要研究方向进展,揭示了中国经济地理学演进的基本规律性。论文关键词共现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很强的问题导向性,很好地引领和回应了中国区域发展的需要。高产作者合作网络表明: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研究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同时,中国经济地理学界已形成了具有明确研究传统的研究团队。海外****和中国****有关中国发表的SSCI高被引论文引文图谱分析表明:尽管国际上有关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要由海外华人****主导,但中国本土****在重要理论范式构建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上述科学计量分析基础上,并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总结了区域差异、产业聚集、空间联系研究、区位论与产业布局研究、交通地理、生产者服务业、功能区划与典型地区规划、能源与碳排放、贸易与投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等经济地理学分支研究领域进展和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妥善处理好继承优良传统与锐利进取自由探索、具体研究方向与学科发展、处理好区域性研究与理论深化、人文与经济等关系。 |
[10] | , 吴传钧院士是杰出的地理学家。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为地理学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多方面重大贡献,同时推动了中国地理学走出世界,为地理学的国际多维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本文扼要地阐述了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概括了他对中国地理学事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地理学,土地利用研究,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定向,开拓国土治和可持续发展新领域,全力介导并组织实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组织我国地理学界联系 . , 吴传钧院士是杰出的地理学家。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为地理学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多方面重大贡献,同时推动了中国地理学走出世界,为地理学的国际多维交流,做出了不懈努力。本文扼要地阐述了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概括了他对中国地理学事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地理学,土地利用研究,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定向,开拓国土治和可持续发展新领域,全力介导并组织实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组织我国地理学界联系 |
[11] | ,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 ,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
[12] | , <p>人地关系包括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人的能动地位 ,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人地关系研究是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地理学中流行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文化景观学和人类生态学等都是聚焦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不同学派。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研究重心是揭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及所应采取的对策。信息时代人地关系的特征与工业时代有较大差别。人与自然的作用方式和强度将有显著不同 ,人类将全面系统地深化对自然的认识 ,人类活动空间将发生巨大变化 ,时空观念正在发生转变。知识与科技的作用 ,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许多全球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公众关切的热点。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包括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关系机理调控 ,社会生态与环境伦理研究与体系构建</p> . , <p>人地关系包括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人的能动地位 ,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人地关系研究是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地理学中流行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文化景观学和人类生态学等都是聚焦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不同学派。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研究重心是揭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及所应采取的对策。信息时代人地关系的特征与工业时代有较大差别。人与自然的作用方式和强度将有显著不同 ,人类将全面系统地深化对自然的认识 ,人类活动空间将发生巨大变化 ,时空观念正在发生转变。知识与科技的作用 ,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许多全球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公众关切的热点。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包括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关系机理调控 ,社会生态与环境伦理研究与体系构建</p> |
[13] | , . , |
[14] | , 我国科学化的人地关系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期,受西方"科学思潮"和我国古代地理学特质的双重影响,形成了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注重人文与自然统一和野外考察的传统.50年代至70年代,人文地理学一度遭到否定、地理学的自然研究与人文研究出现严重割裂,科学体系的建立被长期中断,致使人地关系研究全面衰退.80年代以来,我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科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追踪、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文章在总结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和发展对策. . , 我国科学化的人地关系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期,受西方"科学思潮"和我国古代地理学特质的双重影响,形成了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注重人文与自然统一和野外考察的传统.50年代至70年代,人文地理学一度遭到否定、地理学的自然研究与人文研究出现严重割裂,科学体系的建立被长期中断,致使人地关系研究全面衰退.80年代以来,我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科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追踪、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文章在总结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和发展对策. |
[15] | , 论人地关系的现代意义王铮(中国科学院管理研究所)1人地关系的再认识"人地关系"是古老的哲学命题。在中国古代,至少有三种人地关系的认识观。"人定胜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合一"。在古希腊,已经开始有了后来称为"环境决定论"的萌芽。"人地关系"... . , 论人地关系的现代意义王铮(中国科学院管理研究所)1人地关系的再认识"人地关系"是古老的哲学命题。在中国古代,至少有三种人地关系的认识观。"人定胜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合一"。在古希腊,已经开始有了后来称为"环境决定论"的萌芽。"人地关系"... |
[16] | |
[17] | , <p>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操作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人地系统本身也必须得到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丰富化与哲理化。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困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研究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探讨了人地系统的发展本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人地协调发展的时空背景、二者相互作用机理的哲学本质等问题</p> . , <p>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操作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人地系统本身也必须得到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丰富化与哲理化。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困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研究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探讨了人地系统的发展本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人地协调发展的时空背景、二者相互作用机理的哲学本质等问题</p> |
[18] | , 人地关系所涉及的因素复杂,以致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上只能够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手段,在繁杂的因素中抽象出主要的方面进行研究。在总结各种人地关系系统构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区域PRED问题的人地关系系统构型理论,指出了PRED构型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可调控性等特征,分析了PRED构型的基本方法与工作步骤,提出了集成化、变结构、多层次多区域化的PRED模型系统设计思想,并探讨了PRED协调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划分PRED协调区的构想。 . , 人地关系所涉及的因素复杂,以致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上只能够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手段,在繁杂的因素中抽象出主要的方面进行研究。在总结各种人地关系系统构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区域PRED问题的人地关系系统构型理论,指出了PRED构型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可调控性等特征,分析了PRED构型的基本方法与工作步骤,提出了集成化、变结构、多层次多区域化的PRED模型系统设计思想,并探讨了PRED协调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划分PRED协调区的构想。 |
[19] | , 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实证研究发展到现在已涉及众多方面,本文按五大论题展开论述:①环境评价与管理;②环境感知与适应;③自然灾害研究;④气候影响评价;⑤区域可持续发展 . , 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实证研究发展到现在已涉及众多方面,本文按五大论题展开论述:①环境评价与管理;②环境感知与适应;③自然灾害研究;④气候影响评价;⑤区域可持续发展 |
[20] | , 作者系统总结了1990年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并反思了人地关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并展望了 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认为,中国科学家始终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为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深入分析人地系 统的基本特征,科学划分人地系统的学科分支,尝试揭示人地关系演进趋势与基本规律;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具体可归结为人地系 统协调共生与耦合优化理论、人地系统危机冲突与错位异化理论、人地关系分形辩证与系统构型理论共三大类理论研究流派;人地系统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定性研 究方法、数学模拟方法、3S技术方法和综合集成方法等新方法与新手段不断应用;人地系统理论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解决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发展问题和不同领域 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但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尚且存在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理论研究深度不深,实践应用广度不够,研究机构缺少,研究队伍不稳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 题.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人地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的研究,加强人地系 统的综合集成交叉与技术支持系统研究,加强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中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加强以 人为本的环境伦理与生态道德研究. . , 作者系统总结了1990年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并反思了人地关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并展望了 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认为,中国科学家始终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为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深入分析人地系 统的基本特征,科学划分人地系统的学科分支,尝试揭示人地关系演进趋势与基本规律;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具体可归结为人地系 统协调共生与耦合优化理论、人地系统危机冲突与错位异化理论、人地关系分形辩证与系统构型理论共三大类理论研究流派;人地系统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定性研 究方法、数学模拟方法、3S技术方法和综合集成方法等新方法与新手段不断应用;人地系统理论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解决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发展问题和不同领域 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但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尚且存在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理论研究深度不深,实践应用广度不够,研究机构缺少,研究队伍不稳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 题.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人地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的研究,加强人地系 统的综合集成交叉与技术支持系统研究,加强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中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加强以 人为本的环境伦理与生态道德研究. |
[21] | ,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的理 论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应用的基础.文章从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的基本内涵认知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国内外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现状,指 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粗浅的研究框架和蓝图. . ,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的理 论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应用的基础.文章从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的基本内涵认知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国内外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现状,指 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粗浅的研究框架和蓝图. |
[22] | , <p>本文强调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正在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到人类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 ,分析了我国“人地关系”变化的严峻态势。指出地理学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阐述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在我国地理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 ,并对如何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了探讨。</p> . , <p>本文强调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正在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到人类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 ,分析了我国“人地关系”变化的严峻态势。指出地理学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阐述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在我国地理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 ,并对如何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了探讨。</p> |
[23] | , <p>提出了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相结合、简洁和区域分类的原则。人地系统的可持续性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状态及它们的协调度所决定。深圳和东莞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深圳可持续性从1980年至1990年逐渐增强,但1991年开始下降;东莞可持续性从1980年以后逐渐增强;目前两市处于弱可持续阶段。</p> . , <p>提出了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相结合、简洁和区域分类的原则。人地系统的可持续性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状态及它们的协调度所决定。深圳和东莞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深圳可持续性从1980年至1990年逐渐增强,但1991年开始下降;东莞可持续性从1980年以后逐渐增强;目前两市处于弱可持续阶段。</p> |
[24] | , <p>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目的是谋求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复杂性和相对性等特征。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资源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据此,本文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1个省市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按照评价结果,全国共分为6种不同类型,并得出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大体呈从沿海→沿边→中部→中西部递减的结论</p> . , <p>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目的是谋求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复杂性和相对性等特征。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资源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据此,本文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1个省市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按照评价结果,全国共分为6种不同类型,并得出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大体呈从沿海→沿边→中部→中西部递减的结论</p> |
[25] | |
[26] | ,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典型代表,榆林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有其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生态上具有显著的脆弱生境特征和演化规律。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选取分维数、形状指数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对该区脆弱环境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诱发该区景观生态演化的因素进行了定量诊断,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景观过程进行了探讨。 . ,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典型代表,榆林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有其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生态上具有显著的脆弱生境特征和演化规律。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选取分维数、形状指数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对该区脆弱环境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诱发该区景观生态演化的因素进行了定量诊断,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景观过程进行了探讨。 |
[27] | ,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经济系统的高波动性是生态脆弱带的显著特征之一。系统的波动性、人口压力、脆弱性三者之间在空间分布和成因上均有密切的联系。坝上后山地区粮食单产的波动性高 ,并自南向北递增 ;而以农牧业总产值为代表的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与粮食的波动性正好相反 ,从牧区向农牧区逐渐加大 ,在张北尚义一带形成高中心。在温饱型的热量营养标准下 ,人口的绝对和相对超载状况同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成正比 ,线性相关在 0 .83以上 ,空间分布规律与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一致。由此表明 ,草场开垦面积大 ,作物结构单一 ,种植业比重高 ,人口超载严重 ,波动性就高 ,农牧业的不稳定性就增强。生态脆弱带自然经济系统的高波动性是气候同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第一性生产力受气候特别是高跃变降水的强烈制约 ,另一方面人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尤其是滥垦给予了加强和放大。所以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波动性的高低实质上是对农林牧土地利用方式、产业结构、人口超载状况和整个系统稳定性的综合反映。因而 ,也是度量生态脆弱带脆弱度的实用指标之一。 . ,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经济系统的高波动性是生态脆弱带的显著特征之一。系统的波动性、人口压力、脆弱性三者之间在空间分布和成因上均有密切的联系。坝上后山地区粮食单产的波动性高 ,并自南向北递增 ;而以农牧业总产值为代表的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与粮食的波动性正好相反 ,从牧区向农牧区逐渐加大 ,在张北尚义一带形成高中心。在温饱型的热量营养标准下 ,人口的绝对和相对超载状况同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成正比 ,线性相关在 0 .83以上 ,空间分布规律与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一致。由此表明 ,草场开垦面积大 ,作物结构单一 ,种植业比重高 ,人口超载严重 ,波动性就高 ,农牧业的不稳定性就增强。生态脆弱带自然经济系统的高波动性是气候同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第一性生产力受气候特别是高跃变降水的强烈制约 ,另一方面人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尤其是滥垦给予了加强和放大。所以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波动性的高低实质上是对农林牧土地利用方式、产业结构、人口超载状况和整个系统稳定性的综合反映。因而 ,也是度量生态脆弱带脆弱度的实用指标之一。 |
[28] | , 将南方岩溶区分为3种人地系统类型:岩溶山地贫困区,岩溶盆地、谷地城镇区和岩溶风光旅游区。论述这3大人地系统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结构特点和目前各系统所处的状态。认为由于人们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使南方岩溶区的生态环境处于自组织状态的极限,是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之一。最后,提出协调不同类型区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 , 将南方岩溶区分为3种人地系统类型:岩溶山地贫困区,岩溶盆地、谷地城镇区和岩溶风光旅游区。论述这3大人地系统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结构特点和目前各系统所处的状态。认为由于人们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已使南方岩溶区的生态环境处于自组织状态的极限,是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之一。最后,提出协调不同类型区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
[29] | , <p>作为中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发动机,东部沿海地区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和趋势不仅决定着地区自身而且决定着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取向。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人地关系对应公式进行东部沿海地区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的总体评价。评价的结果表明:第一,与中西部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人地关系演进的实际紧张状态严峻的多,人地关系演进系数达到了2.13 (表观);第二,在地区人地关系的演进过程中,经济活动和人口集聚起着决定影响,其中尤以经济活动的作用最为关键,其贡献度达到75%;第三,未来人地关系状态的协调和改善主要取决于地区自身资源环境基础的扩展和改造能力。</p> . , <p>作为中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发动机,东部沿海地区人地关系的演进状态和趋势不仅决定着地区自身而且决定着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取向。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人地关系对应公式进行东部沿海地区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的总体评价。评价的结果表明:第一,与中西部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人地关系演进的实际紧张状态严峻的多,人地关系演进系数达到了2.13 (表观);第二,在地区人地关系的演进过程中,经济活动和人口集聚起着决定影响,其中尤以经济活动的作用最为关键,其贡献度达到75%;第三,未来人地关系状态的协调和改善主要取决于地区自身资源环境基础的扩展和改造能力。</p> |
[30] | , . , |
[31] | , <p>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叠加了人文价值的以人类为中心的战略性目标,因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是人地关系理论的现阶段形式或最高形式。在纠正可持续发展理论以"人"为中心的错误基础上,基于易经阴阳思想提出人地关系中"人"和"地"互为或互不为中心,并根据阴阳"一生二"的思想提出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人"系统和"地"系统的两个中心假设,以"二生三"即阴阳此消彼长的关系来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六合"投影研究,得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轨迹和人—地的阴阳合一线、人—地关系距离演变轨迹,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具备的复杂系统非线性动力和混沌特征。研究表明:以易经的阴阳思想解释人地关系和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是探索"人地关系"在"地域"的空间规律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人地关系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或许就是阴阳太极八卦图。并且,作为中国地理学研究核心的人地关系应是中国地理学继续坚持的方向,而这一理论应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充实和发展。</p> . , <p>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叠加了人文价值的以人类为中心的战略性目标,因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是人地关系理论的现阶段形式或最高形式。在纠正可持续发展理论以"人"为中心的错误基础上,基于易经阴阳思想提出人地关系中"人"和"地"互为或互不为中心,并根据阴阳"一生二"的思想提出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人"系统和"地"系统的两个中心假设,以"二生三"即阴阳此消彼长的关系来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六合"投影研究,得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轨迹和人—地的阴阳合一线、人—地关系距离演变轨迹,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具备的复杂系统非线性动力和混沌特征。研究表明:以易经的阴阳思想解释人地关系和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是探索"人地关系"在"地域"的空间规律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人地关系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型或许就是阴阳太极八卦图。并且,作为中国地理学研究核心的人地关系应是中国地理学继续坚持的方向,而这一理论应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充实和发展。</p> |
[32] | , 易学是哲学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一种哲学方法论。本文探讨了易学大成之周易的科学性质,附带着研究了李约瑟难题并给出答案。文章指出“易历四世”是易学认识“人地关系”发展规律不断升华的哲学嬗变,探讨了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哲学思想对“人地关系”规律的认识。着重研究了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种哲学方法论——周易对“人地关系”的解释。堪舆学胎生于易学,没有易学就没有堪舆学。现代堪舆学与中国人文地理学关联密切,其原因是:①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是堪舆学的基础;② 大量的地理知识和方法是堪舆学研究的支柱;③ 堪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探究了易学、堪舆学与人地关系协调论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易学和堪舆学在研究、协调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对堪舆学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应该用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辩证的观点解读其独特领域——堪舆学。以“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为案例,探讨了现代堪舆学的实践过程。堪舆学含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也含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思想。既不要用其科学性掩盖其伪科学性,也不要用其伪科学性否定其科学性。无论是学院派还是民间派,只要研究、应用堪舆学的人,都树立了科学的堪舆学思想,真正的现代堪舆学也就建立起来了,风水迷信也就荡然无存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易学、堪舆学,应与西方相关的人文地理哲学、学科紧密的结合起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共同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中国的堪舆学、人文地理学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的关怀、宽容和空间。 . , 易学是哲学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一种哲学方法论。本文探讨了易学大成之周易的科学性质,附带着研究了李约瑟难题并给出答案。文章指出“易历四世”是易学认识“人地关系”发展规律不断升华的哲学嬗变,探讨了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哲学思想对“人地关系”规律的认识。着重研究了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种哲学方法论——周易对“人地关系”的解释。堪舆学胎生于易学,没有易学就没有堪舆学。现代堪舆学与中国人文地理学关联密切,其原因是:①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是堪舆学的基础;② 大量的地理知识和方法是堪舆学研究的支柱;③ 堪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探究了易学、堪舆学与人地关系协调论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易学和堪舆学在研究、协调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对堪舆学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应该用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辩证的观点解读其独特领域——堪舆学。以“青海黄河果岭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布局为案例,探讨了现代堪舆学的实践过程。堪舆学含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也含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思想。既不要用其科学性掩盖其伪科学性,也不要用其伪科学性否定其科学性。无论是学院派还是民间派,只要研究、应用堪舆学的人,都树立了科学的堪舆学思想,真正的现代堪舆学也就建立起来了,风水迷信也就荡然无存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易学、堪舆学,应与西方相关的人文地理哲学、学科紧密的结合起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共同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中国的堪舆学、人文地理学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的关怀、宽容和空间。 |
