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李富佳
,1,2, 庄岩1,2, 程昊1, 齐晓明3, 杨洋1, 季梦晨1,2Investment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nd investment strategy for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units in Mongolia
LIU Qian
,1,2, LI Fujia
,1,2, ZHUANG Yan1,2, CHENG Hao1, QI Xiaoming3, YANG Yang1, JI Mengchen1,2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1-03-2接受日期:2021-09-28
| 基金资助: |
Received:2021-03-2Accepted:2021-09-28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刘倩(1996-),女,山西吕梁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生态经济。E-mail: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PDF (5455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刘倩, 李富佳, 庄岩, 程昊, 齐晓明, 杨洋, 季梦晨. 蒙古国省级行政单元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对策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11): 3046-3062 doi:10.11821/dlyj020210157
LIU Qian, LI Fujia, ZHUANG Yan, CHENG Hao, QI Xiaoming, YANG Yang, JI Mengchen.
1 引言
蒙古国地处东北亚,东、南、西三面同中国接壤,北部同俄罗斯相邻,地理位置重要[1]。蒙古国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铜、金、煤炭等矿产品储量大,居世界前列[2,3]。近年来,蒙古国依靠矿业开发和矿产品出口,实现较快发展,经济发展前景广阔[4]。中蒙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在贸易方面,中国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9年两国双边贸易额81.6亿美元。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截至2018年末,中国对蒙古国直接投资存量33.65亿美元,投资主要分布在矿产、能源、建筑、金融、畜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中蒙之间资源、产业互补,政治高度互信,为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5]。2016年6月,中蒙俄三国政府联合签署《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标志着“一带一路”框架下第一个多边合作规划纲要正式启动实施。蒙古国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国家[6,7]。开展对蒙研究,对于加深两国政治互信,拓展中蒙经贸合作空间,优化经贸合作结构,推进双边贸易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蒙古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较大的经济潜力吸引着广大国外投资者的目光[8,9,10]。但伴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环境恶化、国内政策和投资环境不稳定等诸多原因,2013年以来蒙古国经济形势恶化,国民经济增速明显放缓[11]。蒙古国各区域投资环境如何、中国对蒙投资应该优选哪些区域、哪些产业、规避哪些风险,能否实现投资预期目标,这些都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及两国经济社会合作共赢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急需科学成果支撑解决的重要战略问题。
但目前对蒙古国投资环境的研究成果多以蒙古国整体作为研究对象[12],分析中国赴蒙投资的现状及问题,如曹乐蒙分析了蒙古国外资企业投资的基本特点,投资环境存在问题及原因[13],高然分析了海外政治不确定性对蒙古国吸引外资直接投资的影响[14];同时,现有研究多为定性分析[15,16,17],如修慧爽等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蒙投资合作的风险,类型及路径选择进行了梳理[18],热尔博分析了蒙中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19]。但现有研究缺乏针对蒙古国省级行政单元投资环境的定量分析[20,21,22],更缺乏对省级行政区域的投资重点行业及具体投资风险进行的详细深层次分析[23,24,25,26,27]。以国家为尺度的定性研究成果过于粗略,远不能满足指导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要求下,中国对蒙投资战略决策的实际需求,因此亟待开展针对蒙古国省级行政尺度区域投资环境、投资重点及投资风险的系统定量研究[18,28-33] 。
