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范泽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22
个人简况
男,1977年生,云南镇雄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IALE-China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包括:生态建模与系统模拟、土地覆盖情景模拟、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时空模拟分析。目前已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 SCI论文17篇,CSCD论文41篇,EI论文和国际会议论文12篇。另外,参与出版著作6部,发明专利申请4项,获得软件著作登记1项。
教育背景
1995.9~1999.7,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理学学士
1999.9~2002.7,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理学硕士
2002.9~2005.6,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理学博士
2005.7~2007.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15.12~至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一级
2014.9~2015.10,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国家公派访问****
2014.12~2015.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二级
2009.7~ 2014.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三级
2007.7~2009.6,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一级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植被生态系统气候敏感带及其格局变化的时空分析模型,项目负责人,2013-2016.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黑河上游植被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的动态模拟,子课题负责人,2014-2017.
3.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基于气候变化的植被生态系统时空分析模型,项目负责人, 2009-2011.
4.参与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课题,华北森林植被调查,学术骨干,2013 -2018.
5.973项目专题,生态系统格局及结构变化,专题负责人,2009-2013.
6.973项目专题,气候变化影响LUCC的机理分析,专题负责人,2010-2014.
7.科技支撑项目专题,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生态系统退化识别,专题负责人, 2008-2010.
8.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委托项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多情景预测分析,项目负责人,2013-2014.
9.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人才培养基金,中国典型区陆地生态系统气候敏感性的时空分析模型,项目负责人,2011-2012.
10.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生态区边界综合识别模型课题负责人,2008-2009.
代表性论文
1.TianXiang Yue,Na Zhao,ZeMeng Fan#, et al., 2016. CMIP5 downscaling and its uncertainty in China.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146: 30-37.
2.Zemeng Fan#, Jing Li, Tianxiang Yue, Xun Zhou, Anjun Lan, 2015. Scenarios of land cover in Karst area of Southwe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74:6407–6420.
3.Ze-Meng Fan#, Jing Li, Tian-Xiang Yue, 2013. Land-cover changes of biome transition zones i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Ecological Modelling, 252, 129-140
4.Fan Zemeng#, Zhang Xuan, Li Jing, Yue Tianxiang, et al, 2013. Land-cover changes of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J. Geogr. Sci. 2013, 23(2): 258-270.
5.Tian-Xiang Yue, Ze-Meng Fan, Chuan-Fa Chen, Xiao-Fang Sun, Bai-Lian Li,2011. Surface modelling of globa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under thre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Ecological Modelling, 222: 2342–2361.
6.Chuan-Fan Chen, Ze-Meng Fan, Tian-Xiang Yue, Hong-lei Dai, 2011. A robust estimator for the accuracy assessment of remote sensing derived D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33(8): 2482-2497
7.Tian-Xiang Yue, Ze-meng Fan, Ji-Yuan Liu. 2007, Scenarios of Land cover in China.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55: 317-342.(SCI)
8.Tian Xiang Yue, Ze Meng Fan, Ji Yuan Liu, Bo Xin Wei. 2006. Scenarios of Major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Ecological Modelling, 199: 363-376.
9.Tian Xiang Yue, Ze Meng Fan, Ji Yuan Liu. 2005, Changes of Major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since 1960.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48:287-302.
10.Tian-Xiang Yue, Li-Li Zhang, Na Zhao, Ming-Wei Zhao, Chuan-Fa Chen, Zheng-Ping Du, Dun-Jiang Song, Ze-Meng Fan, et al., 2015.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HASM,Environ Earth Sci, 74, 6541-6549.
11.Tian-Xiang Yue, Zheng-Ping Du, Ming Lu, Ze-Meng Fan, et al. 2015. Surface modeling of ecosystem responses to climatic change in Poyang Lake Basin of China. Ecological Modelling, 306: 16-23
12.Xiaofang Sun, Tianxiang Yue, Meng Wang, Zemeng Fan, et al. 2015. Effects of land use planning on aboveground vegetation biomass in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73:6553–6564.
