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方创琳1,, 王少剑2,, 王洋3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275
3.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 510070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low-carbon eco-metro area development

FANGChuanglin1,, WANGShaojian2,, WANGYang3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Urbanization and Geo-simulation,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3.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 Guangzhou 510070, China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王少剑(1986- ),男,河南驻马店人,讲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E-mail: 1987wangshaojian@163.com
收稿日期:2016-02-4
修回日期:2016-07-1
网络出版日期:2016-09-10
版权声明:2016《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590840,4159084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方创琳(1966- ),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规划研究。E-mail: fangcl@igsnrr.ac.cn



展开

摘要
低碳生态新城新区作为城市空间可持续扩张的一种新形式和新城新区建设的重要主导方向,正在把中国新城新区建设推向一个理性发展的新阶段。通过近15年来的发展与建设,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从概念转向示范试点,数量不断增多;低碳生态工业园区和社区建设取得示范成效;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尚处萌芽阶段;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推动低碳生态产业正在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低碳新城新区建设中也暴露出一系列新问题,表现为部分新城新区以低碳生态之名变相圈地造城,盲投盲建加大负债风险;部分新城新区挂着低碳生态之牌,发展着“低端不低碳”和“生产不生态”的产业;选址普遍存在重“大”轻“小”,重“新”轻“旧”的现象;建设缺失通用的衡量标准与权威性强的通用指标体系。针对这些问题,未来要加强智慧低碳生态技术的集成应用,建设一批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大力发展智慧低碳生态产业,提升新城新区建设的智慧化、生态化和低碳化;构建一套通用性强的国家建设标准及指标体系;推行融智、融商、融资的“三融模式”,引进民间资本;推行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和技术规划的“三规合一”模式,以科学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规划指导新城新区健康发展。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新城新区;生态城市;生态新城新区;低碳生态新城新区;中国
Abstract
As a new pattern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with sustainability and an important orientation of new city construction, low-carbon eco-metro area is leading China's new city construction movement towards a more rational stage. After about 15 year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low-carbon eco-city construction, featured with low-carbon eco-industrial park and community, stepped from conceptual design to demonstration pilot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covering almost 60% cities in China, and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reached, which promotes the low-carbon eco-industry that is becoming the brand-new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in its true sense, the number of built low-carbon eco-metro area is small, and i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meanwhile,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For example, some cities' low-carbon eco-metro area construction is just a disguised form of enclosure movement, and the blind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exacerbates local indebtedness; some low-carbon eco-metro areas establish the "low-end non-carbon" or "non-ecological production" industry within the park; the location of low-carbon eco-metro areas are often in big and new reg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tion of low-carbon eco-metro areas lacks a general and authoritative standards and index system. Therefore, in the coming years, our low-carbon eco-metro area construction should insist on the principle of low-carbon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strictly control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pattern and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metro area. At the same time, a variety of studies and measurements should be taken to support this plan. For instance,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smart low-carbon eco-technology must be strengthened to build groups of national low-carbon and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areas with integrated industry and community; the smart, ecological and low-carbon features must be enhanced by establishing smart, ecological and low-carbon industries; a series of general and practical national low-carbon eco-metro area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must be set up; the role of market mechanism needs to be emphasized to foster the integration of intelligence, business and capital and introduce private investment into the low-carbon eco-metro area construction; preferential policies such as land use, taxation, loans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support the low-carbon eco-metro areas to be brought into state-level new areas. Besides, the scientific integrated planning model of industry planning, spatial planning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should be taken as the guid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 area construction.

Keywords:low-carbon city;low-carbon new urban area;eco-city;ecological new urban area;low-carbon eco-metro area;China

-->0
PDF (9011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方创琳, 王少剑, 王洋. 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现状、问题及对策[J]. , 2016, 35(9): 1601-161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9001
FANG Chuanglin, WANG Shaojian, WANG Ya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low-carbon eco-metro area development[J]. 地理研究, 2016, 35(9): 1601-161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9001

1 引言

新城新区建设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一种新形式,是一个世纪以来国际大都市疏导城市人口、实现产业转移、防止城市盲目扩张和有效解决城市建设与管理问题的成功模式。国际上,新城新区的成功建设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已经开始为城市空间转型和重构做出了重要贡献[1]。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新城新区作为一种城市开发模式为中国城市空间可持续扩张和解决“城市病”提供了战略思路[2]。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来,伴随着城市化浪潮的不断推进,急需新的城市空间来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于是新一轮的城市空间扩张迅猛发展,新城新区的建设也逐步成为热点。以新城新区开发模式有序地推进城市建设,对解决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和城市社会问题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5]。低碳生态新城新区作为城市空间可持续扩张的一种新形式和新城新区建设的重要主导方向,对解决城市就业、优化空间结构,改善人居环境和交通,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新城新区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总之,低碳生态新城新区作为中国新城新区建设的重要模式,正在把中国新城新区建设推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复合型概念,融合了“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低碳型生态城市。其中,生态城市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强调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共生,二者的切入点有所差异;低碳城市主要从“减碳”的角度考虑城市建设,强调城市建设空间的紧凑性和复合性。而“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融合了上述两个单一概念的优势,强调生态化与低碳化的融合、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融合、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与紧凑性融合、复合性与共生性的融合。这一复合型的概念在实践中也更具可操作性,更有利于指导中国城市的规划建设[6]。“低碳生态新城新区”作为“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实体之一,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和先行区。
目前学术界对“低碳生态城市”这一复合型概念研究较少,主要单独关注“低碳城市”或“生态城市”。在低碳城市研究方面,主要从经济[7]、能源消费[8]、公共健康[9]、土地利用[10]、城市设计[11]、城市管理[12]等视角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的模式与路径,目标是建成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的城市;在生态城市研究领域,聚焦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视角评价[1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14]、生态城市设计与规划[15]、城市形态[16]、交通模式[17]等方面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实现路径与模式。
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国内学术界。为数不多的研究中,仇保兴认为低碳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大趋势,并从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废弃物处理、绿色交通等角度提出建设路径[18,19]。孟菲等也认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主轴”,其实现路径是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公交优先[20]。赵国杰等从自然生态、经济低碳、社会幸福的三维视角构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型和评价方法[21]。李迅等集中分析了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策、发展战略等问题[22,23]
在建设“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研究方面,罗炜以深圳市坪山新城为例,从土地混合利用、绿色交通体系、绿色生态景观环境、传承地域历史文脉的角度提出建设低碳生态新城的实现路径[24]。张萍以山东省巨野北部新区为例,提出了以碳收支为基础的低碳生态新区控规编制理念和路径[25]。陈俊杰基于低碳生态理念,提出了廊坊市万庄生态新城的城市设计路径[26]
综上可知,当前学术界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相关研究并不丰富,而专门针对“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研究少之又少,仅集中在国内少数规划案例的分析中,缺乏对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总体建设的现状、问题、路径、对策等议题的研究。在当前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理念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对上述问题的集中梳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在综合梳理中国低碳新城新区的建设现状、取得成就、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建设低碳新城新区的发展路径、对策和实施建议,以期对当前中国建设低碳生态新城新区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2 低碳生态新城新区是中国未来新城新区发展的重要主导方向

2.1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亚健康和严重的城市病迫切要求走低碳生态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按照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判断,中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27],2013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3.73%,比同期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但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低,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城市病正在进入高发高危期[28],未来新型城镇化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及减碳压力[29-31]。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2013年12月首次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2014年3月实施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再次将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作为主导原则,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高碳排放、低综合效应的“三高一低”粗放型模式转变为低资源消耗、低碳排放、低环境污染、高综合效应的“三低一高”集约型模式。严峻的现实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要求未来城市发展必须走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道路,未来新城新区建设必须走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之路。