[33] | ,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结合作者对人地关系20多年的研究,提出地理学人地关系认知首先要区分其研究的特殊性——建立人地关系“三元论”,从此出发探讨地理学人地关系的认知结构路径,包括“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路径,“生态经济”与“经济生态”路径,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路径,从空间方面,要区别于经济学的劳动地域分工,建立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分异一全息地域分工理论。 . ,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结合作者对人地关系20多年的研究,提出地理学人地关系认知首先要区分其研究的特殊性——建立人地关系“三元论”,从此出发探讨地理学人地关系的认知结构路径,包括“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路径,“生态经济”与“经济生态”路径,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路径,从空间方面,要区别于经济学的劳动地域分工,建立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分异一全息地域分工理论。 |
[34] | , “未来地球”计划旨在提出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方案的学术思想、顶层设计、核心内容、研究方法等,为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走向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在分析“未来地球”核心理念的基础上,阐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定位,并探索“未来地球”计划的5 个优先事项对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的目标、视角和路径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两个层次探讨了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的学术思路。以“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为参照标尺,按照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解决方案研究的逻辑架构,从提高预测能力和评估水平、调控过程和管制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及体制机制设计等3个方面,讨论了面向“未来地球”的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导向。 . , “未来地球”计划旨在提出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方案的学术思想、顶层设计、核心内容、研究方法等,为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走向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在分析“未来地球”核心理念的基础上,阐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定位,并探索“未来地球”计划的5 个优先事项对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的目标、视角和路径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两个层次探讨了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的学术思路。以“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为参照标尺,按照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解决方案研究的逻辑架构,从提高预测能力和评估水平、调控过程和管制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及体制机制设计等3个方面,讨论了面向“未来地球”的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导向。 |
[35] | , <p>“胡焕庸线”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下,“胡焕庸线”所表达地理意义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4次人口普查的县级空间数据库,提出人口时空扩张的识别方法,对“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数量、集疏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一直相对稳定,但东南半壁人口持续微减、西北半壁人口持续微增。得益于较高的自然增长率,西北半壁具有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② “胡焕庸线”两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人口集疏模式。东南半壁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较快,负增长区在“秦岭—淮河”以南、东北等地区大面积扩张、人口正增长优势逐步极化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少数地区,呈现“马太效应”式的集疏模式。主要是由于东南半壁内部区域经济差异及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剧烈人口流动。③ 西北半壁则呈现“相对均势”的人口集疏模式,多数地区的人口普遍表现为正增长,但是空间分布广袤、增长不集中,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缓慢。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多分散、少聚居”造成了自然增长优势的不集中。然而均势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同样存在一定的负增长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和“新欧亚大陆桥”两条带上。④ 未来时期,“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及集疏格局将进一步演化,东南半壁应关注内陆腹地及中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作用,西北半壁应关注将分散的人口增长优势向少数城镇进行集聚,以期为人口地理学研究以及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p> . , <p>“胡焕庸线”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下,“胡焕庸线”所表达地理意义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4次人口普查的县级空间数据库,提出人口时空扩张的识别方法,对“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数量、集疏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一直相对稳定,但东南半壁人口持续微减、西北半壁人口持续微增。得益于较高的自然增长率,西北半壁具有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② “胡焕庸线”两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人口集疏模式。东南半壁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较快,负增长区在“秦岭—淮河”以南、东北等地区大面积扩张、人口正增长优势逐步极化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少数地区,呈现“马太效应”式的集疏模式。主要是由于东南半壁内部区域经济差异及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剧烈人口流动。③ 西北半壁则呈现“相对均势”的人口集疏模式,多数地区的人口普遍表现为正增长,但是空间分布广袤、增长不集中,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缓慢。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多分散、少聚居”造成了自然增长优势的不集中。然而均势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同样存在一定的负增长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和“新欧亚大陆桥”两条带上。④ 未来时期,“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及集疏格局将进一步演化,东南半壁应关注内陆腹地及中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作用,西北半壁应关注将分散的人口增长优势向少数城镇进行集聚,以期为人口地理学研究以及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p> |
[36] | , <p>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影响日趋深远,各级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域与城市规划等各类重大决策时,亟需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地域类型。本文在综合比较现有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型指标及其修正方法,并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的流动人口数据,运用以上多种划分方法实证研制出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多种划分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 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指标法,可以同时测度区域流动人口的方向性与活跃度,兼具以上两种单一性指标法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能清晰地分辨出区域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规模均比较大的平衡型活跃区这种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优势。② 进一步考虑份额指标的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地消除因区域人口总量过小或过大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划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③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关系密切。中国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位处第三阶梯和大于800 mm等降雨线的东部季风区,其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p> . , <p>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影响日趋深远,各级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域与城市规划等各类重大决策时,亟需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地域类型。本文在综合比较现有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型指标及其修正方法,并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的流动人口数据,运用以上多种划分方法实证研制出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多种划分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 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指标法,可以同时测度区域流动人口的方向性与活跃度,兼具以上两种单一性指标法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能清晰地分辨出区域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规模均比较大的平衡型活跃区这种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优势。② 进一步考虑份额指标的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地消除因区域人口总量过小或过大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划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③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关系密切。中国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位处第三阶梯和大于800 mm等降雨线的东部季风区,其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p> |
[37] | , <p>主体功能区划是构筑我国有序区域发展格局的依据,对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创新提出了紧迫的需求。在分析地域功能基本属性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型, 认为标识任何区域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趋于大体相等。基于该结论,阐释了功能区形成应有利于实现空间均衡正向(差距缩小) 演变过程,空间均衡的前提是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探讨了地域功能演替对空间均衡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区划方案效益最大化是同区域如何划分和对地域功能随时间变化的正确把握程度相关的。进而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 “开发”与“保护”双重功能的复合、指标体系选择、时空属性相关问题的科学基础。探讨了通过立体流和立体空间均衡实现效率与公平并重目标的合理性。并从法律、规划和政策构成的空间管治制度安排层面,对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实施和协调进行了讨论。</p> . , <p>主体功能区划是构筑我国有序区域发展格局的依据,对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创新提出了紧迫的需求。在分析地域功能基本属性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型, 认为标识任何区域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趋于大体相等。基于该结论,阐释了功能区形成应有利于实现空间均衡正向(差距缩小) 演变过程,空间均衡的前提是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探讨了地域功能演替对空间均衡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区划方案效益最大化是同区域如何划分和对地域功能随时间变化的正确把握程度相关的。进而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 “开发”与“保护”双重功能的复合、指标体系选择、时空属性相关问题的科学基础。探讨了通过立体流和立体空间均衡实现效率与公平并重目标的合理性。并从法律、规划和政策构成的空间管治制度安排层面,对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实施和协调进行了讨论。</p> |
[38] | , 人地关系紧张度是定量描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压力超过自然地理环境承载力所导致的人地关系紧张程度的量值。借鉴生态足迹模型的思想,分别从消费和生产角度对人类活动压力状况进行分析,构建人类活动压力模型;同时借鉴土地承载力模型概念,通过均衡因子、生产因子对自然承载力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城市、交通等人文要素对其进行修正,构建环境承载力模型;然后结合环境承载力及人类活动压力分析,建立基于公里格网数据平台的中国人地关系紧张度综合分析模型,实现在比行政单元尺度小的空间粒度水平上对中国人地关系空间差异状况进行定量模拟。 . , 人地关系紧张度是定量描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压力超过自然地理环境承载力所导致的人地关系紧张程度的量值。借鉴生态足迹模型的思想,分别从消费和生产角度对人类活动压力状况进行分析,构建人类活动压力模型;同时借鉴土地承载力模型概念,通过均衡因子、生产因子对自然承载力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城市、交通等人文要素对其进行修正,构建环境承载力模型;然后结合环境承载力及人类活动压力分析,建立基于公里格网数据平台的中国人地关系紧张度综合分析模型,实现在比行政单元尺度小的空间粒度水平上对中国人地关系空间差异状况进行定量模拟。 |
[39] | ,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is an important focus for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ing how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s are progressing to sustainability is therefore a critical need. But it is dependent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tools to measure progress, particularly, we argue, at the regional level.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at the regional scale is important since it's at this scale where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ecological functioning are most closely linked. However, our recent study that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 at the regional scale found methods developed for the global, national and state scales are not entirely effective at assessing sustainability at this spatial scale. Following on from this critique, we developed and tested a new method for assessing sustainability, which we believe is applicable at the regional scale. The framework, Sustaining Human Carrying Capacity (SHCC), evaluat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regional human activities by considering the pressures these activities have on regional ecosystems. SHCC was tested and evaluated at the regional scale, demonstrating its potential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monitoring sustainability. It also has potential to be used to inform the community and decision makers abo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ir region, and help guide strategic planning to progress sustainability. |
[40] | , <p>目前全国性贫困格局已基本消除,但欠发达地区的连片集中分布格局仍未发生显著变化。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分布格局与资源环境要素的空间耦合关系,划分了国家级贫困县的资源环境约束类型;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案例,解析了欠发达地区区域总体承载力较弱、资源环境负荷超载、要素间变化响应敏感、承载力提升潜力受限以及超载后修复代价巨大的基本特征;阐释了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超载人口流动与迁移、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资源环境要素区际交互、大规模工程建设过程以及自然灾害突发与气候变暖等新兴因素的多重影响,并探讨了优化提升其总体承载力的对策建议。</p> . , <p>目前全国性贫困格局已基本消除,但欠发达地区的连片集中分布格局仍未发生显著变化。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分布格局与资源环境要素的空间耦合关系,划分了国家级贫困县的资源环境约束类型;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案例,解析了欠发达地区区域总体承载力较弱、资源环境负荷超载、要素间变化响应敏感、承载力提升潜力受限以及超载后修复代价巨大的基本特征;阐释了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超载人口流动与迁移、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资源环境要素区际交互、大规模工程建设过程以及自然灾害突发与气候变暖等新兴因素的多重影响,并探讨了优化提升其总体承载力的对策建议。</p> |
[41] | , 在快速城市化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滨湖城市作为城湖共生体,具有湖泊生态系统和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双重属性,既是中国新型城市化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单元之一,又是湖泊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激化的高度敏感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发展与风险共存。以行政区划调整后将巢湖纳入内湖的新合肥市为例,借助GIS平台,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敏感性评价法构成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以水域因子、坡度因子、湿地因子、覆被因子、灾害风险因子组建资源环境约束指标体系,将合肥市域划分为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5 种资源环境承载类型区;基于反规划理念,构建滨湖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并划定作为城市扩展生态底线的刚性和弹性空间增长边界。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城市空间资源环境保障能力、人口与用地规模,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明确城市空间扩展方向,科学划定城市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增长边界。该方法在中国滨湖城市的空间增长规模与方向、湖泊生态系统安保与开发、城市用地调控与优化组合以及城市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评价方面可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 在快速城市化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滨湖城市作为城湖共生体,具有湖泊生态系统和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双重属性,既是中国新型城市化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单元之一,又是湖泊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激化的高度敏感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发展与风险共存。以行政区划调整后将巢湖纳入内湖的新合肥市为例,借助GIS平台,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敏感性评价法构成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以水域因子、坡度因子、湿地因子、覆被因子、灾害风险因子组建资源环境约束指标体系,将合肥市域划分为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非敏感区5 种资源环境承载类型区;基于反规划理念,构建滨湖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并划定作为城市扩展生态底线的刚性和弹性空间增长边界。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城市空间资源环境保障能力、人口与用地规模,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明确城市空间扩展方向,科学划定城市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增长边界。该方法在中国滨湖城市的空间增长规模与方向、湖泊生态系统安保与开发、城市用地调控与优化组合以及城市规划方案的合理性评价方面可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42] | , . , |
[43] | , 地震灾区是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最剧烈、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深入开展综合地理研究对于协调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鲁甸灾前的资源环境特点与区域发展特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大、贫困面广、生产生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资源环境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尽早启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科学制定重建规划,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开展整个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及近邻地区的防灾减灾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等对策建议。 . , 地震灾区是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最剧烈、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深入开展综合地理研究对于协调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鲁甸灾前的资源环境特点与区域发展特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大、贫困面广、生产生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资源环境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尽早启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科学制定重建规划,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开展整个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及近邻地区的防灾减灾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等对策建议。 |
[44] | , . , |
[45] | , <p>结合国家汶川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工作任务,对区域人口容量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研究。依据区域人口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汶川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耕地总量为基本约束的人口容量测算思路,并对影响区域人口承载能力的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由此确定了测算人口容量的政策参数。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容量分析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模型,对灾区各县市的合理人口容量、人口超载情况及人口超载的不同类型,灾后人口调整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分析表明,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区的51个县市区的灾后实际人口为2025.91万人,而整个区域未来可以承受的总人口在2970万人左右,整个区域的人口容量尚有较大富余。为了避免跨县跨区域人口迁移的后续难题,应该重点解决由于地震而引起的部分县市的人口超载问题。在51个县市区当中,这样的县包括汶川、北川和茂县,三县的超载总人口为10万人左右。3县目前在外打工的人口较少,仅靠打工所在地省市对于这一部分人口进行就地安置不足以解决10万人口的超载问题。为此,有必要采取更加直接的中长期人口对策,包括实施跨县人口转移,提高耕地的复垦率、通过政策扶持的手段提高城镇化率、降低农村居民对于耕地的依赖度等。</p> . , <p>结合国家汶川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工作任务,对区域人口容量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研究。依据区域人口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汶川地震灾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耕地总量为基本约束的人口容量测算思路,并对影响区域人口承载能力的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由此确定了测算人口容量的政策参数。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容量分析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模型,对灾区各县市的合理人口容量、人口超载情况及人口超载的不同类型,灾后人口调整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分析表明,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区的51个县市区的灾后实际人口为2025.91万人,而整个区域未来可以承受的总人口在2970万人左右,整个区域的人口容量尚有较大富余。为了避免跨县跨区域人口迁移的后续难题,应该重点解决由于地震而引起的部分县市的人口超载问题。在51个县市区当中,这样的县包括汶川、北川和茂县,三县的超载总人口为10万人左右。3县目前在外打工的人口较少,仅靠打工所在地省市对于这一部分人口进行就地安置不足以解决10万人口的超载问题。为此,有必要采取更加直接的中长期人口对策,包括实施跨县人口转移,提高耕地的复垦率、通过政策扶持的手段提高城镇化率、降低农村居民对于耕地的依赖度等。</p> |
[46] | , 国家的主体功能区划给地理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功能区不同于以往的差异区,是外部性视角下的产物,强调的是一个区域对于其他区域的作用,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提出了外部性定义下区域"空间作用"的特征,以区别于人们通常提到的"空间相互作用",也讨论了"相互作用"概念的模糊性。提出,对"地理运动"的考察可以证实外部性和空间作用,但是这个考察将遇到方法上的困难,因此成为主体功能区划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主体功能区划面临的另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如何划分不同空间规律作用下的区域边界,强调自然综合体的区域边界遵循的是区域分异规律,而经济发展空间过程遵循的是中心地理论,两者不能混淆。"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消极的概念,容易忽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没有涉及地表生态环境与地下矿物资源的关系。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的问题是,主体功能区划的价值目标是要实现人口的合理配置。针对这个目标,从理论上讲,过去和现在形成的人口配置基本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地理格局,从实践上讲,迁移人口会遇到国际政治、国内就业机会、城市体制、民族地区等诸多障碍。 . , 国家的主体功能区划给地理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功能区不同于以往的差异区,是外部性视角下的产物,强调的是一个区域对于其他区域的作用,而不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提出了外部性定义下区域"空间作用"的特征,以区别于人们通常提到的"空间相互作用",也讨论了"相互作用"概念的模糊性。提出,对"地理运动"的考察可以证实外部性和空间作用,但是这个考察将遇到方法上的困难,因此成为主体功能区划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主体功能区划面临的另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如何划分不同空间规律作用下的区域边界,强调自然综合体的区域边界遵循的是区域分异规律,而经济发展空间过程遵循的是中心地理论,两者不能混淆。"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消极的概念,容易忽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没有涉及地表生态环境与地下矿物资源的关系。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的问题是,主体功能区划的价值目标是要实现人口的合理配置。针对这个目标,从理论上讲,过去和现在形成的人口配置基本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地理格局,从实践上讲,迁移人口会遇到国际政治、国内就业机会、城市体制、民族地区等诸多障碍。 |
[47] | , 为深度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准确把握承载力变化趋势,从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3个子系统中选取18个指标构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3年的承载力和3个子系统内部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并采用灰色关联系数选择和识别影响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2000-2005年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略微下降,但"十一五"以来,安徽省承载力水平稳步提升.经济子系统发展力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0.99524,几乎达到最优承载力水平;资源承载子系统承载力水平波动起伏,但总体变化幅度小,基本呈"V"型曲线;环境承载子系统(除2009年外)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0.98106;其中,经济子系统发展力和环境承载子系统承载力变化趋势与整个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发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4个指标是影响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 . , 为深度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准确把握承载力变化趋势,从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3个子系统中选取18个指标构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3年的承载力和3个子系统内部承载力水平进行评价,并采用灰色关联系数选择和识别影响承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2000-2005年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略微下降,但"十一五"以来,安徽省承载力水平稳步提升.经济子系统发展力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0.99524,几乎达到最优承载力水平;资源承载子系统承载力水平波动起伏,但总体变化幅度小,基本呈"V"型曲线;环境承载子系统(除2009年外)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0.98106;其中,经济子系统发展力和环境承载子系统承载力变化趋势与整个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发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4个指标是影响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 |
[48] | , 系统分析"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普适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集对分析理论中的对立度,识别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瓶颈因子,结合瓶颈因子出现频次确定资源环境承载力针对性评价指标体系。实例显示,针对泉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为: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水土协调度、水环境纳污能力、环境用水率、城市化水平、人均GDP。 . , 系统分析"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普适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集对分析理论中的对立度,识别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瓶颈因子,结合瓶颈因子出现频次确定资源环境承载力针对性评价指标体系。实例显示,针对泉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为: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水土协调度、水环境纳污能力、环境用水率、城市化水平、人均GDP。 |
