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规律及其形成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马志飞1,2,, 尹上岗1,2, 张宇1,2, 李在军3, 吴启焰4,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
2.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3
3. 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扬州 225009
4.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49

Spatial distribution, flowing rules and forming mechanism of inter-cities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MAZhifei1,2,, YINShanggang1,2, ZHANGYu1,2, LIZaijun3, WUQiyan4,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210043, China
3. Research Institute of Central Jiangsu Development,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Jiangsu, China
4.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吴启焰(1971-),男,云南云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和城市与区域政治经济学研究。E-mail: chiyanwu@gmail.com
收稿日期:2018-03-22
修回日期:2018-09-25
网络出版日期:2019-04-20
版权声明:2019《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55,51608251)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系统基金项目(2015BGERLKF06)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马志飞(1992-),男,河南许昌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E-mail: ug_mazhifei@163.com



展开

摘要
在人口城城流动日益成为中国人口流动的重要形式背景下,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别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空间流动的结果、过程和成因,也就是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轨迹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城城流动人口倾向于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流动,同时在流动过程中会考虑空间的邻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以及高水平教育医疗设施的差距是诱发城城人口流动的内在动力,而在实际的流动过程中会综合考虑由于空间摩擦而产生的金钱成本、心理压力等障碍;同时,已有城城流动人口存量会通过减少适应流入地的成本、提供相应的生活和就业信息等方式降低流动成本,刺激城城流动人口按照已有路径流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的阶段划分,认为中国人口流动仍然处于从小城镇进入大城市的阶段。在这一时间节点上,依据人口流动的自然规律,鼓励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并通过发展副中心和卫星城等形式疏散中心区功能,推动城市郊区化发展才符合城市发展的自然逻辑。

关键词:城城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流动规律;形成机制
Abstract
The population flow between cities not only reflects the choice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who voted with their feet based on different development levels of urban economy, society, and public services, but also exerts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success of rational and orderly movement of popul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arge,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and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strategies. Therefore,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spatial flowing law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urban-to-urban population flows in China for realizing rational and orderly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nd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strategy.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 amounts of urban-to-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ults, processes, and causes of the spatial mobility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urban areas based on data of population census and dynamic monitoring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addition, it studi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flow trajectory and forming mechanism of urban-to-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This paper uses Arcgis to visuali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ain flow trajectories of inter-cities floating population, then uses regression equations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driving population movement between cities.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the urban-to-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tends to flow to developed regions and metropolis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which the proximity of destination is considered; gaps among regions in ter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high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medical facilities are the internal impetus to the flow of urban-to-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whil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will be given to obstacles such as money costs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generated by space fri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existing urban-to-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will reduce the flow costs, and stimulate the flow of urban-to-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existing routes by reducing the cost of inflows, and providing living and employment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ge division of population flow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population movement in China is still transforming from the stage where people move from small cities and towns to metropolises. At this time poi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the flow of population to large cities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law of population movement, decentralize the functions of the central area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ub-centers and satellite cit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uburbanization, which are in line with the natural logic of urban development.

Keywords:urban-to-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spatial distribution;flowing rules;forming mechanism

