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发展潜力视角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以杭州湾南岸为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李伟芳1,2,, 陈阳1, 马仁锋1,2, 俞腾1,3, 任丽燕1, 李加林1,2
1.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宁波 315211
2. 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宁波 315211
3. 嵊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舟山 202450

Land-use pattern in coastal z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southern bank of Hangzhou Bay

LIWeifang1,2,, CHENYang1, MARenfeng1,2, YUTeng1,3, RENLiyan1, LIJialin1,2
1. Geography&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iques Department of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Zhejiang, China
2. Zhejiang Marine Culture and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Ningbo 315211, Zhejiang, China
3. Shengsi County Bureau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Zhoushan 202450, Zhejiang, China
收稿日期:2015-12-25
修回日期:2016-03-20
网络出版日期:2016-06-20
版权声明:2016《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15JDHY01YB)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伟芳(1964- ),男,浙江宁波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规划研究。E-mail: liweifang@nbu.edu.cn



展开

摘要
基于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困境与本质解读,集成模糊综合评价、网络层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构建海岸带土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依据土地发展潜力评价内容辨析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要素逻辑,诠释了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重组、空间管控策略之关联,提出了杭州湾南岸经济—生态协同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发现:① 科学地测度经济发达区的海岸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是评估海岸带土地效益的关键,采用反比例关系衡量土地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构建土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经济与生态的区域矛盾问题,为解决海岸带土地开发向生态敏感区拓展问题提供方法支持。② 杭州湾南岸极高潜力区和高潜力区占57.07%,中、低潜力区占42.93%,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呈南强北弱的分布格局。随着人工化地类面积逐渐趋少,自然化地类渐增,土地发展潜力分区呈现等级递减的规律。③ 凝练出经济—生态协同型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是杭州湾南岸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实践趋势与基本模式,构建该模式须遵循“稳定经济开发、严控生态保育、调控双向功能”为主线的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优化、“陆海系统并行,多功能组团”为核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重组方向、“生活—生产—生态”分段式协同管控的空间治理三重系统的逻辑体系。

关键词:土地利用模式;发展潜力评价;海岸带;杭州湾南岸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coastal land is a crucial for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a transition focus from land to ocean.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of coastal land is critical not only for the upgrade of ocean economy, b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coastal resources. With a case study of the southern bank of Hangzhou Bay, an evaluation system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Fuzzy of Integrative Evaluation (FC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factors in land-use pattern for coastal zone, explain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and use optimization, spatial restructuring and spati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presented an economic-ecological synergic pattern for the coastal zone on the southern bank of Hangzhou Bay. We found that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 is critical for measuring coastal land efficiency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inversely proportional relation is useful to find out the conflict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 and provide methodological support for preventing expansion to ecological sensitive areas. In areas south of the Hangzhou Bay, 57.07% of the coastal land is of high or extreme high potentiality, and the rest is of moderate or low potentiality, showing its generally high potentiality, and a pattern of "high in the South and lower in the North". With the decrease of human land use, and increase of the natural land, the potentiality of land use decreases. An economy-ecology synergy model for coastal land-use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southern bank of Hangzhou Bay,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economic-oriented practice. The three main principals of the model include (1) land-use optimization for "s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ict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good coordination for both economy and ecology"; (2) spatial restructuring for "systemic coordination of land and ocean, and cluster of multi-function lands"; (3) the spatial governance for synergy of the three kinds of areas of "residence, production and ecology".

Keywords:land-use pattern;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coastal zone;the southern bank of Hangzhou Bay

-->0
PDF (1244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李伟芳, 陈阳, 马仁锋, 俞腾, 任丽燕, 李加林. 发展潜力视角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以杭州湾南岸为例[J]. , 2016, 35(6): 1061-107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6006
LI Weifang, CHEN Yang, MA Renfeng, YU Teng, REN Liyan, LI Jialin. Land-use pattern in coastal z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southern bank of Hangzhou Bay[J]. 地理研究, 2016, 35(6): 1061-107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6006

1 引言

海岸带位于海陆两大系统的过渡区,兼受海陆作用力的共同影响,其土地系统表面活动、物质组成、生态构成复杂且独特。中国海岸带地域广袤,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空间分异明显、开发优势突出、动态变化显著[1]。然而,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且人口稠密,城市建设、耕地逐渐以牺牲滩涂为代价进行摊大饼式外扩,逐步地挤兑海岸带生态空间。因兼受自然、功能和人为的多重机制作用[2],海岸带土地系统涉及问题渐趋多元且复杂。随着国家海洋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海岸带土地利用与开发成为中国陆域向海洋战略推进的关键节点。因此,如何因地制宜,统筹海岸带土地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伴随国家海洋意识的逐渐觉醒,海岸带土地利用评价与发展模式探讨逐渐受到学界重视。现阶段海岸带土地利用评价针对土地经济利用效益的问题探索,从基于自然底质条件的组合频度的适宜性[3]、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发展条件适宜性[4]和多时相的土地利用适宜性构建开发利用强度[5]等角度进行了分析。随着海岸带土地经济开发加剧,生态问题逐渐凸显。研究多从海岸带土地景观生态、生态风险、生态安全着手量化测度海岸带土地利用的迫切生态形势[1,6-8]。现有研究多以单独的视角评价海岸带土地经济抑或生态利用,鲜有兼顾生态和经济的评价体系,忽视了海岸带生态与经济的特殊联系。作为土地利用的重要属性,亦难觅空间格局指标踪迹。另一方面,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研究多集中探讨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发,如何书金等提出了因地制宜构建滩涂的可持续利用模式[9-11]。伴随中国由陆向海战略推进,仅探究滩涂的可持续利用束缚了海岸带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尺度的集成研究,迫切以多元、全面的视角审视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
以人类经济开发活动为取向标准,将发展潜力理解为探寻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协同生态因素考量的土地潜在开发效能,择取杭州湾南岸为研究靶区,立足土地空间、自然、经济和生态等因素构建评价体系,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和GIS技术,测度杭州湾南岸土地发展潜力空间分异,审视与探索基于发展潜力分异的土地利用模式,以期为海岸带土地可持续开发与理性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杭州湾南岸海岸带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部,介于120°E~121°E,29°55'N~30°27'N,东与北仑区毗邻,西接绍兴上虞区,北隔杭州湾与上海、嘉兴相对。研究区涵盖余姚、慈溪和镇海13个镇、2个街道以及杭州湾新区和市属海涂地,总面积1337.83 km2。耕地、建设用地和沿海滩涂组成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主要构架,其中,耕地面积达508.83 km2,自余姚至镇海地区均有耕地广布,是浙江省重要的农业基地;泗门镇组团、杭州湾新区和镇海角为研究区三大建设用地核心集聚区,面积达到303.14 km2。此外,杭州湾南岸属淤涨型岸滩,沿海滩涂占研究区面积20.52%,是浙江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为充足地区,亦是生物资源富集地域。然而,研究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蚕食着湿地和水域资源[12],仅建设中的慈东产业集聚区的海涂围垦面积即达27 km2,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打折扣[13],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日趋白热化。
研究数据:① 杭州湾南岸2012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详查更新数据,包括镇海区、余姚市和慈溪市;② 杭州湾南岸县市2013年统计年鉴;③ 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30 m分辨率DEM、SLOPE数据;④ 宁波市地质灾害、地表沉降图。据研究需求,以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二级分类为地类划分标准,将水库水面、水利建设用地独立为二级地类;将采矿用地归为其他建设用地;据研究区滩涂特点,将沿海滩涂设为二级地类,将内陆滩涂归入自然保留地。