因此,本研究直接面向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需求,立足促进中蒙经济社会双赢发展的对蒙投资目标,基于研究团队多次赴蒙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搜集的宝贵数据,以蒙古国各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蒙古国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定量评估模型,系统刻画蒙古国投资环境各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科学评估蒙古国各省级行政单元的投资环境,进行投资环境类型区划,优选投资区域,指明投资重点产业,揭示主要投资风险,提出针对性投资对策。本研究成果将为开展对蒙投资、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及中资企业海外布局等决策提供直接科技支撑,对保障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1 研究区域 本文的研究区域是蒙古国全域,总计22个省级行政单元,包括21个省区及1个直辖市,见表1。Tab. 1
表1
表1蒙古国研究单元
Tab. 1
| 区域 | 省级行政单元 |
|---|---|
| 西部区域 | 巴彦乌勒盖 戈壁阿尔泰 扎布汗 乌布苏 科布多 |
| 杭爱区域 | 前杭爱 巴彦洪格尔 布尔干 鄂尔浑 后杭爱 库苏古尔 |
| 中央区域 | 戈壁苏木贝尔 达尔汗乌勒 东戈壁 中戈壁 南戈壁 色楞格 中央 |
| 东部区域 | 东方 苏赫巴托尔 肯特 |
| 乌兰巴托市 | 乌兰巴托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2.1.2 数据来源 课题组多次赴蒙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获得的实地调研数据,作为本研究的主要数据基础。此外,研究数据还源于《蒙古国统计年鉴2016》《蒙古国别投资报告2019》以及国家科技基础专项重点项目“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系列报告等。
投资环境的政策数据为对蒙古国2015年以来的重大国家级、区域级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系统梳理。其中地区倾斜政策数据来源为蒙古国税收稳定政策;蒙古国国家级法案包括自由区法;蒙古国经济特区法;蒙古国输出劳动力和引进外国劳动力、专家法;矿产法;蒙古国对外劳务合作条例;土地法;环境影响评估法;投资法。特殊经济区域相关数据来源为蒙古国银行法;蒙古国保险法;蒙古国证券市场法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设置,包括中国银行蒙古国代表处;中国工商银行蒙古国代表处。
2.2 研究方法
2.2.1 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投资环境是指一定时间及空间范围内,影响投资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投资环境的优劣是投资区位选择的基础。目前针对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有冷热比较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级尺度法、熵值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34]。然而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如冷热比较法缺少对于微观因素的评价,层次分析法、等级尺度法具有较强的主观倾向性[35]。为全面揭示蒙古国各行政区的投资环境特征,本研究在充分挖掘和分析蒙古国省级尺度区域投资环境数据、结合考虑中国对蒙投资重点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由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所构成的蒙古国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36],见表2。综合考虑六大要素,即投资的经济环境、投资的社会环境、投资的生态环境、投资的政策环境、投资的资源基础以及投资的交通运输环境。其中,投资的经济环境反映区域适合进行投资活动的综合经济发展情况;投资的社会环境反映区域适合进行投资的社会服务水平及社会发展情况;投资的生态环境反映区域生态环境本底条件;投资的资源基础反映区域适合进行投资的资源禀赋;投资的政策环境反映区域针对外商投资所给予的政策倾斜程度;投资的交通运输环境反映交通便捷度。Tab. 2
表2
表2蒙古国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Tab. 2
| 目标层 | 要素层 | 指标层 |
|---|---|---|
| 蒙古国各行政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 投资经济环境 | GDP 人均GDP 一产占比 二产占比 三产占比 每月平均工资 财政赤字率 |
| 投资社会环境 | 人口总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镇化率 非经济活动人口 失业率 普通教育学校数量 普通教育机构学生-教师比例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生数量 公共图书馆数量 公共图书馆读者量 公共图书馆座位容量 博物馆展览量 博物馆游客数 文化中心数量 医师数量 展会数量 病床数 记录在案罪行数量 | |
| 投资生态环境 | 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 固体废物处理车数辆 湖泊面积 分地区林地面积 森林采伐量 森林火灾 | |
| 投资政策环境 | 特殊经济区域 中国银行蒙古国代表处 中国工商银行蒙古国代表处 地区鼓励政策 | |
| 投资资源基础 |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 锰矿 铬矿 钒矿 原生钛铁矿 铜矿 铅矿 锌矿 铝土矿 菱镁矿 硫铁矿 磷矿 高岭土 森林资源 油气资源 渔猎资源 动植物资源 | |