13.Zhao Na, Yue TianXiang, Zhao MingWei, Du ZhengPing, Fan ZeMeng, et al. 2014. Sensitivity studies of a high accuracy surface modeling method.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 57(10): 2386–2396.
14.Tian-Xiang Yue , Na Zhao, R. Douglas Ramsey, Chen-Liang Wang, Ze-Meng Fan, et al, 2013. Climate change trend in China, with improved accuracy. Climatic Change, 137-151
15.Tian-Xiang Yue, Na Zhao, Hai Yang, Yin-Jun Song, Zheng-Ping Du, Ze-Meng Fan, et al. 2013, A Multi-Grid Method of High Accuracy Surface Modeling and Its Validation.Transactions in GIS, 2013, 17(6): 943–952
16.Yue TX, Zhang LL, Zhao N, Zhao MW, Chen CF, Du ZP, Song DJ, Fan ZM, et al., 2015. 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in HASM.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74:6541–6549.
17.Yue TX, Tian YZ, Liu JY, Fan ZM. 2008. Surface modeling of human carrying capacit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Ecological Modelling 214, 168-180.
18.Z.M. Fan #, J. Li,T.X. Yue. 2012, Changes of Climate-Vegetation Ecosystem i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3, 715–720.
19.Ze-meng FAN#, Tian-Xiang YUE. 2011, Ecological Diversity of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in China. The 8th IALE Congress, Aug 18-22, Beijing, China.
20.Fan Ze-Meng#, Dai Qin, Yue Tian-Xiang. 2010, An integration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model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2010- Proceedings, 3527-3530.
21.Ze-Meng Fan#, et al. 2009, Control Mode of Public Emergency Response,Complex Sciences, Vol5, Part1, 2255-2265.
22.Ze Meng Fan#, et al. 2007, integrated model for identifying the ecoregion boundary. Ecological Complexity and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21st Century Ecology, Beijing China: 82.
23.Ze Meng Fan#, Tian Xiang Yue. 2007, Biotemperature Changes of Ecozone in Western China since 1960. 7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Beijing China: 626-631.
24.Xiao Fang Sun, TianXiang Yue, ZeMeng Fan, 2012, Scenarios of changes i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in China. 18th Biennial ISEM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Modelling for Global Change and 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13 : 590–597.
25.W.J. Shi, T.X. Yue, Z.M. Fan, 2012. An Overview of High Accuracy Surface Modeling of Soil Properties. 18th Biennial ISEM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Modelling for Global Change and 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3: 2304–2309.
26.Xiao-Fang Sun, Tian-Xiang Yue, Ze-Meng Fan, 2011,Future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carbon biomass distribution in China, The 8th IALE Congress, Aug 18-22, Beijing, China.
27.Wang Qing, Yue Tianxiang, Wang Chenliang, Fan Zemeng, et al. 2011,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Food-Potential Conversion Ratio and Population Pressure in China. The 8th IALE Congress, Aug 18-22, Beijing, China.
28.Wang Qing, Yue Tianxiang, Wang Chenliang, Sun Xiaofang, Fan Zemeng.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Food-Potential Conversion Ratio and Population Pressure in China. The 18th Biennial ISEM Conference.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00 (2011) 000–000.
29.Tian Xiang Yue, Ze Meng Fan. 2009. YUE-HASM based ecosystem scenarios on global leve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cological Modelling, Quebec, Canada, October 6-9, 2009.
30.范泽孟, 黄言, 岳天祥, 2017. 青藏高原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的情景模拟. 地理学报, 印刷中.
31.周勋,范泽孟#,岳天祥, 2017.黑河流域植被类型分布模拟分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19(4):493-501.
32.李婧,范泽孟#,岳天祥,2014.中国西南地区土地覆盖情景的时空模拟. 生态学报,34( 12) : 3266-3275
33.岳天祥#, 范泽孟#, 2014.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量研究.科学通报, 59(3):217-231.