-->0
PDF (3657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马志飞, 尹上岗, 张宇, 李在军, 吴启焰. 中国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规律及其形成机制[J]. 地理研究, 2019, 38(4): 926-936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280
MA Zhifei, YIN Shanggang, ZHANG Yu, LI Zaijun, WU Qiyan. Spatial distribution, flowing rules and forming mechanism of inter-cities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 38(4): 926-936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280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革[1]促进了中国人口迁移的活性显著增强[2]。在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作用下[3],中国人口经历了规模空前的人口流动[4]。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42%。同时,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流动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保持大规模的存在。但是,相较于早期的人口流动,21世纪以来从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甚至中西部的一些大城市到东部的大城市的人口流动,即通常简称的城城流动人口,规模和占比均有所上升[5],如2000—2010年,城城流动人口增长2569.06万,占流动人口的比例上升0.35%[6]。人口在城市间的流动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发展水平差异下城镇人口用脚投票的选择结果[7],另一方面也关系着中国实现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成败[8]。因此,探讨中国人口城城流动的空间流动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对于实现人口合理有序分布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具备切实的实践意义。
当下城城流动人口的研究往往是将城城流动人口作为乡城流动人口的比较对象,突出户籍歧视下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入[9]、社会保障[10]和劳动报酬[11]方面的弱势地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城城流动人口普遍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因此相对于乡城流动人口而言,城城流动在城市融入、工作获得和社会保障方面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该类研究大多将城城流动人口作为参照物,始终未能将城城流动人口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同时侧重于城城流动人口社会学特征的分析,对于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关注不足。而少数关于“城城流动人口”的研究,依据大数据分析技术[12]或者调研数据[13],重点关注了由于旅游、商务等原因形成的短期人口流动,其中涵盖了城市户籍人口,也涵盖了农村户籍人口。而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聚焦在城市间流动的城市户籍人口。
鉴于现有城城流动人口研究对于空间流动的关注不足,本文基于溯源法分别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空间流动的结果、过程和成因,也就是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轨迹及驱动机制。人口城城流动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不仅可以细致地描绘人口空间流动和空间分布的特征,丰富人口迁移理论,同时有助于深刻认识人口城城流动的机制,为流动人口合理布局和城镇化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2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西方国家已开展了大量关于人口流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整体上看,发达国家的人口流动已经经历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小城镇进入大城市、从城区进入郊区、以及郊区化进一步发展的城区衰退或者城区更新[14]四个阶段。工业化初期,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集中,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推动发达国家城市化走向成熟水平[15];伴随着规模经济的增长和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外部性效应推动着人口向大城市进一步集中[16];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城镇人口绝对数量下降或者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小城镇或乡村人口增速明显的现象,学界称为郊区化或者逆城市化[17];20世纪80年代,人口分布格局再次发生逆转,城区人口变动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在金融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集聚的城市如纽约、波士顿、费城和明尼波斯等城市中,人口增速明显,而在底特律、克利夫兰等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传统制造业城市中,人口仍然处于流失或者低增长状态[18]。对于人口流动机制的研究则表现出研究视域的不断扩展。新古典经济学关注个体的理性选择,借助于经济学中“理性人”“预期净收益”“效用最大化”“工资差”等概念[19],指出人口流动是不同地域间资本、劳动力、生活条件不均衡分布条件下个体基于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两部门理论[20]和推拉模型[21]是该类研究的典型代表。随后兴起的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在关注个人因素之外,注重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偶然性因素的分析,该理论强调人口流动是家庭集体决策的结果,人口流动的目的在于家庭收入风险最小化[22]。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宏观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开始被纳入到分析框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23]和世界体系理论[24]相继出现,二者主要关注国家地位和经济结构的差异导致的国际人口流动。
当前中国人口空间流动的研究大多以流动人口整体为研究对象[25],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数学模型等方法[26]分析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27]、流动规律及其驱动机制[28]等,尤其是在全国或区域间大尺度的流动趋势[29]、城市内部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30]以及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31]等。对于中国的人口流动而言,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为代表的大型城市[32];流动人口的流动轨迹往往是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梯次流动特征[33];地区间社会、经济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差异和距离因素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34]
以上规律基本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的特征,然而其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能够准确刻画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格局及其机制仍然尚待考证。通过整理2014年人口流动监测数据和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居,分析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刻画城城流动人口空间流动的流向特征,并利用人口跨省流动数据分析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以回答和验证以下问题:
(1)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怎样的特征,是否存在大城市聚集的现象?
(2)人口城城流动是否呈现出空间邻近性的特征,是否存在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流动的现象?
(3)人口城城流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经济因素仍然是人口城城流动的主导因素吗?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需要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和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其中人口普查数据中包含各地级市流动人口数量,而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包含区分户口登记类型的各地级市流动人口样本,可用于估计各地级市城城流动人口比例。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是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获取的数据,其中包含区分户口登记类型的20.6万个调查样本,涵盖319个地级行政单元,其调查方式为分层、分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抽样[35]。鉴于研究对象为城城流动人口,选用户口登记类型为城市的流动人口样本作为城城流动人口(不包括镇人口)。基于调查样本中城城流动人口比例能够反映真实流动人口结构的假设,首先利用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别统计各地级市样本总数和城城流动人口样本数量,计算各地级市城城流动人口比例,其次以人口普查数据中各地级市流动人口数量为基础,利用动态监测数据中城城流动人口比例估计各地区城城流动人口数量,具体计算公式为:
Ci=SciSi×Pi
式中:Ci为估计的i地区城城流动人口数量;Sii地区调查的总样本数;Scii地区城城流动人口的样本数;Pi为人口普查数据中i地区的流动人口数量。依据各地区估计的城城流动人口数量可以构建以地级市为单位的城城流动人口数据集,用于分析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人口流动特征分析主要基于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长表数据中有依据于户口登记地和现住地的城城流动人口省际流动记录。本文统计对象为户口登记地为街道并且现住地为街道的流动人口,通过该数据可建立完整的城城流动人口省际流动的OD矩阵,该数据可用于分析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特征。
人口城城流动的驱动机制分析借助于逐步回归分析法实现。分析指标中各地区人均GDP、经济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万人医疗床位数、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高中教师数和万人高等学校教师数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其中万人医疗床位数、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高中教师数和万人高等学校教师数指标均选取为城市部分指标。三甲医院数量来源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各省985、211高校数量来源于教育部网站。各省会城市间距离是依据铁路里程计算而得,本文利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要铁路数据集在ArcGIS中计算几何功能计算各省会城市间的铁路里程。