3 研究方法

3.1 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科学问题与解构视角

3.1.1 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范例与困境 陆地和海洋的交互影响地带在人类作用下,因区位与人类活动类型异质性形成了海岸带土地利用不同范例。以农业为主导的地段,海岸带土地主要围绕农业、渔业展开,通过滩涂围垦、湿地养殖、近岸捕捞等途径分别实现海岸带陆域和海域空间利用;工业化、城镇化地区,海岸带土地利用趋向临港工业、城市建设、滨海旅游等高经济效益利用方式转变,土地利用逐渐由陆缘向海洋拓展,海洋开发逐渐依附近岸陆基,形成海陆空间经济联动的土地利用。
在海岸带土地开发逐渐深化和政策助推的背景下,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加剧,经济—生态矛盾也日益凸显。海岸带土地具有生产输出能力,承载着经济与环境发展重任,且滨海土地的空间、面积有限,造成了人类需求与海岸带土地资源有限供给的冲突,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冲突最为突出。此外,海岸带土地凭借多元的资源构成和优越的区位,成为各国土地开发建设城镇与发展经济的热点地带。尽管以经济为追求目标的海岸带土地开发符合国家利益,却忽视了海岸带脆弱的生态本底,加剧了海岸带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与生态的对立格局,这一困境在当今中国滨海地区尤为尖锐。
3.1.2 发展潜力视角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构建
(1)发展潜力视角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本质
海岸带土地空间作为中国发展战略由陆域向海洋延伸的支点,无论是规划、整治、管制还是集约利用,始终肩负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尤其是在杭州湾南岸这类经济发达地区,构建协调发展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最终目的即追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故以经济发展潜力视角审视海岸带土地利用,符合当下海陆经济统筹发展的时代趋势。
同时,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以海岸带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特征为根基,追求土地利用经济产出的同时兼顾生态基础并维持经济生产能力构建而成土地发展范式,换言之,即达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蔡运龙等指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获高产量并维持土地生产力,进一步概括则应考虑到土地生物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14]。位于海岸带的土地系统,其物质结构、生态组成以及人为活动更为复杂与脆弱,在追求其经济效益产能的同时,协调与统筹生态与经济的联系成为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构建的核心议题。
可见,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不仅须考虑海岸带土地利用的经济发展功能,而且也要凸显海岸带生态环境功能的可持续性。因此,发展潜力视角海岸带土地利用评价,调和了海岸带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矛盾现象,也沟通了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与“经济—生态”矛盾破解路径。由此,可以预见“经济—生态”协同主导海岸带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调,将成为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科学范式之一和浙江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实践的必然趋势与典型模式。
(2)经济—生态协同型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逻辑
海岸带土地利用诱使的经济与生态的矛盾直接体现在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增减及其构成的空间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结构作为土地利用显性形态的两重属性[15],是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研究的基础问题,优化地类结构与空间结构配置有助于统筹海岸带土地经济、生态协同发展。针对自然、社会、生态等因素在未来的发展与稳定性,调整与转变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和由此决定的裨益、功能,是实现生态持续、经济客观和土地利用模式的重要途径[16]。随着海岸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宏观维度上土地利用斑块亦随之重构,蜕变为新一轮的土地空间格局。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双重变化刺激土地质量、产出能效、经营模式等升级,催化土地利用模式趋优趋合理化发展。另一方面,在海岸带土地利用过程中,人类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人类的海岸带土地利用决策决定了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影响程度和系统的运行发展方向[17]。针对土地利用结构量和空间格局的演变,势必需以调控的手段缓解人为对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影响,弥补土地利用负外部性造成的潜在危害。因此,优化海岸带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结构须依托人为的监测、规划、空间管制等手段,实现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3.2 解构发展潜力视角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技术路线

3.2.1 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基于对海岸带发展潜力与杭州湾南岸特质的综合评析,参阅文献[4,5,18,19]与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建构了海岸带土地发展潜力评价视角的土地利用模式分析框架(图1)。以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探究为主要脉络,依据对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本质构建经济—生态主导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结果辨识与经济—生态协同型土地利用模式要素逻辑关系,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空间模式、实现路径与管治策略三方面探索了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模式。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构建技术方法
-->Fig. 1Strategies for the land use pattern in coastal zone
-->

3.2.2 核心指标的定量处理方法 土地发展潜力评价,即集成地理分析方法测度土地所涵纳的潜在经济效能。经济潜在效能作为评价测度对象,需综合经济、人口、自然、交通等基础因素,兼顾政策、历史等难量化因子,多层面衡量土地发展潜力,这也是海岸带土地评价研究的范式。同时,土地在空间格局上的优化布局、排列与组合影响区域的经济价值、产业布局、区位优势等产生连锁反应,引起土地经营方式、投入与产出效益、产权等隐性形态的波动,故将空间格局纳入评价体系。此外,作为陆缘与海洋交汇的生态空间,杭州湾南岸的土地开发现状也面临着: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扩张步伐的构成经济、生态用地冲突与协调,科学地垦殖未利用土地(滩涂、缓坡地),维持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等尖锐问题。显然,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土地开发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以及生态敏感因素对土地经济开发的限制,这是突出矛盾所在。因此,择取生态敏感型为负向指标嵌入土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表征土地经济发展的生态限制性与外部性。综合科学性和数据可获取性,结合已有指标体系与处理方法[20-24],构建以空间结构、自然条件、生态敏感性和经济发展为一体的评价体系(表1),对核心指标划分赋值等级(表2)。
Tab. 1
表1
表1海岸带土地发展潜力指标体系
Tab. 1Index and weight system on coastal l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evaluation
指标层指标分类指标说明计算和处理权重
空间
结构
潜力B1
土地优势度C1度量某地类在海岸带地域的面积占比优劣程度;Dii地类优势度,Aico代表海岸带 i地类面积,Aicc为三个市(区)所有i地类面积Di=(Aicoi=1nAico)(Aicci=1nAicc)0.0623
最邻近距离C2代表测度某地类相邻斑块的平均距离值,表征相互联系程度;R代表最邻近距离指数,r?i代表i地类斑块之间实测平均距离,n为地类斑块总量,A为区域总面积R=r?i0.5nA0.0569
高低值集聚C3测度某地类不同面积斑块集聚态势,地类大斑块的汇聚便于土地规模化开发,反之则相反;E(G)和Var(G)分别为General G指数期望值与变异值,xixj是地类xij斑块值,wi,j是空间权重,n代表该地类斑块总数Gd=i=1nj=1nwi,jdxixji=1nj=1nxixj;ZG=G-EGVarG0.0799
土地集聚C4度量某地类空间集聚状态,x?x地类斑块要素平均值,其他意义同上I=ni=1nj=1nwi,jxi-x?xj-x?i=1nj=1nwi,ji=1nxi-x?20.0854
自然
条件
潜力B2
高程C5衡量海拔高程对海岸带地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提取30 m分辨率DEM数据绘制形成0.1086
坡度C6衡量坡度对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或限制程度提取30 m分辨率Slope数据绘制形成0.0724
生态敏感性B3地类结构C7反映不同地类存在的生态性以及对生态的影响程度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划分0.0482
土地破碎度C8反映人类对景观的干扰程度,是地类斑块由连续变化的结构向斑块嵌块体变化的过程的一种度量地类斑块破碎度=地类斑块总量行政区面积0.0674
地质灾害C9综合反映地质灾害点数量、灾害点密度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矢量化余姚、慈溪、镇海地质灾害图形成0.0438
地面沉降C10表征因抽水、采空、构造等形成的地面沉降格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矢量化余姚、慈溪、镇海地面沉降图形成0.0217
经济
发展
潜力B4
人口密度C11以乡镇为单位体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分布,数值越大,社会经济活动越频繁,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就越高人口密度=乡镇人口行政区面积0.1451
非农业劳动力人口比例C12反映各乡镇产业结构情况,非农业劳动人口比例越大代表地区产业经济越发达,土地经济需求越大非农劳动力人口比例=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劳动力总量0.0783
城镇辐射C13城镇、产业园区对毗邻区域经济的辐射、刺激影响程度根据城市、建制镇、产业园区作2 km间隔多缓冲区分析0.0585
区域联系度C14以道路交通总时间表征海岸带城镇、村落之间的联系程度。Ai是某城镇到其他所有乡镇村落交通到达时间和;n为节点总量;Tij是从i节点到j节点最小交通时间。Ai值越少代表交通越发达,区域紧密度越高Ai=j=1nTij0.0715


