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tribution of arable land resources and cooperation policies in the China-Mongolia-Russia economic corridor
LI Fei,1,2, ZHANG Ke1,2, DONG Suocheng1,2, LI Zehong1,2收稿日期:2021-02-8接受日期:2021-11-10
基金资助: |
Received:2021-02-8Accepted:2021-11-1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李飞(1982-),男,山东淄博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生态-资源系统过程与可持续性及世界资源战略等研究。E-mail: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PDF (2604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李飞, 张克, 董锁成, 李泽红. 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格局与合作战略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11): 3063-3072 doi:10.11821/dlyj020210118
LI Fei, ZHANG Ke, DONG Suocheng, LI Zehong.
1 引言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与消费结构变化,国家耕地资源日趋紧张,耕地种植压力日益增大,耕地环境风险加剧,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中蒙俄经济走廊所涉东北地区突出[1,2,3,4,5]。《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源主要污染物TN、TP和COD占到了全国污染物的57.2%、67.3%和43.7%,“二污普”排放量则分别占到了全国污染物的46.5%、67.2%和49.8%,农业源排放量占总排放量“半壁江山”的格局并未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说,耕地相关污染的严重程度已经超越了工业和城市生活方面,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3,4,5],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1,2,3,4,5]。耕地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大局[1,2,3],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长治久安和国计民生。耕地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世界****日益关注的难点问题[6,7,8,9,10],在国内也逐渐成为相关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1-3, 9],而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经济体系以及耕地资源压力的复杂性等,农业“走出去”将具有日益重大的战略意义[1, 2, 11]。新世纪农业全球化特别是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以来,海外耕地开发与投资浪潮兴起,该领域研究日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12, 13],近年来中国对外耕地合作开发研究也逐渐开展[2, 14]。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对外耕地开发必要性[15, 16]、地域选择[12, 14]、影响因素[14, 16]及模式与路径[2, 16, 17]等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沿线耕地合作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逐步开展[18, 19],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中国农业资源环境若干战略问题研究”提出了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拓宽海外农业资源利用深度和广度的建议[1, 2]。目前针对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格局特别是耕地合作路径的研究仍不多见,大多仍是宏观战略层面的分析[20, 21],经济走廊耕地资源本底不清,合作路径研究亟待加强。从发展阶段来看,今后一定时期,伴随经济发展带来的规模扩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还将不断加快,对耕地要素和产品具有持续高强度需求,耕地资源压力伴随经济和人口消费变动等还将持续增强,中国将面对巨大的耕地资源种植压力和环境压力,亟需更加开放创新地考虑国家对外耕地资源合作开发问题。本研究分析了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格局,研讨了区域耕地资源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索了中国对外耕地合作开发的主要问题,最后研究提出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合作对策建议。目前中蒙俄经济走廊正处于基于七大战略平台开展农业合作的新时代,面临着新的耕地合作发展机遇,基于中蒙俄经济走廊丰富且开发潜力巨大的耕地资源,加强耕地合作开发有望成为破局之举,也是中俄双方紧要的合作共赢之举,对于“一带一路”共建、加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意义重大。
2 研究方法