[49] | , 在全国范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 开展生态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区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 依据当地发展特点, 在ESI模型和状态空间法的基础上, 构建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 对区域的生态现状承载情况及资源开发利用与污染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并从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角度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区域环境健康状况; 采用2010年的区域统计相关数据分析了其空间序列的资源环境承载分布情况, 探讨了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该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生态承载力指数最低的县市只有0.135; 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中南部生态承载力指数较高,最大值为0.795; 水源涵养能力和固碳吐氧能力是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的主控因子。研究区社会经济压力指数较高, 最高地区达到0.517, 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大; 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分析表明, 区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资源能源消耗; 社会经济压力指数的主控因子是单位面积工业三废排放量、人口密度、能耗指数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中南部较大, 少数“超载”区域指数值高达6.790, 承载力分布特点总体中部好于周边;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气温、植被覆盖度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脱钩指数分析显示生态或社会经济发展单方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小, 为“相对脱钩”; 发展压力受植被覆盖度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等影响大, 但是总体仍处发展稳定阶段, 需要分区域制定发展对策。 . , 在全国范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 开展生态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区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 依据当地发展特点, 在ESI模型和状态空间法的基础上, 构建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 对区域的生态现状承载情况及资源开发利用与污染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并从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角度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区域环境健康状况; 采用2010年的区域统计相关数据分析了其空间序列的资源环境承载分布情况, 探讨了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该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生态承载力指数最低的县市只有0.135; 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中南部生态承载力指数较高,最大值为0.795; 水源涵养能力和固碳吐氧能力是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的主控因子。研究区社会经济压力指数较高, 最高地区达到0.517, 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大; 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分析表明, 区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资源能源消耗; 社会经济压力指数的主控因子是单位面积工业三废排放量、人口密度、能耗指数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中南部较大, 少数“超载”区域指数值高达6.790, 承载力分布特点总体中部好于周边;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气温、植被覆盖度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脱钩指数分析显示生态或社会经济发展单方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小, 为“相对脱钩”; 发展压力受植被覆盖度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等影响大, 但是总体仍处发展稳定阶段, 需要分区域制定发展对策。 |
[50] | 资源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相互交叉的边缘应用科学,它是研究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相互关系、资源经济系统与资源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资源科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各类资源的基础学科。资源地学、资源生态学与资源经济学是资源科学的三个理论分支学科。本书在讨论资源分类基础上提出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包括基础资源学、部门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并提出“三维”框架的设想。本书共撰写16门分支学科,包括各分支学科的定位、定义、研究对象、任务与主要内容,学科的理论基础,发展趋势等。本书对21世纪资源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概括为6个方面,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与社会的研究和资源安全战略的研究。在资源科学领域方面阐述了发展与完善资源科学体系应包括资源科学的理论化、信息化、工程化和管理科学化等四项内容。本书可供资源科学、地学、生态学与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专业人员参考。 资源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相互交叉的边缘应用科学,它是研究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相互关系、资源经济系统与资源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资源科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各类资源的基础学科。资源地学、资源生态学与资源经济学是资源科学的三个理论分支学科。本书在讨论资源分类基础上提出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包括基础资源学、部门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并提出“三维”框架的设想。本书共撰写16门分支学科,包括各分支学科的定位、定义、研究对象、任务与主要内容,学科的理论基础,发展趋势等。本书对21世纪资源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概括为6个方面,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与社会的研究和资源安全战略的研究。在资源科学领域方面阐述了发展与完善资源科学体系应包括资源科学的理论化、信息化、工程化和管理科学化等四项内容。本书可供资源科学、地学、生态学与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专业人员参考。 |
[51] | , <p>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LUCC)研究 ,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前沿的核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生态与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问题 ,都与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 ,面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开展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的系统研究 ,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战略意义。本文重点对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重点问题的关系 ,以及面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LUCC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等进行了讨论</p> . , <p>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LUCC)研究 ,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前沿的核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生态与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问题 ,都与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 ,面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开展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的系统研究 ,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战略意义。本文重点对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重点问题的关系 ,以及面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LUCC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等进行了讨论</p> |
[52] | ,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远未达到优化的水平,农业土地利用的规模不经济等土地利用问题都可通过土地整理加以解决,我国未来土地管理的任务会更多的在"土地整理"方面。我国土地整理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这种区域差异,它将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大多数区域的土地利用形态都要经历一些发展阶段,即经过一段时期的持续变化后,直至与其它类型之间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土地整理的目标、模式及政策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待整理区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阶段是区域发展进程中必须要经历的。然而,通过实施土地整理,调整用地结构,可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的转变,同时它也会向土地整理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远未达到优化的水平,农业土地利用的规模不经济等土地利用问题都可通过土地整理加以解决,我国未来土地管理的任务会更多的在"土地整理"方面。我国土地整理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这种区域差异,它将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大多数区域的土地利用形态都要经历一些发展阶段,即经过一段时期的持续变化后,直至与其它类型之间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土地整理的目标、模式及政策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待整理区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阶段是区域发展进程中必须要经历的。然而,通过实施土地整理,调整用地结构,可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的转变,同时它也会向土地整理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53] | , <p>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很复杂的现象,参与该项目的研究人员要避免“瞎子摸大象”那样的片面性,必须寻求新的综合研究途径。为此,不能简单地沿袭传统土地利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需要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论题;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必须有一种普遍的、综合的认识;需要将多个案例研究联结为一个可代表区域空间异质性的网络,需要作多空间尺度的研究,从而将地方尺度和区域尺度的土地覆被动态联系起来;需要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并将从农户调查到遥感数据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尤其需要形成关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综合科学理论框架</p> . , <p>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很复杂的现象,参与该项目的研究人员要避免“瞎子摸大象”那样的片面性,必须寻求新的综合研究途径。为此,不能简单地沿袭传统土地利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需要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论题;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必须有一种普遍的、综合的认识;需要将多个案例研究联结为一个可代表区域空间异质性的网络,需要作多空间尺度的研究,从而将地方尺度和区域尺度的土地覆被动态联系起来;需要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并将从农户调查到遥感数据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尤其需要形成关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综合科学理论框架</p> |
[54] |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LUCC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本文综述了2002年8月在南非德班国际地理学联合会(IGU)"2002年区域地理大会"上有关LUCC的主要研究成果,认为国际上LUCC研究在应用RS、GIS技术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评价与制图;农村与农业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力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等五个方面取得最新进展,反映出LUCC研究范围在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在进一步深化。 .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LUCC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本文综述了2002年8月在南非德班国际地理学联合会(IGU)"2002年区域地理大会"上有关LUCC的主要研究成果,认为国际上LUCC研究在应用RS、GIS技术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评价与制图;农村与农业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力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等五个方面取得最新进展,反映出LUCC研究范围在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在进一步深化。 |
[55] | , 通过利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植被指数等指标,采用GIS工具和数学模型方法,对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进行分析,结论为:中国现有土地覆盖状况代表着中国总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为202的一种开发利用水平。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极限为400看,中国土地资源总的开发程度仅达开发极限的一半;东部湿润区以耕地型覆盖为主,开发利用程度高;西北地区以未利用土地覆盖型为主,土地利用程度低。中国植被指数值的大小分布同中国植被类型分布密切相关,其值大小分布也反映了中国水热的空间分布格局。 . , 通过利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植被指数等指标,采用GIS工具和数学模型方法,对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进行分析,结论为:中国现有土地覆盖状况代表着中国总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为202的一种开发利用水平。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极限为400看,中国土地资源总的开发程度仅达开发极限的一半;东部湿润区以耕地型覆盖为主,开发利用程度高;西北地区以未利用土地覆盖型为主,土地利用程度低。中国植被指数值的大小分布同中国植被类型分布密切相关,其值大小分布也反映了中国水热的空间分布格局。 |
[56] | , <p>在土地利用变化时空信息平台的支持下,本文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我国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分析了这些规律形成的主要政策、经济和自然成因。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全国耕地总面积呈北增南减、总量增加的趋势,增量主要来自对北方草地和林地的开垦。林业用地面积呈现总体减少的趋势,减少的林地主要分布于传统林区,南方水热充沛区造林效果明显。中国城乡建设用地整体上表现为持续扩张的态势。90年代后5年总体增速减缓,西部增速加快。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政策调控和经济驱动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据此,本文提出在今后的全国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我国现代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分异规律。同时,在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规划中也应强调自然地理地带的针对性,同时要改变传统的资源规划与管理思路,在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发挥跨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优势</p> . , <p>在土地利用变化时空信息平台的支持下,本文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我国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分析了这些规律形成的主要政策、经济和自然成因。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全国耕地总面积呈北增南减、总量增加的趋势,增量主要来自对北方草地和林地的开垦。林业用地面积呈现总体减少的趋势,减少的林地主要分布于传统林区,南方水热充沛区造林效果明显。中国城乡建设用地整体上表现为持续扩张的态势。90年代后5年总体增速减缓,西部增速加快。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政策调控和经济驱动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据此,本文提出在今后的全国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我国现代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分异规律。同时,在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规划中也应强调自然地理地带的针对性,同时要改变传统的资源规划与管理思路,在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发挥跨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优势</p> |
[57] | , 从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综合性"出发,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的观点。并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解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三个重要内容: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效益驱使、以及协调发展理念作用等;提出了规制、对策的经济评价、以及环境伦理等三个人文地理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新命题。 . , 从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综合性"出发,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的观点。并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解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三个重要内容: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效益驱使、以及协调发展理念作用等;提出了规制、对策的经济评价、以及环境伦理等三个人文地理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新命题。 |
[58] | ,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本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土地利用的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以湖北省为例,对湖北省近五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程度、耕地状况、森林植被覆盖、城市扩展、水域湖泊状况等时空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时对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为定性定量研究我国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演变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 . ,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本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土地利用的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以湖北省为例,对湖北省近五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程度、耕地状况、森林植被覆盖、城市扩展、水域湖泊状况等时空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时对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为定性定量研究我国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演变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 |
[59] | , 以黄土高原为重点, 对植被变化及其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对植被研究态势,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生态过程、土壤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做了简要的述评,对该领域的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 以黄土高原为重点, 对植被变化及其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对植被研究态势,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生态过程、土壤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做了简要的述评,对该领域的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60] | ,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CAS IR GRID))以发展机构知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为目标,快速实现对本机构知识资产的收集、长期保存、合理传播利用,积极建设对知识内容进行捕获、转化、传播、利用和审计的能力,逐步建设包括知识内容分析、关系分析和能力审计在内的知识服务能力,开展综合知识管理。 . ,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CAS IR GRID))以发展机构知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为目标,快速实现对本机构知识资产的收集、长期保存、合理传播利用,积极建设对知识内容进行捕获、转化、传播、利用和审计的能力,逐步建设包括知识内容分析、关系分析和能力审计在内的知识服务能力,开展综合知识管理。 |
[61] | , 根据土地利用和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特征分析,提出了表征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因素的指标,分析了二者的联系以探讨人类驱动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指出了人类驱动因素在解释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贡献,为协调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提供依据,为进一步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积累方法和经验。 . , 根据土地利用和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特征分析,提出了表征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因素的指标,分析了二者的联系以探讨人类驱动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指出了人类驱动因素在解释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贡献,为协调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提供依据,为进一步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积累方法和经验。 |
[62] | , <p>随着区域土地利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区域土地利用的转化及其驱动机制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区域土地利用转化的研究表明,人文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转化主导驱动力的观点已得到共识,但其驱动机制及其驱动力的传导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搜索和实地调研,揭示了90年代以来温州市土地利用转化的基本特征。指出土地利用转化的关键性人文因素主要是政策驱动力、经济驱动力与城镇化发展驱动力,这三种驱动力共同存在,相互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各自的主导传导机制。为此国家在实施区域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时,应当因地制宜,更加关注主导人文驱动力在具体区域环境下的重要程度及其结合过程。</p> . , <p>随着区域土地利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区域土地利用的转化及其驱动机制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区域土地利用转化的研究表明,人文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转化主导驱动力的观点已得到共识,但其驱动机制及其驱动力的传导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搜索和实地调研,揭示了90年代以来温州市土地利用转化的基本特征。指出土地利用转化的关键性人文因素主要是政策驱动力、经济驱动力与城镇化发展驱动力,这三种驱动力共同存在,相互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各自的主导传导机制。为此国家在实施区域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时,应当因地制宜,更加关注主导人文驱动力在具体区域环境下的重要程度及其结合过程。</p> |
[63] | , 土地整理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增加土地效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的内涵和目标 ,结合我国的国家目标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域差异 ,阐明了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对于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高和人地矛盾尖锐的东部地区 ,结合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时机 ,大力推进农地整理 ,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经营规模水平 ,努力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 ;同时 ,逐步推进非农用地整理 ,减轻非农建设用地对农地的压力。 2对于土地利用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中等的中部地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 ,在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变注重农地整理的数量向注重农地质量转变。3对于土地利用程度低、社会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土地整理与退耕还林还草、治水、治沙相结合 ,改善生态环境 ;加大对现有耕地科技含量的投入 ,提高耕地的产出率。此外 ,土地整理应加紧制订、修订和完善相关土地政策 ,探索成立土地银行和公司参与等 ,实现土地整理资金的多元化。 . , 土地整理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增加土地效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的内涵和目标 ,结合我国的国家目标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域差异 ,阐明了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对于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高和人地矛盾尖锐的东部地区 ,结合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时机 ,大力推进农地整理 ,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经营规模水平 ,努力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 ;同时 ,逐步推进非农用地整理 ,减轻非农建设用地对农地的压力。 2对于土地利用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中等的中部地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 ,在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变注重农地整理的数量向注重农地质量转变。3对于土地利用程度低、社会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土地整理与退耕还林还草、治水、治沙相结合 ,改善生态环境 ;加大对现有耕地科技含量的投入 ,提高耕地的产出率。此外 ,土地整理应加紧制订、修订和完善相关土地政策 ,探索成立土地银行和公司参与等 ,实现土地整理资金的多元化。 |
[64] | , <p>空心村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期出现的一种乡村地域系统退化性演变的结果,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空心村现状调查、潜力评价和整治模式研究,对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地处黄淮海平原的山东省禹城市为例,基于48 个典型村庄、401 份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意愿的农户问卷调查,重点开展了空心村整治模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村庄普遍存在村庄规模小、布局散,宅基地闲置多,村庄建设规划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等问题;农民对空心村整治的意愿强烈,87.0%的农户对推进空心村整治与中心村建设表示愿意和非常愿意;围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和推动农村空间重构、资源整合、集约用地的指导思想,将国家战略同农民意愿有机结合,提出了城镇化引领型、中心村整合型和村内集约型等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p> . , <p>空心村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期出现的一种乡村地域系统退化性演变的结果,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空心村现状调查、潜力评价和整治模式研究,对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地处黄淮海平原的山东省禹城市为例,基于48 个典型村庄、401 份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意愿的农户问卷调查,重点开展了空心村整治模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村庄普遍存在村庄规模小、布局散,宅基地闲置多,村庄建设规划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等问题;农民对空心村整治的意愿强烈,87.0%的农户对推进空心村整治与中心村建设表示愿意和非常愿意;围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和推动农村空间重构、资源整合、集约用地的指导思想,将国家战略同农民意愿有机结合,提出了城镇化引领型、中心村整合型和村内集约型等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p> |
[65] | , 基于对河南省一个空心村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从时间和空间扩展 的角度对村庄空心化扩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扩展时段内,村庄的扩展规模和速度有明显差异,这与村庄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有 关.在村庄空间扩张的过程中,村庄所处的地形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庄居民的建房偏好与行为,进而进一步影响到村庄的空间扩展特征.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 是促进空心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住宅消费需求.居民在建房资金筹备上的提前消费行为又提高了建房愿望.此外,人口增 多,家庭结构小型化,居民居住偏好改变等因素进一步深化了村庄空心化,而现有村庄住宅政策的不完善是导致空心化形成的深层制度原因. . , 基于对河南省一个空心村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从时间和空间扩展 的角度对村庄空心化扩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扩展时段内,村庄的扩展规模和速度有明显差异,这与村庄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有 关.在村庄空间扩张的过程中,村庄所处的地形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庄居民的建房偏好与行为,进而进一步影响到村庄的空间扩展特征.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 是促进空心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住宅消费需求.居民在建房资金筹备上的提前消费行为又提高了建房愿望.此外,人口增 多,家庭结构小型化,居民居住偏好改变等因素进一步深化了村庄空心化,而现有村庄住宅政策的不完善是导致空心化形成的深层制度原因. |
[66] | 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入手,介绍了其基本内涵和研究进展,阐述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目标以及评价方法,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持续评价模式。 . , 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入手,介绍了其基本内涵和研究进展,阐述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目标以及评价方法,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持续评价模式。 |