新窗口打开
Tab. 2
表2
表2指标赋值条件区间
Tab. 2Classification of indexes
指标等级
D4D3D2D1
土地优势度>1.51.0~1.50.5~1.0≤0.5
最邻近距离*<0.40.4~0.60.6~1.0≥1或不具显著性
高低值集聚*>2.581.96~2.58-1.96~1.96或不具显著性≤-1.96
土地集聚*>0.50.3~0.50.1~0.3≤0.1或不具显著性
高程(m)<150150~300300~400≥400
坡度(°)<1010~2020~30≥30
地类结构城乡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园地、耕地、其他农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水利建设用地沿海滩涂、水域、
林地、自然保留地
土地破碎度>0.450.30~0.450.15~0.30≤0.15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
地面沉降不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
人口密度(人?km2)>1000800~1000500~800≤500
非农业劳动力人口比例(%)>90%80%~90%65%~80%≤65%
城镇辐射(km)<22~44~6≥6
区域联系度(h)<8080~9494~106≥106

注:*表示P<0.05时显著。
新窗口打开
3.2.3 土地潜力评价方法构建与集成 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是Satty在层次分析法基础上发展提出的,旨在解决组织内部要素依赖性和反馈效应的多准则模型[25]。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的相互联系(图2),整合20位相关研究****的指标对比向量意见,采用Superdecisions软件对权重计算,得到权重(表1)。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土地发展潜力评价ANP结构模型
-->Fig. 2The ANP structure model for l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evaluation
-->

其次,通过Zadeh提出的模糊数学概念[26],以模糊综合评价量化指标体系中模棱两可、分类不明显的要素,综合考量多重要素的影响,为处理研究中指标不确定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根据对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解,将14个指标值分为4个赋值等级(表2),分别采用阈值型和S型隶属度函数对指标进行[0.1,0.9]标准化赋值。
阈值型隶属度函数:
f(x)=0.1,D10.4,D20.6,D30.9,D4(1)
S型隶属度函数:
f(x)=0.1,D10.8(x-D1)(D4-D1),D1<x<D40.9,D4(2)
f(x)=0.1,D10.8(D1-x)(D1-D4),D4<x<D10.9,D4(3)
最后,研究依据杭州湾南岸研究区域尺度,将处理与赋值后的指标矢量图层统一以30 m×30 m栅格数据,通过ArcGIS图层加权叠加分析得到发展潜力评价结果。

4 海岸带土地发展潜力分区及其土地利用类型指示

4.1 土地发展潜力分区

通过土地发展潜力评价加权叠加分析,利用自然断裂法划分为4个潜力区(表3图3)。
根据图3表3,杭州湾南岸土地发展潜力整体呈南部多为极高、高潜力区,北部集中为中、低发展潜力区的分布格局,且极高潜力与高潜力区分布面积占据比例较大,说明研究区土地经济开发潜力空间充裕。
Tab. 3
表3
表3杭州湾南岸土地发展潜力分区
Tab. 3Regionalization of developing potentiality on coastal land south of Hangzhou Bay
潜力等级潜力等级含义值域面积(km2)比例(%)
极高潜力区宜高强度土地开发,便于高效益产业布局,环境人工化程度高,经济发展集聚区(0,0.45]267.0719.96
高潜力区适应一定强度土地开发,土地经济效益较好,生态敏感性弱(0.45,0.59]496.4937.11
中潜力区局部地区适宜土地人工开发,经济效益粗放,生态环境脆弱(0.59,0.71]367.3327.46
低潜力区不适宜土地的大规模人工开发,自然环境和公共设施占主导,为重要生态保护区域,生态敏感性强>0.71206.9415.47


新窗口打开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土地发展潜力分区
-->Fig. 3Regionalization of the l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

高发展潜力的等级评价区面积总和达763.56 km2,占比例达到57.07%。其中,极高潜力区面积为267.07 km2,大致以组团形态分布于招宝山街道、蛟川街道、观海卫镇中部和附海镇、崇寿镇、周巷镇及泗门镇中部地区。高潜力区分布范围最广,面积达到496.49 km2,除极高潜力区涉及乡镇外,仅市海涂地、庵东镇和小曹娥镇未有广泛分布,在其余乡镇均占据主体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湾新区与龙山镇东北部的慈东工业园区,均为自然滩涂经政府规划、招商投资持续开发,业已成为土地高发展潜力区,土地经济潜在效能得到提高中潜力和低潜力区面积分别为367.33 km2、206.94 km2,总面积占研究区42.93%,分布格局囊括北部滩涂区和南部翠屏山区两大生态保护带。北部区块自黄家埠北部镇延伸至龙山镇,呈倒V状分布于杭州湾南岸,低潜力区基本布局在中潜力区北部外围区域。南部翠屏山区,即观海卫镇、掌起镇和龙山镇南部中低潜力区,与高潜力区交错分布。

4.2 土地发展潜力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

将土地潜力分区与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叠加分析,得到土地发展潜力与土地利用类型关联(表4图4)。研究区整体呈现随着土地发展潜力等级递减,土地利用类型由耕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等人工地类经自然、人工混合特质地类向沿海滩涂、林地等自然地类过渡的特征。
Tab. 4
表4
表4各土地利用类型发展潜力区估算面积(km2)
Tab. 4Areas of l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districts of each land-use type (km2)
土地利用类型极高潜力区高潜力区中潜力区低潜力区
耕地142.97267.7097.530.63
林地0.254.5067.617.68
园地5.028.833.930.05
其他农用地1.3919.559.030.12
城乡建设用地94.50131.4326.950.08
交通运输用地10.2613.472.330.00
水利用地0.171.9614.470.50
其他建设用地0.845.540.650.02
沿海滩涂0.111.5473.09197.65
河流水面7.3335.3970.090.20
自然保留地4.256.581.660.02
总计267.07496.49367.33206.94


新窗口打开
极高、高潜力区中,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占据主体地位,面积分别达410.67 km2、225.92 km2。研究区内80.71%的耕地、77.7%的园地及69.59%的其他农用地分布于极高、高发展潜力区内,丰富的耕地、园地资源及设施农用地、农村道路、沟渠等完善的农业发展配套保障了慈溪、余姚农业创汇。杭州湾南岸镇海、慈溪、余姚街道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城乡建设用地及其紧密联系的交通运输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基本布局高、极高潜力区内,布局结构均超过89%。然而观察图4发现,以上涉及地类面积均在高潜力面积中占据更多比例,昭示着土地仍有较大潜力空间,须深入挖掘潜在效能,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土地利用类型在各潜力区中结构
-->Fig. 4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districts of each land-use type
-->

自然保留地基本附着于城乡建设用地周边,受其影响,自然保留地反而集中于极高、高潜力区,比例高达86.57%,这也说明裸地、盐碱地等是研究区内可供开发的重要土地储备资源。水利用地、河流水面多布局在中潜力区内,兼受人工、自然作用,属过渡性地类。
沿海滩涂、林地主要汇集在低发展潜力区,分布比例分别达99.40%、94.07%,并呈随着潜力等级升高,地类分布面积依次递减的趋势,这昭示沿海滩涂、林地作为杭州湾重要的生态承载地类,因生态因素的限制,其经济开发潜力有限。

