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SA:比较行星学视角看生命起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生命起源是人类一直关心的基本科学问题,研究表明生命起源的路径可能有多条。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化学起源,它包括前生命合成过程和分子自组装过程两步。前生命化学过程合成了核苷酸、氨基酸和脂质的分子构建模块,这些分子模块进一步自组装形成细胞(Lin et al., 2019; Jordan et al., 2019)。关于前生命合成化学模型,一类没有考虑行星环境背景,只做实验室化学合成,比如低效率地合成非选择性的核苷。另一类则考虑了行星环境背景,比如著名的米勒模拟实验(Miller, 1953)就模拟了还原大气发生的闪电作用、深海热液喷口附近低效率地合成少量相关分子及其副产物,但缺少化学实验验证。近几年,英国剑桥大学的John D. Sutherland团队在前生命化学合成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成功用HCN(氢氰酸)、H2S(硫化氢)和紫外线合成了核酸、氨基酸和脂质的前体,即Cyanosulfidic模型(Ritson et al., 2018; Patel et al., 2015)。这种模型将实验室的结果和现存生命分子的核心生化性质、行星地质、地球化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认识结合起来(Baross et al., 2020; Betts et al., 2018)(图1),为理解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图1 研究生命起源的四种方法(Baross et al., 2020)
  综合前生命化学和行星早期表面环境演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假定生命起源的环境可以通过比较行星学获得认识(地球早期环境的沉积记录被构造改造),今年,美国哈佛大学Dimitar D. Sasselov教授、加州理工大学John P. Grotzinger教授与John D. Sutherland教授在Science Advances上系统论述了Cyanosulfidic模型是如何与行星早期环境的演化密切相关(Sasselov et al., 2020)。陨石撞击、闪电和太阳耀斑对原始大气(CO2、N2和水蒸气)进行高能改造,生成HCN、CO和NO。HCN作为前生命化学的原材料,必须要在地球表面积累到一定浓度。生成的HCN与富Fe2+还原湖泊、潟湖和浅海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亚铁氰化物盐比如CaK2[Fe(CN)6]和MgNa2[Fe(CN)6]。亚铁氰化物盐在干燥-湿润的气候循环下在沉积盆地中不断富集,经过102~103年时间尺度,就有足够的HCN类盐供前生命化学合成。亚铁氰化物盐经过火山活动或者陨石撞击等热变质作用会形成变质盐类,比如CaCN2、KCN、Mg3N2和NaCN,这些盐类一旦和pH中性附近的液态水接触,就会快速变成活性的H2CN2、HCN和NH3。在中程紫外线的照射和磷酸盐、亚硝酸盐的参与下,火山喷发的高浓度SO2和HCN快速发生反应,生成现存生物分子的核酸、氨基酸和脂类前身而很少产出副产物(图2)。

图2 Cyanosulfidic前生命化学模型所需的原始化合物的积累过程。浅水盆地沉积物形成,以及它们与水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模型(Sasselov et al., 2020)
  Cyanosulfidic化学模型所需要的条件在古老的火星和地球应该很常见。在地球和火星早期,陨石撞击、闪电、火山作用和太阳耀斑很活跃,根据理论推测,原始大气可能均含有N2-CO2(图3),因此原始大气通过高能改造可以生成前生命化学的原材料HCN。火星Gale陨石坑保存的湿润-干燥湖相沉积物富含氰化物盐,也支持了火星早期可能具有类似于Cyanosulfidic模型的前生命化学过程。火星保存的38亿年前的沉积岩还含有多种自生和成岩矿物,这些矿物含有不同价态的C、H、O、S、N、P、Fe、Mn等元素,指示了早期火星曾经有大量中-弱酸性、不同盐度的湖泊,生命元素循环活跃(图3)。另外火星岩石或者陨石中能观察到中-低等变质作用,说明火星很可能受过火山作用和陨石撞击等热变质事件,火山作用释放出的SO2可以为Cyanosulfidic反应提供原材料。前生命合成过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和条件,没有一种环境能够同时满足,很可能不同的环境背景生成不同的生命分子,通过雨水河流将这些生命分子搬运到一起(Global Chemical Reactor; Stüeken et al., 2013)(图4)。因此,前生命化学条件可能在早期火星和地球很常见(Sasselov et al., 2020)。

图3 火星和地球演化历程的示意图(Sasselov et al., 2020)

图4 冥古宙时期地球不同环境发生的前生命化学过程(Stueken et al., 2013)
  Cyanosulfidic化学模型的提出代表着前生命合成路径已得到初步理论支持和实验室验证,还差早期地球和火星环境的实证。美国宇航局2020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将着陆Jezero陨石坑,为生命的起源研究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另外,对于早期地球环境的认识,主要基于比较行星学的研究。理论预测石质行星最终会演化出氧化地幔,从而具有N2-CO2大气和稳定的气候。虽然目前无法直接观测地球和火星早期的大气状态,但通过观测不同演化阶段的地外石质行星的大气光谱,可以有助于理解早期地球和火星大气的组成。液态H2O的分布对于生命起源和宜居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火星表面水的存续时间是否支持前生命合成还有待于火星探测器对火星早期的环境进行考察。未来生命起源的研究还需要更多学科交叉并相互印证。  
  【致谢:感谢地星室胡森副研究员的宝贵修改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Baross J A, Anderson R E, Stüeken E E. The environmental roots of the origin of life // Meadows V et al. (Eds.). Planetary Astrobiology.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20: 71-92.