2.2 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碳承诺倒逼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中国是世界上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2010年碳排放量约为60亿t,2014年9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文章指出,2013年中国碳排放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达到100亿t。同时,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过欧盟,达到7.2 t,但仍不及美国的一半(16.4 t)。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查阅原文后发现,该文章同时指出,尽管中国碳排放量近年来急速增加,但1870-2013年,中国143年的碳排放总量不及同时期美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也不及欧盟碳排放总量的一半。虽然如此,2007年APEC会议期间,国家首次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研发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张,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将单位GDP的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2011-2015年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了单位GDP的CO2排放量降低17%的目标。最新的减排目标提出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量达到阈值。实现这一减排目标和承诺,首先要从城市抓起,因为城市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资源利用和碳排放的来源地,也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区域,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就成了未来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2.3 新城新区建设的失控要求回归理性,把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作为新的主导方向

从整体来看,新城新区建设在中国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空间上都表现出了不均衡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据有关****统计,截至2014年1月底,中国有用于各类不同规模新区为106个,其中国家级新区为13个,省级新区为38个,地级市新区为55个[32]。从空间范围来看,规划面积大于1000 km2的有19个,在500~1000 km2范围内的有10个,在100~500 km2范围内的有40个[32]。盲目的规划和管理失控促使了新城新区建设遍地开花,“市市有新城,县县有新区”,其中不少地区的新城新区建设面积已经超过了原有获批的城市用地指标[32-34]。在此情景下,地方政府部门只好重新修订城市总体规划,从而能够保证地方新城新区具有较大的行政空间,并且符合相关城市法律法规。新城新区建设普遍超前,大量融资,大大地加重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面对中国新城新区建设的失控局面,未来新城新区建设必须回归理性,首先要控制新城新区的规模,划定生态控制红线,在此基础上走低碳生态之路。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走低碳生态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应对气候变化减碳承诺倒逼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大背景下,作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重要手段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将成为未来中国新城新区建设的新的主导方向。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90%的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设想。

3 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现状及取得的成就

低碳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图1)。从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轨迹来看,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新城新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开始于2003年,但自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探讨低碳生态理念和探索低碳生态技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背景下,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始于城市生活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加剧。总的来说,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实际建设阶段也很难划分清晰,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城区)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具体经历了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导向的低碳生态城市(城区)理念发展阶段、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为导向的低碳生态城市(城区)发展阶段[35]、以示范项目和局部试点为导向的低碳生态城市(城区)起步建设阶段、以全面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为导向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示范阶段4个阶段,总体尚处起步探索阶段,经过了近20年的认识、研究、探索、示范和局部试点历程,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和新城新区建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对指导未来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和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积累了成功案例和宝贵经验。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
-->Fig. 1Diagram of low-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stage
-->

3.1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从概念转向示范试点,数量不断增多,覆盖了全国近60%的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市建设模式,是新型城市发展和规划理论的有益尝试。据有关****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全国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380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7.6%。其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有240个,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有140个。目前,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中国内陆地区的30个省级行政单位,每个省份都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3.1.1 低碳城市通过两轮36个试点积累了成功经验模式,涌现出了中国十大低碳城市 2007年日照市成为应对气候变化首批加入“气候中和”网络的中国城市,并因“太阳能之城”发展战略的显著成效获得首届“世界清洁能源奖”。2008年1月,中国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 ?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标志着低碳城市建设正式开始。2010年7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正式启动了低碳试点工作,经过统筹考虑和试点布局,决定在广东等5省和天津等8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2012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批低碳试点省区和城市,决定在第一批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稳步推进低碳试点示范,确立了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海南省和石家庄市、秦皇岛市、晋城市、呼伦贝尔市、吉林市、大兴安岭地区、苏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宁波市、温州市、池州市、南平市、景德镇市、赣州市、青岛市、济源市、武汉市、广州市、桂林市、广元市、遵义市、昆明市、延安市、金昌市和乌鲁木齐市等29个城市和省区成为中国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至此,中国已确定了6个省区低碳试点(图2)。在42个国家低碳试点省区和城市中,东部沿海地区22个,西部地区12个,中部地区8个,反映出当前中国低碳试点省区和城市建设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所占份额还偏小,低碳试点省区和城市建设在区域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中国低碳城市与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分布图
-->Fig. 2Distribution of pilot low-carbon cities and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

在开展低碳城市试点的同时,为了普及全社会对建设低碳城市的认识,鼓励各地建设低碳城市的积极性,2011年经国家领导人批示,由中宣部直属的经济日报社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教授团队共同开展了国内第一次中国低碳城市的综合评估,编制完成了中国首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评估报告》,报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选择全国省会城市和低碳城市试点市共42个城市作为评估对象,建立了由低碳能源、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环境和低碳技术5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估体系,最后评选出了全国十大低碳城市,即三亚市、厦门市、杭州市、大连市、贵阳市、南昌市、无锡市、南宁市、保定市、长春市,评选成果于2011年12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公开发布并颁奖[36]。这一活动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心和信心。
3.1.2 生态城市建设经过七批共94个试点,正在进入全面验收阶段 从生态示范市(县、区)建设情况分析,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至2014年9月底,全国正在创建的国家级生态市(县、区)达94个,其中2006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6个,2008年公布5个,2011年公布27个,2013年1月公布17个,2013年11月公布39个。就省份来说,东部地区的江浙两省最为典型。至2014年,江苏全省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生态市(县、区)建设,自2006年,国家在江苏已经批准了37个生态市(县、区)建设,占总数量的三分之一之多。其次是浙江,8年来浙江共有16个国家生态市(县、区)建设试点(图3)。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中国生态城市与生态园区试点建设分布图
-->Fig. 3Distribution of pilot eco-cities and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

从生态示范区建设状况分析,2000年由国家环保部开展第一批3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以来,到2011年第七批139个生态示范区建设,全国共建设了528个生态示范区,这些生态示范区对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3.2 以低碳生态工业园区和社区占主导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取得示范成效

3.2.1 以55个低碳工业园区为主导的低碳新城新区建设处在试点探索阶段 目前,中国低碳新城新区建设主要集中在低碳工业园区的试点建设方面。为了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2014年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工信部联节[2014]287号文件联合组织开展了第一批55家国家试点低碳工业园区(图2),其中东部地区24个,中部地区21个,西部地区10个。试点低碳工业园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所占比例达82%,大陆31个省份中除西藏和云南外,每个地区至少有一个国家低碳工业示范园区。这些低碳工业园区对推进工业低碳转型、发展低碳产业,推进经济社会活动的低碳化和构建低碳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3.2.2 以1000个低碳社区试点为主导的低碳新城新区建设正在进行 除低碳工业园区外,低碳社区也逐步成为低碳新城新区建设的主要力量。为了探索城市化发展的低碳化路径,促进低碳社区建设,使社区建设成为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方式,2014年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489号)。低碳社区是指低碳经济模式下使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低碳化转化,从而达到在生活中尽量降低碳排放,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居民出行方式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低碳社区建设应全面展开,重点在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重点在以低碳理念统领社区建设全过程、培育低碳文化和低碳生活方式、探索推行低碳化运营管理模式、推广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建设高效低碳的基础设施、营造优美宜居的社区环境等六大方面开着示范,并制定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和《低碳社区试点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低碳社区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通过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可以建造节能建筑、采用环保材料、优化社区结构、倡导绿色交通等,旨在在城市中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3.2.3 以85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为主导的低碳新城新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自2000年以来,国家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共85家(图4),在85家国家生态工业园区中,其中通过验收批准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达到26家,59家正在示范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国家环保部在2008年首批通过验收命名的3家生态工业示范区,之后,2010年通过8家,2011年3家,2012年3家,2013年5家,2014年4家。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中国低碳园区与生态园区建设试点分布图
-->Fig. 4Distribution of pilot low-carbon parks and eco-parks in China
-->