5 土地发展潜力分区主导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

5.1 发展潜力衡量的土地利用类型优化

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可行路径是形成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赢式发展。科学配置经济、生态双重发展所需土地利用结构,又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是实现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经济—生态”共发展的关键。其次,明晰浅海和滩涂资源在海岸带发展中的作用——土地后备资源抑或自然生态保留区,助力土地利用模式实现海陆统筹发展的升级。针对缓解生态与经济、海洋与陆地两对矛盾,根据土地利用发展潜力程度划分构建生态—经济协同型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所需的三类土地利用结构:①经济开发型土地利用类型。按开发效益和发展潜能层次分为集聚发展型和粗放发展型用地。集聚发展型用地主要为城乡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是人类活动和经济运作最为集中的地域。粗放发展型用地具备一定经济效益,是集聚发展地类的补充。②生态保育型用地。指以经济目的的开发效益较为低下,但更适宜生态涵养功能的地类。按照作用和管制程度可分为环境提升型和生态保护型。③双向功能型用地。指兼具经济、生态效应的地类,双向可塑性与效益均较强,但需要较高技术与资本投入。
杭州湾南岸分析(表5)表明,其经济开发型地类结构占比高达63.0%,而因余姚、慈溪段为家电生产和宁波农耕基地,势必需求集聚发展型地类的支持,须把控集聚发展型地类的外扩。粗放发展型用地包含旅游名胜、采矿用地、设施农用地等,但多属辅助型经济用途,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生态保育型地类承载着生态与自然环境内涵,其中,环境提升型用地主要为河流、湖泊等水域,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自然环境的美学品质。生态保护型用地指沿海滩涂与海岸林地,主要功能是维持水域生态平衡、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稳定自然环境。生态保育型用地比例近35%,该类型用地之意义不言而喻。特别是北部滩涂、浅水区的水生物种丰富,是维持杭州湾南岸生态平衡的生态本底,有助于缓和杭州湾地区人与自然矛盾。双向功能型用地主要为水利用地、自然保留地。该类型作为经济开发型和生态保育型地类的过渡类型,弥补了经济抑或生态发展的弹性空间。
Tab. 5
表5
表5发展潜力衡量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Tab. 5Structure of land-use typ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ity
用地类型面积(hm2比例(%)简要说明
经济开发型集聚发展型805.6660.22城乡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耕地、园地,包括城镇、农村、公路和铁路用地、水田、旱地等
粗放发展型37.142.78包括农村道路、沟渠、设施农用地、旅游名胜及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
生态保育型环境提升型113.018.45包含河流、湖泊等河流水面
生态保护型352.4226.34包括沿海滩涂、林地
双向功能型29.62.21包括水利用地、裸地、盐碱地、其他草地、内陆滩涂等


新窗口打开

5.2 发展潜力主导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重组

发展潜力视角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典范是经济—生态协同型海岸带土地利用,其重点强调经济发展、生态承载功能协调,故海岸带土地利用须强调空间布局的功能限定与兼容[27],按照土地经济、生态功能定位,划分土地利用功能空间,构建以“陆海系统并行,多功能组团”为核心的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湾南岸自西向东依次为姚北工、农混合区—慈北农业区—杭州湾新区城镇带—慈溪工业重心带—翠屏山自然区—镇海炼化、港口区,呈高发展潜力区—中、低发展潜力区—高潜力发展区—中、低发展潜力区—极高发展潜力区五大生产、生活区交错分布。以“区、片”不同功能组团的思想,特别在姚北工、农混合区、杭州湾新区城镇带、慈溪工业重心带和镇海炼化、港口区组织城镇、农村的面状土地开发,通过村并村、村变镇和村变城等途径引导农民向社区、向行政村集中[28]。针对镇海段,重在挖掘片区内部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合理布置生产、生活的土地空间利用,协调区域内部的功能区划分;在慈北农区以高集聚理念通过农地整治将零散的农田趋向集群化发展为农耕基地片区,适宜农业的规模化生产[29]
生态空间—慈北滩涂区和翠屏山自然区,基本为低发展潜力水平。特别是北部浅海、滩涂区,为充分发挥其生态涵养、缓和人地矛盾的作用,保持其生态空间的独立性,以沟渠、河流、林地、草地等作为线状缓冲带划分与生产区的直接联系,以遏制相邻排他性的空间互相干扰。以组团形式保持翠屏山区的独立性,避免人为开发导致的林区斑块破碎化,维持其整体性以发挥其林区生态价值。最终构成以“一镇(泗门镇),一带(新浦—附海—观海卫—掌起乡镇带),两区(镇海城区、杭州湾新区)”四大片区为生产、生活空间核心,生态空间——翠屏山自然区和滩涂区环绕、相邻式地分布,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并存,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功能分明的空间结构体系。
杭州湾南岸发展潜力空间格局和地域异质性显示,构成陆域系统集中布局土地生产、生活功能组团,浅海、滩涂以生态为主的空间组团,通过空间独立与隔离使沿海滩涂得以保护,从而提升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功能协调、基质辐射与廊道联系等有序结构。

5.3 发展潜力视角海岸带土地利用实现路径与管治

经济—生态协同型海岸带土地利用是发展潜力理念下海岸带土地利用实践的总体趋势与基本模式,其空间治理旨在将产业政策、生态环境政策与社会文化设施保育政策的三维立体落地,实现政策—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一一对应和斑块之间政策的协调。在空间治理实践中,多注重协调海岸带土地生产区、生活区和生态区格局分布及外部性,强调依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组团特征采取分段式、多手段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在杭州湾南岸,具体措施是:① 在极高、高发展潜力区的姚北工、农混合片,建设以泗门镇区为核心,黄家埠、临山镇区为次核,引导周边村庄逐渐汇聚、靠拢的姚北城镇带。以城镇带为引力,引导规模式的农业生产和营销,实现土地利用管理反哺农业、工业经济发展;新浦—附海—观海卫—掌起乡镇带和杭州湾新区土地管理,应遏止两者向滩涂区扩展,通过开拓坑塘水面、种树造林、植草育苗等措施,预留足够的缓冲距离,保证生产、生活空间向生态空间过渡;镇海区片是宁波对外贸易的前沿和重工业基地,鉴于石化工业的环境问题和生产安全,工业用地应与人口居住群落应彻底分离,规划居住空间与化工园区、港口区保持距离,修筑林带、绿化带进行分割,保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② 在中、低发展潜力区中,慈北农业区作为纯粹旱作农业生产区,对耕地实行定时监管、及时治理、例行提升的三位一体式管理,基于治理虫害、排涝、灌溉的条件上,依托杭州湾新区城镇圈和姚北城镇带的地域优势,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高附加值型农业。在慈北滩涂区中,以“反规划”思想为先导,优先保障湿地、浅海海域的环境安全与健康,给生物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须管制大规模生产性和生活性用地向滩涂和海岸林区的延伸与布局,可适度发展游憩、科研和绿色经济等。