3.2 城城人口流动模型与假说

在人口推拉理论看来,地区间特定要素的差异是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实证研究中发现,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6]、就业率、工资收入、投资、空间距离等因素均会对人口流动产生重要影响[37]。人口流动与地区间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差别密切相关,人口流动可以看做地区劳动力供应和工资收入差别的平衡机制,通过这个机制重新分配劳动力,以调整收入和失业率的地区差异,并实现劳动力的自我效应最大化。而经济增长率则表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越高,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刺激人口向该城市流动。同时,地区间的连通较为便利,则可以节省交通的物质成本,同时大大缓解由于生活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如果两地间已有频繁的人口流动,前期流动人口会通过生活信息、就业信息的传递引导后期人口的流动[38]。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角度来看,当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考虑追求更高层次的追求。将该理论应用到人口流动的研究中,可以设想,若流动人口具备更好的经济水平,那么其选择决策中,除了工资收入、就业机会以外,生活条件、公共服务等也可能会成为其考量的指标[39]。城城流动人口一般具有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经济基础,故而本文将公共服务纳入到人口流动的分析框架中,并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分析公共服务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考虑到公共服务体系中教育和医疗设施显著影响人口流动[7],并且具有鲜明的层级划分,本文选用教育医疗设施分析公共服务对人口流动的影响[40]
基于以上考虑,以迁移率(城城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因变量,以两点间各因素的相对差距作为自变量,建立指数方程如下:
MRij=CX1jX1ia1X2jX2ia2X3jX3ia3X4jX4ia4X5jX5ia5Xija6X7a7
式中: MRij表示从i省流向j省的流出率, MRij= Mij2Pi×Pj×108,其中Mij为从i省流向j省的城市人口总数;PiPj分别为两地的城市人口数;X1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2为经济增长率;X3为城镇登记失业率;X4为教育医疗设施的丰富程度,其衡量为万人医疗床位数、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高中教师数和万人高等学校教师数标准化值的平均值;X5为高层次教育医疗设施规模,其衡量为三甲医院和985、211高校数量标准化值的平均值;Xij为省会间的铁路里程数;X7为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存在的流动人口存量(或称信息网络),在本文中指2000年地区间城城人口的流动,其定义为Mij/Mij,分子表示从i省流向j省的迁移人口,分母表示从i省流向其他省市的迁移人口总数,也就是出省流动人口在输入地之间的构成比;a1~a7为各要素对迁移率的弹性系数。
对式(1)取对数,便可以得到对数线性方程:
lnMRij=C+a1lnX1jX1i+a2lnX2jX2i+a3lnX3jX3i+a4lnX4jX4i+a5lnX5jX5i+a6lnXij+a7lnX7+e
结合变量定义,就城城人口流动模型中各变量和流动率的关系,提出以下理论假说。① 假说一(经济发展差假说):两地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越有可能出现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② 假说二(增长速度差假说):如果两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则从低速发展地区向高速发展地区的迁移率较高,而反向的迁移率较低;③ 假说三(就业几率假说):如果两个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存在差异,则从高失业率地区向低失业率地区的迁移率较高,而反向的迁移率较低;④ 假说四(教育医疗假说):如果两地在教育医疗设施的丰富程度和质量上存在差异,则从教育医疗匮乏、层次较低的地区向教育医疗丰富、层次较高的地区的迁移率较高,反之则较低;⑤ 假说五(流动成本假说):两地间的空间距离或者交通距离越远,两地间的迁移率越低;⑥ 假说六(流动存量假说):两地间前期人口流动的规模越大,两地间的人口迁移率相应较高,反之则较低。

4 城城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分析

以地级市城城流动人口数据集为数据来源,通过ArcGIS软件可视化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为进一步分析人口是否存在向大城市集中的特征,计算各地级市流动人口在该市所属省份内城城流动人口的比重。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选取流动人口大于20万和人口比例在20%以上的城市进行标记(图1)。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中国地级市城城流动人口规模及省内占比的空间分布
注: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的标准底图(审图号:GS(2016)2927号)制作,底图无修改。

-->Fig. 1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proportion of provinces in China'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

图1所示,城城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以下三类城市:① 城市群地区,包括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② 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如西安市、武汉市、贵阳市等城市;③ 少数的工矿城市,如鄂尔多斯市、大庆市和柳州市等。这说明城城流动人口的确存在向发达地区和发达城市集聚的现象。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在城市群地区的中等城市仍然是城城流动人口的重要流入地,甚至超过中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会城市(如郑州等)。
比较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城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发现东部地区往往以多个城市为流动人口的集聚地,而中西部地区往往以省会城市作为城城流动人口的单核集聚地,这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均衡,而中西部地区仍然处于培育增长极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41]