| 投资交通运输 | 航空可达性 水运可达性 铁路可达性 公路可达性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2.2.2 投资环境定量评估模型 蒙古国投资环境定量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37],需要综合考虑蒙古国各行政区的投资经济环境、投资社会环境、投资生态环境、投资政策环境、投资的资源基础以及投资交通运输环境。而这六类要素的数据类型不同,赋值方式不同,评价方法也不同[38]。需要首先将区域的投资经济环境、投资社会环境、投资生态环境三要素进行量化评估,随后纳入投资政策环境、投资的资源基础以及投资交通运输环境三要素,进行二次量化评估,以获得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根据以上需求,构建蒙古国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模型ESE-PRT模型(Economic social ecological- Policy resource transportation Model),定量评估蒙古国各省级行政单元的综合投资环境。主要构成如下:
(1)投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评价模块。构建由22个行政区,32个经济、社会、生态的指标组成初始数据矩阵
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以消除量纲影响。
式中:
则第
式中:
进而获得第
式中:
(2)投资的政策环境评价模块。投资政策环境由4项指标构成,因此第
进而获得第
(3)投资的资源基础评价模块。投资的资源基础由20个项指标构成,计算投资资源基础中第
进而获得第
(4)投资交通运输环境评价模块。本研究中投资交通运输指标选取中国投资者到达投资地所采用的交通方式及其所需交通时间,采用逐级判别法测算。因此,中国最近的海关通关进入投资地所需时间,计算公式为:
式中:
由于到达投资地所需时长是逆向指标,因此第
(5)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模块。中国企业赴蒙古国进行投资需要综合考虑蒙古国各行政区的投资经济环境、投资社会环境、投资生态环境、投资政策环境、投资的资源基础以及投资的交通运输环境。由于该6项要素所反映的区域情况不同,且不同企业对此6项要素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各要素权重选择等权赋值。
则蒙古国各行政区的投资环境综合水平为:
式中:q表示投资环境评价中第q要素层;
3 结果分析
根据ESE-PRT模型计算,获得蒙古国各行政区投资经济环境、投资社会环境、投资生态环境、投资政策环境、投资的资源基础以及投资的交通运输环境的得分,进而获得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得分。本研究综合比较了蒙古国内部各行政区的投资环境优劣,并根据投资环境综合得分将蒙古国投资环境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四个等级。3.1 投资的经济环境评价
投资经济环境主要从经济总量,经济潜力,财政角度进行评估,就蒙古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空间分布而言,除乌兰巴托外,西部区域,杭爱区域,中央区域,东部区域经济总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东部区域投资经济环境较优于中西部区域,见图1a。图1
图1蒙古国投资环境分类评价结果
注:该图基于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审图号为 GS(2020)4395号)制作,底图无修改。
Fig. 1Investment environment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results in Mongolia
根据ESE-PRT模型,计算蒙古国各省的投资经济环境得分,获得蒙古国投资经济环境空间分异格局,见图1a。并根据投资经济环境评价的得分情况将蒙古国22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为投资经济环境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等级,见表3。投资经济环境优秀的省份包括乌兰巴托、鄂尔浑2个地区。乌兰巴托作为蒙古国首都,同时作为蒙古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第一产业占比小,为0.7%,第三产业占比大,为65.6%,GDP位于蒙古国第一。鄂尔浑GDP总量仅次于乌兰巴托,人均GDP位于蒙古国第一,该省土地面积虽小,仅为844 km2,但该省采矿业发达,铜钼矿作为该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可开采潜力大,目前已建成自动化铜钼矿企业。
Tab. 3
表3
表3蒙古国投资经济环境评价等级
Tab. 3
| 等级 | 分值 | 行政区 |
|---|---|---|
| I级(优秀) | 9.00~16.67 | 2个行政区:乌兰巴托 鄂尔浑 |
| II级(良好) | 6.00~9.00 | 6个行政区:南戈壁 达尔汗乌勒 戈壁苏木贝尔 东戈壁 东方 色楞格 |
| III级(一般) | 3.00~6.00 | 6个行政区:巴彦乌勒盖 扎布汗 乌布苏 科布多 肯特 苏赫巴托尔 |
| IV级(较差) | 0.00~3.00 | 8个行政区:巴彦洪格尔 库苏古尔 后杭爱 中央 前杭爱 戈壁阿尔泰 中戈壁 布尔干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投资经济环境良好的省份包括南戈壁、达尔汗乌勒等6个省份。投资经济环境一般的省份包括巴彦乌勒盖、扎布汗、乌布苏等6个省。投资经济环境较差的省份为蒙古国中部地区,包括巴彦洪格尔、库苏古尔等8个省。
3.2 投资的社会环境评价
投资的社会环境主要反映了人口结构,社会保障与稳定,科教水平和区域吸引力。投资社会环境优秀的省份包括乌兰巴托,投资社会环境良好的省份包括中央、库苏古尔、色楞格、后杭爱4个行政区。他们主要位于中央区域与杭爱区域,见图1b。投资社会环境优秀及良好区域有大量的年轻和中年劳动力,并且该区域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医疗保障体系较蒙古国其他区域更为完善。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同样增加了该地区的吸引力和外向性。投资社会环境一般的省份为巴彦洪格尔、前杭爱等13个行政区域,投资社会环境较差的省份包括达尔汗乌勒、中戈壁、巴彦乌勒盖、戈壁苏木贝尔4个行政区,见表4。
Tab. 4
表4
表4蒙古国投资社会环境评价等级
Tab. 4
| 等级 | 分值 | 行政区 |
|---|---|---|
| I级(优秀) | 9.00~16.67 | 1个行政区:乌兰巴托 |