6 结论与讨论

海岸带土地系统因介于海洋与大陆的交汇区间,土地资源的利用复杂且涉及因素多元。以杭州湾南岸为代表的中国海岸带典型地域,经济高速运行的同时面临着生态威胁,平衡土地经济开发与生态保育成为海岸带管理的焦点。杭州湾南岸实证研究表明:
(1)科学地测度经济发达区的海岸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是评估海岸带土地效益的关键,以反比例关系衡量土地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而构建土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有效地刻画经济与生态的矛盾热点区域,为避免海岸带土地开发向生态敏感区拓展提供依据。
(2)杭州湾南岸土地发展潜力分区表现出南强北弱的地理格局,其中,中、低潜力区面积占研究区42.93%,而极高潜力区和高潜力区比例则为57.07%,体现杭州湾南岸土地经济发展具备广阔的潜力提升空间。同时,随着人工化的地类面积逐渐趋少,自然化地类渐增,潜力分区亦呈现等级递减的特点。
(3)经济—生态协同式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是基于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实践趋势与基本模式,遵循“稳定经济开发、严控生态保育、调控双向功能”为主线的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优化、“陆海系统并行,多功能组团”为核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重组方向、“生活—生产—生态”分段式协同管控的空间治理三重系统是构成该模式实践的逻辑体系。
海岸带土地系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元素构成,日趋成为陆域土地系统外拓所觊觎的焦点。东部海岸带为中国经济重心,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提速,海岸带土地经济与生态的矛盾加剧,而仅以经济生产力衡量土地效益颇具管中规豹之嫌,无法全面衡量其可持续性。生态作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基本维度,将其引入视作海岸带土地经济开发的负外部性,助于评估与辨析生态脆弱亦不适宜经济开发的土地区块。
海岸带土地开发与生态问题构成的“鱼”与“熊掌”难题,普遍困扰着中国海岸带城市,随着经济改革深入与“一带一路”战略策动,未来海岸带土地资源和环境压力渐增。以经济—生态双向为主导视角的海岸带土地评价是实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必要途径,而从空间、功能角度出发研究海岸带土地利用议题更是契合了未来海岸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研究虽然搭建了海岸带生态—经济协同土地利用模式的基本思路与构架,但中国海岸带区域广袤,区域异质性导致的生态、经济关系交错复杂,仍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各区域海岸带土地利用特点厘清海岸带发展现状、海陆关联、生态与经济联系等,研究符合区域特色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对区域本底条件进行深入研究,亦迫切集成多学科多门类技术,这也是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研究难点所在。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彭建, 王仰麟, 刘松, . 海岸带土地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评价
. 地理学报, 2003, 58(3): 363-371.
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p>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土地持续利用问题,从景观生产力、景观受胁度与景观稳定性3方面构建海岸带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辅以山东省无棣县土地持续利用的个案分析,将土地持续利用的多重目标与景观格局结合在一起进行土地持续利用时空尺度上的综合评价,是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有益拓展。评价结果表明,无棣县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景观生态评价值整体较低,区域差异大。通过聚类分析,将无棣县11个乡镇划分为土地利用的强可持续区、可持续区、弱可持续区、弱不可持续区与强不可持续区等5个梯度区,并分析了自然资源禀赋、乡村现代化、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等区域差异成因。</p>
[Peng Jian, Wang Yanglin, Liu Song, et al.Landscape ecological evaluation for sustainable coastal land use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58(3): 363-371.]
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p>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土地持续利用问题,从景观生产力、景观受胁度与景观稳定性3方面构建海岸带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辅以山东省无棣县土地持续利用的个案分析,将土地持续利用的多重目标与景观格局结合在一起进行土地持续利用时空尺度上的综合评价,是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有益拓展。评价结果表明,无棣县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景观生态评价值整体较低,区域差异大。通过聚类分析,将无棣县11个乡镇划分为土地利用的强可持续区、可持续区、弱可持续区、弱不可持续区与强不可持续区等5个梯度区,并分析了自然资源禀赋、乡村现代化、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等区域差异成因。</p>
[2]廖继武, 周永章, 蒋勇. 海洋对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经济地理, 2012, 32(9): 138-14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海岸带是海陆交接过渡带,也是陆海相互作用剧烈地带,陆海相互作 用通过土地利用变化(LUCC)表现出来,研究LUCC有益于深入认识人地相互作用与全球变化。借助地形图及TM影像资料,运用GIS方法,研究海南西部 海岸带LUCC,并探讨出海洋与陆表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结果显示,海岸带LUCC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程度越近海岸线越高;各地类变化分持续增长型与波 动变化型2大类,与海洋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多为持续增长型;海洋通过对海岸带地形、土壤、气候、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作用于土地利用,表现为出现新的与海洋相 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原有类型面积的增加;海洋强大的作用力使土地利用变化向有利于海洋功能发挥的方向演变。
[Liao Jiwu, Zhou Yongzhang, Jiang Yong.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of land-ocean in coastal zone based on LUCC
.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9): 138-14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海岸带是海陆交接过渡带,也是陆海相互作用剧烈地带,陆海相互作 用通过土地利用变化(LUCC)表现出来,研究LUCC有益于深入认识人地相互作用与全球变化。借助地形图及TM影像资料,运用GIS方法,研究海南西部 海岸带LUCC,并探讨出海洋与陆表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结果显示,海岸带LUCC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程度越近海岸线越高;各地类变化分持续增长型与波 动变化型2大类,与海洋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多为持续增长型;海洋通过对海岸带地形、土壤、气候、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作用于土地利用,表现为出现新的与海洋相 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原有类型面积的增加;海洋强大的作用力使土地利用变化向有利于海洋功能发挥的方向演变。
[3]孙晓宇, 苏奋振, 周成虎, . 基于底质条件的广东东部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度评价
. 海洋学报, 2011, 33(5): 169-17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1引言海岸带作为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相结合的敏感地带,是地球上自然和人为双重作用力改造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1]。随着海岸带人为开发利用强度逐渐加大,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了强烈的变化,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海岸带土地的合理利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国际组织IGBP和
[Sun Xiaoyu, Su Fenzhen, Zhou Chenghu, et al.Evaluation of land use suitability based on sedimentary conditions atthe area of eastern Guangdong coastal zone
.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1, 33(5): 169-17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1引言海岸带作为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相结合的敏感地带,是地球上自然和人为双重作用力改造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1]。随着海岸带人为开发利用强度逐渐加大,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了强烈的变化,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海岸带土地的合理利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国际组织IGBP和
[4]李伟芳, 俞腾, 李加林, . 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以杭州湾南岸为例
. 地理研究, 2015, 34(4): 701-71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4009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p>位于海域&mdash;陆域系统交叉和相互作用的海岸带,其土地利用受到自然和人文的多因素共同影响。进行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对于经济发展迅速的海岸带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年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LandUSEM模型,依据土地利用类型与评价因素不同等级组合的频繁度进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计算不同土地利用单因子适宜度及综合适宜度。结果表明:① 中等适宜以上占总区域的73.15%,近四分之一位于临界适宜及以下。这说明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适宜性较好,各适宜性等级分异情况明显。② 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适宜性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且余姚、慈溪岸段适宜性情况较镇海岸段好。镇海岸段的中等适宜与非常适宜区面积比例大于余姚和慈溪岸段,临界适宜以上区域面积远小于余姚和慈溪岸段,这与当地的工业结构有关。③ 各土地利用类型开发程度较适宜,96.45%的城乡建设用地处于临界适宜以上,其中临界适宜占70.91%;89.31%的滩涂用地位于临界适宜以上,且80.72%为非常适宜,可开发潜力大,可将滩涂用地适当适时地转化为农用地或城乡建设用地,以满足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需求用地。</p>
[Li Weifang, Yu Teng, Li Jialin, et al.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land use in coastal zones: A case study in southern Hangzhou Bay
. Geographical Researh, 2015, 34(4): 701-71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4009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p>位于海域&mdash;陆域系统交叉和相互作用的海岸带,其土地利用受到自然和人文的多因素共同影响。进行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对于经济发展迅速的海岸带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年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LandUSEM模型,依据土地利用类型与评价因素不同等级组合的频繁度进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计算不同土地利用单因子适宜度及综合适宜度。结果表明:① 中等适宜以上占总区域的73.15%,近四分之一位于临界适宜及以下。这说明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适宜性较好,各适宜性等级分异情况明显。② 杭州湾南岸土地利用适宜性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且余姚、慈溪岸段适宜性情况较镇海岸段好。镇海岸段的中等适宜与非常适宜区面积比例大于余姚和慈溪岸段,临界适宜以上区域面积远小于余姚和慈溪岸段,这与当地的工业结构有关。③ 各土地利用类型开发程度较适宜,96.45%的城乡建设用地处于临界适宜以上,其中临界适宜占70.91%;89.31%的滩涂用地位于临界适宜以上,且80.72%为非常适宜,可开发潜力大,可将滩涂用地适当适时地转化为农用地或城乡建设用地,以满足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需求用地。</p>