5 省际城城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分析

借助于ArcGIS软件可视化城城流动人口在省级行政区之间的流动,为保证图像的清晰程度,选用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最多的5个省份中城城人口流动规模大于2000人的流动轨迹进行可视化(图2)。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中国2000人规模以上城城流动人口的流动轨迹
注: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的标准底图(审图号:GS(2016)2884号)制作,底图无修改。

-->Fig. 2The inter-city flow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bove 2000 in China
-->

图2所示,人口在城市之间的流动表现出以下特点:① 从人口流入地来看,人口流入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主要来源于周边省市,同时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其辐射范围越广。如山东的城城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东北三省,辽宁省来源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而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则可能来源于四川省、陕西省、河南省等内陆省份。② 从人口流出地来看,人口在城市间流动往往倾向于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邻近性,因此展现出人口向邻近的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特征。如四川、河南和湖北的流动人口向北京、上海和广东均有较多的人口流动,而河北的流动人口则主要流向北京、天津和辽宁等邻近的省市。而湖北由于距离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的距离相似,因此湖北的流动人口向三大城市群均有明显的流出现象。③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是人口在城市间流动过程中重要的人口流出地,这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悠久的工业基地历史导致城镇人口的基数较大,同时伴随着资源开发和东北地区经济下滑,就业机会减少和工资水平的降低,城镇人口开始大规模外流。

6 城城流动人口的驱动机制分析

利用人口普查和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以上城城人口流动模型进行模拟,并依据模拟结果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说。鉴于本文中需要对因变量做取对数处理,删除城城流动人口为0的样本,进入到回归模型中的样本量为926个。模型回归结果表1所示,调整后的R2为0.588,说明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省际城城人口流动的相对水平。同时,教育医疗设施丰富程度和经济增长率两项指标的显著性水平均大于0.05,说明以上指标与城城人口流动的关系并不显著,难以有效解释城城人口流动。
Tab. 1
表1
表1省际城城人口流动率的决定因素
Tab. 1Determinants of inter-city floating population rates
非标准回归
系数(B
B的标准
误差
显著
水平(P
B的95%置信
区间下限
B的95%置信
区间上限
标准回归
系数(Beta)
人均GDP1.0030.1100.0000.7881.2190.262
城镇登记失业率-1.2990.1380.000-1.570-1.028-0.205
省会铁路里程-0.8900.0880.000-1.063-0.717-0.261
流动人口存量0.9050.0480.0000.8110.9990.549
高层次教育医疗设施0.3790.0460.0000.2870.4700.237
教育医疗设施丰富程度0.0860.0910.344-0.0920.2640.024
经济增长率0.0930.1750.594-0.2501.2190.012
常数项7.7990.5660.0006.6888.909-
R2修正值0.588
显著性水平(P0.000
标准估计的误差1.373
样本数(N)926


新窗口打开
人均生产总值在回归模型中表现出预期的符号和较高的统计有意性。从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来看,回归模型中人均生产总值系数绝对值仅次于流动人口存量,居于第二位。同时人均生产总值是反映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衡量指标,以上结果表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城人口流动的重要动力。
城镇登记失业率对迁移率有显著作用,且回归符号与理论假说三一致,说明在失业率相对较高的地区,有更多的城市人口流向失业率相对较低的地区,而反向的城城人口流动相对较少。城市人口的流动也表现出寻求工作机会的倾向,城市经济的不景气、工作机会减少会促使城市人口的流出,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作机会的增加会吸引城市人口的流入。
省会间铁路里程和流动人口存量与迁移率的关系完全符合本文的理论假说。地区间的交通距离越远,人口在两地间的迁移率越低,人口在流动过程中的金钱成本、适应新地方的心理压力会阻碍城市人口在地区间的流动。但是,如果两地间之前已经存在较多的人际关系,会显著降低人口流动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信息缺失等问题,进而推动城市人口在地区间的流动。
从教育医疗设施与迁移率的关系来看,教育医疗设施的丰富程度与迁移率并无显著相关,而教育医疗设施的层次与迁移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高水平医院、高校等教育医疗设施的分布会吸引城市人口的流入,而层次相对较低的教育医疗设施对于城市人口并没有较强的吸引力。高水平的医院、高校等教育医疗设施有利于城城流动人口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从而形成人口从高层次教育医疗设施相对匮乏的城市向相对丰富的城市流动。