3.3 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数量很少,目前尚处萌芽阶段

在中国新城新区建设中,真正将低碳和生态融合在一起建成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极少。2012年4月,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提出鼓励城市新城新区建设按照绿色、低碳、生态理念规划设施,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城市,并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市去审查考核评估管理办法。2012年底,首批入选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生态新城新区只有8个:长沙市梅溪湖新城、重庆悦来绿色生态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市曹妃甸生态城、贵阳市中天未来方舟生态新区、昆明市呈贡新区、深圳市光明新区、无锡市太湖新城。
在新型城市建设中,真正将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有机结合在一起建成国家低碳生态城市的极少,目前只有深圳市。2010年1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市创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工作方案》中提出全面开展示范城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的建设活动,鼓励各区、各街道积极探索低碳生态示范建设的新模式。2014年9月深圳市推动实施了《深圳市居住小区低碳生态规划设计指引》。
除了8个国家级绿色生态低碳新城新区外,已经有14个地区在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分别是池州天堂湖新区、涿州生态宜居示范区、南京河西新城、肇州中央生态轴新城、株洲云龙新城、西安浐灞生态园、长辛店新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南桥新城、南宁五象新区核心区生态城、廊坊大厂湖白新城核心区、天津滨海新区南部新城、青岛中德生态园、嘉兴海盐滨海新城等[37]

3.4 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建设推动低碳生态产业正在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低碳生态城市和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建设,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实现了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逐步转变,构建了低碳型现代产业体系和消费服务体系,建设了低碳型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发展了低碳经济,构建了低碳社会,正在建设一批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品质和高效率的“三低两高”型现代化低碳生态城市。
伴随低碳生态城市和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建设,低碳生态产业正在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生态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其中,低碳经济强调降低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而生态经济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可以说低碳经济包含于生态经济之中,前者是后者的重要载体。低碳生态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刺激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大动力。通过低碳生态城市与新城新区的建设,逐步构建起了低碳生态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一批低碳生态型主导产业,延伸了低碳生态产业链,建立一批低碳生态型农业产业基地、工业产业基地和低碳服务业产业基地,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形成了低碳生态型产业结构,推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化和生态化。

3.5 通过示范试点总结出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的实践模式

由于低碳生态城市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实践的多样性,在试验试点过程中,基于不同角度和划分标准,根据用地性质和开发建设模式的不同,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低碳生态城市和低碳生态新城建设的三种实践模式:
第一种是飞地新建型低碳生态新城新区。飞地新建型低碳生态城市,是指按照理想状态,对低碳生态理论进行实验而完全新建的城市,这一实践探索通常主要是以某一新城或者新区为依托。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上海东滩生态城和曹妃甸生态城为代表,可以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新城建设。但这类新城新区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以改造未利用地为主体,在建设过程中不涉及基本农田等。可以看出,飞地型新城新区建设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少,其规划发展的空间较为自由,其建设可以通过设计各项指标来体现飞地型新城新区的设计,通过指标进一步展开此类型新区的建设。但同时飞地新建型低碳生态新城新区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建设对政府投资依赖度较高,由于需要改造未利用地而导致建设成本较大,同时,新城新区建设所需的人口和产业对周围城市的依赖度也较大,所以,这类新城新区的建设过程本身缺乏低碳理念和生态理念。飞地新建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目前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类型。
第二种是再生型低碳生态新城新区。此类新城新区主要依托已有城市基础,遵循低碳化理念和生态学思想,对城市内原有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和发展方式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城市内部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再生型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建设则是寻求原有的城市规划制度有创新,在城市发展环境各个领域进行突破,同时将新的规划管理政策进行落实。从现阶段来看,中国的低碳新城新区都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来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整个建设过程都渗透着低碳和生态理念。通常的做法是对已有的城市空间进行重新优化,融入生态化和低碳化概念,即根据本地化的特征和发展基础,同时考虑利用较低投入获取较高收益的方法,结构较为先进的低碳和生态修复技术,使已有的发展理念得以升级和转变生活方式,进而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对于飞地型的新城新区而言,再生型的新城新区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未来发展历程也较为缓慢,此类型的新城新区更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政策倾斜与长期的关注热情。
第三种是近域扩展型低碳生态新城新区。此类新城新区指的是依托已有城市空间,在近域城市里进行新功能区的低碳生态升级改造。例如,城市建成区郊区按照生态功能区和节能建筑条例从而开发新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如低碳社区等。近域扩展型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在中国的建设基本着眼于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旨在构建均衡发展,以建立城乡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基本要点,同时涵盖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从而实现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4 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即是大势所趋,众多城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热情非常高昂。尽管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就,但当前中国新城新区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新城新区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大问题:

4.1 以低碳生态新城新区之名变相圈地造城,盲投盲建加大了地方政府严重的负债风险

在新城新区建设缺乏顶层规划设计、空城空区频出的情况下,不少地方政府仍在打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旗号,不顾当地条件、不顾实际需要、不顾自身财力,盲目再造所谓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实在令人担忧。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新城新区过多过大,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引导;新城新区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已建新区谋划扩容;新城新区建设过快过急,“倒逼返修”城市总体规划使其合法化;新城新区建设体制错综复杂,与主城及原行政区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新城新区建设被片面误判,当成“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部分新城新区圈而不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协调;新城新区与主城功能趋同,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新城新区建设普遍超前,基础设施浪费严重;新城新区产业基础薄弱,难以支撑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建设过程中过分看重技术的新、奇、特,忽视了建设成本,盲投盲建的结果加大了地方政府严重的负债风险。

4.2 部分新城新区挂着低碳生态之牌,发展着“低端不低碳”和“生产不生态”的产业

部分高碳工业园区采取“旧瓶换新酒”的方式,虽然更换了工业园区的牌子,命名为低碳工业园区或生态工业园区,部分开发区也更换了牌子,命名为低碳生态城区,但由于园区的企业并未更新设备和工艺流程,并未引进低碳技术和生态环保技术,所以生产的产品仍然是“低端不低碳”的产品,发展的仍然是“生产不生态”的产业,这种情况导致部分园区“挂羊头卖狗肉”[38],“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随着人们对低碳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增强,相信这种现象会逐渐得到改变。
部分低碳生态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虽然秉承“生态”理念,但实际上却具有“不生态”“不低碳”性[22]。众所周知,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地和谐,而在实践中部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却具有盲目性,有的甚至完全忽略环境,建设选址放在生态脆弱区和禁止开发区,这样做一方面破坏了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从而可能导致区域生态系统受损,违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

4.3 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选址普遍存在重“大”轻“小”,重“新”轻“旧”的现象

受制于投资、改造难度和和建设成本等多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在建的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大多数位于大城市和未开发地区。一是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存在着盲目关注大城市,建设选址普遍存在重“大”轻“小”[22]。虽然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理念都秉承“生态低碳”理念,但从目前试点建设情况看,大部分还是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大城市,在小城镇上建设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极少。二是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存在着一味关注新城开发,而对建成环境缺少低碳更新改造的重“新”轻“旧”的现象。部分城市在建设低碳城市时往往偏向于新城,对旧的建成环境却很少问及。殊不知,已有建成环境的生态化与低碳化重新设计才是当前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实践的关键环节,也是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4.4 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缺失通用的衡量标准与权威性强的通用指标体系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在各自制定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中均不同程度地提出要下大力气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甚至部分城市直接编制了低碳城市或生态城市或低碳生态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国际级或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区,但很少见到具体的量化指标,很少提到低碳生态城市城区建设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标准后才算建成了低碳生态城市。由于缺失低碳生态城市城区建设需要设立的明确目标和衡量标准,国家也尚未颁布全国性的低碳生态城市城区建设指标体系,编制内容和深度均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虽然地方城市在低碳建设过程中都设计了各自的具有本地化特点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但是国家却没有制定相关的低碳生态发展目标引导,从而导致了地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不一、发展不明等问题[22]。权威性强的国家通用标准和通用指标体系缺失是导致低碳新城新区“满天飞”的主要原因。