[67] | ,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土地整理具有效益的统一性,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国民经济与整理区农户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环境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贡献与影响;土地整理的景观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景观的影响;而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综合。 . ,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土地整理具有效益的统一性,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国民经济与整理区农户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环境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贡献与影响;土地整理的景观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景观的影响;而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综合。 |
[68] | ,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对土地整理科学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部分土地整理活动由于缺乏生态效益的规范和约束而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文阐述了土地整理内容,分析了生态效益评价在土地整理中的地位,通过对土地整理效应特征和边界的辨析,以能值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以自然环境系统的无偿能值投入变化量为表征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评价公式。 . ,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对土地整理科学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部分土地整理活动由于缺乏生态效益的规范和约束而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文阐述了土地整理内容,分析了生态效益评价在土地整理中的地位,通过对土地整理效应特征和边界的辨析,以能值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以自然环境系统的无偿能值投入变化量为表征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评价公式。 |
[69] | , 土地整理是在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紧缺性日益突出的形式下,国家为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而提出的、以提高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为目的重要举措,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开展,并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成为现实国土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在此背景下,该文首先探讨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并对当前我雇哦土地整理活动的内容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全面评价土地整理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和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土地整理项目提供理论基础。 . , 土地整理是在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紧缺性日益突出的形式下,国家为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而提出的、以提高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为目的重要举措,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开展,并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成为现实国土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在此背景下,该文首先探讨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并对当前我雇哦土地整理活动的内容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全面评价土地整理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和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土地整理项目提供理论基础。 |
[70] | , 本文在回顾中国矿区土地修复与恢复重建研究工作的历史基础上,着重从土壤科学与生态学的角度综述(1)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的限制因素;(2)矿区退化土壤的物理和化学修复;(3)矿区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稳定和提取修复;(4)矿区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及动物协同修复;(5)矿区土地修复的技术要求与管理;(6)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的未来研究与发展.旨在推动中国矿区土地资源修复与生态环境恢复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 . , 本文在回顾中国矿区土地修复与恢复重建研究工作的历史基础上,着重从土壤科学与生态学的角度综述(1)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的限制因素;(2)矿区退化土壤的物理和化学修复;(3)矿区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稳定和提取修复;(4)矿区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及动物协同修复;(5)矿区土地修复的技术要求与管理;(6)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的未来研究与发展.旨在推动中国矿区土地资源修复与生态环境恢复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 |
[71] | , 述评了中国矿业废弃地的现状及其环境影响 ,系统总结了几十年来中国矿业废弃地复垦的理论研究、法规建设和实践方面的进展情况和不足之处。同时指出 :根据中国国情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废弃地复垦的技术体系和模式、卓有成效的促成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合、修订完善现有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政策法规是中国矿业废弃地复垦工作的当务之急。 . , 述评了中国矿业废弃地的现状及其环境影响 ,系统总结了几十年来中国矿业废弃地复垦的理论研究、法规建设和实践方面的进展情况和不足之处。同时指出 :根据中国国情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废弃地复垦的技术体系和模式、卓有成效的促成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合、修订完善现有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政策法规是中国矿业废弃地复垦工作的当务之急。 |
[72] | , <p>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我国有限土地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研究的特色是以大连城市化区为例在归纳GIS方法应用的基础上,将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单纯权重叠加法推广到加权的潜力—限制性分析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把评价要素分为生态潜力和生态限制性两大类,通过取大原则和成对明智比较法分别确定权重,从而更加科学确定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大连可做高强度开发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850.46 km<sup>2</sup>,约占总面积的6.28%;可在指导下进行适度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为1835.97 km<sup>2</sup>,占总市域面积的13.56%;而不宜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不适宜和中低适宜区)面积为10851.92km<sup>2</sup>,约占总市域面积的80.16%,即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范围应该控制在区域的20%土地利用类型中,另外80%的土地不适宜进行城市建设的开发。根据上述结果,全区规划分为优化建设区、重点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并提出用地分区发展管制对策。</p> . , <p>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我国有限土地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研究的特色是以大连城市化区为例在归纳GIS方法应用的基础上,将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单纯权重叠加法推广到加权的潜力—限制性分析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把评价要素分为生态潜力和生态限制性两大类,通过取大原则和成对明智比较法分别确定权重,从而更加科学确定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大连可做高强度开发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850.46 km<sup>2</sup>,约占总面积的6.28%;可在指导下进行适度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为1835.97 km<sup>2</sup>,占总市域面积的13.56%;而不宜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不适宜和中低适宜区)面积为10851.92km<sup>2</sup>,约占总市域面积的80.16%,即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范围应该控制在区域的20%土地利用类型中,另外80%的土地不适宜进行城市建设的开发。根据上述结果,全区规划分为优化建设区、重点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并提出用地分区发展管制对策。</p> |
[73] | ,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严重,与此同时,城市存量土地却存在粗放利用现象,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首次针对全省范围内不同规模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城),采用“同质异量”的指标合理值,从宏观上评价全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划分出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4种类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理论和方法上对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研究,划分的潜力级别对河北省宏观调控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向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 ,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严重,与此同时,城市存量土地却存在粗放利用现象,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首次针对全省范围内不同规模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城),采用“同质异量”的指标合理值,从宏观上评价全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划分出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4种类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理论和方法上对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性的研究,划分的潜力级别对河北省宏观调控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向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
[74] | , 研究目的:构建模型,对工业内部不同行业企业用地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定量化评价。根据定量化评价结果并结合 昆山市实际情况提出产业调整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研究结果:昆山 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业导向是大力发展电子及相关高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当促进食品、服装、皮革、金属发展;适当抑 止纸制品、化工、交通、塑胶行业扩张;适当引进机械生产。研究结论:必须根据各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的大小 和资源消耗情况,进行产业调整和制定鼓励和抑制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 . , 研究目的:构建模型,对工业内部不同行业企业用地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定量化评价。根据定量化评价结果并结合 昆山市实际情况提出产业调整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研究结果:昆山 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业导向是大力发展电子及相关高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当促进食品、服装、皮革、金属发展;适当抑 止纸制品、化工、交通、塑胶行业扩张;适当引进机械生产。研究结论:必须根据各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的大小 和资源消耗情况,进行产业调整和制定鼓励和抑制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 |
[75] | , 国内外有关土地资源的综合研究自7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一个系统 的应用基础学科--土地科学.进入90年代,在有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深化过程中,着眼于土地动态的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被列入核心研究领域;最近,旨在更好 地掌握土地质量变化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LQIs)研究又被土地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几大国际组织确定为优先研究项目.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有关土 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源起、概念框架、最新进展及在研项目的情况. . , 国内外有关土地资源的综合研究自7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一个系统 的应用基础学科--土地科学.进入90年代,在有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深化过程中,着眼于土地动态的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被列入核心研究领域;最近,旨在更好 地掌握土地质量变化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LQIs)研究又被土地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几大国际组织确定为优先研究项目.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有关土 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源起、概念框架、最新进展及在研项目的情况. |
[76] | , 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可是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及评价研究尚未真正开展,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研究几乎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在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概念、内容和目标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代表性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浙江嘉兴市为例,以嘉兴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作为本评价的目标层,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系统层着手,细化研究的层次,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完备性等检验,最终从状态层选择了24项变量层指标,构建了适合区域特征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相关数学方法,计算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结合AHP法等确定的指标权重,对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嘉兴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虽稍有好转,但还处于“较差”的安全状态;最后对嘉兴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 , 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可是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及评价研究尚未真正开展,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研究几乎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在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概念、内容和目标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代表性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浙江嘉兴市为例,以嘉兴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作为本评价的目标层,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系统层着手,细化研究的层次,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完备性等检验,最终从状态层选择了24项变量层指标,构建了适合区域特征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相关数学方法,计算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结合AHP法等确定的指标权重,对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嘉兴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虽稍有好转,但还处于“较差”的安全状态;最后对嘉兴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
[77] | ,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 ,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
[78] | , <p>建立了量化评价模型,对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潜力及其差异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指出库区土地利用总体上处于弱持续发展的阶段,而且地区差异悬殊、面临的障碍因素多。因此,未来库区土地利用优化决策的关键在于遵照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原则,正确处理生态建设、移民安置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主要的途径模式包括植树造林、坡地改梯田、优化结构和产业突破等四个方面。</p> . , <p>建立了量化评价模型,对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潜力及其差异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指出库区土地利用总体上处于弱持续发展的阶段,而且地区差异悬殊、面临的障碍因素多。因此,未来库区土地利用优化决策的关键在于遵照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的原则,正确处理生态建设、移民安置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主要的途径模式包括植树造林、坡地改梯田、优化结构和产业突破等四个方面。</p> |
[79] | , <p>人类活动强度是表征人类对陆地表层影响和作用程度的综合指标。在定义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建设用地当量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人类活动强度算法模型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建设用地当量系数折算方法,并利用1984-2008年期间6个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对中国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大致以2000年为界,前期增长相对缓慢,后期增长明显加快,1984年全国的人类活动强度为7.63%,到2008年上升为8.54%。2008年县级单元的人类活动强度按大于27%、16%~27%、10%~16%、6%~10%和小于6%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其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以贺兰山—龙门山—景洪线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是高、较高和中等类型的集中分布区,低和较低类型呈条带状分布于山地、丘陵区;西部以低和较低类型为主体,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东部及新疆天山南北坡有零散的中等和较高类型分布。</p> . , <p>人类活动强度是表征人类对陆地表层影响和作用程度的综合指标。在定义陆地表层人类活动强度、建设用地当量等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人类活动强度算法模型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建设用地当量系数折算方法,并利用1984-2008年期间6个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对中国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大致以2000年为界,前期增长相对缓慢,后期增长明显加快,1984年全国的人类活动强度为7.63%,到2008年上升为8.54%。2008年县级单元的人类活动强度按大于27%、16%~27%、10%~16%、6%~10%和小于6%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其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以贺兰山—龙门山—景洪线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是高、较高和中等类型的集中分布区,低和较低类型呈条带状分布于山地、丘陵区;西部以低和较低类型为主体,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东部及新疆天山南北坡有零散的中等和较高类型分布。</p> |
[80] | , 随着政府和学术界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日益瞩目,国内涌现出大量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其研究历程的回顾,以及不同方法优缺点的评述,提出未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不仅要着眼于耕地资源,更要研究农用地资源以及城市用地等的综合土地资源承载力,即在保护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健康的情况下,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土地资源能够承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 . , 随着政府和学术界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日益瞩目,国内涌现出大量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其研究历程的回顾,以及不同方法优缺点的评述,提出未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不仅要着眼于耕地资源,更要研究农用地资源以及城市用地等的综合土地资源承载力,即在保护土地资源生态系统健康的情况下,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土地资源能够承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 |
[81] | , 论文在对土地承载力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法 ,将该区土地承载力划分为3种类型区 ,即 :低承载力区、中等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 ,分别代表土地承载力演替从低层次的均衡发展阶段较高层次的不均衡发展阶段高层次的系统协调均衡发展阶段。 . , 论文在对土地承载力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法 ,将该区土地承载力划分为3种类型区 ,即 :低承载力区、中等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 ,分别代表土地承载力演替从低层次的均衡发展阶段较高层次的不均衡发展阶段高层次的系统协调均衡发展阶段。 |
[82] | ,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国家已将水资源列为与粮食、石油资源并列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水资源研究已成为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领域。论文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研究发展过程;介绍了近十年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主要学术交流情况,总结了近期我国水资源研究进展;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学科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近期水资源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十年我国水资源学术交流发展方向。 . ,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国家已将水资源列为与粮食、石油资源并列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水资源研究已成为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领域。论文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研究发展过程;介绍了近十年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主要学术交流情况,总结了近期我国水资源研究进展;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学科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近期水资源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十年我国水资源学术交流发展方向。 |
[83] | , <p>我国水资源具有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等特点,加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态势十分严峻。切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的科技支撑体系,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分析了当前水资源研究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阐述了我国“十二五”水资源科技发展思路与战略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重大水资源科学问题,对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水资源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p> . , <p>我国水资源具有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等特点,加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态势十分严峻。切实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的科技支撑体系,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分析了当前水资源研究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阐述了我国“十二五”水资源科技发展思路与战略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重大水资源科学问题,对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水资源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p> |
[84] | , 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水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基础资源 ,还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根据水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机制、类型和效用 ,把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四大类。水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人类生活及生产用水、水力发电、内陆航运、水产品生产、基因资源等 ;调节功能主要包括水文调节、河流输送、侵蚀控制、水质净化、空气净化、区域气候调节等 ;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文化多样性、教育价值、灵感启发、美学价值、文化遗产价值、娱乐和生态旅游价值等 ;支持功能是上述服务功能产生的基础 ,其对人类的影响是间接的并且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评价中 ,将我国陆地水生态系统分为河流、水库、湖泊、沼泽四个类型 ,结合基础数据的可获得性 ,建立了由调蓄洪水、疏通河道、水资源蓄积、土壤持留、净化环境、固定碳、提供生境、休闲娱乐 8项功能构成的水生态系统间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初步的评价与估算 ,结果表明其总的价值为 6 0 38.78× 10 8元 ,相当于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品生产等水生态系统提供的直接使用价值的1.6倍。 . , 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水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基础资源 ,还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根据水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机制、类型和效用 ,把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四大类。水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人类生活及生产用水、水力发电、内陆航运、水产品生产、基因资源等 ;调节功能主要包括水文调节、河流输送、侵蚀控制、水质净化、空气净化、区域气候调节等 ;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文化多样性、教育价值、灵感启发、美学价值、文化遗产价值、娱乐和生态旅游价值等 ;支持功能是上述服务功能产生的基础 ,其对人类的影响是间接的并且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评价中 ,将我国陆地水生态系统分为河流、水库、湖泊、沼泽四个类型 ,结合基础数据的可获得性 ,建立了由调蓄洪水、疏通河道、水资源蓄积、土壤持留、净化环境、固定碳、提供生境、休闲娱乐 8项功能构成的水生态系统间接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初步的评价与估算 ,结果表明其总的价值为 6 0 38.78× 10 8元 ,相当于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品生产等水生态系统提供的直接使用价值的1.6倍。 |
[85] | , 综合考虑区域自产水和上游来水条件,构建了水资源支撑指数(WSPI),定量描述区域水资源短缺程度,表征水资源条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通过构建全国评价模型,计算了210 个水资源三级区以及省、县两级行政单元的WSPI。据此划分了水资源支撑能力等级,探讨了我国水资源支撑能力空间格局,分析了其与人口、GDP指标的关系,着重讨论了缺水区域空间分布及其缺水机理的差异性。该方法评价结果与我国实际水资源短缺问题基本一致,表现了较强的适用性,可以为水资源政策制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 , 综合考虑区域自产水和上游来水条件,构建了水资源支撑指数(WSPI),定量描述区域水资源短缺程度,表征水资源条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通过构建全国评价模型,计算了210 个水资源三级区以及省、县两级行政单元的WSPI。据此划分了水资源支撑能力等级,探讨了我国水资源支撑能力空间格局,分析了其与人口、GDP指标的关系,着重讨论了缺水区域空间分布及其缺水机理的差异性。该方法评价结果与我国实际水资源短缺问题基本一致,表现了较强的适用性,可以为水资源政策制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
[86] | , 通过论述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提出 一个气候变化影响决策评估工具,它包括: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潜在影响的定性描述分析、半定量与定量分析以及适应性对策评估.由于不同气候区域所面临 的水资源问题不同,选择中国4个典型案例区域,并确定不同的目标进行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综合研究,提出了甄别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性管理的新的思路、框架与 方法论.该项研究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规划与风险管理提供了途径与方法. . , 通过论述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提出 一个气候变化影响决策评估工具,它包括: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潜在影响的定性描述分析、半定量与定量分析以及适应性对策评估.由于不同气候区域所面临 的水资源问题不同,选择中国4个典型案例区域,并确定不同的目标进行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综合研究,提出了甄别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性管理的新的思路、框架与 方法论.该项研究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规划与风险管理提供了途径与方法. |
[87] | , <p>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总结提出气候变化与水循环是国际全球变化与水科学领域的重大交叉前沿科学问题之一。针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巨大风险,提出科学基础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包括关键的科学问题和需要重点开展基础研究的问题。分析表明:水循环要素变化的检测与归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定量分析和预估水文的不确定性是国际上的难题;气候变化下水循环响应研究正从大气到水文的单向连接向水文—气候作用与反馈的方向发展;水资源脆弱性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水资源安全重点关注的问题。气候变化挑战传统水文理论假定,包括分析和预估水文变化所面临的区域分异性、不确定性和水文极值等问题。开展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影响及其适应对策研究,将是21世纪我国水科学及水资源领域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p> . , <p>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总结提出气候变化与水循环是国际全球变化与水科学领域的重大交叉前沿科学问题之一。针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巨大风险,提出科学基础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包括关键的科学问题和需要重点开展基础研究的问题。分析表明:水循环要素变化的检测与归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定量分析和预估水文的不确定性是国际上的难题;气候变化下水循环响应研究正从大气到水文的单向连接向水文—气候作用与反馈的方向发展;水资源脆弱性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水资源安全重点关注的问题。气候变化挑战传统水文理论假定,包括分析和预估水文变化所面临的区域分异性、不确定性和水文极值等问题。开展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影响及其适应对策研究,将是21世纪我国水科学及水资源领域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p> |