| II级(良好) | 6.00~9.00 | 4个行政区:中央 库苏古尔 色楞格 后杭爱 |
| III级(一般) | 3.00~6.00 | 13个行政区:巴彦洪格尔 前杭爱 鄂尔浑 科布多 扎布汗 布尔干 东方 肯特 乌布苏 东戈壁 苏赫巴托尔 戈壁阿尔泰 南戈壁 |
| IV级(较差) | 0.00~3.00 | 4个行政区:达尔汗乌勒 中戈壁 巴彦乌勒盖 戈壁苏木贝尔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3 投资的生态环境评价
投资生态环境主要反映了生态本底条件相对优劣以及生态治理设施完善度,是影响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经项目组专家多次赴蒙古国实地调研考察,并结合统计数据,研究发现,蒙古国由于地广人稀,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少,但是受矿产开发及超载过牧等经济活动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整体而言,蒙古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生态环境良好,见图1c。投资生态环境优秀的省份包括库苏古尔、中央、东方、东戈壁四个行政区。位于蒙古国西北部的库苏古尔有蒙古国最大的淡水湖——库苏古尔湖,水域总面积2620 km2,深度超过244 m,是蒙古重要的淡水储备,且省内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30%,居全国第一位。中央省垃圾场等污染治理设施较为完善,生态治理能力突出。东方省是蒙古国最东省份,该省自然区域的70%为平坦的草原地带,30%为森林地带,森林面积达1000 km2,克鲁伦河流经该省,克鲁伦河河水清澈,水质良好,因此该省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投资生态环境良好的省份包括后杭爱、色楞格、南戈壁等9个行政区。色楞格43%的土地面积被森林覆盖。投资生态环境一般的省份为中戈壁、科布多等6个行政区域,投资生态环境较差的省份包括乌兰巴托、戈壁苏木贝尔、鄂尔浑3个行政区,见表5。
Tab. 5
表5
表5蒙古国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Tab. 5
| 等级 | 分值 | 行政区 |
|---|---|---|
| I级(优秀) | 12.00~16.67 | 4个行政区:库苏古尔 中央 东戈壁 东方 |
| II级(良好) | 10.00~12.00 | 9个行政区:后杭爱 色楞格 巴彦乌勒盖 南戈壁 布尔干 巴彦洪格尔 戈壁阿尔泰 苏赫巴托尔 扎布汗 |
| III级(一般) | 4.00~10.00 | 6个行政区:中戈壁 科布多 肯特 前杭爱 乌布苏 达尔汗乌勒 |
| IV级(较差) | 0.00~4.00 | 3个行政区:乌兰巴托 戈壁苏木贝尔 鄂尔浑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4 投资的政策环境评价
投资政策环境主要受到区域投资支持政策的影响。近年来,蒙古国高度重视与国外的经济贸易合作,不断完善投资法律法规及政策。蒙古国投资政策环境优秀的省份包括东戈壁(16.67)、乌兰巴托(16.67)、色楞格(13.00)见图1d,位于蒙古国北部色楞格省的苏赫巴托市,毗邻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是俄蒙自由贸易区。位于东戈壁的扎门乌德市是蒙古国东南部边境城市。2004年,蒙古国在此处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因此,色楞格,东戈壁分别受益于自由贸易区政策,投资政策环境位居前列。而且,近年来,由于中蒙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在蒙古国设立了主要银行的分支机构,包括中国银行蒙古国代表处及中国工商银行蒙古国代表处等,均设立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在支持地区金融环境特别是对华人企业的金融支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乌兰巴托政策环境优秀。投资政策环境良好的省份包括巴彦乌勒盖(11.20)、东方、南戈壁、苏赫巴托尔4个行政区。投资政策环境一般的省份为乌布苏、科布多等6个行政区。投资政策环境较差的省份包括扎布汗,前杭爱等9个行政区,见表6。Tab. 6
表6
表6蒙古国政策环境评价等级
Tab. 6
| 等级 | 分值 | 行政区 |
|---|---|---|
| I级(优秀) | 12.00~16.67 | 3个行政区:东戈壁 乌兰巴托 色楞格 |
| II级(良好) | 8.00~12.00 | 4个行政区:巴彦乌勒盖 东方 南戈壁 苏赫巴托尔 |
| III级(一般) | 5.00~8.00 | 6个行政区:戈壁阿尔泰 乌布苏 科布多 布尔干 库苏古尔 肯特 |
| IV级(较差) | 0.00~5.00 | 9个行政区:扎布汗 前杭爱 巴彦洪格尔 戈壁苏木贝尔 达尔汗乌勒 中戈壁 中央 鄂尔浑 后杭爱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5 投资的资源基础评价
投资资源基础主要反映该地区是否具有国际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煤炭资源、油气资源、金属矿产及动植物资源等。该地区拥有的资源越多,其区域资源基础越好。蒙古国投资资源基础优秀的省份包括南戈壁、苏赫巴托尔、东方等6个行政区,见表7,据项目组专家实地调查发现,位于东方的马塔德苏木油田,目前正在开采,具备投资潜力。南戈壁资源基础全蒙排名第一位,该省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铜、煤炭、黄金、铅锌、铁等。特别是焦煤和铜矿,蒙古已勘探确定储量的最大的矿均在该省。距中国边境线约200 km 的塔温陶勒盖大型煤矿,储量60亿t以上,其中焦煤约占1/3,为投资奠定了极佳的资源基础。苏赫巴托尔资源基础排名第二位,该省盛产牧草和药材,且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苏赫巴托尔有萤石、铁、钼、钨、锌、煤、铜等矿产资源,并且建筑材料如石灰石、沙石、耐火石等资源也十分丰富。后杭爱森林资源与药材资源丰富,盛产萍蓬草、龙胆草、龙川草等,并且,该省矿产资源如煤、金、银、铁、红铜矿及锰、油页岩、硫磺、水晶、玄武岩、石灰石等储量巨大,大型矿区楚鲁特铀成矿区位于后杭爱北部,因此后杭爱资源基础排名全蒙第三位。乌布苏具有丰富的资源储备,资源基础排名全蒙第四位,该地区已探明矿产地30多个,其中,铁、红铜、钼、混合和稀有金属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煤矿有5个,产煤地11处,沙丁矿床5处,铁矿3处,铜矿点5处,锡矿点1处,此外还有水晶石、岩纹水晶、玛瑙等矿产地。东方省矿产资源丰富,排名全蒙第五位,己探明85种矿藏和142个矿产地。有察布、乌兰混合金属、银矿藏、察干图勒特金矿等矿藏,同时还有丰富的褐煤、石灰石、钼等资源。色楞格资源基础排名全蒙第六位,该省鱼类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金等矿产资源。Tab. 7