5 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发展对策与建议

低碳生态新城新区作为中国未来新城新区建设的重要主导方向,正在把中国新城新区建设推向一个理性发展的新阶段。近十年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从试点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需要针对问题提出确保低碳生态新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贯彻低碳生态理念,严格控制发展传统新城新区,积极鼓励发展低碳生态新城新区

一方面,建议建立低碳生态城市新区建设的评估委员会,严格审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审批关,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做好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措施,整改规范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各类新城新区,做好新城新区建设的科学规划,量需而动,量力而行,量地而置,确保国家级新城新区建设有管有控,严格控制传统新城新区。
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发展低碳生态新城新区。贯彻低碳生态理念,突出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的新产业空间、新商业空间、新居住空间、新教育空间、新商务空间、新交通空间、新生态保育空间的优化组合与高效集约利用,把低碳化、生态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慧化理念贯穿到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的全过程之中。
同时,建议推行“圈技术、圈智慧、圈资本”的“三圈汇聚”模式,推行有别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的建设模式,由传统开发区的圈地卖房模式转为“圈技术卖智慧”的建设模式。改变传统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建设中只注重大规模圈地、大搞房地产的圈地卖地卖房模式,突出将新的智慧低碳生态技术应用到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中,将低碳生态新城新区规模集中锁定在5~10 km2的范围内,不搞大规模圈地,不搞单一功能的房地产开发,而是突出发展高端智慧、低碳生态产业为主导的智慧低碳生态产业集中区,突出发展智慧低碳生态商务区、智慧低碳生态经济区、智慧低碳生态制造区、智慧低碳生态服务区等,突出发展智慧低碳生态地产业。

5.2 加强智慧低碳生态技术的集成应用,建设一批产城融合的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区

借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团队与深圳智慧城市系统服务集团联合开展“中国中小城镇低碳生态发展模式与智慧低碳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合作经验,在全国县级和镇级尺度上,选择条件比较好的小城镇,以5~10 km2范围、人口5万~10万人为示范尺度,突出智慧低碳、产城融合、绿色生态、示范应用四大原则,从发展智慧低碳生态产业入手,顺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集成引进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智慧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低碳技术、生态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强化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试验示范,从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和智慧低碳生态城市试点入手,形成智慧低碳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模式,建设一批国家级低碳生态产城融合示范区。进而积累经验,向全国范围推广,以点带面,推动全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健康发展,纠偏已有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出现的有产无城或者有城无产的空城、空区现象再度发生。避免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选址普遍存在的重“大”轻“小”,重“新”轻“旧”的现象发生。

5.3 大力发展智慧低碳生态产业,提升新城新区建设的智慧化、生态化和低碳化

为了杜绝部分新城新区挂着低碳生态之牌,发展“低端不低碳”和“生产不生态”的产业,建议在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过程中,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优先发展智慧生态农业、智慧低碳制造业、智慧低碳服务业等智慧低碳生态产业,构建智慧低碳型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智能低碳电网、智能低碳制冷、智能低碳供热、智能低碳供水、智能低碳排水、智能低碳燃气、低碳新能源、智慧低碳交通等智慧低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新城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低碳化和生态化。从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入手,依托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生态资本,积累生产资本,提升生活资本,将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成国家级绿色生态文明示范区。从产城融合角度,建议将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产业、生态城市与生态产业有机融合,优化发展智慧生态空间,智慧生产空间和智慧生活空间,形成“三生”智慧空间优化组合的新模式,形成低碳生态、产城融合程度高的示范区,以城促产,以产促城,避免出现城市建设的空心化和产业发展的空心化。

5.4 推行融智、融商、融资的“三融”模式,引进民间资本,推动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

在地方政府负债日益严重的大环境下,建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方面采取银—企—政和产—学—研合作的市场化融智、融商、融资模式,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结构合作,创新一种完全市场化的融资模式,解决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所需的巨额投入,采取股份制的开发运营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另一方面,吸引民间资本,从过去单一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转向智慧低碳生态产业投资,推进新城新区建设由地产型转向为智慧型、低碳型和生态型,围绕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发展智慧地产、低碳地产和生态地产业,这既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功能与服务质量的需要,更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需要[23]

5.5 构建一套通用性强的国家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标准及综合评估考核指标体系

一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出台一套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的标准和考核指标,从低碳的生态系统、低碳的生产系统、低碳的生活系统三大系统出发,构建包括低碳经济指标、低碳社会指标、低碳能源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交通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照明、低碳汽车、低碳绿化、低碳商务、低碳餐饮、低碳办公、低碳社区等在内的通用性指标,各指标借鉴国内外的相关行业标准,分别给出每个具体指标的参考标准值,逐步纳入政府低的考核验收指标体系中,引导建设者们遵循这些指标去建设,避免“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再度发生。
二是建议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的考核指标体系应具有本地化和差异化特性,应结合不同城市类型考虑。考核指标应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严格约束指标,一是引导指标,二者应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同时还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城市类型等基础因素,进行分类考核。特别是要将各项指标进行落地,制定适合多尺度的新城新区规划编制方法。

5.6 制定优惠倾斜政策,扶持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优选纳入国家级新区

政策引导是建设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重要基础。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标准、技术和方法都要融入到具体的城市发展战略中才能有成效。一方面建议在现有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国家政策,把低碳发展理念、发展标准、技术方法、评估方式都融入进城市规划与管理中,为新城新区建设的低碳化和生态化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扶持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发展的土地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贷款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对提出建设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尽量给予建设用地指标的保障和优先供应。第三是对于真正建设低碳生态新城新区的区域,国家相关部门要纳入重点建设的新城新区范畴,优先申报,优先审批,优先享受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建议推行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和技术规划的“三规合一”模式,科学编制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总体规划,建成高端智慧、绿色低碳、生态集约、产城融合的新城新区。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23]李迅, 曹广忠, 徐文珍, .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1): 21-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0.01.006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将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应该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任务,遵循城市功能和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发展城市工业;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完善规划指标体系,推行规划环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全方位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转,构建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研究推广节能技术.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推进体制创新,改革财税体制和考核体系,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营造制度环境,改革城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和优化城市政府职能,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Li Xun, Cao Guangzhong, Xu Wenzen, et al.China's low-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 Urban Studies, 2010, 17(1): 21-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0.01.006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将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应该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任务,遵循城市功能和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发展城市工业;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完善规划指标体系,推行规划环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全方位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转,构建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研究推广节能技术.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推进体制创新,改革财税体制和考核体系,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营造制度环境,改革城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和优化城市政府职能,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24]罗炜. 基于低碳生态城市理念的深圳坪山新城规划研究
. 杭州: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本文引用: 1]

[Luo Wei.The research on the new town planning of Pingshan on account of the idea of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 Hangzhou: Master Dissertatio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2014.]
[本文引用: 1]
[25]张萍. 以碳收支为基础的低碳生态新区控规编制探索: 以山东省巨野北部新区控规为例
. 上海城市规划, 2014, (4):120-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85.2014.04.02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分析碳源和碳汇出发,以碳收支计算为基础,结合巨野北部低碳生 态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采取碳容量调控和固碳速率调控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模式,提出“减少碳排、增加碳汇”的生态规划措施。一方面,“减少碳排”着重 从碳源着手,优化能源结构、使用再生资源、大力减少私人机动车的使用等,切实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增加碳汇”则包括调整绿化种植结构、增加城市立体绿 化。在此基础上,探讨生态控制指标内容的修订,为规划实施管理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Zhang Ping.Study of regulatory planning for low-carbon and ecological new area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arbon budget: A case study of regulatory planning for northern new areas in Juye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 2014, (4): 120-1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985.2014.04.02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分析碳源和碳汇出发,以碳收支计算为基础,结合巨野北部低碳生 态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采取碳容量调控和固碳速率调控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模式,提出“减少碳排、增加碳汇”的生态规划措施。一方面,“减少碳排”着重 从碳源着手,优化能源结构、使用再生资源、大力减少私人机动车的使用等,切实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增加碳汇”则包括调整绿化种植结构、增加城市立体绿 化。在此基础上,探讨生态控制指标内容的修订,为规划实施管理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26]陈俊杰. 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城市新区城市设计研究: 以万庄生态新城城市设计为例
. 生物技术世界, 2014, (2): 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现状下,如何在兼顾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新区发展成为了城市设计的新课题。文章将以廊坊市万庄生态新城的城市设计为例,就生态新区设计的目的、原则和具体的设计实践予以讨论,为基于生态低碳理念进行城市新区的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Chen Junjie.Research on urban design of urban new district based low-carbon concept: A case study of Wanzhuang eco-city
. Biotech World, 2014, (2): 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现状下,如何在兼顾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新区发展成为了城市设计的新课题。文章将以廊坊市万庄生态新城的城市设计为例,就生态新区设计的目的、原则和具体的设计实践予以讨论,为基于生态低碳理念进行城市新区的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27]方创琳, 刘晓丽, 蔺雪芹. 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 干旱区地理, 2008, 31(4): 512-523.
[本文引用: 1]