[88] | , 深入分析了人工侧支水循环和天然水循环之闸动态的依存关系,对照水资源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生态属性和环境属性,把水资源划分为水资源系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水生态系统、水环境系统、社会经济五大系统,结合这五大系统构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系统描述指标体系。在描述指标集的基础上,构建属性衡量准则指标集.进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属性的定量识别。进而,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的不同问题,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诊断指标,对具体问题进行识别和诊断。 . , 深入分析了人工侧支水循环和天然水循环之闸动态的依存关系,对照水资源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生态属性和环境属性,把水资源划分为水资源系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水生态系统、水环境系统、社会经济五大系统,结合这五大系统构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系统描述指标体系。在描述指标集的基础上,构建属性衡量准则指标集.进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属性的定量识别。进而,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的不同问题,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诊断指标,对具体问题进行识别和诊断。 |
[89] | , 区域水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其开发阈限存在的客观性.本文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模式,通过阈限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了当前汉中盆地平坝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处的阶段,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 , 区域水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其开发阈限存在的客观性.本文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模式,通过阈限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了当前汉中盆地平坝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处的阶段,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
[90] | ,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和农业用水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农田灌溉节水途径与技术措施,提出根据经济现状,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发展节水灌溉应重点普及输水节水技术,加强地面灌水技术和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与推广,适度发展喷、微灌技术,并注重各项节水技术措施的综合集成,实现农田灌溉各个环节上的全方位节水 . ,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和农业用水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农田灌溉节水途径与技术措施,提出根据经济现状,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发展节水灌溉应重点普及输水节水技术,加强地面灌水技术和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与推广,适度发展喷、微灌技术,并注重各项节水技术措施的综合集成,实现农田灌溉各个环节上的全方位节水 |
[91] | , 立足于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的特点,考虑到区域(或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依赖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和国内其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水平,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性地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级划分标准. . , 立足于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的特点,考虑到区域(或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依赖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和国内其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水平,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性地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级划分标准. |
[92] | , 近50年来,西北干旱区随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展,使区域内工农业与经济得以稳定持续发展。但同时,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变化。①大多数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河道缩短,终端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咸化和污染趋势加剧;②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沙漠化土地面积达67493×10<sup>4</sup>hm<sup>2</sup>,盐碱化耕地面积逾13556×10<sup>4</sup>hm<sup>2</sup>;③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与50年代初相比,天然森林面积减少49%~58%,草地面积减少16%~92%;④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数增加,灾害程度加剧。节约与高效化利用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统一协调是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 近50年来,西北干旱区随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展,使区域内工农业与经济得以稳定持续发展。但同时,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变化。①大多数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河道缩短,终端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咸化和污染趋势加剧;②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沙漠化土地面积达67493×10<sup>4</sup>hm<sup>2</sup>,盐碱化耕地面积逾13556×10<sup>4</sup>hm<sup>2</sup>;③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与50年代初相比,天然森林面积减少49%~58%,草地面积减少16%~92%;④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数增加,灾害程度加剧。节约与高效化利用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统一协调是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93] | , 河流系统的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河流正常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所需要的一定水质最小水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河流系统的生态用水包括河道系统(包括排沙生态用水和水面蒸发生态用水)和洪泛地系统两大系统的生态用水。东辽河流域河道系统生态需水量占年均径流量的44.43%。洪泛地生态用水量为16.87亿m3,占全流域年均降水量的28.02%。必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河流水资源开发的有效调控。 . , 河流系统的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河流正常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所需要的一定水质最小水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河流系统的生态用水包括河道系统(包括排沙生态用水和水面蒸发生态用水)和洪泛地系统两大系统的生态用水。东辽河流域河道系统生态需水量占年均径流量的44.43%。洪泛地生态用水量为16.87亿m3,占全流域年均降水量的28.02%。必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河流水资源开发的有效调控。 |
[94] | , "一带一路"已成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其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我国东北、西北、西南12余省份,多为干旱内陆区,水资源已成为这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升水效率尤为重要。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以此12个省为研究对象,测算这些地区从2000-2013年的水资源禀赋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废水排放效率和综合水效率。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省份的不同水效率均有所增长,但不同水效率均呈现地区差异。以此提出这些省份应该采取的节水和治理措施,为新丝路经济带绿色建设与水效率提升提供参考。 . , "一带一路"已成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其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我国东北、西北、西南12余省份,多为干旱内陆区,水资源已成为这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升水效率尤为重要。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以此12个省为研究对象,测算这些地区从2000-2013年的水资源禀赋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废水排放效率和综合水效率。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省份的不同水效率均有所增长,但不同水效率均呈现地区差异。以此提出这些省份应该采取的节水和治理措施,为新丝路经济带绿色建设与水效率提升提供参考。 |
[95] | , 指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领域在试验仪器设备条件、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研发、精准灌溉和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与区域农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分析了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中在地面灌溉、喷微灌、节水机具、节水材料与制剂、污水灌溉利用、渠道防渗与水量调配、精准灌溉等方面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几个重大研究课题,论述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保障条件建设内容。 . , 指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领域在试验仪器设备条件、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研发、精准灌溉和灌溉系统的自动控制、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与区域农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分析了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研究中在地面灌溉、喷微灌、节水机具、节水材料与制剂、污水灌溉利用、渠道防渗与水量调配、精准灌溉等方面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几个重大研究课题,论述了我国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保障条件建设内容。 |
[96] | , 根据多年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秸秆覆盖对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覆盖下土壤蓄水比对照多45.2~69.3mm,土壤蒸发量比对照减少21.5%~63.2%。而且秸秆覆盖所增加的蓄水量的60%~83%集中在0~50cm土层内;秸秆覆盖有调控土壤供水的作用,使作物苗期耗水减少,需水关键期耗水增加,农田水分供需状况趋于协调。在秸秆覆盖下作物耗水系数比对照减少15.5%~16.7%,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提高0.11~0.31kg·mm#--1·亩#--1。秸秆覆盖技术大面积推广后,可能会大量节约农业用水,使北方旱区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 , 根据多年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秸秆覆盖对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覆盖下土壤蓄水比对照多45.2~69.3mm,土壤蒸发量比对照减少21.5%~63.2%。而且秸秆覆盖所增加的蓄水量的60%~83%集中在0~50cm土层内;秸秆覆盖有调控土壤供水的作用,使作物苗期耗水减少,需水关键期耗水增加,农田水分供需状况趋于协调。在秸秆覆盖下作物耗水系数比对照减少15.5%~16.7%,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提高0.11~0.31kg·mm#--1·亩#--1。秸秆覆盖技术大面积推广后,可能会大量节约农业用水,使北方旱区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
[97] | , 为了促进西部开发,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开始发挥效益和西线工程尚未建成之前,可在东线和中线的受水区范围内置换出一部分引黄水量,重新分配给黄河上中游使用。黄河置换水量的分配是一个特殊的水的使用权的分配问题,也是一个多地区、多目标的决策问题。该文首先探讨了水权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权的分配原则,即有效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构建了水量分配的一整套指标体系。为解决这一多地区目标的决策问题,研究提出了根据这些原则,构建了水量分配的一整套指标体系。为解决这一多地区多目标的决策问题,研究提出了根据水权分配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和模糊决策理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了水权分配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黄河置换水量进行了分配决策,获得了较为合理和满意的结果。 . , 为了促进西部开发,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开始发挥效益和西线工程尚未建成之前,可在东线和中线的受水区范围内置换出一部分引黄水量,重新分配给黄河上中游使用。黄河置换水量的分配是一个特殊的水的使用权的分配问题,也是一个多地区、多目标的决策问题。该文首先探讨了水权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权的分配原则,即有效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构建了水量分配的一整套指标体系。为解决这一多地区目标的决策问题,研究提出了根据这些原则,构建了水量分配的一整套指标体系。为解决这一多地区多目标的决策问题,研究提出了根据水权分配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和模糊决策理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了水权分配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黄河置换水量进行了分配决策,获得了较为合理和满意的结果。 |
[98] | ., 2003( 系统分析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与原则 ,建立了其优化配置模型 ,给出了其实用可行的求解方法 ,并以天津市 2 0 1 0水平年的水资源配置为对象进行了应用研究 . . , 2003( 系统分析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与原则 ,建立了其优化配置模型 ,给出了其实用可行的求解方法 ,并以天津市 2 0 1 0水平年的水资源配置为对象进行了应用研究 . |
[99] | ,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将现状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进而从内在机制、实践进程和评价三方面系统综述了狭义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中国在流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初始水权分配机制、缺乏有机的补偿和机理机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缺乏系统的后效评价体系,致使现状水资源配置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理。为解决上述配置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今后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立符合现代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天然 人工"二元认知模式,建立以水循环为基础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建立具有统一基础的水资源配置准则和建立水资源配置合理性评价标准和体系等。 . ,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将现状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进而从内在机制、实践进程和评价三方面系统综述了狭义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中国在流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初始水权分配机制、缺乏有机的补偿和机理机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缺乏系统的后效评价体系,致使现状水资源配置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理。为解决上述配置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今后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立符合现代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天然 人工"二元认知模式,建立以水循环为基础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建立具有统一基础的水资源配置准则和建立水资源配置合理性评价标准和体系等。 |
[100] | , 依据近些年国际水文水资源学术会议及交流等信息,综述近年来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系统管理提出的新的挑战及国际上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研究的若干特点等问题,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 , 依据近些年国际水文水资源学术会议及交流等信息,综述近年来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系统管理提出的新的挑战及国际上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研究的若干特点等问题,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
[101] | , . , |
[102] | ,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探讨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指出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地表水体维持特定的生态环境功能所必须蓄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构建计算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基础.以海滦河流域为例,分三部分(即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输沙排盐水量和湖泊洼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概算了区域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海滦河流域生态需水量为124×108m3,约占流域地表径流总量的54%.认为海滦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率超过40%时,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 ,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探讨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指出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地表水体维持特定的生态环境功能所必须蓄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构建计算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基础.以海滦河流域为例,分三部分(即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输沙排盐水量和湖泊洼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概算了区域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海滦河流域生态需水量为124×108m3,约占流域地表径流总量的54%.认为海滦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率超过40%时,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
[103] | , 水资源承载力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关系,论文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包括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需求量的计算,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水资源承载力分量的测度等。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地区,因此,论文就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生态需水研究等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水文基础与水资源、社会经济学科的综合研究,促进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区域差异研究。 . , 水资源承载力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关系,论文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包括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需求量的计算,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水资源承载力分量的测度等。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地区,因此,论文就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生态需水研究等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水文基础与水资源、社会经济学科的综合研究,促进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区域差异研究。 |
[104] | , <p>根据最新的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质危机导致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水资源管理缺乏科学体制。认为21世纪中国的水资源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强有力的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工业,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污染防治,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科学管理,维护我国的水资源安全,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p> . , <p>根据最新的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质危机导致水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水资源管理缺乏科学体制。认为21世纪中国的水资源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强有力的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工业,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污染防治,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科学管理,维护我国的水资源安全,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p> |
[105] | , 华北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与平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水资源,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加深、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水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与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与思考。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机制,阐明华北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基础,不仅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 华北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与平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水资源,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加深、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水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与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与思考。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机制,阐明华北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基础,不仅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106] | , 中国水资源安全的主要问题包括:洪旱灾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供水 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生态退化与水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和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相适应及水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不足.今后10-30年,中国还将面临洪旱灾 害损失加剧、供水难度增大、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等威胁.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坚持"适水发展",建立节水型社会;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规,加大水环境防治 力度,保证水质和水环境安全;大力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加强水文水资源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机制;完善水事决策机制. . , 中国水资源安全的主要问题包括:洪旱灾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供水 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生态退化与水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和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相适应及水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不足.今后10-30年,中国还将面临洪旱灾 害损失加剧、供水难度增大、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等威胁.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坚持"适水发展",建立节水型社会;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规,加大水环境防治 力度,保证水质和水环境安全;大力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加强水文水资源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机制;完善水事决策机制. |
[107] | , 在分析我国21世纪水资源存在问题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我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包括:开展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机制、高度重视战略水资源及其技术贮存、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等. . , 在分析我国21世纪水资源存在问题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我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包括:开展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机制、高度重视战略水资源及其技术贮存、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等. |
[108] | , 本文讨论和分析水资源安全的含义、水资源压力指数和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水资源安全指"以可承受的价格获取足够安全的水"。国际上常用人均水资源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两个指标反映人类对水及水相关生态的压力。但由于水资源安全是很综合的概念,包含很丰富的内涵,单用一两个水资源压力指标难以反映其内容,因此有必要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 本文讨论和分析水资源安全的含义、水资源压力指数和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水资源安全指"以可承受的价格获取足够安全的水"。国际上常用人均水资源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两个指标反映人类对水及水相关生态的压力。但由于水资源安全是很综合的概念,包含很丰富的内涵,单用一两个水资源压力指标难以反映其内容,因此有必要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109] | , 中国水资源短缺,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运用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特定年份相关数据计算其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描述中国各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以此综合分析评价中国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不相匹配;西南省区水资源承载潜力相对较大;长江、珠江流域及东部沿海地区,已无水资源承载力优势;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如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超载严重,水资源承载力渐趋枯竭。 . , 中国水资源短缺,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运用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特定年份相关数据计算其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描述中国各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以此综合分析评价中国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不相匹配;西南省区水资源承载潜力相对较大;长江、珠江流域及东部沿海地区,已无水资源承载力优势;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如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超载严重,水资源承载力渐趋枯竭。 |
[110] | , <p>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和特点,对目前各种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深层次的联系,提出了以"可支撑的合理规模"来描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角度综合分析了节水措施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现代进化算法的思想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思路。将该模型应用于辽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中,分析计算了该地区在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可承载的规模。实例证明,该模型能够综合反映出水资源的承载规模,可以为当地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p> . , <p>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和特点,对目前各种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深层次的联系,提出了以"可支撑的合理规模"来描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角度综合分析了节水措施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现代进化算法的思想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思路。将该模型应用于辽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中,分析计算了该地区在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可承载的规模。实例证明,该模型能够综合反映出水资源的承载规模,可以为当地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p> |