表7
表7蒙古国资源基础评价等级
Tab. 7
| 等级 | 分值 | 行政区 |
|---|---|---|
| I级(优秀) | 12.00~16.67 | 6个行政区:南戈壁 苏赫巴托尔 后杭爱 乌布苏 东方 色楞格 |
| II级(良好) | 10.00~12.00 | 6个行政区:戈壁阿尔泰 肯特 科布多 布尔干 中戈壁 东戈壁 |
| III级(一般) | 4.00~10.00 | 7个行政区:鄂尔浑 库苏古尔 巴彦乌勒盖 扎布汗 前杭爱 巴彦洪格尔 乌兰巴托 |
| IV级(较差) | 0.00~4.00 | 3个行政区:中央 达尔汗乌勒 戈壁苏木贝尔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投资资源基础良好的省份包括科布多、戈壁阿尔泰等6个行政区。投资资源基础一般的省份为巴彦乌勒盖、扎布汗等7个行政区域,投资资源基础较差的省份包括中央、达尔汗乌勒和戈壁苏木贝尔等3个行政区,见图1e。
3.6 投资交通运输环境评价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投资交通运输环境决定了中国企业赴蒙投资的可达性。投资可达性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中蒙边境地区,重要的铁路,机场枢纽地区。整体情况而言,蒙古国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脆弱,相对制约了蒙古国整体产品运输效率。蒙古国境内现只有两条铁路,一条为乌兰巴托铁路,该铁路经过的省份有东戈壁、戈壁苏木贝尔、色楞格、达尔汗乌勒、苏赫巴托尔。另一条为自乔巴山向北至蒙俄边境口岸铁路,该铁路经过的省份有东方省、苏赫巴托。在蒙古国国内而言,投资交通运输环境优秀的省份有乌兰巴托、东戈壁,见表8。乌兰巴托的成吉思汗机场是蒙古国目前唯一的国际机场,东戈壁南面与中国内蒙古接壤,都是中国企业可到达性最高的省份。投资交通运输环境良好的省份有库苏古尔、中央、苏赫巴托尔、肯特。投资环境一般的省份有扎布汗、戈壁苏木贝尔、达尔汗乌勒、色楞格。投资环境较差的省份有巴彦乌勒盖、戈壁阿尔泰等12个省份,见图1f。这些地区远离中国边境,且目前缺少直接的交通方式到达投资地,需要多种运输方式的结合才能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
Tab. 8
表8
表8蒙古国交通运输环境评价等级
Tab. 8
| 等级 | 分值 | 行政区 |
|---|---|---|
| I级(优秀) | 12.00~16.67 | 2个行政区:东戈壁 乌兰巴托 |
| II级(良好) | 6.00~12.00 | 4个行政区:库苏古尔 中央 苏赫巴托尔 肯特 |
| III级(一般) | 0.01~6.00 | 4个行政区:扎布汗 戈壁苏木贝尔 达尔汗乌勒 色楞格 |
| IV级(较差) | 0.00 | 12个行政区:巴彦乌勒盖 戈壁阿尔泰 乌布苏 科布多 前杭爱 巴彦洪格尔 布尔干 鄂尔浑 后杭爱 中戈壁 南戈壁 东方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7 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根据ESE-PRT模型,计算蒙古国各行政区的投资环境综合得分,获得蒙古国投资环境空间分异格局,见图2。并根据投资环境评价的得分情况将蒙古国22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为优先投资区、潜在投资区、一般投资区和投资风险区,见表9。其中,优先投资区的投资环境评价得分为50~70分,为乌兰巴托市、东戈壁、色楞格,这些地区有着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丰厚的资源禀赋,开放的投资环境,是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区域。潜在投资区的投资环境评价得分为35~50分,为苏赫巴托尔、南戈壁、东方省等7个行政区域,这些地区具有不同的投资优势,在投资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是具有较大潜力的投资区域。一般投资区的投资环境评价得分为25~35分,以巴彦乌勒盖、扎布汗等为代表,这些地区未展现出适合投资的相对优势,是在投资时应慎重考虑的地区。投资风险区的投资环境评价得分低于25分,以布尔干、巴彦洪格尔等地区为代表,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薄弱,是投资时应规避的地区。图2
图2蒙古国投资环境空间分布格局
注:该图基于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审图号为GS(2020)4395号)制作,底图无修改。
Fig. 2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Mongolia
Tab. 9
表9
表9蒙古国投资区划分
Tab. 9
| 类型 | 分值 | 行政区 |
|---|---|---|
| 优先投资区 | 50~70 | 3个行政区:乌兰巴托 东戈壁 色楞格 |
| 潜在投资区 | 35~50 | 7个行政区:苏赫巴托尔 南戈壁 中央 肯特 后杭爱 库苏古尔 东方 |
| 一般投资区 | 25~35 | 6个行政区:巴彦乌勒盖 扎布汗 鄂尔浑 乌布苏 戈壁阿尔泰 科布多 |
| 投资风险区 | 0~25 | 6个行政区:布尔干 巴彦洪格尔 中戈壁 达尔汗乌勒 前杭爱 戈壁苏木贝尔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4 讨论