[Fang Chuanglin, Liu Xiaoli, Lin Xueqin.Stages correlation and regularity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course of China
. Arid Land Geography, 2008, 31(4): 512-523.]
[本文引用: 1]
[28]方创琳. 中国城市化进程亚健康的反思与警示
.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59(8): 6-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1.08.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城市化进程总体朝着健康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化进程基本符合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规律,目前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城市化亚健康状态的深刻反思后认为,中国城市化不应该是"算出来"、"比出来"、"拆出来"、"耗出来"、"染出来"和"挤出来"的城市化。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城市化向健康方向发展,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调控城市化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把提升城市化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正确处理好主动城市化与被动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走主动城市化的道路;努力协调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胁迫关系,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行可持续的城市化;高度重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推行城乡统筹与共荣发展;辨证地看待城市化与市场化的关系,以市场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
[Fang Chuanglin.The reflection of sub-health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1, 59(8): 6-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1.08.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城市化进程总体朝着健康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化进程基本符合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规律,目前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城市化亚健康状态的深刻反思后认为,中国城市化不应该是"算出来"、"比出来"、"拆出来"、"耗出来"、"染出来"和"挤出来"的城市化。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城市化向健康方向发展,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调控城市化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把提升城市化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正确处理好主动城市化与被动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走主动城市化的道路;努力协调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胁迫关系,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行可持续的城市化;高度重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推行城乡统筹与共荣发展;辨证地看待城市化与市场化的关系,以市场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
[29]方创琳. 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环境保障问题与对策建议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5): 468-4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045.2009.05.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的城市化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和世界城市化进程,而中国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又直接影响着中国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研究表明,过去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对于世界平均状况而言,速度快但水平低.未来20年我国将有超过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快速城市化进程将带来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保障问题和资源环境剥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从国家安全角度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市;推行适速适度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中应淡化城市化增长指标,突出资源环境约束指标;逐步消减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诱发的资源环境剥夺行为,推进和谐城市化;建立中国城市化的资源环境保障转移机制,推进安全城市化;采用多维指标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以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科学的城市化.
[Fang Chuanglin.Issue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suggestions on countermeasures
.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24(5): 468-4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045.2009.05.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的城市化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和世界城市化进程,而中国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又直接影响着中国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研究表明,过去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对于世界平均状况而言,速度快但水平低.未来20年我国将有超过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快速城市化进程将带来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保障问题和资源环境剥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从国家安全角度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市;推行适速适度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中应淡化城市化增长指标,突出资源环境约束指标;逐步消减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诱发的资源环境剥夺行为,推进和谐城市化;建立中国城市化的资源环境保障转移机制,推进安全城市化;采用多维指标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以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科学的城市化.
[30]方创琳, 方嘉雯. 解析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保障瓶颈
. 中国国情国力, 2013, (4): 33-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2008.2013.04.011URL摘要
正我国的城镇化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又处在城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表现为城镇化水平过半的关键时期、城市病问题突出促使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加快面临资源环境压力严峻的关键时期,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快速的城镇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决定着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但快速城镇化进程要与国家及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一致。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
[Fang Chuanglin, Fang Jiawen.Research on the bottleneck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in rapid urbanization
. China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trength, 2013, (4): 33-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2008.2013.04.011URL摘要
正我国的城镇化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又处在城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表现为城镇化水平过半的关键时期、城市病问题突出促使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加快面临资源环境压力严峻的关键时期,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快速的城镇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决定着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但快速城镇化进程要与国家及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一致。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
[31]方创琳.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本文引用: 1]

[Fang Chuanglin.Report of the Protection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s Urbaniz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本文引用: 1]
[32]方创琳,马海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新区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7): 4-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3.07.001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区建设以及新一轮新区建设热引发的土地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分析中国新区建设的现状特征及其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矛盾关系,提出新区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新区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越建越大;新区与主城及原有行政区划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部分新区圈而不建,造成新一轮土地浪费,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新区与主城功能趋同,造成设施重复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新区建设普遍超前,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浪费严重;新区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加大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结论:把新区建设作为协调"三规关系"的重要试验平台,协调目标、坐标、指标、限标"四标"之间的关系,提高新区建设的产业集中度和用地集约度;在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加强审批监管,合理界定并严格控制新区规模和数量;优化新区建设用地,提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合理运用土地增减挂钩机制,为新区建设提供适度的用地保障;新区建设体现"产城一体"的要求,把新区建成产业功能区和城市功能新区。
[Fang Chuanglin, Ma Haitao.New city district development and intensive land use in the contex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 China Land Use, 2013, 27(7): 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3.07.001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区建设以及新一轮新区建设热引发的土地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分析中国新区建设的现状特征及其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矛盾关系,提出新区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新区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越建越大;新区与主城及原有行政区划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部分新区圈而不建,造成新一轮土地浪费,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新区与主城功能趋同,造成设施重复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新区建设普遍超前,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浪费严重;新区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加大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结论:把新区建设作为协调"三规关系"的重要试验平台,协调目标、坐标、指标、限标"四标"之间的关系,提高新区建设的产业集中度和用地集约度;在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加强审批监管,合理界定并严格控制新区规模和数量;优化新区建设用地,提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合理运用土地增减挂钩机制,为新区建设提供适度的用地保障;新区建设体现"产城一体"的要求,把新区建成产业功能区和城市功能新区。
[33]朱孟珏, 周春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新区开发的演变历程、特征及机制研究
. 现代城市研究, 2012, 60(9): 80-85.
URL摘要
城市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展已成为当今城市空间增长的两大重要形式。其中.以各类综合性新 区、新型产业空间为代表的城市新区在城市空间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大城市郊区化的重要空间载体。论文通过选取951个城市新区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区开发的演变进程.并从空间扩展方式、产业功能更新、空间关系演进、管理机制更替4个方面论述了新区的演变特征。同时,论文还对 新区开发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Zhu Mengjue, Zhou Chunshan.The evolution course, character, and mechanism of Chinese new urban district since 1978
.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2, 60(9): 80-85.]
URL摘要
城市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展已成为当今城市空间增长的两大重要形式。其中.以各类综合性新 区、新型产业空间为代表的城市新区在城市空间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大城市郊区化的重要空间载体。论文通过选取951个城市新区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区开发的演变进程.并从空间扩展方式、产业功能更新、空间关系演进、管理机制更替4个方面论述了新区的演变特征。同时,论文还对 新区开发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1]方创琳.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本文引用: 1]