研究区为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跨中国东北及华北沿边境地区、蒙古国、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包括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的中央省、色楞格省、中戈壁省、南戈壁省、东方省、东戈壁省、肯特省和苏赫巴托尔省;俄罗斯的莫斯科州、列宁格勒州、诺夫哥罗德州、特维尔州、弗拉基米尔州、下诺夫哥罗德州、基洛夫州、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彼尔姆地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秋明州、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阿尔泰边疆区、克麦罗沃州、哈卡斯共和国、克拉斯诺亚尔边疆区、图瓦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犹太自治区、滨海边疆区。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析、野外实地考察等手段,基于MODIS土地利用/覆被数据(MOD12Q1),IGBP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和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结合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国三国的土地利用特点分析适用于该区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土地利用/覆被分类规范。该分类系统结合了IGBP分类系统和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形成了跨国跨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包括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草地、水田、旱地、沼泽、城建用地、裸地、冰川积雪、工矿用地、裸岩等18个类型;基于2015年Landsat OLI影像,在中蒙俄经济走廊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野外调查数据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生成匹配遥感影像的野外调查数据集,采用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解译精度在90%以上,通过对比不同耕地及地物类型的影像特征,同时结合中国农业部土地调查数据及高分辨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类方法得到耕地资源分布;结合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将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空间格局划分为高值区、较高值区、一般区、低值区四类。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3 结果分析
3.1 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丰富,俄罗斯部分耕地面积和高产耕地面积分别占经济走廊的60%和74%左右
俄罗斯地域辽阔,俄罗斯耕地数量和质量水平均较高。人均耕地面积0.85 hm2,是美国和欧盟的1.8倍和4倍多,是中国的近11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世界上人均农用地和人均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黑土带,丰沃黑土地遍及欧洲伏尔加河流域和亚洲的中、西西伯利亚及部分远东地区,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0%以上。俄罗斯农业土地38361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5%左右;耕地面积为11621万hm2,占农用地面积的60%左右。伏尔加联邦区、西伯利亚联邦区、中央联邦区、北高加索联邦区、乌拉尔联邦区是俄罗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丰富。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欧洲部分以及鄂毕河流域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等地,叶尼塞河流域克迈罗沃州、克拉斯诺亚尔边疆区、鞑靼斯坦共和国等地,阿穆尔河流域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等地,以及贝加尔湖流域伊尔库茨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等地。大约55°N以北地区耕地资源贫乏(见图1、表1)。耕地面积较大的俄罗斯地区有阿尔泰边疆区、鄂木斯克州、诺夫哥罗德州、新西伯利亚州、特维尔州、鞑靼斯坦共和国、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基洛夫州、伊尔库茨克州、阿穆尔州、克麦罗沃州等。蒙古国部分可耕地面积很小,其中2/3分布在鄂尔浑-色楞格流域,其余部分分布在克鲁伦河流域、鄂嫩河流域、哈拉哈河流域。最高的色楞格省和中央省只有20万hm2和10万hm2左右,东方省、肯特省、达尔汗乌拉省有2万~3万hm2,其他均不超过0.7万hm2,可开发潜力有限。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耕地面积超过5000万hm2,占经济走廊耕地面积的60%以上。
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1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分布示意图
注:该图基于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审图号为 GS(2020)4398号)制作,底图无修改。
Fig. 1Scheme of the arable land resources distribution in the China-Mongolia-Russia economic corridor
Tab. 1
表1
表1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格局