Betts H C, Puttick M N, Clark J W, et al. Integrated genomic and fossil evidence illuminates life’s early evolution and eukaryote origin[J].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18, 2(10): 1556-1562.(链接
Jordan S F, Rammu H, Zheludev I N, et al. Promotion of protocell self-assembly from mixed amphiphiles at the origin of life[J].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19, 3(12): 1705-1714.(链接
Lin W, Li Y, Wang G, et al. Overview and perspectives of Astrobiology[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9, 65(5): 380-391.(链接
Miller S L. A production of amino acids under possible primitive earth conditions[J]. Science, 1953, 117(3046): 528-529.(链接
Patel B H, Percivalle C, Ritson D J, et al. Common origins of RNA, protein and lipid precursors in a cyanosulfidic protometabolism[J]. Nature Chemistry, 2015, 7(4): 301-307.(链接
Ritson D J, Battilocchio C, Ley S V, et al. Mimicking the surface and prebiotic chemistry of early Earth using flow chemistry[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1): 1-10.(链接
Sasselov D D, Grotzinger J P, Sutherland J D. The origin of life as a planetary phenomenon[J]. Science Advances, 2020, 6(6): eaax3419.(链接
Stüeken E E, Anderson R E, Bowman J S, et al. Did life originate from a global chemical reactor?[J]. Geobiology, 2013, 11(2): 101-126.(链接
  (撰稿:陈妍,林巍/地星室)
相关话题/生命 环境 化学 地球 大气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Science:6600万年来天文定年的地球气候变化记录及其可预测性
    过去6600万年以来,大型恐龙绝灭,被子植物、哺乳类和鸟类繁盛,是地质历史中的新生代。新生代早期两极没有冰盖,晚期两极出现大规模冰盖。温室气体浓度一度超过2000ppmv,而到末次冰期不足200ppmv。古气候学家一直希望获得新生代以来的气候变化记录,来理解现代的地球气候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整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cience:地球的水可能来自顽火辉石球粒陨石
    地球水的来源一直是地球科学和行星科学研究的热点。氢同位素组成是示踪地球水来源最为重要的依据。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太阳系中天体的氢同位素组成有巨大的差异:太阳、木星和土星具有相似的氢同位素组成(δD约为 -865‰),且与星际气体的氢同位素组成相同,该值被认为是太阳星云的初始值;而类地行星、球粒陨石和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由金星大气-内部演化推测金星经历了“干”的后期增生
    类地行星在形成过程中,经受了大量的撞击。这些撞击包括大量原始星子的轰击(Planetesimal bombardment)和少量火星大小且发生分异的大天体撞击(Giant impact)。目前普遍认为月球就是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后形成的(Giant impact hypothesis),即月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REE:基于地震波场的跨尺度地球内部成像
    地震方法是如今人类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人类了解地球深部构造的唯一方法。借助地震成像方法,地球物理学家将复杂的地震波波形信息转化为易懂的地球模型参数,如地球内部的速度结构。因此地震成像方法的精度直接决定了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程度。  现今精度最高的地震成像方法是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A:洋中脊玄武岩地幔源区中存在再循环洋壳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洋中脊是绵延于大洋底的长达八万公里的火山山脉。地幔的热对流在洋中脊处上升,快速冷却为洋中脊玄武岩(MORBs),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作为板块运动的一部分,随着洋中脊的扩张,在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壳在接近俯冲板块边界的过程中逐渐变冷变重,最终俯冲进入地幔,形成一个大洋地壳的循环。俯冲的大洋地壳在进入地幔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REE:探索太空以理解地球
    大约两个世纪以来,地球科学的进步通常遵循一个共同的基本理念:地球的现在是了解其过去和未来的关键。这个理念是理解地球科学领域相关知识的基础。类似的,在研究其他行星的演化历史时,这些在地球上已知的知识也可以被用于进行相关的推测。然而,科学家们发现对其他行星的观测又可以加深我们对地球的理解。从这个角度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A等:远古时期的大气
    地球远古时期遥远而神秘,好奇驱动着人类的探索。现今,地球大气拥有适宜的气压及N2、O2、CO2、CH4等气体组成;我们生活其中,习以为常。然而,这种生物宜居的大气环境,来之不易,几多起伏(例如O2,图1;Lyons et al., 2014)。同样,认识远古时期地球大气,绝非易事,几多波折(例如O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川南威远—泸州页岩气井区奥陶系顶部观音桥组岩相和沉积环境
    摘要摘要:上扬子地区四川盆地南部威远—泸州地区上奥陶统凯迪阶五峰组和志留系底部兰多维列统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沉积于滞留缺氧海底且富含有机质,是页岩气的主产层位,介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之间的奥陶系顶部赫南特阶观音桥组通常是含腕足类以及三叶虫的灰岩沉积,其化石组成是冈瓦纳冰川事件最盛期在低纬度陆表海区的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哈尔滨地区罗家窝棚组地层的沉积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摘要摘要:罗家窝棚组是哈尔滨地区的第四纪下限地层,其岩性是紫红色砂砾石,被认为是冰碛物堆积。早期的区测资料对其进行了岩性描述,对于其它地层属性,特别是地球化学属性的认识尚未涉及。为此,本文选择黑龙江五常拉林镇罗家窝棚村层型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其沉积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展开综合研究,以揭示其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纪青山口组黑色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古环境恢复
    摘要摘要:对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118块页岩样品进行有机碳和元素地球化学测试,运用一系列判别古气候、古盐度、古生产力和古氧化还原条件的地化指标,恢复青山口组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探讨富有机质页岩成因机制。青山口组沉积期为温暖半湿润亚热带气候,古气温>15℃,水体为陆相微咸水—半咸水环境,盐度5‰~1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