[111] | ,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结构特点,在传统多目标分析决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黑河流域的具体情况,阐述了一种新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框架-情景分析在承载力分析决策过程中,情景分析主要扮演2个角色:提供供决策者决策分析的情景;帮助不同的利益团体在决策过程中辨明潜在的折衷解.相比传统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情景分析方法更注重基础模型(后台情景)的建立和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偏好的反映.详细介绍了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情景分析的模型,并采用正交设计的研究方法,针对张掖地区2004年的分水任务,采用<i>L</i><sub>9</sub>(3<sup>4</sup>)正交表设计了9种情景;对酒泉地区根据不同来水保证情况设计了3种情景.同时还简要分析了不同情景组合对张掖地区经济和粮食占有量的影响. . ,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结构特点,在传统多目标分析决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黑河流域的具体情况,阐述了一种新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框架-情景分析在承载力分析决策过程中,情景分析主要扮演2个角色:提供供决策者决策分析的情景;帮助不同的利益团体在决策过程中辨明潜在的折衷解.相比传统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情景分析方法更注重基础模型(后台情景)的建立和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偏好的反映.详细介绍了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情景分析的模型,并采用正交设计的研究方法,针对张掖地区2004年的分水任务,采用<i>L</i><sub>9</sub>(3<sup>4</sup>)正交表设计了9种情景;对酒泉地区根据不同来水保证情况设计了3种情景.同时还简要分析了不同情景组合对张掖地区经济和粮食占有量的影响. |
[112] | , <p>首先探讨了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然后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探讨了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水资源承载力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模型,最后以典型缺水地区陕西关中为例,根据未来水资源的变化趋势,研究了不同方案下关中水资源承载力,得到提高关中水资源承载力的满意方案。</p> . , <p>首先探讨了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然后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探讨了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水资源承载力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模型,最后以典型缺水地区陕西关中为例,根据未来水资源的变化趋势,研究了不同方案下关中水资源承载力,得到提高关中水资源承载力的满意方案。</p> |
[113] | , 研究了承载力概念的历史、特征和缺陷及其应用背景和条件,对承载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将承载力概念的变化划分为3阶段:1)萌芽阶段,环境容纳能力概念的提出;2)发展阶段,容纳能力概念中强调资源和环境与种群增长之间的状态均衡;3)完善阶段,承载力的概念强调人文价值选择,追求的目标,强调生态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对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承载力的估计变为一种范围估计.承载力概念应用在与人文活动及人文目标等有关的领域的时候,是一个复杂的规范概念,受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规律,人类价值取向,目标体制背景及管理措施等的影响.最后,在分析总结我国已有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生态经济系统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框架。 . , 研究了承载力概念的历史、特征和缺陷及其应用背景和条件,对承载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将承载力概念的变化划分为3阶段:1)萌芽阶段,环境容纳能力概念的提出;2)发展阶段,容纳能力概念中强调资源和环境与种群增长之间的状态均衡;3)完善阶段,承载力的概念强调人文价值选择,追求的目标,强调生态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对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承载力的估计变为一种范围估计.承载力概念应用在与人文活动及人文目标等有关的领域的时候,是一个复杂的规范概念,受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规律,人类价值取向,目标体制背景及管理措施等的影响.最后,在分析总结我国已有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生态经济系统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框架。 |
[114] | . , 2004( 本文概要总结了当前水资源承载力认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未能与水资源承载力有效地结合.依据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水生态系统承载的效用与价值,对水资源--人类系统做了简要的生态经济分析,认为应将水生态系统作为水资源承载力中的承载主体,并以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全部生态经济服务为基础开展研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可持续原则、可持续性和发展概念等,较详细地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在生态、技术、社会经济和时空等方面的内涵,并给出了基于这些内涵的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及相应的模型. . , 2004( 本文概要总结了当前水资源承载力认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未能与水资源承载力有效地结合.依据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水生态系统承载的效用与价值,对水资源--人类系统做了简要的生态经济分析,认为应将水生态系统作为水资源承载力中的承载主体,并以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全部生态经济服务为基础开展研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可持续原则、可持续性和发展概念等,较详细地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在生态、技术、社会经济和时空等方面的内涵,并给出了基于这些内涵的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及相应的模型. |
[115] | , 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制约因素,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计算和评价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该文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评价方法,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和理想值进行了界定,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运用之对西北地区现状年及未来10a、20a、50a不同发展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通过生态环境治理、节水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未来各年段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将逐步改善,其中以采用A1+B2+C2发展情景方案将使水资源承载状况综合效果最佳,节约用水、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提高用水效率和控制人口增长则是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关键因素。 . , 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制约因素,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计算和评价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该文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评价方法,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和理想值进行了界定,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运用之对西北地区现状年及未来10a、20a、50a不同发展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通过生态环境治理、节水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未来各年段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将逐步改善,其中以采用A1+B2+C2发展情景方案将使水资源承载状况综合效果最佳,节约用水、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提高用水效率和控制人口增长则是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关键因素。 |
[116] | , <p>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基础上, 以城市化地区为重点从水循环过程出发, 探讨 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规律, 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探讨城市化地区水 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基础, 即: 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理论、城市化与“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 与环境”系统交互胁迫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 提出城市化地区水 资源承载力量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将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纳入到区域“社会经 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复合系统中, 从水循环动力过程出发, 揭示水资源承载力的本质。研究 成果可为城市化地区节水战略的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p> . , <p>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基础上, 以城市化地区为重点从水循环过程出发, 探讨 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规律, 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探讨城市化地区水 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基础, 即: 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理论、城市化与“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 与环境”系统交互胁迫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 提出城市化地区水 资源承载力量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将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纳入到区域“社会经 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复合系统中, 从水循环动力过程出发, 揭示水资源承载力的本质。研究 成果可为城市化地区节水战略的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p> |
[117] | . , 2009( 在金融海啸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和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中国工业38个二位数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利用超越对数分行业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进行绿色增长核算。本文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总体上已经实现了以技术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能源和资本是技术进步以外主要驱动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劳动和排放增长贡献较低甚至为负。但是,一些能耗和排放高的行业仍然表现为粗放型增长,必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最终实现中国工业的完全可持续发展。 . , 2009( 在金融海啸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和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中国工业38个二位数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利用超越对数分行业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进行绿色增长核算。本文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总体上已经实现了以技术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能源和资本是技术进步以外主要驱动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劳动和排放增长贡献较低甚至为负。但是,一些能耗和排放高的行业仍然表现为粗放型增长,必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最终实现中国工业的完全可持续发展。 |
[118] | , 本文阐明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指出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从资源、生产、消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关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文中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主要涵义是: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努力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生态环境影响小、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文章阐述了节约优先的长期战略、一次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先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等内容,展望了未来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提出实施好能源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宏观管理,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 , 本文阐明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指出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从资源、生产、消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关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文中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主要涵义是: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努力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生态环境影响小、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文章阐述了节约优先的长期战略、一次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先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等内容,展望了未来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提出实施好能源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宏观管理,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
[119] | , 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 如何引导能源资源在中国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 保障中国区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能源资源区划研究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能源区划研究起步较晚, 从区域尺度系统探讨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本底、区际流动, 并据此进行能源资源供给区划编制的研究成果较少, 鉴于此, 本文立足于上述7种能源资源, 开展了能源资源本底、区际流动以及区划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①从能源资源本底来看, 位列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量前五的省(区、市)所占比例依次为72%、71%、86%、74%、60%、73%和39%;②从能源资源流动看, 煤炭资源省际流动范围广、规模大;原油省际流动范围较小, 主要表现为北油南运, 天然气流动范围较小, 主要表现为西气东输;③从能源区划与定位看, 煤炭资源划分为国家煤炭基地、地区煤炭基地和煤炭汇集地;原油资源划分为原油主产区、原油接替区与原油汇集区;天然气资源划分为国家天然气基地、地区天然气基地与天然气汇集地;水电资源划分为国家水电基地、地区水电基地和水电输入地;太阳能资源划分为国家太阳能发电基地、地区太阳能发电基地及不适宜开发地;风电开发划分为国家风电基地、地区风电基地与不适宜开发区;非粮生物质能划分为大规模开发区、中小规模开发区、不适宜开发区。 . , 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 如何引导能源资源在中国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 保障中国区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能源资源区划研究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能源区划研究起步较晚, 从区域尺度系统探讨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本底、区际流动, 并据此进行能源资源供给区划编制的研究成果较少, 鉴于此, 本文立足于上述7种能源资源, 开展了能源资源本底、区际流动以及区划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①从能源资源本底来看, 位列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量前五的省(区、市)所占比例依次为72%、71%、86%、74%、60%、73%和39%;②从能源资源流动看, 煤炭资源省际流动范围广、规模大;原油省际流动范围较小, 主要表现为北油南运, 天然气流动范围较小, 主要表现为西气东输;③从能源区划与定位看, 煤炭资源划分为国家煤炭基地、地区煤炭基地和煤炭汇集地;原油资源划分为原油主产区、原油接替区与原油汇集区;天然气资源划分为国家天然气基地、地区天然气基地与天然气汇集地;水电资源划分为国家水电基地、地区水电基地和水电输入地;太阳能资源划分为国家太阳能发电基地、地区太阳能发电基地及不适宜开发地;风电开发划分为国家风电基地、地区风电基地与不适宜开发区;非粮生物质能划分为大规模开发区、中小规模开发区、不适宜开发区。 |
[120] | , 根据BP石油公司2002年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按不同的能源类型,从储量、消费量等方面对目前世界及我国能源现状作简单介绍.据此可以了解最新的世界能源储量、消费结构的概貌及中国能源结构状况,为进一步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 , 根据BP石油公司2002年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按不同的能源类型,从储量、消费量等方面对目前世界及我国能源现状作简单介绍.据此可以了解最新的世界能源储量、消费结构的概貌及中国能源结构状况,为进一步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
[121] | , <p>The issue of China’s energy supply security is not only the key problem which affects China’s rapi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but also the one which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focuses on. Based on the notable characteristic of spatial imbalance between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primary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excluding hydropower) from 1949 to 2007 as the study object, with the aim to sum up the evolu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China’s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nearly 60 years. Then, based on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s of coal’s, oil’s and natural gas’s basic reserves, qualities, geological conditions, production status, and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of every province, this paper adopts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dex (DP)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every province’s energy resources, and divide them into different ranks. Conclusions are drawn as follows: (1) Generally speaking, China’s gross energy production was increasing in waves from 1949 to 2007. From the viewpoint of spatial patterns, China’s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has shown a characteristic of “concentrating to the north and central areas, and evolving from linear-shaped to “T-shaped” pattern gradually since 1949. (2)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of China’s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general has shown a trend of “coal proportion is dominant but decreasing, while oil and gas proportions are increasing” since 1949. (3) At the provincial scale, China’s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potential could be divided into large, sub-large, general and small ranks, four in all. In the futur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energy production will evolve from “T-shaped” to “Π-shaped pattern”. These conclusions will help to clarif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China’s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will be beneficial for China to design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plans, coordinate spatial imbalance of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ensure national energy supply, avoid energy resources waste and disorderly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with changeful international energy market.</p> |
[122] | , 由于存在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明显局限性,能源供应范围的不断扩张成为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必然趋势。文章通过中国能源生产、消费和平均运距刻画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供需格局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的生产、消费量和供应空间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了巨大的增长和扩展;第二,能源供应空间的扩展过程不仅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结果,更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产物,其中煤炭绝对主导地位的下降和石油及天然气作用的提升在全国和区域均得到很好的印证;第三,在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二者共同作用下,国家能源供需格局变得更加清晰。为了满足东部地区能源输入需求的持续增长,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输出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尤以西部地区能源输出地位的提高至关重要。 . , 由于存在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明显局限性,能源供应范围的不断扩张成为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必然趋势。文章通过中国能源生产、消费和平均运距刻画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供需格局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的生产、消费量和供应空间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了巨大的增长和扩展;第二,能源供应空间的扩展过程不仅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结果,更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产物,其中煤炭绝对主导地位的下降和石油及天然气作用的提升在全国和区域均得到很好的印证;第三,在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二者共同作用下,国家能源供需格局变得更加清晰。为了满足东部地区能源输入需求的持续增长,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输出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尤以西部地区能源输出地位的提高至关重要。 |
[123] | , 以2000-2010年我国省区煤炭生产消费及自满足率的面板数 据为基础,从地区煤炭满足率、自满足率和外来满足率人手,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与空间分异特征,探索驱动省区煤炭自满足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作 用程度与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我国省区煤炭自满足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受到资源开发能力(煤炭工业投资)、省区经济水平、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单位 GDP的能耗强度)以及省区产业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煤炭工业投资对于省区煤炭自满足率是正向拉动的,省区经济规模和单位GDP能耗对于煤炭自满足 率是反向拉动的;而省区产业结构对煤炭自满足率的作用非常复杂,既有正向拉动时期,又有反向拉动时期,这取决于高煤耗产业是集中布局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 区,还是集中布局在煤炭资源短缺的地区.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煤炭生产消费格局的优化应该在促进东部沿海煤炭资源稀缺地区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的同时,促进钢铁、建材、电力、有色冶金等煤炭产业升级与向煤炭资源富集区集聚. . , 以2000-2010年我国省区煤炭生产消费及自满足率的面板数 据为基础,从地区煤炭满足率、自满足率和外来满足率人手,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与空间分异特征,探索驱动省区煤炭自满足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作 用程度与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我国省区煤炭自满足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受到资源开发能力(煤炭工业投资)、省区经济水平、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单位 GDP的能耗强度)以及省区产业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煤炭工业投资对于省区煤炭自满足率是正向拉动的,省区经济规模和单位GDP能耗对于煤炭自满足 率是反向拉动的;而省区产业结构对煤炭自满足率的作用非常复杂,既有正向拉动时期,又有反向拉动时期,这取决于高煤耗产业是集中布局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 区,还是集中布局在煤炭资源短缺的地区.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煤炭生产消费格局的优化应该在促进东部沿海煤炭资源稀缺地区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的同时,促进钢铁、建材、电力、有色冶金等煤炭产业升级与向煤炭资源富集区集聚. |
[124] | ., 2008( 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发展农村能源,是加强农村基础设 . , 2008( 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发展农村能源,是加强农村基础设 |
[125] | ,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发展环境友好、地域分布相对均衡且潜力无限的新能源成为各国共识。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种类型。由于种类繁多、资源禀赋和物化特征差异悬殊,开发利用新能源需要面对比化石能源复杂得多的规划、管理和技术问题。如果措施不当,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可能会威胁到人类安全。在全面深入了解全球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各国经验教训,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先行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新能源资源情况、技术水平、总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 ,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发展环境友好、地域分布相对均衡且潜力无限的新能源成为各国共识。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种类型。由于种类繁多、资源禀赋和物化特征差异悬殊,开发利用新能源需要面对比化石能源复杂得多的规划、管理和技术问题。如果措施不当,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可能会威胁到人类安全。在全面深入了解全球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各国经验教训,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先行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新能源资源情况、技术水平、总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
[126] | , 将化石能源消费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作为投入要素引入到全要素能源效率(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TFEE)的研究之中,是不断完善能效评价的重要途径。论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选取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及燃料燃烧工业废气排放量作为投入变量,真实GDP(不变价)作为单一产出变量,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刻画了1997—2007年来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时空演进格局。在此基础上,论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TFEE固定影响模型进一步解析了中国区域TFEE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区域TFEE整体水平不断改进,但区间差异持续扩大,区域分异态势显著;②中国TFEE高效区空间分布从南部沿海"线"状向南部片区"面"状格局演进;③全国层面上看,技术进步、经济开放性及能源消费结构与TFEE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及能源资源禀赋则与之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④区域层面上看,技术进步成为各区域改进TFEE最为关键的一环,与TFEE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及市场化水平对绝大多数区域TFEE存在显著影响。 . , 将化石能源消费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作为投入要素引入到全要素能源效率(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TFEE)的研究之中,是不断完善能效评价的重要途径。论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选取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及燃料燃烧工业废气排放量作为投入变量,真实GDP(不变价)作为单一产出变量,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刻画了1997—2007年来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时空演进格局。在此基础上,论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TFEE固定影响模型进一步解析了中国区域TFEE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区域TFEE整体水平不断改进,但区间差异持续扩大,区域分异态势显著;②中国TFEE高效区空间分布从南部沿海"线"状向南部片区"面"状格局演进;③全国层面上看,技术进步、经济开放性及能源消费结构与TFEE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及能源资源禀赋则与之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④区域层面上看,技术进步成为各区域改进TFEE最为关键的一环,与TFEE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及市场化水平对绝大多数区域TFEE存在显著影响。 |