[Fang Chuanglin.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a's New-type Urbaniz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4.] [本文引用: 1]
[34]朱孟珏, 周春山. 中国城市新区开发的管理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
. 热带地理, 2013, 33(1): 56-62.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基于对我国879个城市新区的统计比较,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市场型、开发区型和政区型3种城市新区开发管理模式,以及行政区内部整合、跨行政区整合、开发区设立行政区、行政区-开发区合署、行政区设立新区、新设行政新区等空间组织方式,并且不同的管理模式与空间组织形式存在着差异性、演化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城市新区的发展必须根据发展阶段、地域特征、功能形式等选择合适的组织管理形式。
[Zhu Mengjue, Zhou Chunshan.Management mode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new urban district
. Tropical Geography, 2013, 33(1): 56-62.]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基于对我国879个城市新区的统计比较,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市场型、开发区型和政区型3种城市新区开发管理模式,以及行政区内部整合、跨行政区整合、开发区设立行政区、行政区-开发区合署、行政区设立新区、新设行政新区等空间组织方式,并且不同的管理模式与空间组织形式存在着差异性、演化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城市新区的发展必须根据发展阶段、地域特征、功能形式等选择合适的组织管理形式。
[2]方创琳, 马海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新区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7): 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3.07.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区建设以及新一轮新区建设热引发的土地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分析中国新区建设的现状特征及其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矛盾关系,提出新区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新区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越建越大;新区与主城及原有行政区划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部分新区圈而不建,造成新一轮土地浪费,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新区与主城功能趋同,造成设施重复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新区建设普遍超前,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浪费严重;新区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加大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结论:把新区建设作为协调"三规关系"的重要试验平台,协调目标、坐标、指标、限标"四标"之间的关系,提高新区建设的产业集中度和用地集约度;在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加强审批监管,合理界定并严格控制新区规模和数量;优化新区建设用地,提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合理运用土地增减挂钩机制,为新区建设提供适度的用地保障;新区建设体现"产城一体"的要求,把新区建成产业功能区和城市功能新区。
[Fang Chuanglin, Ma Haitao.New city district development and intensive land use in the contex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 China Land Use, 2013, 27(7): 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3.07.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区建设以及新一轮新区建设热引发的土地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分析中国新区建设的现状特征及其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矛盾关系,提出新区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新区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越建越大;新区与主城及原有行政区划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部分新区圈而不建,造成新一轮土地浪费,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新区与主城功能趋同,造成设施重复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新区建设普遍超前,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浪费严重;新区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加大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结论:把新区建设作为协调"三规关系"的重要试验平台,协调目标、坐标、指标、限标"四标"之间的关系,提高新区建设的产业集中度和用地集约度;在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加强审批监管,合理界定并严格控制新区规模和数量;优化新区建设用地,提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合理运用土地增减挂钩机制,为新区建设提供适度的用地保障;新区建设体现"产城一体"的要求,把新区建成产业功能区和城市功能新区。
[35]宋德勇, 张纪录.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选择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1): 15-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2.01.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低碳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践行低碳理念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的可归纳为"哥本哈根模式"、"伦敦模式"、"伯明翰模式"、"东京模式""保定模式"、"上海模式"等。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中国城市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低碳发展不能千篇一律的复制和模仿,而必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本文将中国城市的类型和特征与其低碳发展模式的选择相结合,从人口规模、区位、资源禀赋及工业化阶段等角度对我国城市进行类型划分,并认为任何一类城市的低碳发展都必须依据自身特征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同时,对武汉市的案例研究表明,因地制宜的选择一条重化工集聚、中部特大型城市的综合低碳发展模式是武汉市实现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
[Song Deyong, Zhang Jilu. Model selection for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ies
.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 22(1): 15-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2.01.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低碳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践行低碳理念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的可归纳为"哥本哈根模式"、"伦敦模式"、"伯明翰模式"、"东京模式""保定模式"、"上海模式"等。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中国城市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低碳发展不能千篇一律的复制和模仿,而必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本文将中国城市的类型和特征与其低碳发展模式的选择相结合,从人口规模、区位、资源禀赋及工业化阶段等角度对我国城市进行类型划分,并认为任何一类城市的低碳发展都必须依据自身特征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同时,对武汉市的案例研究表明,因地制宜的选择一条重化工集聚、中部特大型城市的综合低碳发展模式是武汉市实现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
[3]王洋, 王少剑, 秦静. 中国城市土地城市化水平与进程的空间评价
. 地理研究, 2014, 33(12): 2228-223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2002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土地城市化在中国快速而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的支撑与制约角色越来越明显,但目前对土地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框架依然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土地城市化率的概念与测度方法,并确定其阈值。以中国656个城市的城区为研究单元,以2000年和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基本数据,采用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土地城市化率、城市土地扩展面积和城市土地扩展速度分别评价了中国城市的土地城市化规模、水平、绝对进程和相对进程的空间分异格局。并分析了九大类城市建设用地类型对土地城市化进程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 近10年来,中国城市总体土地城市化率提高近一倍,由&#x0201c;金字塔式&#x0201d;等级分布逐渐转为&#x0201c;钥匙式&#x0201d;的分布格局;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较大,但城区面积更大,使其土地城市化率的数值较低。② 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群的城市土地扩展面积最大,呈现出行政等级式分异和空间集聚式分异的空间格局;城市土地扩展速度呈现出沿海城市群与其他城市分异的空间格局。规模越大的城市,土地城市化进程越明显。③ 近10年来中国土地城市化进程的两大核心用地增长类型是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规模越大的城市,工业用地增长的驱动作用越显著;中西部地区和中小规模城市以居住用地增长为核心,沿海城市群和重要交通轴线城市以工业用地增长为主。</p>
[Wang Yang, Wang Shaojian, Qin Jing.Spatial evaluation of land urbanization level and process in Chinese citie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2): 2228-223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2002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土地城市化在中国快速而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的支撑与制约角色越来越明显,但目前对土地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框架依然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土地城市化率的概念与测度方法,并确定其阈值。以中国656个城市的城区为研究单元,以2000年和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基本数据,采用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土地城市化率、城市土地扩展面积和城市土地扩展速度分别评价了中国城市的土地城市化规模、水平、绝对进程和相对进程的空间分异格局。并分析了九大类城市建设用地类型对土地城市化进程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 近10年来,中国城市总体土地城市化率提高近一倍,由&#x0201c;金字塔式&#x0201d;等级分布逐渐转为&#x0201c;钥匙式&#x0201d;的分布格局;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较大,但城区面积更大,使其土地城市化率的数值较低。② 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群的城市土地扩展面积最大,呈现出行政等级式分异和空间集聚式分异的空间格局;城市土地扩展速度呈现出沿海城市群与其他城市分异的空间格局。规模越大的城市,土地城市化进程越明显。③ 近10年来中国土地城市化进程的两大核心用地增长类型是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规模越大的城市,工业用地增长的驱动作用越显著;中西部地区和中小规模城市以居住用地增长为核心,沿海城市群和重要交通轴线城市以工业用地增长为主。</p>
[36]方创琳, 刘毅, 林跃然, . 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URL [本文引用: 1]