Tab. 1
等级 | 耕地(万hm2) | 行政区 |
---|---|---|
高值区 | >500 | 黑龙江省 内蒙古自治区 阿尔泰边疆区 吉林省 鄂木斯克州 新西伯利亚州 辽宁省 克拉斯诺亚尔边疆区 |
较高值区 | 100~500 | 基洛夫州 下诺夫哥罗德州 彼尔姆地区 伊尔库茨克州 阿穆尔州 克麦罗沃州 特维尔州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 乌德穆尔特共和国 秋明州 |
一般区 | 30~100 | 莫斯科州 滨海边疆区 布里亚特共和国 哈卡斯共和国 弗拉基米尔州 诺夫哥罗德州 外贝加尔边疆区 列宁格勒州 图瓦共和国 犹太自治区 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 |
低值区 | <30 | 中央省 色楞格省 中戈壁省 南戈壁省 东方省 东戈壁省 肯特省 苏赫巴托尔省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丰富,但高产耕地比例不高,开发潜力巨大。俄罗斯高产耕地面积不到耕地总面积的10%,高产耕地主要分布在南方联邦区,占俄罗斯高产耕地总面积的60%,其次为中央联邦区,伏尔加联邦区和西北利用联邦区。目前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高产耕地面积为100万hm2左右,占中蒙俄经济走廊高产耕地面积的74%左右;中国部分高产耕地面积占中蒙俄经济走廊高产耕地面积的24%左右。通过土地改良,不断加大物质投入和科技投入,耕地质量可进一步提高。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可开发土地利用率较低,可开发的潜在耕地面积较大,主要集中于俄罗斯广大适耕地区。高产耕地面积位于前列的有俄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州、列宁格勒州、伊尔库茨克州、鄂木斯克州、诺夫哥罗德州、秋明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以及中国的吉林省、黑龙江省等(见图2)。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2中蒙俄经济走廊高产耕地空间格局示意图
注:该图基于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标准地图(审图号为GS(2020)4398号)制作,底图无修改;研究区域不包括萨哈林(库页)州。
Fig. 2Spatial pattern of high-yield arable land in the China-Mongolia-Russia economic corridor
3.2 俄罗斯耕地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制约重重,亟需外力支持
俄罗斯经济常年陷入停滞乃至负增长,农业经济则更为迟滞。目前俄罗斯农业仍未走出困境,经济发展尤其是耕地开发需要外力支持。(1)俄罗斯农业发展水平低于西方国家,也低于中国发展水平,主要农产品依赖进口。俄罗斯农业产值从1992年苏联解体时的334亿美元仅增至2018年的563亿美元,中国农业产值则从1992年的910亿美元发展到2018年的9786亿美元;2018年美国农业产值为1779亿美元,日本农业产值也达到614亿美元。俄罗斯单位面积耕地谷物产出水平仅有中国、日本、加拿大和瑞典的43%、43%、67%和74%,仅有美国单产水平的30%。俄罗斯除了粮食外,其他主要农产品都依赖进口,约四分之一的肉蛋奶及其他制品依赖进口。
(2)俄罗斯耕地撂荒现象严重。由于土地产权等问题,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错位,耕地面积从1992年的1.3亿hm2减少到2018年的1.1亿hm2。另外,俄罗斯大面积的农业用地遭到侵蚀作用(水蚀、风蚀)、浸淹、盐渍化、灌木侵入等影响。虽然俄罗斯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土壤改良措施来稳定和恢复农业用地的土壤肥力,但改良土地面积很有限,俄罗斯宜耕荒地面积约2000万hm2。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未利用耕地面积占俄罗斯未利用耕地面积的近1/2,占中蒙俄经济走廊未利用耕地面积的95%左右。
(3)俄罗斯经济常年不景气、投资体系不稳定使得农业投入不足,部分重点要素投入日益紧缩。俄罗斯在机械化、肥料施用、农村基本建设方面均进展缓慢。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由1992年的80.8 kg/hm2减少到2018年的15 kg/hm2左右,施用量仅有美国、日本、加拿大和瑞典的16%、8%、19%和21%,仅有中国的5%。苏东剧变后20多年时间俄罗斯2万多个村庄彻底消逝,近3万个村庄处于极度衰败状态,濒临遗弃[23]。目前,俄罗斯特别是其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给不足,俄罗斯农村自来水管道水平仍不及苏东剧变前的25%,输电线路和农村公路水平不及苏东剧变前的20%和30%,且仍有下降趋势,农村燃气管道等也仍没达到苏东剧变前水平。
3.3 对外耕地合作开发路径分析
3.3.1 对外耕地合作开发模式借鉴 日本、韩国较早开展全球性的海外耕地合作开发与农业投资,积累了很多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其在耕地状况、农业开发模式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与中国有诸多类似,且对俄蒙耕地资源和农业合作开发日益重视,很多经验与模式可资借鉴。首先,日本、韩国有国家性的海外耕地开发指导意见和法规办法,并有专门性的国家级的海外耕地开发服务组织和机构。其次,两国的海外耕地开发主要是企业和个体行为,并已经形成了一批龙头公司集团,地方政府层面参与较少。第三,两国在对外耕地合作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政治经济资源防控风险,以参股为重要资本形式,打造了较为完善的对外耕地开发保险体系。第四,两国十分重视东道国的传媒影响力,不断打造对外耕地开发的正面形象,广泛报道对外耕地开发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效益,建构了良好的耕地开发声誉。第五,两国均高度重视对外耕地开发中人力资源输出的科学化、规范化与精细化。中国黑龙江近些年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开展对俄耕地合作开发,已出现“公司+农垦+园区+物流”自上而下的良好合作模式和成功案例。