[127] | 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别与国际差别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当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通过采取措施可能实现的节能潜力。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中国的节能潜力不仅比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更符合实际,而且还可以做到能源资源公平合理地配置。中国能源效率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效率最低的地区主要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内陆省区。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需要改变目前地区自我平衡的能源配置方式,使能源流向效率高的地区。各地区在制定节能措施时既要考虑影响能源效率的一般性因素,也要考虑本地区的特殊因素,另外,中国也不能不分地区地实行同一节能降耗的目标。 . , 2006( 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别与国际差别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当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通过采取措施可能实现的节能潜力。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中国的节能潜力不仅比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更符合实际,而且还可以做到能源资源公平合理地配置。中国能源效率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效率最低的地区主要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内陆省区。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需要改变目前地区自我平衡的能源配置方式,使能源流向效率高的地区。各地区在制定节能措施时既要考虑影响能源效率的一般性因素,也要考虑本地区的特殊因素,另外,中国也不能不分地区地实行同一节能降耗的目标。 |
[128] | ,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例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区域政策要点。 . ,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例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区域政策要点。 |
[129] | , 我国的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论文选取一次能源生产量和对外依存度两个解释变量作为资源丰裕度指标,用中国30个省区1997—2007年的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因资料限制,未计算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分析近10多年来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讨论"资源诅咒"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个解释变量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都说明了能源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即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很小,说明"资源诅咒"的效应不明显。并且这种负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反映了"资源诅咒"现象不具有长期性,在我国已渐趋淡化。特别是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如内蒙古和山东已经破解了"资源诅咒",经济增长呈快速上升趋势。这启示我们,只要通过有效的政策、技术手段,改善资源富集地区的发展基础和制度安排,可以避免"资源诅咒"效应的产生。 . , 我国的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论文选取一次能源生产量和对外依存度两个解释变量作为资源丰裕度指标,用中国30个省区1997—2007年的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因资料限制,未计算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分析近10多年来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讨论"资源诅咒"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个解释变量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都说明了能源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即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很小,说明"资源诅咒"的效应不明显。并且这种负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反映了"资源诅咒"现象不具有长期性,在我国已渐趋淡化。特别是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如内蒙古和山东已经破解了"资源诅咒",经济增长呈快速上升趋势。这启示我们,只要通过有效的政策、技术手段,改善资源富集地区的发展基础和制度安排,可以避免"资源诅咒"效应的产生。 |
[130] | , 以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水、耕地、森林、能源、矿产等五种资源.验证了1978—2004年中国不同种类资源丰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问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①资源诅咒原理在中国内部区域之间仍然成立,除水资源外.耕地、能源、矿产和森林等四种资源的丰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呈现负相关关系.其程度由裔到低依次是:耕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森林资源;②遭遇“资源诅咒”的省处于“资源丰度一经济发展”坐标系第Ⅳ象限。并绝大多数都位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③各省人均GDP与综合资源丰度的对数成反比.我国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成相反的变化趋势;④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往往是通过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主要包括“荷兰病”效应、制度效应、“挤出”效应以及区位和交通因素等方面。 . , 以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水、耕地、森林、能源、矿产等五种资源.验证了1978—2004年中国不同种类资源丰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问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①资源诅咒原理在中国内部区域之间仍然成立,除水资源外.耕地、能源、矿产和森林等四种资源的丰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呈现负相关关系.其程度由裔到低依次是:耕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森林资源;②遭遇“资源诅咒”的省处于“资源丰度一经济发展”坐标系第Ⅳ象限。并绝大多数都位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③各省人均GDP与综合资源丰度的对数成反比.我国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成相反的变化趋势;④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往往是通过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主要包括“荷兰病”效应、制度效应、“挤出”效应以及区位和交通因素等方面。 |
[131] | , 从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和政府财政支出两个角度探讨能源资源开采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补偿费偏少的问题.煤炭企业每开采1t煤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约为11.12-12.9元,最多只能补偿因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1/3,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远远低于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的水平要求.能源资源富集区地方财政的生态环境支出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难以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治理经费所占比重偏小,限制了生态环境治理经费的支出;另一方面,现行财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地方财政增收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地方财政支出资金来源不足,造成地方财政不能满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要求.最后,从明确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的原则、改革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税费体系、增强地方财政的增收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完善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费来源渠道的政策建议. . , 从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和政府财政支出两个角度探讨能源资源开采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补偿费偏少的问题.煤炭企业每开采1t煤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约为11.12-12.9元,最多只能补偿因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1/3,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远远低于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的水平要求.能源资源富集区地方财政的生态环境支出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难以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治理经费所占比重偏小,限制了生态环境治理经费的支出;另一方面,现行财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地方财政增收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地方财政支出资金来源不足,造成地方财政不能满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要求.最后,从明确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的原则、改革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税费体系、增强地方财政的增收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完善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费来源渠道的政策建议. |
[132] | , 现代能源生态系统由内生、外生和共生三大子系统所组成。地带、省(市、区)和市(地)3个空间层次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第一,现代能源生态系统的发育不仅取决于系统整体的发育环境,而且也取决于自身系统内部的结构组成特征及其开放性;第二,地区能源内生系统的开放性对系统整体的发育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不过,这种作用一般要在系统发育走向成熟时才显得更为重要;第三,随着当地资源开发规模的增大和产品外供能力的加强,能源生态系统发育,特别是系统结构的协调将面临巨大挑战。 . , 现代能源生态系统由内生、外生和共生三大子系统所组成。地带、省(市、区)和市(地)3个空间层次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第一,现代能源生态系统的发育不仅取决于系统整体的发育环境,而且也取决于自身系统内部的结构组成特征及其开放性;第二,地区能源内生系统的开放性对系统整体的发育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不过,这种作用一般要在系统发育走向成熟时才显得更为重要;第三,随着当地资源开发规模的增大和产品外供能力的加强,能源生态系统发育,特别是系统结构的协调将面临巨大挑战。 |
[133] | , 能源需求和人口、经济密切相关。能源需求分析是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增长假设下进行的。从投入产出角度看,能源需求的高低取决于终端需求与满足终端需求的中间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技术进步,优质能源的可获得性,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会对终端需求和中间过程产生影响。由于资源对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对一个区域的能源需求量作出预测和分析,提高区域发展和管理的科学性,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 能源需求和人口、经济密切相关。能源需求分析是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增长假设下进行的。从投入产出角度看,能源需求的高低取决于终端需求与满足终端需求的中间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技术进步,优质能源的可获得性,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会对终端需求和中间过程产生影响。由于资源对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对一个区域的能源需求量作出预测和分析,提高区域发展和管理的科学性,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134] | , 进入1990年代,中国经济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轨道,而化石能源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源泉却同时也是造成环境恶化的双刃剑。采用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和Wackernagel共同发展的生态足迹模型,对1990~2006中国化石能源使用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该时期中国化石能源使用已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的评估结果。而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单位能源的CO<sub>2</sub>排量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和森林覆盖率没有明显的增长是造成该时期中国化石能源使用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的主要原因。 . , 进入1990年代,中国经济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轨道,而化石能源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源泉却同时也是造成环境恶化的双刃剑。采用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和Wackernagel共同发展的生态足迹模型,对1990~2006中国化石能源使用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该时期中国化石能源使用已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的评估结果。而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单位能源的CO<sub>2</sub>排量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和森林覆盖率没有明显的增长是造成该时期中国化石能源使用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的主要原因。 |
[135] | , 从区域能源安全的复杂性入手,运用复杂科学理论,阐述了区域能源 安全系统的复杂性特征,探讨了区域能源安全的路径依赖及其解决途径,文章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和模型,提出了基于人-地关系的区域能源安全复杂性框架模 型.借助该框架模型以区域能源安全功能分区为例展开实证分析.区域能源安全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在能源结构、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和高碳能源方面,具有明显的 路径依赖,为此,必须坚持走能源结构优质化、节能降耗、循环利用以及科技创新的综合途径,大力开辟低碳或无碳化能源.实证分析显示,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是 能源最不安全区;能源较不安全区散布于东中西地区;区域能源安全区主要分布于西部的青海、宁夏、四川、贵州和云南5省(市、自治区);而区域能源富裕区则 集中分布于"三北"地区. . , 从区域能源安全的复杂性入手,运用复杂科学理论,阐述了区域能源 安全系统的复杂性特征,探讨了区域能源安全的路径依赖及其解决途径,文章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和模型,提出了基于人-地关系的区域能源安全复杂性框架模 型.借助该框架模型以区域能源安全功能分区为例展开实证分析.区域能源安全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在能源结构、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和高碳能源方面,具有明显的 路径依赖,为此,必须坚持走能源结构优质化、节能降耗、循环利用以及科技创新的综合途径,大力开辟低碳或无碳化能源.实证分析显示,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是 能源最不安全区;能源较不安全区散布于东中西地区;区域能源安全区主要分布于西部的青海、宁夏、四川、贵州和云南5省(市、自治区);而区域能源富裕区则 集中分布于"三北"地区. |
[136] | , 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资源安全须建立在地区间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之上 ,是对地区资源安全的整合。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资源赋存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 ,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面承担的职能也应有所区别。能源和矿产资源是非原位性资源 ,地区间的合理配置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 ;为此 ,本文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生态条件等因素的前提下 ,进行了国家能矿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域划分 ,提出应将全国的能矿资源富集区划分为开发区、接替区和储备区三种类型 ,并将这一划分方案具体运用到西部地区 ,针对各能矿资源集中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 ,在客观评价西部能矿资源特点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展望了西部在国家资源安全格局中所应具有的地位以及为此需要做出的努力。 . , 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资源安全须建立在地区间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之上 ,是对地区资源安全的整合。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资源赋存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 ,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面承担的职能也应有所区别。能源和矿产资源是非原位性资源 ,地区间的合理配置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 ;为此 ,本文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生态条件等因素的前提下 ,进行了国家能矿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域划分 ,提出应将全国的能矿资源富集区划分为开发区、接替区和储备区三种类型 ,并将这一划分方案具体运用到西部地区 ,针对各能矿资源集中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 ,在客观评价西部能矿资源特点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展望了西部在国家资源安全格局中所应具有的地位以及为此需要做出的努力。 |
[137] | , <p>中亚与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未来开展国际油气资源合作,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和能源运输安全的重要战略区域。从俄罗斯、美国、中国以及中亚自身的战略需求方面刻画中亚地区大国博弈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及其演变,并对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进展顺利,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已从单纯的油气贸易向油气产业的上下游进行拓展,但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因地缘政治战略、价格因素等一波三折,乌克兰危机之后,双方合作出现新的战略机遇。针对在中亚能源合作可能遇到的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俄罗斯的政策不确定性、中亚各国的局部冲突以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国有化和来自国际石油公司的剧烈竞争,提出未来中国可以采取贷款换资源合作模式、双向合作模式与中亚国家石油公司联合经营模式、探索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油气资源供求一体化模式以及油气经贸一体化合作模式,以尽可能地降低能源合作风险。</p> . , <p>中亚与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未来开展国际油气资源合作,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和能源运输安全的重要战略区域。从俄罗斯、美国、中国以及中亚自身的战略需求方面刻画中亚地区大国博弈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及其演变,并对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进展顺利,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已从单纯的油气贸易向油气产业的上下游进行拓展,但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因地缘政治战略、价格因素等一波三折,乌克兰危机之后,双方合作出现新的战略机遇。针对在中亚能源合作可能遇到的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俄罗斯的政策不确定性、中亚各国的局部冲突以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国有化和来自国际石油公司的剧烈竞争,提出未来中国可以采取贷款换资源合作模式、双向合作模式与中亚国家石油公司联合经营模式、探索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油气资源供求一体化模式以及油气经贸一体化合作模式,以尽可能地降低能源合作风险。</p> |
[138] | , 通过引入政治地理学的尺度政治、国际关系学的安全理论和能源安全理论,考虑到能源争夺中的尺度转换、地缘环境中的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以及安全的三个属性等因素,重新构建了地缘能源安全评价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1995-2010 年俄罗斯太平洋石油管道建设中的中国地缘石油能源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 从时间上来看,中国在俄罗斯太平洋石油管道建设中的地缘石油安全指数不断攀升,中国在此石油能源尺度政治争夺中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考虑到今后韩国、美国等国家的参与,竞争将更加激烈;② 从地缘关系上看,中日两国能源竞争指数趋于减少,但是两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竞争加剧;③ 俄罗斯能源出口战略长期以来一直偏重欧洲,但是已经出现转向的趋势,其能源出口战略指数已显著下降;④ 中国石油消费的比重稳定和中俄之间友好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地缘石油能源安全;⑤ 从地缘结构上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下的整体综合国力的增强,将会加剧东北亚地区的地缘石油竞争。 . , 通过引入政治地理学的尺度政治、国际关系学的安全理论和能源安全理论,考虑到能源争夺中的尺度转换、地缘环境中的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以及安全的三个属性等因素,重新构建了地缘能源安全评价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1995-2010 年俄罗斯太平洋石油管道建设中的中国地缘石油能源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 从时间上来看,中国在俄罗斯太平洋石油管道建设中的地缘石油安全指数不断攀升,中国在此石油能源尺度政治争夺中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考虑到今后韩国、美国等国家的参与,竞争将更加激烈;② 从地缘关系上看,中日两国能源竞争指数趋于减少,但是两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竞争加剧;③ 俄罗斯能源出口战略长期以来一直偏重欧洲,但是已经出现转向的趋势,其能源出口战略指数已显著下降;④ 中国石油消费的比重稳定和中俄之间友好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地缘石油能源安全;⑤ 从地缘结构上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下的整体综合国力的增强,将会加剧东北亚地区的地缘石油竞争。 |
[139] | , 在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生态环境发展的 3个新特点 :1由单纯的工业污染过渡到工业和大众消费形成的污染并存阶段 ,而且乡镇企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2水体污染由工业污染发展到工业污染加农业污染的复合污染 ;3生态恶化问题正在由局部扩展到更大范围 ,从流域的一部分扩到全流域 .针对目前生态环境目前出现的新特点 ,在对策上提出了应实现 3个方面的转变 :1在环境污染控制上 ,应从末端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 ;2在生态保护上 ,应从生态赤字到生态建设 ;3在污染治理上 ,从“谁污染、谁治理”转变到“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收益”. . , 在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生态环境发展的 3个新特点 :1由单纯的工业污染过渡到工业和大众消费形成的污染并存阶段 ,而且乡镇企业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2水体污染由工业污染发展到工业污染加农业污染的复合污染 ;3生态恶化问题正在由局部扩展到更大范围 ,从流域的一部分扩到全流域 .针对目前生态环境目前出现的新特点 ,在对策上提出了应实现 3个方面的转变 :1在环境污染控制上 ,应从末端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 ;2在生态保护上 ,应从生态赤字到生态建设 ;3在污染治理上 ,从“谁污染、谁治理”转变到“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收益”. |
[140] | ,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是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生产及服务能力 ,对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诊断 ,做出综合的生态分析和经济分析 ,评价其当前状态 ,并预测生态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总体上讲 ,综合评价更强调生态系统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 ,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许多****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经济价值评估 ,但缺乏对生态系统的产品、服务、健康与管理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健康评价和生态管理与预测进行了系统论述 ,目的是提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框架 ,指导生态系统评价行动及生态系统管理。 . ,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是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生产及服务能力 ,对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诊断 ,做出综合的生态分析和经济分析 ,评价其当前状态 ,并预测生态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总体上讲 ,综合评价更强调生态系统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 ,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许多****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经济价值评估 ,但缺乏对生态系统的产品、服务、健康与管理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健康评价和生态管理与预测进行了系统论述 ,目的是提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框架 ,指导生态系统评价行动及生态系统管理。 |
[141] | , 利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方法,以省 (市)为核算单元,对1989-2007年间中国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分析我国农村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 明:①)1989-2007年间中国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1996年以后农村生态资源退化较为严重,主要是由耕地和草地的 生态服务功能下降造成的农村生态价值中林地和草地所提供的生态价值所占的比重较高,其比重都在40%左右;②农村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较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 部地区,不同地区农村生态服务价值的内部构成差异也很大;③中国农村生态资源的退化普遍存在,农村资源退化不仅分布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并且已经蔓延到 部分中部和东部地区,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广东等省市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型;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市主要表 现为林地退化型;贵州、西藏、甘肃等省市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型,因此,不同区域应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措施. . , 利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方法,以省 (市)为核算单元,对1989-2007年间中国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分析我国农村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 明:①)1989-2007年间中国农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1996年以后农村生态资源退化较为严重,主要是由耕地和草地的 生态服务功能下降造成的农村生态价值中林地和草地所提供的生态价值所占的比重较高,其比重都在40%左右;②农村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较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 部地区,不同地区农村生态服务价值的内部构成差异也很大;③中国农村生态资源的退化普遍存在,农村资源退化不仅分布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并且已经蔓延到 部分中部和东部地区,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广东等省市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型;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市主要表 现为林地退化型;贵州、西藏、甘肃等省市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型,因此,不同区域应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措施. |
[142] | , 采用权变评价法评估了青海三江源区生态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江源区生态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453.06亿元/年,其中存在价值为236.36亿元/年,遗产价值为125.91亿元/年,选择价值为90.79亿元/年,人均支付意愿为76.30元/年.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表明,对该区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重视程度、年龄、个人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均影响其非使用价值评价. . , 采用权变评价法评估了青海三江源区生态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江源区生态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453.06亿元/年,其中存在价值为236.36亿元/年,遗产价值为125.91亿元/年,选择价值为90.79亿元/年,人均支付意愿为76.30元/年.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表明,对该区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重视程度、年龄、个人收入、教育程度等因素均影响其非使用价值评价. |
[143] | , 目前的生产-消费体系是造成生态系统损失的主要原因,未来的经济进步依赖于生态服务价值得到充分的评价与应有的体现。面对资源环境困境,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新的发展途径,“A模式向B模式转变”的理论不足以为我国发展政策提供足够理论解释和决策支持。从发展过程视角,本文系统总结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内涵、内容,其中,经济生态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配置和谐化;②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生态化;③生态资产再造和功能激活;生态经济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生态资源资产化;②生态资产价值化和资本化;③生态服务供给和消费费用化。最后指出,我国应该走经济生态化和现代生态经济化相结合的道路,即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生态资源稀缺的区域推进经济生态化进程,在生态资源丰富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区域推进生态经济化进程。 . , 目前的生产-消费体系是造成生态系统损失的主要原因,未来的经济进步依赖于生态服务价值得到充分的评价与应有的体现。面对资源环境困境,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新的发展途径,“A模式向B模式转变”的理论不足以为我国发展政策提供足够理论解释和决策支持。从发展过程视角,本文系统总结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内涵、内容,其中,经济生态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配置和谐化;②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生态化;③生态资产再造和功能激活;生态经济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生态资源资产化;②生态资产价值化和资本化;③生态服务供给和消费费用化。最后指出,我国应该走经济生态化和现代生态经济化相结合的道路,即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生态资源稀缺的区域推进经济生态化进程,在生态资源丰富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区域推进生态经济化进程。 |