[Fang Chuanglin, Liu Yi, Lin Yueran, et al.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China Innovative Cities.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3.]URL [本文引用: 1]
[4]吕斌, 孙婷. 低碳视角下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研究
. 地理研究, 2013, 32(6): 1057-1067.
https://doi.org/10.11821/yj2013060009URLMagsci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构建功能紧凑的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目前的城市形态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外部空间,缺乏对城市内部功能空间紧凑度的量化。从实现低碳城市的视角,提出了城市内部功能空间形态紧凑度的量化指标,用以探讨实现低碳城市的城市空间形态特征;以商业、医疗、教育和文化娱乐等4种重要服务设施布局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功能空间紧凑度指数,对不同规模、不同地理条件类型的8个案例城市进行定量研究,实证了城市内部&ldquo;功能空间紧凑度&rdquo;指标较城市外部&ldquo;形态紧凑度&rdquo;指标能够更好的反映城市形态的紧凑性内涵,适用于评价各类城市空间形态的低碳发展模式。
[Lv Bin, Sun Ting.Study on spatial form compactness from low-carbon perspectiv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6): 1057-1067.]
https://doi.org/10.11821/yj2013060009URLMagsci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构建功能紧凑的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目前的城市形态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外部空间,缺乏对城市内部功能空间紧凑度的量化。从实现低碳城市的视角,提出了城市内部功能空间形态紧凑度的量化指标,用以探讨实现低碳城市的城市空间形态特征;以商业、医疗、教育和文化娱乐等4种重要服务设施布局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功能空间紧凑度指数,对不同规模、不同地理条件类型的8个案例城市进行定量研究,实证了城市内部&ldquo;功能空间紧凑度&rdquo;指标较城市外部&ldquo;形态紧凑度&rdquo;指标能够更好的反映城市形态的紧凑性内涵,适用于评价各类城市空间形态的低碳发展模式。
[3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4).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0.01.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书回顾、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从慨念到行动、从行动到逐步深化的发展历程,剖析中国在实践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核心中所作的不懈努力,梳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与创新点;客观展示各类生态城建设实景,为各类城市的规划建没管理提供参考;通过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经验与反思,深入剖析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城市建址、产业发腱、智慧发展等问题,把握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经验与思路借鉴。
[Chinese Society for Urban Studies. China's Low 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4).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 2014.]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0.01.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书回顾、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从慨念到行动、从行动到逐步深化的发展历程,剖析中国在实践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核心中所作的不懈努力,梳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与创新点;客观展示各类生态城建设实景,为各类城市的规划建没管理提供参考;通过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经验与反思,深入剖析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城市建址、产业发腱、智慧发展等问题,把握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经验与思路借鉴。
[38]唐子来. 以低碳生态的名义
. 城市规划, 2011, 35(1): 54-60.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唐子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我们的自由论坛,题目叫"以低碳生态的名义"。我觉得这个题目是有些令人费解的,可以从褒义的角度,也可以从贬义的角度来理解。但是不管怎么样,低碳生态是一个很热门的议题,不光在中国,而且在世界。
[Tang Zilai.In the name of low-carbon ecology
. City Planning Reviews, 2011, 35(1): 54-60.]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唐子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我们的自由论坛,题目叫"以低碳生态的名义"。我觉得这个题目是有些令人费解的,可以从褒义的角度,也可以从贬义的角度来理解。但是不管怎么样,低碳生态是一个很热门的议题,不光在中国,而且在世界。
[5]方创琳. 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调整与城市规模新格局
. 地理研究, 2014, 33(4): 674-68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4008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发展方针是指导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城市发展大局与方向的总体纲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方针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城市发展方针是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的,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对中国近60 多年来城市发展总体方针演变过程与指导效果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中国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包括现行城市发展方针与国家城市发展的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缺少对城市化重点地区&ldquo;城市群&rdquo;的基本表述,对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标准不尽合理,现行城市发展方针指导下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与行政区划不相协调等。最后提出了调整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建议方案,重新划分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标准,将中国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ge;1000 万人)、特大城市(介于500 万~1000 万人)、大城市(介于100 万~500 万人)、中等城市(介于50 万~100 万人)、小城市(介于10 万~50 万人)、小城镇(&lt;10 万人) 共六个规模等级标准;将新形势下中国城市发展方针调整为:引导发展城市群,严格控制超大和特大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鼓励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国家城市发展新格局。到2020 年将形成由20 个城市群、10 个超大城市、20 个特大城市、150 个大城市、240 个中等城市、350 个小城市和19000 个小城镇组成的6 级国家城市规模结构新体系;重新构建建制市的设市标准,尝试建立民族自治市;鼓励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把其作为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的首选地,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Fang Chuanglin.A review of Chinese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emerging patterns, and future adjustment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4): 674-68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4008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发展方针是指导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城市发展大局与方向的总体纲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方针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城市发展方针是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的,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对中国近60 多年来城市发展总体方针演变过程与指导效果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中国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包括现行城市发展方针与国家城市发展的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缺少对城市化重点地区&ldquo;城市群&rdquo;的基本表述,对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标准不尽合理,现行城市发展方针指导下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与行政区划不相协调等。最后提出了调整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建议方案,重新划分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标准,将中国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ge;1000 万人)、特大城市(介于500 万~1000 万人)、大城市(介于100 万~500 万人)、中等城市(介于50 万~100 万人)、小城市(介于10 万~50 万人)、小城镇(&lt;10 万人) 共六个规模等级标准;将新形势下中国城市发展方针调整为:引导发展城市群,严格控制超大和特大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鼓励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国家城市发展新格局。到2020 年将形成由20 个城市群、10 个超大城市、20 个特大城市、150 个大城市、240 个中等城市、350 个小城市和19000 个小城镇组成的6 级国家城市规模结构新体系;重新构建建制市的设市标准,尝试建立民族自治市;鼓励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把其作为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的首选地,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6]沈清基, 安超, 刘昌寿. 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5): 48-57.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包括: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以及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等.并对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基本特征与规划建设基本原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Shen Qingji, An Chao, Liu Changtao.A discussion on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planning/construction of the low carbon eco-city
.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0, (5): 48-57.]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对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包括: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以及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等.并对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基本特征与规划建设基本原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7]Gomi K, Shimada K, Matsuoka Y.A low-carbon scenario creation method for a local-scale econom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Kyoto city
. Energy Policy, 2010, 38(6): 4783-4796.
[本文引用: 1]
[8]Phdungsilp A.Integrated energy and carbon modeling with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Policy scenarios for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n Bangkok
. Energy Policy, 2010, 38(9): 4808-4817.
https://doi.org/10.1016/j.enpol.2009.10.026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Abstract</h2><p id="">Energy use in Bangkok accounts for a large portion 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ailand. Few energy and carbon studies, however, have focused on the level of the ci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cities are the key drivers of energy usage and the associated carbon emiss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n the options for energy and carbon development for the city of Bangkok. The 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 (LEAP)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a range of policy interventions and to predict how these would change energy and carbon development from 2000 to 2025. The planning period is assumed to start in 2005, and 2000 is used as the baseline year. Sustainability of the sixteen proposed policies and scenarios is analyzed using a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Bangkok's energy and carbon future and highlight the steps required to promote a sustainable low-carbon society. The most significant energy savings are in the transport sector, where a modal shift from private passenger vehicles to mass transit systems has the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energy demand, carbon emissions, and local air pollutants.</p>
[9]Sperling J B, Ramaswami A.Exploring health outcomes as a motivator for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infrastructure interventions in Asian cities
.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3, 37(1): 113-123.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11.12.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Sustainable urban infrastructure interventions can help achieve both public health and low-carbon goals in ci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civil infrastructure (i.e., water, sanitation, energy, transport and building infrastructur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air and water quality) associated with these infrastructures shape current urban health outcomes in cities in Asia using Delhi, India as a case study. Current mortality data for Delhi are used as context to estimate the extent to which urban health outcomes are shaped by infrastructure and infrastructure-rela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ome of which coul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duce mortality through low-carbon interventions. Mortality data along with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expert opinion indicate up to 19 percent of all recorded deaths in Delhi may be infrastructure-related. More detailed epidemiology studies and infrastructure models are needed to confirm these initial findings. The findings suggest public health outcomes may be a large factor in motivating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Asian cities.
[10]Yuan K Q, Dong J.Sustainable land use evaluation for urban agglomerations from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 Bulletin of Soil & Water Conservation, 2014, 34(1): 226-206.
[本文引用: 1]
[11]Jabareen Y R.Sustainable urban forms their typologies, models, and concepts
.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 Research, 2006, 26(1): 38-52.
https://doi.org/10.1177/0739456X0528511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sustainable urban forms and their design concepts. In addition, it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certain urban forms contribute more than others to sustainability. A thematic analysis has been used to coop with the vast bod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literature. The analysis identifies seven design concepts related to sustainable urban forms: compactness, sustainable transport, density, mixed land uses, diversity, passive solar design, and greening. Moreover, it identifies four types of sustainable urban forms: the neotraditional development, the urban containment, the compact city, and the eco-city. Finally,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Matrix of Sustainable Urban Form to help planner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urban forms to sustainability.
[12]Lo K.China's low-carbon city initiatives: The implementation gap and the limits of the target responsibility system
.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4, 42: 236-244.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14.01.007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promulgated a wide variety of low-carbon initiatives to control the rapid growth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cities. Past records, however, show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policies are often poorly implemented or distorted by local officials. Using a case study from the city of Changchun,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and why the issue of poor implementation persists despi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Target Responsibility System (ECTRS). As a key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providing local officials with political incentives to implement low-carbon policies, the ECTRS has been constrained by a number of problems, including a poorly designed scoring system, weak targets, the use of energy intensity instead of absolute energy consumption as a policy objective, and the lack of reliable local energy statistics. (C) 2014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3]Wang Y, Ding Q, Zhuang D.An eco-cit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5, 58: 37-46.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15.05.03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An eco-city is an eco-sustainable, balanced and intensive human settlement, and the method selected to evaluate an eco-city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the accuracy of the evaluation. We present a new eco-city evaluation method comprising an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an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land use,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sing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R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We constructed an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ing a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model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based on an ecological suitability index,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and 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degree index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he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condition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an expert scoring method. We established an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ing factor analysis. These index system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GIS and the AHP, and Jiangsu Province was used as an example to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of Jiangsu is relatively low but unevenly distributed. The regions with slight, light and medium vulnerabilities comprised 79.49% of the total area. (2) Thirteen cities were divided into economic advantages type (Suzhou),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type (Nanjing, Wuxi, Yangzhou, Zhenjiang and Taizhou), social security advantages type (Changzhou, Xuzhou and Nantong) and general type (Lianyungang, Huaian, Yancheng and Suqian). (3) The overall condition of the eco-cities was classified as middle or upper and was unevenly distributed. The eco-citie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nd there was a gradually decreasing trend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resulting in a gradient from southern Jiangsu to middle Jiangsu and northern Jiangsu. Every city should b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its weak points to achieve healthy and optimum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thod is an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process, which differs from existing methods, and makes extensive use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evaluate eco-cities.
[14]Zhuang Y.Confucian ecological vision and the Chinese eco-city
. Cities, 2015, 45: 142-147.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15.03.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is the slogan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campaign against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has become the target of many mega eco-city projects which have emerged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decade. A number of papers in Chinese journals attribute this slogan to the government’s revival of the Confucian ecological vis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technology. This paper first compares the concept of nature in these mega eco-cities and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tianrenheyi ,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ity, suggesting that the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in eco-cities is essentially a consumer–commodity relationship, which is void of the sacredness or moral association of the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in the unity of HeavenandHumanity. Secondly, drawing on the theory of ecology and interconnected systems and noting that the failure of eco-city projects lies in the separation of the eco-city from the city itself, I suggest that the eco-city’s approach of taking nature as a guinea pig of technology in a “vacuum space” is quite opposite to the Confucian idea of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ity which emphasizes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all inorganic and organic forms. In conclusion, I evoke Wang Shu’s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to illustrate a more authentic, up-to-da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ecological vision—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al reality, developing one’s moral nature and cultural intuition.
[15]Tsolakis N, Anthopoulos L.Eco-cities: An integrated system dynamics framework and a concise research taxonomy
. Sustainable Cities & Society, 2015, 17: 1-14.
https://doi.org/10.1016/j.scs.2015.03.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Urbanism is an emerging phenomenon and international predictions demonstrate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e increasing world population will live in cities by 2050.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try to develop smart and eco-friendly solutions in order to enhance urban living. This paper validates that the eco-city urban modeling emerges radically and concerns an ideal paradigm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After comparing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eco-city model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ssess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eco-city with the System Dynamics (SD) simulation-based technique. A holistic S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is proposed, as a means to assist decision-makers, local governments and managers designing and adopting effective policies for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the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of eco-cities. This framework is formed and tested with two case studies respectively and useful findings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the eco-city modeling are generated.
[16]冯娴慧, 魏清泉. 基于绿地生态机理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热带地理, 2006, 4(4): 344-348.
[本文引用: 1]