牡丹江东宁华信集团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合资建立了阿尔玛达公司,开发了华信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耕地近7万hm2,初步形成了仓储、加工处理、物流等合作区产业链。哈尔滨东金集团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的谢尔盖耶夫卡农场跨境合作开发,总面积近7万hm2,重点在俄建设大型大豆农场。牡丹江海林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共建的春天农业经贸合作区项目,计划承租14万hm2耕地,已创新开发了旱作水稻模式。目前在俄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已发展到8家,很多园区已被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部同意纳入俄远东超前发展区范畴。另外,黑龙江边境地区也逐渐出现“种植大户+农户联合+劳务合作”等重要的自下而上合作开发模式。部分国内种植大户在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等地租种俄罗斯耕地进行合作开发,最大的个体租种面积已达6.7万hm2。
3.3.2 创新探索对俄耕地资源合作 农业对外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战略领域[22],中蒙俄经济走廊上中俄耕地资源合作是双方紧要的共赢之举。中国可以缓解日益紧张的耕地资源压力及粮食安全形势,缓解日益突出的耕地资源环境不平衡的矛盾,俄罗斯也可以乘中国经济发展之东风,实现农业重振。中国在海外投资的“耕地”方面应得到高度重视。
首先,对外耕地合作开发日益得到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政界学界的关注,但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践明显不足[12,13,14,15],与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共建共享发展实践滞后。一方面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人口流动加快,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大,另一方面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耕地红线保障压力日益增大,耕地环境形势也日益恶化,对外耕地合作开发亟待加强。在全球海外耕地投资逐渐规范的趋势下,在中俄关系全面发展之际,对俄耕地投资将会成为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一种重要模式,利用俄罗斯耕地资源发展跨国农业,大力实施对俄屯田合作,既能缓解国家日益严峻的耕地压力,又能作为中俄全面战略合作的重点方向。
其次,国家还没有系统性的对外耕地合作开发指导方案,主要还是地市级政府、企业集团等层面运作,亟需加强对耕地海外投资行为的安全保障与规划指导。中蒙俄经济走廊在耕地合作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目前缺乏系统的、全球性的战略指导,导致合作时间短、规模小、品质低,阻碍了中俄农业领域合作发展。
另外,中蒙俄经济走廊在耕地合作、农业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大多只是耕地租种、农产品进出口和劳动力投入等方面,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中俄开展农业合作面临着很多制度性与贸易壁垒的制约,在耕地合作过程中还存在人员、土地、贸易等阻碍自由化发展的政策壁垒。对俄耕地合作开发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牵扯到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要素,包括地域选择、市场调研、集疏运储等一系列过程。建议近期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进一步加强中蒙俄政治互信,推动中蒙俄耕地与农业合作自由化。重点优化中俄耕地合作环境,促进中俄农业合作的展开,中俄继续增强战略互信,为中俄耕地合作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日益和谐、健康、稳定的环境。开展中俄耕地合作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消除人员、土地、贸易等政策壁垒,以此推动中俄耕地与农业合作的自由化发展。
(2)重点试点示范地域包括俄罗斯的阿尔泰边疆区、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犹太自治州、滨海边疆区、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等。从地缘要素及耕地资源要素看,与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的农业开发相比,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重要耕地主要分布在中俄毗邻地区,而且相关俄罗斯各州、共和国、边疆区政府均出台耕地租用优惠政策吸引外来资金共同开发建设,是中国进行境外耕地合作开发的重要战略选择。
(3)创新耕地资源合作模式,加强中俄农业自贸区建设,打造中俄农业国际合作创新示范区。应深入调查中蒙俄经济走廊农产品供需状况,积极推进经济走廊自贸区、口岸建设,把握中国“一带一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和“远东大开发”,蒙古国“草原之路”等战略契合,扩展延伸经济走廊耕地产业链和价值链。在稳定国内农业种植前提下,结合中国供给侧改革,利用国内农业产业技术等优势,结合境外资源优势,发挥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经验,积极探索经济走廊农业合作新模式,建议在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阿尔泰边疆区等率先探索中俄毗邻重点耕地区域农业国际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包括国际合作生态种养区、合作研发实验室、粮食战略储备基地等,远期扩展到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建设境外国际合作创新示范区。以投资促农产品贸易,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扩展农产品出口种类。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平台带动效应,带动境内农产品贸易转型升级。