7 结论与讨论

为探讨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流动特点和人口流动的驱动机制,以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验证本文基于流动人口流动规律构建的城城流动人口的假说,得到以下结论:
(1)城城流动人口的确存在向发达地区和发达城市集聚的现象,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在城市群地区的中等城市仍然是城城流动人口的重要流入地,甚至超过中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会城市。因此,东部地区的城城流动人口集聚地较为分散,而中西部地区城城流动人口集聚地往往呈现出单核集聚特征。
(2)人口在城市间流动往往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邻近性,因此展现出人口向邻近的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特征。同时,东北地区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在经济衰退和就业机会减少的背景下,成为重要的城城流动人口流出地。
(3)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以及高水平教育医疗设施的差距是诱发城城人口流动的内在动力,而在实际的流动过程中会综合考虑由于空间摩擦而产生的金钱成本、心理压力等障碍;同时,已有城城流动人口存量会通过减少适应流入地的成本、提供相应的生活和就业信息等方式降低流动成本,刺激城城流动人口按照已有流动路径进行空间位置的变化。
与西方国家类似,中国城城流动人口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差异的驱动下,表现出由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传统城市向新兴城市流动的特征。由此可见,中国城城人口流动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流动之间更多地表现为发展水平的差异,空间流动的倾向性和驱动机制并无本质区别,因此借鉴西方人口流动经验是中国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要知识来源。通过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的城市人口表现出向大城市流动的特征,套用西方的人口流动发展逻辑,中国人口流动仍然处于从小城镇进入大城市的阶段。在这一时间节点上,限制大城市而鼓励发展小城镇是不符合当前的自然规律的。诚然,在部分大城市中交通拥堵、房价飞升等城市问题频发,影响着大城市的健康发展。然而大城市发展能够带来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的规模效益,同时为创新活动的发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依据人口流动的自然规律,推动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并通过发展副中心和卫星城等形式疏散中心区功能,推动城市郊区化发展才符合城市发展的自然逻辑。
伴随中、西部地区城城流动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流动趋势明显,中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的差异将进一步加大。当务之急是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增长极,吸引人口流入,从而缩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要实现这一目标,中西部地区城市必须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改善城市就业环境,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就业渠道,保障人的劳动权利,同时稳步提升平均工资,提高流动人口的预期收益;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积极融入国家高铁网络,打造国际、国内交通枢纽;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的数量,增强城市对于流动人口的吸引力。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徐姗, 邓羽, 王开泳. 中国流动人口的省际迁移模式、集疏格局与市民化路径
. 地理科学, 2016, 36(11): 1637-164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5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系统回顾了中国流动人口的省际变动与集疏格局,包括总体特征与演化趋势,基于迁出地和迁入地属性差异的省际流动人口模式以及基于城市规模的流动人口分布特征,采用趋势分析和马尔科夫链方法预测了中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趋势,由此提出了中国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路径与建议如下:<i>① </i>人口的跨区域流动重塑着中国的人口空间格局,东部地区应审慎而稳妥地推进市民化;<i>②</i>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重点推进省内流动人口的就近市民化;<i>③ </i>不同地区要制定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地推进市民化进程。</p>
[Xu Shan, Deng Yu, Wang Kaiyong.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model, spatial pattern and citizenization path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11): 1637-164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5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系统回顾了中国流动人口的省际变动与集疏格局,包括总体特征与演化趋势,基于迁出地和迁入地属性差异的省际流动人口模式以及基于城市规模的流动人口分布特征,采用趋势分析和马尔科夫链方法预测了中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趋势,由此提出了中国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路径与建议如下:<i>① </i>人口的跨区域流动重塑着中国的人口空间格局,东部地区应审慎而稳妥地推进市民化;<i>②</i>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重点推进省内流动人口的就近市民化;<i>③ </i>不同地区要制定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地推进市民化进程。</p>
[2]王桂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
. 人口与经济, 2000, 20(1): 8-22.
[本文引用: 1]

[Wang Guixin.The regional model of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its changes since the reform of China's economy
. Population & Economics, 2000, 20(1): 8-22.]
[本文引用: 1]
[3]蔡昉. 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23(5): 16-25.
[本文引用: 1]

[Cai Fang.Rural urban income gap and critical point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3, 23(5): 16-25.]
[本文引用: 1]
[4]段成荣, 杨舸.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
. 人口研究, 2009, 33(6): 1-12.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利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本文从区域、省份、城市等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变动趋势。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从区域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向东部地区集中,越来越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集中;从省级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省份,前5个流动人口最多的省(市、区)吸纳了全国一半的流动人口;从城市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城市,表现出突出的极化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在形成一个由35个左右城市构成的沿海城市带,它们吸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这种集中趋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此乃制定与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
[Duan Chengrong, Yang Ge.Trends in destination distribu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 Population Research, 2009, 33(6): 1-12.]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利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本文从区域、省份、城市等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变动趋势。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从区域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向东部地区集中,越来越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集中;从省级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省份,前5个流动人口最多的省(市、区)吸纳了全国一半的流动人口;从城市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城市,表现出突出的极化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在形成一个由35个左右城市构成的沿海城市带,它们吸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这种集中趋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此乃制定与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
[5]郑杭生, 陆益龙. 开放、改革与包容性发展: 大转型大流动时期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 学海, 2011, 21(6): 76-80.
[本文引用: 1]