[Feng Xianhui, Wei Qingquan.A study of the urban spatial form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principles of green space
. Tropical Geography, 2006, 4(4): 344-348.]
[本文引用: 1]
[17]Sun J, Liu H X.Stochastic eco-routing in a signalized traffic network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5, 7: 110-128.
https://doi.org/10.1016/j.trc.2015.06.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In this paper, an eco-routing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vehicles in a signalized traffic network. The proposed method incorporates a microscopic vehicle emission model into a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MDP). Instead of using GPS-based vehicle trajectory data, which are used by many existing eco-routing algorithm, high resolution traffic data including vehicle arrival and signal status information are used as primary input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work with any microscopic vehicle model that uses vehicle trajectories as inputs and gives related emission rates as outputs. Furthermore, a constrained eco-routing problem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where multiple costs present. This is done by transferring the original MDP based formulation to a linear programming formulation. Besides the primary cost, additional costs are considered as constraints. Two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using the field data obtained from City of Pasadena, California, USA. The eco-routing algorithm for single objective is compared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Dijkstra's algorithm. Average reductions of CO emission around 20% are observed.
[18]仇保兴.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 低碳生态城市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8):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09.08.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从城市发展历史和当前的资源环境形势入手,分析了以低碳生态城作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目标的必然性,进而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众多的城市发展形态等方面阐述我国发展低碳生态城的特点和优势所在.最后简要介绍了国家促进低碳生态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Qiu Baoxing.The transformation trends of urban development model in China: Low carbon eco-city
. Urban Studies, 2009, 16(8):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09.08.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从城市发展历史和当前的资源环境形势入手,分析了以低碳生态城作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目标的必然性,进而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众多的城市发展形态等方面阐述我国发展低碳生态城的特点和优势所在.最后简要介绍了国家促进低碳生态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19]仇保兴.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
. 建设科技, 2009, (15): 12-17.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一、正确的发展观和城市应对之道1.城市已成能耗与碳排放的主因城市是由建筑所构成的,从碳排放来讲,城市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我国有600多个城市,两万多个集镇,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统计,这些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55.48%,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的58.84%.
[Qiu Baoxing.The general idea of low-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15): 12-17.]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一、正确的发展观和城市应对之道1.城市已成能耗与碳排放的主因城市是由建筑所构成的,从碳排放来讲,城市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我国有600多个城市,两万多个集镇,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统计,这些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55.48%,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的58.84%.
[20]孟菲, 杨富强. 低碳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轴
. 建设科技, 2009, (15): 42-43.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城市化是本世纪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到本世纪2020年,中国社会将从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转型为一个以城市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Meng Fei, Yang Fuqiang.Low-carbon development: The centerpiece of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15): 42-43.]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城市化是本世纪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到本世纪2020年,中国社会将从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转型为一个以城市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21]赵国杰, 郝文升. 低碳生态城市: 三维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6): 31-36.
[本文引用: 1]

[Zhao Guojie, Hao Wensheng.Low-carbon eco-city: Research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 Urban Studies, 2011, 18(6): 31-36.]
[本文引用: 1]
[22]李迅, 刘琰.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4): 23-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1.04.004URL [本文引用: 4]摘要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而中国正是世界上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地区之一。通过剖析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现状,梳理、归纳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误区与问题,继而从理念解析和对策行动两方面提出引导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Li Xun, Liu Yan.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hinese eco-cities development
.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1, (4): 23-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1.04.004URL [本文引用: 4]摘要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而中国正是世界上开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地区之一。通过剖析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现状,梳理、归纳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误区与问题,继而从理念解析和对策行动两方面提出引导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关话题/城市 生态 空间 土地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