根据ESE-PRT模型,对蒙古国22个省级行政单元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蒙古国优先投资区集中在乌兰巴托市、东戈壁、色楞格。这三个地区投资环境优秀,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基础以及投资政策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区域间投资重点以及投资面对的风险各不相同,应该开展分区域的详细研究。4.1 优先投资区投资重点
4.1.1 乌兰巴托市地区投资重点 乌兰巴托市作为蒙古国首都,是蒙古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省份,也是外资企业数量最大的省份,蒙古国大量工业企业设在乌兰巴托市,其中,以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主,具有突出的投资基础与竞争优势。并且,根据《蒙古国千年发展目标整体发展政策》规划第五部分“基础设施领域发展政策”提出,基础设施建设要依照满足公民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总原则进行。在此原则下,规划中提出在交通运输领域要建设满足矿产品出口运输需求的道路基础设施,建成同中俄两个邻国相连的欧亚运输跨境运输线路,支持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根据ESE-PRT模型评估结论,结合考虑乌兰巴托市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与贸易合作方向等因素,建议对乌兰巴托市优先投资基础设施产业及轻工业。
4.1.2 东戈壁地区投资重点 东戈壁作为与中国接壤的边疆省份,投资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国际铁路、电话、邮政、航空路线均经过该省,依托扎门乌德和色楞格边境口岸与国内外市场联系密切。乌兰巴托-二连浩特国际铁路通过其境内。全省约有40%以上的城镇同首都乌兰巴托公路连接。扎门乌德市位于途经该省铁路的最南端,是蒙古国与亚洲各国进行对外经济贸易和联系的重要过境物资转运站之一。跨境物流、信息流动、人员流动方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且东戈壁资源丰富,是蒙古国目前探明铜矿化带之一。并且该地区盛产麻黄、甘草等动植物药材,为发展东方医药生产基地提供了条件。根据ESE-PRT模型评估结论,结合考虑当地独有交通区位条件、未来跨境物流、大宗资源开发及贸易合作等因素,建议对东戈壁地区优先投资铜矿开采业及药材种植业。
4.1.3 色楞格地区投资重点 蒙古国铁矿主要有色楞格矿带和克鲁伦矿带两个矿带区。根据ESE-PRT模型评估结论,结合考虑当地独有交通区位条件、未来跨境物流、大宗资源开发及贸易合作等因素,建议对色楞格地区优先投资铁矿开采业。
4.2 优先投资区投资风险
对于蒙古国所有投资区都应当以保护生态和治理环境为前提,严格防止植被退化、沙漠化、沙尘暴、冻土灾害和环境污染风险,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超载过牧、工业化、城镇化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战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具体研究了优先投资区投资风险。4.2.1 乌兰巴托市投资风险 乌兰巴托市作为蒙古国首都,蒙古国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地,并且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是蒙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及科技中心,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及交通运输基础等均位于全蒙第一。但是乌兰巴托市的人口压力过大,导致就业压力增加,人口过剩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严重,由此产生了很多不利的社会因素。同时乌兰巴托市非法解雇案件数量为220件,未偿不良贷款8243.252亿蒙图,见图3,均排名全蒙第一,为该地投资保障带来了很大挑战。
图3
图3蒙古国非法解雇及未偿不良贷款空间分布
注:该图基于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审图号为 GS(2020)4395号)制作,底图无修改。
Fig. 3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illegal dismissals and outstanding non-performing loans in Mongolia
4.2.2 东戈壁省投资风险 东戈壁省位于蒙古国南部,总面积11.5万km2,与中国的边境线长达580 km。东戈壁省经济环境、生态环境良好,政策惠及度高。但是东戈壁省失业率为全蒙第二位,失业率为14%,性别不平等指数为全蒙第二位,为0.836,见图4。过高的失业率及性别不平等现象为该地区劳动力保障和社会稳定带来挑战,加大了投资的不确定性。
图4
图4蒙古国失业率及性别不平等指数空间分布
注:该图基于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审图号为 GS(2020)4395号)制作,底图无修改。
Fig. 4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unemployment rate and gender inequality index in Mongolia
4.2.3 色楞格省投资风险 色楞格省非经济活动人口数量36284人,位于全蒙第二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犯罪数量326件,位于全蒙第一位,见图5,同时,色楞格地区罪犯数量、车辆违规案件数等均位于全蒙前五,不稳定的社会治安风险,将对中国企业在该地区投资的人员安全及资本安全造成威胁。
图5
图5蒙古国非经济活动人口及犯罪数量空间分布
注:该图基于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审图号为 GS(2020)4395号)制作,底图无修改。