[Zheng Hangsheng, Lu Yilong.Openness, reform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management in the period of great transition
. Academia Bimestris, 2011, 21(6): 76-80.]
[本文引用: 1]
[6]马晓红, 段成荣, 郭静. 四类流动人口的比较研究
. 中国人口科学, 2014, 27(5): 36-46.
[本文引用: 1]

[Ma Xiaohong, Duan Chengrong, Guo Jing.A comparative study on four type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14, 27(5): 36-46.]
[本文引用: 1]
[7]夏怡然, 陆铭. 城市间的“孟母三迁”: 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经验研究
. 管理世界, 2015, 30(10): 78-90.
[本文引用: 2]

[Xia Yiran, Lu Ming.The "Three Immigrants of Mencius' mother" in citi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services on the flow of labor force
. Management World, 2015, 30(10): 78-90.]
[本文引用: 2]
[8]刘妮娜, 刘诚. 合理、有序推进中国人口城镇化的路径分析
. 经济学家, 2014, 25(2): 21-27.
[本文引用: 1]

[Liu Nina, Liu Cheng.Path analysis of reasonably and orderly promoting China '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 Economist, 2014, 25(2): 21-27.]
[本文引用: 1]
[9]杨菊华. 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35(2): 61-79.
[本文引用: 1]

[Yang Juhua.Research on the assimilation of th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5, 35(2): 61-79.]
[本文引用: 1]
[10]于海燕. 新居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调查
. 长春: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6.
[本文引用: 1]

[Yu Haiyan.Research on the supply mechanism of public service of new resident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 Changchun: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Jilin University, 2016.]
[本文引用: 1]
[11]杨菊华. 城乡分割、经济发展与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融入研究
. 人口学刊, 2011, 32(5): 3-15.
[本文引用: 1]

[Yang Juhua.The effects of hukou and development on floating on earning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igrants
. Population Journal, 2011, 32(5): 3-15.]
[本文引用: 1]
[12]赵时亮, 高扬. 基于移动通信的人口流动信息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
. 人口与社会, 2014, 30(3): 20-26.
[本文引用: 1]

[Zhao Shiliang, Gao Yang.Big data migrationanalysis method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mobile communication
. Population and Society, 2014, 30(3): 20-26.]
[本文引用: 1]
[13]林李月, 朱宇. 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结构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
. 地理科学, 2015, 35(6): 725-732.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基于福建省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多种流动指标分析和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城市间流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空间特征上,遵循随着流动次数的增加在距离上由近及远、在城市等级上由小到大的规律,且流动距离相对于初次流动趋于缩小,流动的就近性特征显著;在时间特征上,大多数城市间流动发生在流动生涯的前期,随着流动时间的延长,流动状态趋于稳定;在性别差异上,女性城市间流动的强度大于男性,地域选择具有明显的大城市导向,而男性的流动空间活动范围大,地域选择则是大城市和小城市同时兼顾并重。</p>
[Lin Liyue, Zhu Yu.The space-time paths of the migrants' mobility across cities and their gender difference: Based on a survey in Fujian province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6): 725-732.]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基于福建省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多种流动指标分析和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城市间流动的时空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城市间流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空间特征上,遵循随着流动次数的增加在距离上由近及远、在城市等级上由小到大的规律,且流动距离相对于初次流动趋于缩小,流动的就近性特征显著;在时间特征上,大多数城市间流动发生在流动生涯的前期,随着流动时间的延长,流动状态趋于稳定;在性别差异上,女性城市间流动的强度大于男性,地域选择具有明显的大城市导向,而男性的流动空间活动范围大,地域选择则是大城市和小城市同时兼顾并重。</p>
[14]Salvati L, Serra P, Bencardino M, et al.Re-urbanizing the European city: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during expansion and recession times
.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2018, (4): 1-28.
[本文引用: 1]
[15]Halfacree KH, Boyle PJ.The challenge facing migration research: The case for a biographical approach
.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3, 17(3): 333.
https://doi.org/10.1177/030913259301700303URL [本文引用: 1]
[16]Ottaviano G, Thisse J F.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2004, (4): 2563-2608.
[本文引用: 1]
[17]Dadashpoor H, Alidadi M.Towards decentralization: Spatial changes of employment and population in Tehran Metropolitan Region, Iran
. Applied Geography, 2017, 85: 51-61.
https://doi.org/10.1016/j.apgeog.2017.05.004URL [本文引用: 1]
[18]Gregory K.Patterns of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What we have learned?
. Urban Studies, 1998, 35(7): 1024.
[本文引用: 1]
[19]Sjaastad L A.The coat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2, (51): 533-565.
[本文引用: 1]
[20]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1955, (22): 139-191.
[本文引用: 1]
[21]Lee E S.A theory of migration
. Demography, 1966, (1): 47-57.
[本文引用: 1]
[22]Stark O, Bloom O E.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 173-178.
[本文引用: 1]
[23]Piore M J.The Dual Labour Marke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 Cambridge: Cambridge Mass Winthrop, 1970.
[本文引用: 1]
[24]Wallenstein I.Geopolitics and Geoculture: Essays on the Changing World-syst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本文引用: 1]
[25]马红旗, 陈仲常.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 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 人口研究, 2012, 36(6): 87-99.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规模虽然低于省内流动人口,但其扩张速度明显大于省内流动人口。劳动力要素的省际流动与省内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别,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我国全部流动人口及省内流动人口特征的考察,而对省际流动人口的考察并不多见。文章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归纳与梳理了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以此为研究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包括省际和省内流动人口的趋势,省际流动人口的区域性差别、流动性目的、流动期限、年龄特征、受教育程度及职业构成等。文章还讨论了这些特征的经济社会和政策意义。
[Ma Hongqi, Chen Zhongchang.Pattern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sixth population census
. Population Research, 2012, 36(6): 87-99.]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规模虽然低于省内流动人口,但其扩张速度明显大于省内流动人口。劳动力要素的省际流动与省内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别,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我国全部流动人口及省内流动人口特征的考察,而对省际流动人口的考察并不多见。文章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归纳与梳理了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以此为研究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包括省际和省内流动人口的趋势,省际流动人口的区域性差别、流动性目的、流动期限、年龄特征、受教育程度及职业构成等。文章还讨论了这些特征的经济社会和政策意义。
[26]姚华松, 许学强. 西方人口迁移研究进展
. 世界地理研究, 2008, 17(1): 154-166.
[本文引用: 1]