[5]俞腾, 李伟芳, 陈鹏程, . 基于GIS的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评价: 以杭州湾南岸为例
. 宁波大学学报: 理工版, 2015, 28(2): 80-84.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根据海岸带土地资源特征,利用 GIS空间分析,结合多期土地利用数据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发展潜力数据进行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度及开发强度评价与分析,并以杭州湾南岸为例,对其 2000~2005年与2005~2010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弱,但2005~2010年开 发强度与2000~2005年的开发强度相比有所下降;(2)研究区土地开发利用平均强度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至内陆呈U形趋势,且慈溪岸段较 余姚、镇海岸段强;(3)开发强度较大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主要为农用地转城乡建设用地、滩涂转城乡建设用地、浅海水域转滩涂等.
[Yu Teng, Li Weifang, Chen Pengcheng, et al.Analysis on exploitative intensity of coastal zone land-use based on GIS: A case study in southern Hangzhou Bay
.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2015, 28(2): 80-84.]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根据海岸带土地资源特征,利用 GIS空间分析,结合多期土地利用数据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发展潜力数据进行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度及开发强度评价与分析,并以杭州湾南岸为例,对其 2000~2005年与2005~2010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弱,但2005~2010年开 发强度与2000~2005年的开发强度相比有所下降;(2)研究区土地开发利用平均强度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至内陆呈U形趋势,且慈溪岸段较 余姚、镇海岸段强;(3)开发强度较大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主要为农用地转城乡建设用地、滩涂转城乡建设用地、浅海水域转滩涂等.
[6]马金卫, 吴晓青, 周迪, . 海岸带城镇空间扩展情景模拟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资源科学, 2012, 34(1): 185-194.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海岸带城镇扩展及土地利用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岸带生态安全。本文以滨海城市-烟台市为例,基于1990年-2009年间的遥感监测历史数据,将城市扩展动态模拟方法与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相结合,模拟和评估三种海岸带政策管理预案条件下烟台市区2010年-2040年间的城镇扩展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以及城镇扩展导致的海岸带资源损失和区域生态风险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烟台市区未来城镇化过程加速,开发区、莱山-牟平一带区域生态风险明显加大;若不加约束将有更多的耕地资源和近岸海域被侵占;鼓励海岸带开发利用与适度围填海的城镇发展政策,加速了岸线资源的损失,使得海岸带区域生态风险增大,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海岸带保护和围填海建设监管措施,降低高强度开发给海岸带地区带来的生态风险。
[Ma Jinwei, Wu Xiaoqing, Zhou Di, et al.Scenario simulation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and its ecological risks assessment in coastal zones
. Resources Science, 2012, 34(1): 185-194.]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海岸带城镇扩展及土地利用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岸带生态安全。本文以滨海城市-烟台市为例,基于1990年-2009年间的遥感监测历史数据,将城市扩展动态模拟方法与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相结合,模拟和评估三种海岸带政策管理预案条件下烟台市区2010年-2040年间的城镇扩展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以及城镇扩展导致的海岸带资源损失和区域生态风险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烟台市区未来城镇化过程加速,开发区、莱山-牟平一带区域生态风险明显加大;若不加约束将有更多的耕地资源和近岸海域被侵占;鼓励海岸带开发利用与适度围填海的城镇发展政策,加速了岸线资源的损失,使得海岸带区域生态风险增大,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海岸带保护和围填海建设监管措施,降低高强度开发给海岸带地区带来的生态风险。
[7]张慧霞, 庄大昌, 娄全胜.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东莞市海岸带生态风险研究
. 经济地理, 2010, 30(3): 489-493.
URL摘要
利用2000、2006年东莞 市ETM和SPOT遥感影像数据,基于RS、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土地利用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东莞市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点和 结构演变,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结果表明:东莞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是围垦养殖用地的急剧减少和居住用地、工矿用地的大 量扩张导致对景观的控制作用增强。在人类活动对土地的扰动作用日益加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趋同性的双重影响下,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增加,斑块在空间上的 连接度降低,破碎化程度增大,土地生态风险程度增大。
[Zhang Huixia, Zhuang Dachang, Lou Quansheng.Study on ecology risk in coastal zone of Dongguan city based on land use chang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3): 489-493.]
URL摘要
利用2000、2006年东莞 市ETM和SPOT遥感影像数据,基于RS、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土地利用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东莞市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点和 结构演变,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结果表明:东莞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是围垦养殖用地的急剧减少和居住用地、工矿用地的大 量扩张导致对景观的控制作用增强。在人类活动对土地的扰动作用日益加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趋同性的双重影响下,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增加,斑块在空间上的 连接度降低,破碎化程度增大,土地生态风险程度增大。
[8]刘锬, 康慕谊, 吕乐婷.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8): 75-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3.08.01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研究目的:对海南岛沿海12个市(县)海岸带区域开展基于防护功能重要性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揭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运用RS、GIS技术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并计算各市(县)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研究结果: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可划分为高安全、较安全、一般安全、较不安全及不安全5个等级,其中一般安全及以上水平区域面积比例达81.8%,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开发强度和规模较大的东部以及新兴工业开发区。研究结论: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因地产、旅游基础设施及农业养殖业等改变海岸带自然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不合理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导致防护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破坏进而威胁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
[Liu Tan, Kang Muyi, Lv Leting.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in the coastal zone of Hainan island
. China Land Sciences, 2013, 27(8): 75-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3.08.01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研究目的:对海南岛沿海12个市(县)海岸带区域开展基于防护功能重要性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揭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运用RS、GIS技术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并计算各市(县)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研究结果: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可划分为高安全、较安全、一般安全、较不安全及不安全5个等级,其中一般安全及以上水平区域面积比例达81.8%,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开发强度和规模较大的东部以及新兴工业开发区。研究结论: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因地产、旅游基础设施及农业养殖业等改变海岸带自然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不合理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导致防护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破坏进而威胁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
[9]何书金, 李秀彬, 刘盛和. 环渤海地区滩涂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模式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1): 25-3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2.01.003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环渤海地区滩涂资源不仅占全国的 1 /3以上 ,而且滩涂面积随着河流泥沙人海淤积不断增加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滩涂生态环境脆弱 ,其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综合、立体、高效和持续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护性农业综合开发、鱼塘 -台田立体生态利用、农田生态林网建设、滨海草地综合改良、绿色环保产业与海水养殖、海侵防治保高产技术和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等模式进行滩涂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He Shujin, Li Xiubin, Liu Shenghe.Beach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model in Bohai Rim
. Progressin In Geography, 2002, 21(1): 25-3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2.01.003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环渤海地区滩涂资源不仅占全国的 1 /3以上 ,而且滩涂面积随着河流泥沙人海淤积不断增加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滩涂生态环境脆弱 ,其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综合、立体、高效和持续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护性农业综合开发、鱼塘 -台田立体生态利用、农田生态林网建设、滨海草地综合改良、绿色环保产业与海水养殖、海侵防治保高产技术和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等模式进行滩涂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10]彭建, 王仰麟, 景娟, . 中国东部沿海滩涂资源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生态开发模式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5): 516-523.
URL