Fig. 5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economically inactive population and number of crimes in Mongolia
4.3 中国对蒙古国投资对策研究
基于ESE-PRT模型的分析结论,在积极推动中国与蒙古国贸易往来,促进中国企业赴蒙古国进行投资的同时,针对中国企业赴蒙古国投资的区域、产业选择及可能面对的投资风险,提出以下投资对策建议:4.3.1 分区有序推进,近期集中对优先投资区投资,中期拓展至潜力投资区,规避一般及风险投资区 根据本研究结论,建议中国海外投资机构在对蒙投资活动中,采用分区、分阶段的有序推进模式,近期重点投资乌兰巴托市、东戈壁、色楞格等投资环境优越的优先投资区。中期逐渐扩展投资区域,优选矿产资源开发、旅游等行业,布局于潜力投资区域;近中期不考虑、远期待投资环境有较大提高后,适度考虑一般投资区;尽量规避风险投资区。
4.3.2 优选投资行业,有重点的开展战略性投资 围绕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需求,在优先投资区优选有潜力的投资行业开展战略性投资。矿业投资依然是中国对蒙古国投资的重点。蒙古国人口稀少,经济体量较小,受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等方面因素限制,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冶炼加工产业极为落后,对本国矿产资源需求量小。受地缘环境的制约,中国是蒙古国最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矿业受中国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
4.3.3 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建立国家层面的投资合作推进机制,扩大共识,降低社会风险 中国的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与蒙方会商,积极与蒙古国签订区域性投资准入与保护协定、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协定,从法律角度增强中国多投资保障,降低项目建设的社会风险。通过签订政府间投资合作协议的方式,达成区域内普遍认可的争端解决机制,扩大中蒙利益汇合点,为中国企业对蒙投资保驾护航。
4.3.4 加强对蒙研究及人才培养,做到科学投资、有效投资、安全投资和共赢投资 加强对蒙研究投入,培养对蒙研究专业人才,组建对蒙研究专门机构,加强对蒙科研机构与投资主体的密切合作。针对在蒙具体投资区域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法律政策环境、文化风俗、投资需求等进行针对性深入研究,为中资企业提供长期决策咨询,做到科学投资、有效投资、安全投资和共赢投资。例如,《蒙古国千年发展目标整体发展政策》规划第五部分“基础设施领域发展政策”提出,基础设施建设要依照满足公民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总原则进行。在此原则下,规划中提出在交通运输领域要建设满足矿产品出口运输需求的道路基础设施,建成同中俄两个邻国相连的欧亚运输跨境运输线路,支持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4.3.5 增强中蒙文化交流,促进中蒙“民心相通” 积极寻求建立中蒙文化交流机制,推动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的广泛交流,布局孔子学院等海外中国文化传播、培训机构,加强中国对蒙文化产品输出,注重与当地文化整合,在体现中国特色的同时适应蒙古国国情,促进中蒙文化互信,协助投资企业处理好与当地民众、企业、工会的关系,减少文化的冲突,实现中蒙“民心相通”,提升蒙古民众对中资项目的接受度和欢迎度,消除因误解、文化障碍等造成的各类风险。
4.3.6 增强投资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培育中蒙发展的承担主体 中国在蒙企业是中国形象的象征,因此,企业必须明确自身责任,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内外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促进与当地企业和谐相处,负责任地参与当地事务,将企业增效与当地发展联系起来,实现共同发展。通过中资企业的良好经济社会影响,促进中蒙长期、深入的投资合作。
5 结论
(1)本研究基于研究团队多次赴蒙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搜集的宝贵数据,构建了蒙古国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定量评估ESE-PRT模型,综合评估了蒙古国省级行政单元投资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政策环境、资源基础以及交通运输环境,并划分为优先投资区、潜在投资区、一般投资区和投资风险区四种类型。其中优先投资区包括乌兰巴托市、东戈壁省及色楞格省,这些地区投资环境综合水平高,与蒙古国其他行政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应作为对蒙投资优先考虑区域。潜在投资区包括苏赫巴托尔、南戈壁、东方省等地区,这些地区存在其投资优势,但由于部分因素限制阻碍其投资环境,应作为投资潜力区,发育其特色产业,挖掘投资潜力。投资一般区包括巴彦乌勒盖、扎布汗等省份,这类地区目前投资优势不突出,投资环境一般。投资风险区包括布尔干、巴彦洪格尔等省份,这些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落后、社会环境不佳、生态本底较差或交通落后等因素,投资风险较大,是目前投资中应该注意规避的地区。(2)基于对蒙古国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的基础,提出了对蒙投资的风险防控对策,对于蒙古国所有投资区都应当以保护生态和治理环境为前提,严格防止植被退化、沙漠化、沙尘暴、冻土灾害和环境污染风险,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超载过牧、工业化、城镇化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战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具体研究了优先投资区投资风险。在乌兰巴托市投资应注意规避不良贷款及非法解雇等风险,在东戈壁地区投资应注意规避失业率高及性别不平等的风险,在色楞格地区投资应注意规避犯罪数量高,社会治安不稳定等的风险。