[Yao Huasong, Xu Xueqiang.Progress of research on migr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08, 17(1): 154-166.]
[本文引用: 1]
[27]刘盛和, 邓羽, 胡章.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
. 地理学报, 2010, 65(1): 1187-1197.
[本文引用: 1]

[Liu Shenghe, Deng Yu, Hu Zhang.Research 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1): 1187-1197.]
[本文引用: 1]
[28]姚华松, 许学强, 薛德升. 广州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 经济地理, 2010, 30(1): 40-4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是当代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于中国流动人口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以中国特大城市——广州为例,首先系统分析了广州流动人口近30年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发现流动人口总体分布具有近郊区指向、文化程度较高者多集聚于发展新区、产业转型与转移对流动人口职业分布有重要影响、以户籍地为基础的集聚区经济形态已经出现。此外,全球化背景下广州出现了跨国移民聚居区的基本雏形。其次,对其原因进行归纳,包括城市发展格局的演变及产业地域转移、户籍和劳动力二元市场等制度因素及人力和社会资本的拥有状况。
[Yao Huasong, Xu Xueqiang, Xue Desheng.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valuative law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Guangzhou
.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1): 40-4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是当代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于中国流动人口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以中国特大城市——广州为例,首先系统分析了广州流动人口近30年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发现流动人口总体分布具有近郊区指向、文化程度较高者多集聚于发展新区、产业转型与转移对流动人口职业分布有重要影响、以户籍地为基础的集聚区经济形态已经出现。此外,全球化背景下广州出现了跨国移民聚居区的基本雏形。其次,对其原因进行归纳,包括城市发展格局的演变及产业地域转移、户籍和劳动力二元市场等制度因素及人力和社会资本的拥有状况。
[29]鲁奇, 王国霞, 杨春悦, . 流动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若干解释(1990、2000)
. 地理研究, 2006, 25(5): 765-774.
[本文引用: 1]

[Lu Qi, Wang Guoxia, Yang Chunyue, et al.Some explanations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hange of migran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nge in regions of China, 1990 and 2000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5): 765-774.]
[本文引用: 1]
[30]鲁奇, 吴佩林, 鲁礼新, . 北京流动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
. 地理学报, 2004, 60(5): 851-862.
[本文引用: 1]

[Lu Qi, Wu Peilin, Lu Lixin, et al.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grants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eijing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ir distributio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60(5): 851-862.]
[本文引用: 1]
[31]朱传耿, 顾朝林, 马荣华, . 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
. 地理学报, 2001, 56(5): 549-560.
[本文引用: 1]

[Zhu Chuangeng, Gu Chaolin, Ma Ronghua, et al.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56(5): 549-560.]
[本文引用: 1]
[32]刘涛, 齐元静, 曹广忠. 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
. 地理学报, 2015, 70(4): 567-581.
[本文引用: 1]