[Peng Jian, Wang Yanglin, Jing Juan, et al.The research o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hoalyland in the east of China i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3, 22(5): 516-523.]
URL
[11]王芳, 朱跃华. 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模式及其适宜性评价
. 资源科学, 2009, 31(4): 619-628.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江苏广阔的沿海滩涂由海陆交互作用而成,总体仍在增长,南部开发条件优于北部。依据滩涂自然属性,考虑社会、经济、资源组合、技术等因素,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对滩涂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同时对各模式在开发中的优劣势及易出现问题进行了识别,对区域适宜滩涂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滩涂农业综合开发是江苏滩涂的传统开发模式,经验丰富,但适垦滩涂所余不多,目前宜对已有农业区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发;滩涂渔业综合开发已成为目前江苏海洋经济的支撑,是今后重点发展模式;滩涂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和滩涂港口-工业区开发是江苏海洋经济的突破口,正在大力发展中;江苏北部沿海滩涂有着优越的条件发展盐业-海洋化工,侧重发展海洋化工,使这一传统开发焕发新的生机。农业、渔业和盐业开发成带,分据江苏沿海滩涂的中、南、北部,保护区-旅游和港口-开发区开发则呈斑状,依据资源状况,穿插于开发带中。黄海辐射沙脊群是重要的滩涂资源,滩涂养殖、港口和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Wang Fang, Zhu Yuehua.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tidal flat resources in Jiangsu province
. Resources Science, 2009, 31(4): 619-628.]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江苏广阔的沿海滩涂由海陆交互作用而成,总体仍在增长,南部开发条件优于北部。依据滩涂自然属性,考虑社会、经济、资源组合、技术等因素,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对滩涂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同时对各模式在开发中的优劣势及易出现问题进行了识别,对区域适宜滩涂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滩涂农业综合开发是江苏滩涂的传统开发模式,经验丰富,但适垦滩涂所余不多,目前宜对已有农业区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发;滩涂渔业综合开发已成为目前江苏海洋经济的支撑,是今后重点发展模式;滩涂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和滩涂港口-工业区开发是江苏海洋经济的突破口,正在大力发展中;江苏北部沿海滩涂有着优越的条件发展盐业-海洋化工,侧重发展海洋化工,使这一传统开发焕发新的生机。农业、渔业和盐业开发成带,分据江苏沿海滩涂的中、南、北部,保护区-旅游和港口-开发区开发则呈斑状,依据资源状况,穿插于开发带中。黄海辐射沙脊群是重要的滩涂资源,滩涂养殖、港口和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12]任丽燕, 吴次芳, 岳文泽, . 环杭州湾城市规划及产业发展对湿地保护的影响
. 地理学报, 2008, 63(10): 1055-1063.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根据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2005 年TM 影像和2005-2020 年城市规划数据, 利用GIS 空间分析方法, 分析了规划期间建设用地扩展对湿地的侵占威胁, 并对湿地退缩的潜在风险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① 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分布广泛, 现状建设用地在空间上与湿地交错分布, 关系十分密切。② 未来15 年,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规模大、速 度快, 将侵占大面积湿地, 主要是分布在杭州湾南岸湿地围垦区的坑塘、养殖水面类湿地;宁波、杭州、慈溪是湿地退缩最严重的区域。③ 由于现状建设用地与湿地空间分布紧密相关, 湿地被建设用地侵占的潜在风险整体上较大, 且随着建设用地的扩展, 对湿地的侵占有加剧的趋势。④ 建设用地增长幅度及其规划布局对湿地减少有重要影响, 应通过调整建设用地规划、湿地占用补偿、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等措施, 加强湿地保护。</p>
[Ren Liyan, Wu Cifang, Yue Wenze, et al.Impact of urban planning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n wetlands in Hangzhou bay
. Acta Geographic Sinica, 2008, 63(10): 1055-1063.]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根据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2005 年TM 影像和2005-2020 年城市规划数据, 利用GIS 空间分析方法, 分析了规划期间建设用地扩展对湿地的侵占威胁, 并对湿地退缩的潜在风险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① 环杭州湾产业带湿地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分布广泛, 现状建设用地在空间上与湿地交错分布, 关系十分密切。② 未来15 年,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规模大、速 度快, 将侵占大面积湿地, 主要是分布在杭州湾南岸湿地围垦区的坑塘、养殖水面类湿地;宁波、杭州、慈溪是湿地退缩最严重的区域。③ 由于现状建设用地与湿地空间分布紧密相关, 湿地被建设用地侵占的潜在风险整体上较大, 且随着建设用地的扩展, 对湿地的侵占有加剧的趋势。④ 建设用地增长幅度及其规划布局对湿地减少有重要影响, 应通过调整建设用地规划、湿地占用补偿、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等措施, 加强湿地保护。</p>
[13]李加林, 许继琴, 童亿勤, .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 经济地理, 2005, 25(6): 804-8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5.06.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文章以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方法分析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由1987年的9.176×10^9元降至2000年的8.989×10^9元,减少量为1.861×10^8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从1987年的5.872×10^8元增加至2000年的1.011×10^9元,非物质价值由19874年的8.588×10^9元减至2000年的7.978×10^9元,物质产品价值增加量小于非物质经济价值的下降量.
[Li Jialin, Xu Jiqin, Tong Yiqin, et al.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values of ecosystem service on coastal plain of south Hangzhou bay bank
. Economic Geography, 2005, 25(6): 804-8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5.06.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文章以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方法分析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由1987年的9.176×10^9元降至2000年的8.989×10^9元,减少量为1.861×10^8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从1987年的5.872×10^8元增加至2000年的1.011×10^9元,非物质价值由19874年的8.588×10^9元减至2000年的7.978×10^9元,物质产品价值增加量小于非物质经济价值的下降量.
[14]蔡运龙, 李军.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度量: 一种显示过程的综合方法
. 地理学报, 2003, 58(2): 305-313.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度量指标应该具有时间序列性、空间敏感性、客观性和综合性,能显示趋势性和可预测性,有参照值或阈值,能表达逆转性和可控性,能正确地进行数据转化,能方便地采集和使用数据。迄今所见的指标体系,在方法上皆可归纳为枚举法和综合法。枚举法的困难是:指标体系很难穷尽所有的影响因素,又不能准确判断每一因素的影响程度,也难以有完备的数据序列。综合法避免了枚举法的困难,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时间序列,因而只能评价现状而不是过程。本文提出一种针对变化过程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系统综合指标,即生产力、稳定性、恢复力、公平性、自立性、协调性,来定量地评价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并应用于山东省莱西市案例研究。</p>
[Cai Yunlong, Li Jun.Measurement of land use sustainability: A comprehensive method presenting processe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58(2): 305-313.]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度量指标应该具有时间序列性、空间敏感性、客观性和综合性,能显示趋势性和可预测性,有参照值或阈值,能表达逆转性和可控性,能正确地进行数据转化,能方便地采集和使用数据。迄今所见的指标体系,在方法上皆可归纳为枚举法和综合法。枚举法的困难是:指标体系很难穷尽所有的影响因素,又不能准确判断每一因素的影响程度,也难以有完备的数据序列。综合法避免了枚举法的困难,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时间序列,因而只能评价现状而不是过程。本文提出一种针对变化过程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系统综合指标,即生产力、稳定性、恢复力、公平性、自立性、协调性,来定量地评价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并应用于山东省莱西市案例研究。</p>
[15]龙花楼.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2): 131-13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2.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Long Hualou.Land use transitio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 31(2): 131-13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2.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16]曲福田, 谭仲春. 土地可持续利用决策模式及基本原则初探,
经济地理, 2002, 22(2): 208-2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2.02.02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其决策行为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传统的土地利用决策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结合决策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准则,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决策模式及基本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
[Qu Futian, Tan Zhongchun.Principles and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 Economic Geography, 2002, 22(2): 208-2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2.02.02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其决策行为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传统的土地利用决策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结合决策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准则,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决策模式及基本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
[17]王静, 郭旭东. 我国县级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科学调控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3): 216-22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2.03.003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阐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调控的重要意义 ,从县级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县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监测三个方面 ,深入分析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调控体系和实现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与管理目标。
[Wang Jing, Guo Xudong.A study of scientific regulation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at county scale in China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2, 21(3): 216-22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2.03.003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阐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调控的重要意义 ,从县级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县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监测三个方面 ,深入分析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调控体系和实现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与管理目标。
[18]朱光明, 王士君, 贾建生, .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以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为例
. 人文地理, 2011, 26(5): 71-75.
URL [本文引用: 1]