(3)基于蒙古国全境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本研究提出了对蒙投资对策。即:分区有序推进,近期集中对优先投资区投资;优选投资行业,有重点的开展战略性投资;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建立国家层面的投资合作推进机制,扩大共识,降低投资政策不连续等的风险;积极完善贸易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加强对蒙研究及人才培养,做到科学投资、有效投资、安全投资及共赢投资;增强中蒙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增强投资企业社会责任感,培育中蒙发展承担主体;重视在蒙投资过程的生态保护,以保护生态和治理环境为前提,避免投资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
(4)在集成多年赴蒙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调研数据资料和政策系统梳理基础上建立的投资环境模型、评估成果和对策建议,将为开展对蒙投资、加强双边经贸合作,以及中资企业海外布局等战略决策提供直接科技支撑,对提升中国海外地缘利益,保障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现实战略意义。
致谢
真诚感谢匿名评审专家在论文评审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专家对本文引言内容的补充、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使本文获益匪浅。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DOI:10.11821/dlxb201902007 [本文引用: 1]

中蒙俄高铁建设是促进中蒙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国际陆上交通走廊的重要举措,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科学合理地布局中蒙俄高铁线路、规避高铁建设面临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急需理清高铁建设的影响因子,揭示其作用机理和空间分布格局,制定针对性强的防控对策。本文分析了中蒙俄高铁建设的主要影响因子,阐明了各类因子对高铁建设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一种综合集成的影响指数评估模型(IIIEM),量化评估了不同地区各类影响因子的影响指数,揭示了其空间分布格局,并据此制定了消除影响的中蒙俄高铁东线和西线的线路布局建议方案。提出通过“高铁换资源、高铁换市场”等互利共赢创新合作模式,消除经济影响;加强沟通和技术展示,降低社会影响;通过设置缓冲区及高科技手段,规避生态风险;构建中蒙俄跨境地区三大生态风险跨国联合防控体系,加强政策对接,促进中蒙俄经济一体化等防控对策及保障措施。本研究将为中蒙俄高铁建设线路科学合理布局、风险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参考。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DOI:10.11821/dlxb202104014 [本文引用: 1]

外商直接投资(FDI)企业按知识基础类型可分为解析型、合成型和象征型,从政策工具维度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六市2007—2016年的创新政策进行文本分析,以创新政策强度和创新政策协同度两个指标量化评估珠三角核心区六市创新政策环境,利用多项式逻辑回归模型识别和检验创新政策环境对异质性知识基础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珠三角核心区六市创新政策环境时空分异显著,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创新政策强度显著提升而协同度明显降低,创新政策强度与协同度均呈楔形空间结构但二者空间异构明显;② 创新政策强度和创新政策协同度对FDI区位选择皆有显著的正效应,且随着创新政策协同度的提升区域更有可能成为解析型和合成型FDI区位选择的对象;③ 政府态度、企业进入方式和布局区位对FDI区位选择有显著影响,集聚因素中的商务服务水平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城市人口密度和集聚经济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研究结果对地方政府实施更加本地化的创新政策吸引差异化知识基础的FDI,构建区域竞争优势带来重要启示。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DOI:10.13249/j.cnki.sgs.2013.05.613 [本文引用: 1]

利用2001~2010年间MODIS NDVI数据、同期气象数据和MODIS土地覆盖分类产品,探讨蒙古高原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及其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季节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0 a来,蒙古高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和呈下降趋势的面积基本持平;春季和夏季植被覆盖度呈下降趋势,而秋季呈上升趋势,降水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在秋季5种植被类型均呈增加趋势,而在春季和夏季不同植被类型的增减趋势因植被类型而异。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