[Liu Tao, Qi Yuanjing, Cao Guangzhong.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Uneven landscap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ffects on urbanizatio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4): 567-581.]
[本文引用: 1]
[33]杜鹏, 张航空. 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实证研究
. 人口学刊, 2011, 32(4): 14-20.
[本文引用: 1]

[Du Peng, Zhang Hangkong.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laddering migration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 Population Journal, 2011, 32(4): 14-20.]
[本文引用: 1]
[34]张耀军, 岑俏. 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
. 人口研究, 2014, 38(5): 54-71.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利用&ldquo;五普&rdquo;及&ldquo;六普&rdquo;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省内流动和省际流动两个角度,分省、市、县三个层面对我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省外流入人口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集中化流动,热点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个全国性集聚中心的存在。运用一般回归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结论表明影响省内和省外人口流入的因素同中有异。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较高的职工工资是城市吸引省内和省外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社会公共资源对省内人口流入影响较大,而就业率和城市化水平对省外人口流入影响较大。这些发现可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等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Zhang Yaojun, Cen Qiao.Spatial patterns of population mobility and determinant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 Population Research, 2014, 38(5): 54-71.]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利用&ldquo;五普&rdquo;及&ldquo;六普&rdquo;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省内流动和省际流动两个角度,分省、市、县三个层面对我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省外流入人口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集中化流动,热点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个全国性集聚中心的存在。运用一般回归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结论表明影响省内和省外人口流入的因素同中有异。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较高的职工工资是城市吸引省内和省外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社会公共资源对省内人口流入影响较大,而就业率和城市化水平对省外人口流入影响较大。这些发现可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等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35]林李月, 朱宇.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基于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 地理学报, 2016, 71(10): 1696-1709.
[本文引用: 1]

[Lin Liyue, Zhu Yu.Spatial variation and its determinants of migrants' Hukou transfer intention of China's prefecture- and provincial-level cities: Evidence from the 2012 national migration population dymanic monitoring survey
. Acta Geographical Sinica, 2016, 71(10): 1696-1709.]
[本文引用: 1]
[36]李竞能. 现代西方人口理论.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本文引用: 1]

[Li Jingneng.Modern Western Population Theory.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4.] [本文引用: 1]
[37]王桂新, 潘泽翰, 陆燕秋.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5): 2-13.
[本文引用: 1]

[Wang Guixin, Pan Zehan, Lu Yanqiu.Changes of regional model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pulation census data in 2000 and 2010
. China Population Science, 2010, (5): 2-13.]
[本文引用: 1]
[38]Zhang KH, Song S.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ime-series and cross-section analysis
.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 14(4): 386-400.
https://doi.org/10.1016/j.chieco.2003.09.018URL [本文引用: 1]
[39]王桂新, 潘泽翰. 我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 现代城市研究, 2013, (3): 4-11.
[本文引用: 1]

[Wang Guixin, Pan Zehan.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evidence from year 2010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3, (3): 4-11.]
[本文引用: 1]
[40]田盼盼, 朱宇, 林李月, . 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 以福建省为例
. 人口学刊, 2015, 37(6): 56-67.
https://doi.org/10.16405/j.cnki.1004-129X.2015.06.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基于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从县市(区)层面分析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省际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选择具有明显的空间偏好,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宏观格局,"福厦泉"地区是集聚中心,中西部和北部地区则为边缘区;省内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则相对较为均衡。省际流动人口流入主要取决于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流入地区所能提供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密切相关;而省内流动人口流入则主要取决于流入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呈现出高生活质量驱动,良好个人发展条件驱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职业驱动的特征。同时,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重要的"拉力"条件。
[Tian Panpan, Zhu Yu, Lin Liyue, et al.Differenc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ts determinants between inter- and intra-provincial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case of Fujian province
. Population Journal, 2015, 37(6): 56-67.]
https://doi.org/10.16405/j.cnki.1004-129X.2015.06.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基于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从县市(区)层面分析省际与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省际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选择具有明显的空间偏好,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宏观格局,"福厦泉"地区是集聚中心,中西部和北部地区则为边缘区;省内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则相对较为均衡。省际流动人口流入主要取决于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流入地区所能提供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密切相关;而省内流动人口流入则主要取决于流入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呈现出高生活质量驱动,良好个人发展条件驱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职业驱动的特征。同时,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重要的"拉力"条件。
[41]马志飞, 李在军, 张雅倩, . 非均衡发展条件下地级市经济差距时空特征
. 经济地理, 2017, 37(2): 76-82.
[本文引用: 1]

[Ma Zhifei, Li Zaijun, Zhang Yaqian, et al.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 of economic gap of prefecture-level c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balanced development
. Economic Geography, 2017, 37(2): 76-82.]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人口 城市 空间 数据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