[Zhu Guangming, Wang Shijun, Jia Jiansheng, et al.Land-use model of urban ecological sensitive region
. Human Geography, 2011, 26(5): 71-75.]
URL [本文引用: 1]
[19]韩贵锋,赵珂, 袁兴中, . 基于空间分析的山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以四川省万源市为例
. 山地学报, 2008, 26(5): 531-537.
URL [本文引用: 1]

[Han Guifeng, Zhao Ke, Yuan Xingzhong, et al.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sensitivity in mountain area based onspatial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Wanyuan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08, 26(5): 531-537.]
URL [本文引用: 1]
[20]陈阳, 李伟芳, 任丽燕, . 空间统计视角下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 资源科学, 2014, 36(11): 2273-2281.
[本文引用: 1]

[Chen Yang, Li Weifang, Ren Liyan, et al.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on a coastal plain
. Resources Science, 2014, 36(11): 2273-2281.]
[本文引用: 1]
[21]Ord J K, Getis A.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tatistics: Distributional issues and an application
.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95, 27(4): 286-306.
URL
[22]梁会民, 赵军. 基于GIS的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
. 人文地理, 2001, 16(6): 80-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1.06.021URL摘要
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黄土塬区居民点进行空间分布研究, 得出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是随机的,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貌,历史继承性也对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并指出在黄土塬区小城镇体系的 建设中,城镇布局应主要考虑地形因素,同时也应注意城镇布局遵循经济地理区位论理论,以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Liang Huimin, Zhao Jun.Stud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ttlement in Loess Plateau by GIS
. Human Geography, 2001, 16(6): 80-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1.06.021URL摘要
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黄土塬区居民点进行空间分布研究, 得出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是随机的,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貌,历史继承性也对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并指出在黄土塬区小城镇体系的 建设中,城镇布局应主要考虑地形因素,同时也应注意城镇布局遵循经济地理区位论理论,以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3]刘彦随, 彭留英, 王大伟. 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转换态势与机制分析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3): 333-339.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5.03.003Magsci摘要
引进土地利用动态度、利用优势度和类型复杂度评判指标,重点揭示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程度、时空差异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东南沿海地区耕地减少122.2&times;10<sup>4</sup>hm<sup>2</sup>,建设用地增加85.9&times;10<sup>4</sup>hm<sup>2</sup>。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态势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结构变动的深刻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个体股份机制的创新为沿海土地利用类型快速转换提供了政策平台。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是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原动力,并通过推进各类产业园区(包括开发区)、中心村镇建设而作用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全过程。
[Liu Yansui, Peng Liuying, Wang Dawei.Analysis of situation and mechanism of land use conversion in the southeast coastal area
.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 2005, 20(3): 333-339.]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5.03.003Magsci摘要
引进土地利用动态度、利用优势度和类型复杂度评判指标,重点揭示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程度、时空差异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东南沿海地区耕地减少122.2&times;10<sup>4</sup>hm<sup>2</sup>,建设用地增加85.9&times;10<sup>4</sup>hm<sup>2</sup>。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态势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结构变动的深刻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个体股份机制的创新为沿海土地利用类型快速转换提供了政策平台。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是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原动力,并通过推进各类产业园区(包括开发区)、中心村镇建设而作用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全过程。
[24]王益澄, 马仁锋, 孙东波. 宁波—舟山都市区结构的多维测度
. 宁波大学学报: 理工版, 2015, 28(2): 63-68.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中国典型的陆岛型都市区"宁波—舟山"为案例,采用城市规模指数、区位熵等模型测度甬舟都市区的规模、职能与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规模等级差异明显,首位城市的中心地位突出,宁波市区的龙头作用突现,镇海和北仑的次中心辐射作用初现,舟山区域影响力尚未显现.(2)都市区工业职能显著,主要城市以工业为主导职能,且工业部门存在同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散布于三江口、定海等,尚未形成空间分工与协作.(3)都市区以交通网络为载体形成了较好的经济网络,都市区点轴发展格局形成并趋向多层次的网络结构.
[Wang Yicheng, Ma Renfeng, Sun Dongbo.Multi-dimensional measurement of land-island metropolitan area structure,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2015, 28(2): 63-68.]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中国典型的陆岛型都市区"宁波—舟山"为案例,采用城市规模指数、区位熵等模型测度甬舟都市区的规模、职能与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规模等级差异明显,首位城市的中心地位突出,宁波市区的龙头作用突现,镇海和北仑的次中心辐射作用初现,舟山区域影响力尚未显现.(2)都市区工业职能显著,主要城市以工业为主导职能,且工业部门存在同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散布于三江口、定海等,尚未形成空间分工与协作.(3)都市区以交通网络为载体形成了较好的经济网络,都市区点轴发展格局形成并趋向多层次的网络结构.
[25]Satty T L.The Analytical Network Process: Decision Making with Dependence and Feedback
. Pittsburgh: RWS Publication, 2001.
URL [本文引用: 1]
[26]Zadeh L A.Fuzzy sets
.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65, 8(3): 338-353.
URL [本文引用: 1]
[27]许学工, 彭慧芳, 徐勤政. 海岸带快速城市化的土地资源冲突与协调: 以山东半岛为例
.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42(4): 527-533.
URL [本文引用: 1]

[Xu Xuegong, Peng Huifang, Xu Qinzheng.Land resource conflicts and coordination in fast urbanized coastal zone: A case study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06, 42(4): 527-533.]
URL [本文引用: 1]
[28]龙花楼.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 地理学报, 2013, 68(8): 1019-1028.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目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仍缺乏重要抓手和空间支撑平台,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亟需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新平台。本文在界定了乡村空间重构,即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乡村内生发展需求和外源驱动力综合作用下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重新塑造,乡村地域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的过程,及其产业发展集聚、农民居住集中和资源利用集约3 个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影响;探讨了乡村空间重构的土地整治类型及助推机制;结合农用地整治、"空心村"整治和工矿用地整治提出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重构的模式与途径,以及依托土地整治的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乡村空间重构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根基的乡村空间其重要性和基础平台作用应受到足够重视,乡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优化重构,有赖于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Long Hualou.Land consolidation an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8): 1019-1028.]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目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仍缺乏重要抓手和空间支撑平台,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亟需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新平台。本文在界定了乡村空间重构,即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乡村内生发展需求和外源驱动力综合作用下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重新塑造,乡村地域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的过程,及其产业发展集聚、农民居住集中和资源利用集约3 个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影响;探讨了乡村空间重构的土地整治类型及助推机制;结合农用地整治、"空心村"整治和工矿用地整治提出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重构的模式与途径,以及依托土地整治的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乡村空间重构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根基的乡村空间其重要性和基础平台作用应受到足够重视,乡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优化重构,有赖于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29]Long H L.Land consolidation: An indispensable way of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rural China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24(2): 211-225.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4-1083-5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trategies lacks of a major hand grip and spatial supporting platform,due to long-term existed &quot;dual-track&quot; structure of rural-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well as unstable 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and mechanism. It is necessary to restructure rural production,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 by carrying out land consolidation,so as to establish a new platform for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and realiz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Basing on the effects analysi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n rural production,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the mechanism of pushing forwar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by carrying out land consolidation is probe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models of rural production,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is analyzed combining with 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hollowed villages consolidation and industrial and mining land consolidation. Finally,the author argues that a &quot;bottom-up&quot; restructuring strategy accompanied by a few &quot;top-down&quot; elements is helpful for smoothly pushing forwar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 In addition,the optim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rural production,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 will rely on the innovations of reg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policy and mechanism,and mode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and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rural space,the foundation base and platform for realiz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p>
相关话题/海岸 生态 土地 空间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