[144] | , 评价了重庆市近几年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将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功能、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及文化服务功能4 大类,以2006 年为基准年,利用市场价值法和生产成本法等,定量评价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从2006年至2011年,森林产品提供功能由35.14亿元增加至51.24亿元,提高了45.82%。森林碳储量增长了近100万t。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增加了59.21亿元。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能力与保持总量都有所提高。气候调节价值净增加了45.86亿元。2011年森林工程引发旅游业收入增加68.34亿元。从不同的服务功能类型来看,其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水源涵养 > 气候调节 > 景观旅游 > 生物多样性 > 土壤保持 > 碳固定。从研究结果来看,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该结果有利于加强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可以为生态系统管理、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提供依据。 . , 评价了重庆市近几年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将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功能、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及文化服务功能4 大类,以2006 年为基准年,利用市场价值法和生产成本法等,定量评价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从2006年至2011年,森林产品提供功能由35.14亿元增加至51.24亿元,提高了45.82%。森林碳储量增长了近100万t。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增加了59.21亿元。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能力与保持总量都有所提高。气候调节价值净增加了45.86亿元。2011年森林工程引发旅游业收入增加68.34亿元。从不同的服务功能类型来看,其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水源涵养 > 气候调节 > 景观旅游 > 生物多样性 > 土壤保持 > 碳固定。从研究结果来看,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该结果有利于加强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可以为生态系统管理、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提供依据。 |
[145] | , 在搜集整理1990、1995、2000、2005、2010年5个时间点的相关多种数据的基础上, 利用层次分析法,借助Excel、SPSS19.0、ArcGIS10.0技术,对中国及其31个省市区、三大经 济带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的变化态势,计算了中国生态环境质 量重心的变化轨迹。研究表明: ① 1990-2010 年 20 年间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有所减缓,但 依然很严重。 ② 总的来看,自1990年至今,中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小于破 坏,生态赤字依然在扩大的态势没有得到真正改变,还要持续一定的时间。 ③ 中国自西向东 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速度逐渐变缓。这种状况的出现,除了先天的自 然环境基础外,自西向东区域经济、科技、文化越来越发达,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的人力、物 力、财力、技术力度越来越大起到了关键作用。 ④ 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使中国人口、经 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其31个省市区也是如此。因此,控制人口,改善 环境,集约精细化发展,进行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调控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应当高 度重视、深入研究、详细论证、科学实施。 . , 在搜集整理1990、1995、2000、2005、2010年5个时间点的相关多种数据的基础上, 利用层次分析法,借助Excel、SPSS19.0、ArcGIS10.0技术,对中国及其31个省市区、三大经 济带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的变化态势,计算了中国生态环境质 量重心的变化轨迹。研究表明: ① 1990-2010 年 20 年间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有所减缓,但 依然很严重。 ② 总的来看,自1990年至今,中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小于破 坏,生态赤字依然在扩大的态势没有得到真正改变,还要持续一定的时间。 ③ 中国自西向东 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速度逐渐变缓。这种状况的出现,除了先天的自 然环境基础外,自西向东区域经济、科技、文化越来越发达,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的人力、物 力、财力、技术力度越来越大起到了关键作用。 ④ 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使中国人口、经 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其31个省市区也是如此。因此,控制人口,改善 环境,集约精细化发展,进行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调控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应当高 度重视、深入研究、详细论证、科学实施。 |
[146] | , 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影响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山高谷深坡陡,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同时该地区还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汶川大地震不仅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对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研究运用遥感数据和实地调查,评估了地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大地震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系统丧失面积为122136hm2,并形成了包括汶川县、彭州市、绵竹市等10县市的地震生态破坏重灾区。(2)地震导致65,584hm2大熊猫生境丧失,损失比例592%。(3)94.64%的受损生态系统分布在地震烈度IX以上区域,53.82%的受损生态系统分布在海拔2000m以下的区域,66.09%的受损生态系统分布在坡度30~50°之间。地震导致的生态破坏将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在恢复重建中要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 , 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影响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山高谷深坡陡,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同时该地区还是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汶川大地震不仅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对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研究运用遥感数据和实地调查,评估了地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大地震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系统丧失面积为122136hm2,并形成了包括汶川县、彭州市、绵竹市等10县市的地震生态破坏重灾区。(2)地震导致65,584hm2大熊猫生境丧失,损失比例592%。(3)94.64%的受损生态系统分布在地震烈度IX以上区域,53.82%的受损生态系统分布在海拔2000m以下的区域,66.09%的受损生态系统分布在坡度30~50°之间。地震导致的生态破坏将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在恢复重建中要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
[147] |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利息息相关,土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以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剧烈的密云水库流域为对象,分析流域1990-2009年土地利用的变化,采用空间显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软件InVEST中的"产水量"、"土壤保持"、"水质净化"模型,研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09年密云水库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农田、草地和水体的面积分别减少了30%、48%、61%,林地、建筑用地和裸地的面积增加,增幅分别为30%、230%、282%。随着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应产生着显著变化,研究期内,土壤保持功能和固碳服务分别增加46%和19%,但水资源供给服务和水质净化功能分别减少了3%和25%。农田面积的减少和森林的扩张改善了土壤保持服务,森林面积的增加同时也改善了固碳服务,但会削弱水资源供给服务,建筑用地的扩张会大幅度削弱水质净化功能,为维持和改善流域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应加强对森林和建筑用地的控制。其研究为密云水库流域土地利用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利息息相关,土地利用变化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以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剧烈的密云水库流域为对象,分析流域1990-2009年土地利用的变化,采用空间显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软件InVEST中的"产水量"、"土壤保持"、"水质净化"模型,研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09年密云水库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农田、草地和水体的面积分别减少了30%、48%、61%,林地、建筑用地和裸地的面积增加,增幅分别为30%、230%、282%。随着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应产生着显著变化,研究期内,土壤保持功能和固碳服务分别增加46%和19%,但水资源供给服务和水质净化功能分别减少了3%和25%。农田面积的减少和森林的扩张改善了土壤保持服务,森林面积的增加同时也改善了固碳服务,但会削弱水资源供给服务,建筑用地的扩张会大幅度削弱水质净化功能,为维持和改善流域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应加强对森林和建筑用地的控制。其研究为密云水库流域土地利用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
[148] | , 本文深入探讨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认为生态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其核心问题包括:谁补偿谁,即补偿支付者和接受者的问题;补偿多少,即补偿强度的问题;以及如何补偿,即补偿渠道的问题.本文认为:生态补偿的实施应以产权的明晰为基础,补偿额度须以资源产权让渡的机会成本为标准;进而对生态补偿机制设计进行了探讨. . , 本文深入探讨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认为生态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其核心问题包括:谁补偿谁,即补偿支付者和接受者的问题;补偿多少,即补偿强度的问题;以及如何补偿,即补偿渠道的问题.本文认为:生态补偿的实施应以产权的明晰为基础,补偿额度须以资源产权让渡的机会成本为标准;进而对生态补偿机制设计进行了探讨. |
[149] | , <p>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丰富。但由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围垦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湿地面积大为减少。随着洞庭湖区按照国家“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整体战略部署,以及“4350”工程的实施,湖泊面积、湿地资源将会得以恢复。然而,退田还湖中移民农户为保护与恢复湿地,牺牲了部分利益,成为受损方。洞庭湖区湖泊湿地的退田还湖工程是恢复长江生态功能系统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退田还湖农民在其中损失的利益能否得到补偿,及其为生态恢复所作的贡献能否得到承认。作者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环境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洞庭湖湿地恢复引起的湖区农户收益减少和一系列的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表现,进行了价值评估,由此得出湿地恢复应对湖区移民农户的生态补偿值。以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评估为基础,探讨了评估方法与建立补偿机制重要性,以期实现“以人为本”的战略目标,也为顺利进行退田还湖的后期工作,广泛调动广大群众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合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p> . , <p>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丰富。但由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围垦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湿地面积大为减少。随着洞庭湖区按照国家“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整体战略部署,以及“4350”工程的实施,湖泊面积、湿地资源将会得以恢复。然而,退田还湖中移民农户为保护与恢复湿地,牺牲了部分利益,成为受损方。洞庭湖区湖泊湿地的退田还湖工程是恢复长江生态功能系统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退田还湖农民在其中损失的利益能否得到补偿,及其为生态恢复所作的贡献能否得到承认。作者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环境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洞庭湖湿地恢复引起的湖区农户收益减少和一系列的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表现,进行了价值评估,由此得出湿地恢复应对湖区移民农户的生态补偿值。以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评估为基础,探讨了评估方法与建立补偿机制重要性,以期实现“以人为本”的战略目标,也为顺利进行退田还湖的后期工作,广泛调动广大群众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合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p> |
[150] | , 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我国的生态补偿措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的起始阶段和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起始阶段,我国主要是针对矿产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森林的公益性进行探索性补偿;在快速发展阶段,补偿范围拓展到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农村新能源、农田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政府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从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补偿范围过窄,融资渠道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和基础性支撑制度缺乏等。基于这些问题并参考相关的国际经验,本文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制定科学的生态补偿优先序,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因地制宜确定补偿标准,使监管与评估社会化,以及逐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基础支撑制度。 . , 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我国的生态补偿措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的起始阶段和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起始阶段,我国主要是针对矿产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森林的公益性进行探索性补偿;在快速发展阶段,补偿范围拓展到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农村新能源、农田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政府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从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补偿范围过窄,融资渠道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和基础性支撑制度缺乏等。基于这些问题并参考相关的国际经验,本文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制定科学的生态补偿优先序,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因地制宜确定补偿标准,使监管与评估社会化,以及逐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基础支撑制度。 |
[151] | , 通过回顾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拉丁美洲国家)在实施生态补偿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即:界定受偿方和支付方,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机会成本为理论依据,将受偿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设定具有差异性的补偿标准,并将补偿分为基本补偿、产业结构调整补偿以及生态效益外溢补偿3个阶段;综合受益程度、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确定支付方的支付标准;建立融资渠道,有效配置资金;建立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生态补偿机制应以“造血式”补偿为目标,在研究中需加强生态学与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交叉。 . , 通过回顾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拉丁美洲国家)在实施生态补偿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即:界定受偿方和支付方,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机会成本为理论依据,将受偿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设定具有差异性的补偿标准,并将补偿分为基本补偿、产业结构调整补偿以及生态效益外溢补偿3个阶段;综合受益程度、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确定支付方的支付标准;建立融资渠道,有效配置资金;建立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生态补偿机制应以“造血式”补偿为目标,在研究中需加强生态学与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交叉。 |
[152] | , 国土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国国土的生态环境态势,及导致生态环境危机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当前现实状况是“人与自然”失衡、“经济与生态”失调,正处于生态环境危机与反危机斗争的关键时期,由此提出“人与自然再平衡”的战略思路,以及相应的11项战略措施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构想。 . , 国土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国国土的生态环境态势,及导致生态环境危机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当前现实状况是“人与自然”失衡、“经济与生态”失调,正处于生态环境危机与反危机斗争的关键时期,由此提出“人与自然再平衡”的战略思路,以及相应的11项战略措施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构想。 |
[153] | , 以CSSCI中2000-2011年299篇生态安全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现词分析,以信息可视化为手段,对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生态安全研究已完成了基础理论和研究体系的架构,但研究网络过于集中,前沿分支较少。生态安全研究起源、生态安全基础理论、生态风险评价、生态系统评价、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是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知识群组。国内生态安全研究主题集聚成3条核心路径:“生态安全基础理论研究”路径、“生态安全-生态系统评价-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生态预警”路径、“生态安全-生态风险评价-农村资源生态系统-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生态预警”路径。生态预警及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成为当前生态安全的研究前沿,生态安全研究更趋向于对特色性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 . , 以CSSCI中2000-2011年299篇生态安全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现词分析,以信息可视化为手段,对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生态安全研究已完成了基础理论和研究体系的架构,但研究网络过于集中,前沿分支较少。生态安全研究起源、生态安全基础理论、生态风险评价、生态系统评价、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是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知识群组。国内生态安全研究主题集聚成3条核心路径:“生态安全基础理论研究”路径、“生态安全-生态系统评价-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生态预警”路径、“生态安全-生态风险评价-农村资源生态系统-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生态预警”路径。生态预警及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成为当前生态安全的研究前沿,生态安全研究更趋向于对特色性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 |
[154] | , 以与乡镇结合的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将遥感影像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相结合,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生态安全度模型和RS与GIS技术,结合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选取18项评价指标,建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流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东阳江流域生态安全状态优秀区域面积占8%,良好区域面积占81%,一般区域面积占11%,流域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2流域上游部分评价单元设有自然保护区(东阳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生态安全处于优秀状态;流域中游评价单元(马宅,画水等)河流流经丘陵低山地带,主要流域环境处于自然-半自然状态,整体生态安全状态良好;流域下游评价单元,河流干流流经东阳和义乌主城区地带,由于建设用地比例过大,人类干扰活动强烈,生态结构和功能遭受破坏,生态安全状态一般;3东阳江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城区人为干扰剧烈,非环境压力较大;干流水质状况较差,部分流域单元生态组织和服务功能较差;湿地退化较快,消落带受损较重。 . , 以与乡镇结合的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将遥感影像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相结合,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生态安全度模型和RS与GIS技术,结合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选取18项评价指标,建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流域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东阳江流域生态安全状态优秀区域面积占8%,良好区域面积占81%,一般区域面积占11%,流域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2流域上游部分评价单元设有自然保护区(东阳江),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生态安全处于优秀状态;流域中游评价单元(马宅,画水等)河流流经丘陵低山地带,主要流域环境处于自然-半自然状态,整体生态安全状态良好;流域下游评价单元,河流干流流经东阳和义乌主城区地带,由于建设用地比例过大,人类干扰活动强烈,生态结构和功能遭受破坏,生态安全状态一般;3东阳江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城区人为干扰剧烈,非环境压力较大;干流水质状况较差,部分流域单元生态组织和服务功能较差;湿地退化较快,消落带受损较重。 |
[155] | , <p>在RS/GIS 技术的支持下, 选择南四湖流域典型市域——济宁市为研究区, 基于多源数据, 揭示了研究区1987~2008 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 进一步构建“隐患-状态-免疫”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应用改进TOPSIS模型实现了100 m×100 m栅格水平上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 其总体特征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持续下降, 建设用地急剧扩张, 水域面积则先降后升;20 a 来, 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化趋势,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大是2000 年后研究区生态安全好转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区生态安全状态空间差异明显, 东部山地丘陵区和南四湖区最好, 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最差, 其余区域基本处在预警状态。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生态建设和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的制定提供依据。</p> . , <p>在RS/GIS 技术的支持下, 选择南四湖流域典型市域——济宁市为研究区, 基于多源数据, 揭示了研究区1987~2008 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 进一步构建“隐患-状态-免疫”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应用改进TOPSIS模型实现了100 m×100 m栅格水平上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 其总体特征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持续下降, 建设用地急剧扩张, 水域面积则先降后升;20 a 来, 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化趋势,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大是2000 年后研究区生态安全好转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区生态安全状态空间差异明显, 东部山地丘陵区和南四湖区最好, 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最差, 其余区域基本处在预警状态。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生态建设和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的制定提供依据。</p> |
[156] | ,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基于多因素关联分析理论,提出一种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方法。内容包括:①建立指标体系和多级关联评价模型,量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质量;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测度函数,量化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质量;③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量化分析模型。通过模型调整人口数量和GDP,在保持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前提下,在满足水资源量供需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得到适宜研究区生态环境的人口数量和GDP。将模型应用到海河流域,以1998年为现状年,考虑到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用水效率的提高,设计出6种情景方案。结果表明,提高海河流域的可供水能力(如南水北调工程等)和用水效率,是解决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 ,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基于多因素关联分析理论,提出一种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方法。内容包括:①建立指标体系和多级关联评价模型,量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质量;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测度函数,量化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质量;③建立生态环境承载力量化分析模型。通过模型调整人口数量和GDP,在保持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前提下,在满足水资源量供需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得到适宜研究区生态环境的人口数量和GDP。将模型应用到海河流域,以1998年为现状年,考虑到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用水效率的提高,设计出6种情景方案。结果表明,提高海河流域的可供水能力(如南水北调工程等)和用水效率,是解决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
[157] | , 以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构建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em>ECCI</em>),以分县为基本单元,系统评价了我国县域尺度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结果表明:①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以生态赤字区为主,生态盈余区和生态平衡区为辅。不足1/5的人口分布在约2/3表现为生态平衡或盈余的国土面积上,而4/5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足1/3表现为生态赤字的国土面积上;②中国分县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呈较明显的不平衡性,大体由东南到西北呈现从严重超载到富富有余的分布态势。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已严重失衡,且人口密度大、 流动人口迁入较为集中的沿海城市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空间生态不平衡性将更加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需引起足够关注。从流域关系来看,应妥善处理上中下游间的关系,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摆在重要位置。研究结果可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人口发展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 , 以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构建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em>ECCI</em>),以分县为基本单元,系统评价了我国县域尺度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结果表明:①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以生态赤字区为主,生态盈余区和生态平衡区为辅。不足1/5的人口分布在约2/3表现为生态平衡或盈余的国土面积上,而4/5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足1/3表现为生态赤字的国土面积上;②中国分县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呈较明显的不平衡性,大体由东南到西北呈现从严重超载到富富有余的分布态势。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已严重失衡,且人口密度大、 流动人口迁入较为集中的沿海城市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空间生态不平衡性将更加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需引起足够关注。从流域关系来看,应妥善处理上中下游间的关系,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摆在重要位置。研究结果可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人口发展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
[158] | , 随着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挑战,可持续发展模式作为全人类共同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生态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生态承载力水平与生态荷载状况表现出来。可持续承载力预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生态承载力调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武陵源风景区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模型的输入层预警指标,并利用状态空间法求算的生态承载指数进行警度区间的划分,通过样本训练、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生态承载预警。从风景区的资源承载、环境承载、生态弹性和生态承压等方面来考虑,析出17个资源类、环境类、社会经济类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武陵源风景区的承载状态,从时间上看,2000年曾出现超载状态,主要是风景区的核心区范围内出现城市化现象所致;从空间上看,协和乡出现超载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基于BP网络模型实现的生态承载力预警,用于预测预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状态,可以及时反映可持续状态的调控效果,为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 随着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挑战,可持续发展模式作为全人类共同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生态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生态承载力水平与生态荷载状况表现出来。可持续承载力预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生态承载力调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武陵源风景区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模型的输入层预警指标,并利用状态空间法求算的生态承载指数进行警度区间的划分,通过样本训练、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生态承载预警。从风景区的资源承载、环境承载、生态弹性和生态承压等方面来考虑,析出17个资源类、环境类、社会经济类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武陵源风景区的承载状态,从时间上看,2000年曾出现超载状态,主要是风景区的核心区范围内出现城市化现象所致;从空间上看,协和乡出现超载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基于BP网络模型实现的生态承载力预警,用于预测预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状态,可以及时反映可持续状态的调控效果,为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