(4)强化升级经济走廊农产品物流贸易通道,提高耕地资源国际合作便利化水平。共建多元稳定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农产品物流贸易通道,积极构建、完善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高水平建设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开展加工、运输、仓储、物流等农产品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扩大贸易规模,拓展贸易范围。加快实现中俄水陆联运建设,深入推动边境口岸建设,如东宁、嘉荫等,增强河运能力;充分利用欧亚铁路和跨境铁路运输,建立统一运输标准,提升国际农业物流对接水平。加快实现中俄哈牡绥东、哈大齐满、哈佳双同、哈绥北黑和哈长沈大五大联运体系建设,深入推动绥芬河、同江、黑河、珲春等四大边境口岸建设,加强集疏运储等农产品贸易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实现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集成。
4 结论
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合作战略意义重大。本研究结合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国三国的土地利用特点分析了适用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土地利用/覆被分类规范,在中蒙俄经济走廊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野外调查数据基础上,揭示了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格局,剖析了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总结了日韩等典型国家对外耕地合作开发借鉴模式及中国对俄耕地合作开发的成功案例;分析了中国对外耕地合作开发的主要问题,探索了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合作对策建议。(1)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经济走廊的俄罗斯欧洲部分莫斯科河和伏尔加河流域以及鄂毕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阿穆尔河流域与贝加尔湖流域等地。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耕地面积和高产耕地面积分别占整个经济走廊的60%和74%左右,蒙古国部分可耕地面积很小,可开发潜力有限。
(2)俄罗斯耕地撂荒问题突出,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未利用耕地面积占俄罗斯未利用耕地面积的近50%,占经济走廊未利用耕地面积的95%左右。
(3)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已出现自上而下“公司+农垦+园区+物流”和自下而上“种植大户+农户联合+劳务合作”等重要耕地资源合作模式和成功案例。今后应高度重视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合作,借鉴日韩等国先进经验,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与农业合作自由化发展,可探索在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等率先开展中俄毗邻重点耕地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农业自贸区建设,扩展延伸经济走廊耕地产业链和价值链,共建多元稳定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农产品物流贸易通道。
总体上,国家耕地资源日趋紧张,耕地种植压力日益增大,耕地环境风险加剧,耕地不可替代性与作物增产压力和农业环境依赖性已经日益进入恶性循环态势。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耕地资源丰富,但开发滞缓。中国应开拓创新耕地发展思路,加紧探索在农业安全框架下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合作开发路径,特别是加强对俄耕地合作开发与农业要素输出(人力、资本等)已然成为破局之举,也是双方紧要的合作共赢之举。
致谢
真诚感谢编辑部专家老师和匿名评审专家在论文评审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评审专家针对本文的研究方法阐释、结论与对策分析、图文表达等方面所提修改意见,使本文获益匪浅!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本文引用: 6]
[本文引用: 6]
[本文引用: 7]
[本文引用: 7]
[本文引用: 5]
[本文引用: 5]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
URL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
URL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URL [本文引用: 3]
,
URL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4]
[本文引用: 4]
,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3]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