34.范泽孟, 李婧,岳天祥,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渡带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3): 426-435
35.范泽孟,张轩, 李婧,岳天祥,刘纪远等.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类型转换趋势. 地理学报, 2012, 67(12): 1623-1633
36.范泽孟,岳天祥, 陈传法. 全球平均气温未来情景的降尺度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3):267-274
37.范泽孟,岳天祥, 陈传法,孙晓芳. 中国降水未来情景的降尺度模拟. 地理研究, 2012, 31(12): 2283-2291
38.范泽孟,岳天祥, 陈传法,孙晓芳. 中国气温未来情景的降尺度模拟. 地理研究, 2011, 30(11): 2043-2051
39.范泽孟, 岳天祥, 陈传法,孙晓芳. 中国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地球信息系科学.学报, 2011, 13(4): 526~533
40.范泽孟, 岳天祥等. 2009, 基于YUE-HASM方法的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趋势. 地 理研究 28(3): 643~652.
41.范泽孟, 岳天祥. 2007, 生态区边界智能识别模型构建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 9(1): 1~5.
42.范泽孟, 岳天祥. 2006, 资源环境综合模型的集成分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42(22): 1~4.
43.范泽孟等. 2007, 社会突发事件应急模型及控制模式的构建分析. 中国软科学, 8: 85-92.
44.范泽孟等. 2007,社会系统稳定性的调控机理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7(7): 69-76.
45.范泽孟, 岳天祥, 刘纪远等. 2005,中国土地覆盖时空变化未来情景分析, 地理学报, 60(6): 941-952
46.范泽孟, 岳天祥. 2005, 中国Holdridge生命地带及其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分析.地理研究, 24(1): 121-129
47.范泽孟, 岳天祥, 田永中. 2004, 中国Holdridge生命地带平均中心的时空分布及其偏移趋势. 生态学报. 24(7): 1380~1387
48.范泽孟, 岳天祥. 2004,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集成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 6(2): 17~22
49.范泽孟,岳天祥.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与GIS综合集成研究—以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系统为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21): 4~7.
50.范泽孟, 颉耀文. 2002, 基于GIS与RS技术的城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动态监测分析—以兰州市西固区为例。《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8(4):114~118.
51.范泽孟,徐建华,颉耀文.基于GIS与RS的兰州河谷型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16(2):95~100.
专利申请
1.范泽孟, 岳天祥, 2015. 一种植被生态系统气候敏感带类型的空间定量识别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 9.4
2.范泽孟, 岳天祥, 李婧等, 2015. 一种大尺度土地覆盖变化的空间预测模拟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 8.X
3.范泽孟, 周勋, 岳天祥, 2017. 一种基于生境因子的植被类型空间模拟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 2.9
4.范泽孟, 黄言, 岳天祥, 2017. 一种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的空间模拟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 6.3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招生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招生方向:地理空间分析与系统模拟
欢迎具有GIS、遥感、地理、地理、生态、气象、计算机或数学背景的相关专业考生报考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0101
办公电话:; E-mail: fanzm@lreis.ac.cn
更新日期:2017年7月11日
相关话题/地理科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少辉
个人简况 男,河北保定人,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经历 1996年9月-2000年7月就读于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0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物探系,获硕士学位; 2003年9月-2007年7月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水电学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袁文
个人简况男,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获资源与环境区划管理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匡文慧
个人简况男,1978年生,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1998年9月-2002年7月,内蒙古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9月-2007年7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7年7月-2009年9月,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麟
个人简况 女,汉族,1981年生,四川宜宾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13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1-201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9-201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学博士后。 2006-2009年: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翀
个人简况 男,1975年生,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海岸带海洋信息系统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副站长(兼)。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博士学位,2005年-2007年中国科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耀欢
个人简况 男,1982年生,安徽黄山人,博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2010年毕业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田静
个人简况女,1979年生,辽宁阜新人,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2013.11-201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茂桂
个人简况 男,1983年生,安徽省庐江县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经历 2000年9月-2004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学士; 2004年9月-2007年7月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硕士; 2007年9月-2010年7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廖一兰
个人简况 女,1980年生,湖南省隆回县人,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经历 1999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资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3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6年9月-2009年12月就读于中国科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房世峰
个人简况 男,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物联网、集成陆面过程模型研发及应用等领域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863项目子课题、973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获国家技术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