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郝天珧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30

姓名: 郝天珧 性别:

职称: 研究员 学位: 学士

电话: 传真:

Email: tyhao@mail.iggcas.ac.cn 邮编: 100029

地址: 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信息:
【English】 油气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


简历:
  郝天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7年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
现任油气资源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油气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组组长。《地球物理学报》副主编,《地球物理学进展》副主编,《海相油气地质》编委,地球物理学会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海洋与湖沼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海陆油气盆地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非震方法在油气盆地研究中的应用、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海洋地球物理仪器装备研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8篇,其中SCI论文67篇,专利7个,与他人合作专著1部。曾经及正在主持的项目有973项目课题1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项,面上项目4项,曾任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首席科技专家。目前主持有“黄海及邻区壳幔结构及深浅构造关系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中韩国际合作项目、“组合式海底地震探测装备”、“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系统”等多项海洋地球物理仪器装备研发项目。曾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韩国公洲大学名誉博士。


学科类别:
综合地球物理

研究方向:
海陆油气盆地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职务:


社会任职: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组合式海底地震探测装备,2013-2016,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系统,2013-2014,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黄海及邻区壳幔结构及深浅构造关系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2013-2017,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
中国东部海域—西太平洋1:300万地球动力学图,2013-201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深层火山岩储层综合地球物理预测,2011-2015,油气专项。
南海南、北大陆边缘深部结构特征与构造属性的地球物理研究,2011-2013,基金委面上基金。
海陆联合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关键技术研究,2009-2013, 863子课题。
渤海及邻域深部结构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响应,2009-2012,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计划课题。
中国海陆1:500万莫霍面深度图,2008-201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中朝构造对比的地球物理研究,基金委面上基金。
黄海地球物理场特征及盆地沉积结构,基金委面上基金。
海区残留盆地油气资源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十一五”863计划目标导向类项目。
重磁震联合反演成果综合解释技术—2, “十一五”863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专项子课题。
南海地球物理场及深部动力学特征,“十一五”973计划子课题。
中国边缘海岩石层结构,“十五”973计划课题。
海洋油气资源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九五”863计划课题。
海洋矿产资源综合探查技术集成,“九五”863计划专题。
中国近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技术研究,“十五”863计划探索性课题。
环渤海湾地区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油气资源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
南海及邻区地壳结构与岩石圈动力学特征。
歧口地区火成岩分布规律与盆地演化、成藏关系研究。
渤海湾盆地和南黄海油气有利区的磁力探测技术。
歧口地区第三系基底构造研究。
南海海域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剖面研究。
珠江口盆地油气有利区的磁力探测技术。


获奖及荣誉:
2012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6年,“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
2004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先进个人”;
2002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


代表论著:
2012:
刘丽华, 吕川川, 郝天珧, 游庆瑜, 郑彦鹏, 支鹏遥, 潘军, 刘少华.海底地震仪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在海洋油气资源探测中的发展趋势.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 27(6): 2673-2684.
2011:
郝天珧, 徐亚, 孙福利, 游庆瑜, 吕川川, 黄松, 丘学林, 胡卫剑, 赵明辉.南海共轭大陆边缘构造属性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11,54(12): 3098-3116.
郝天珧, 游庆瑜.国产海底地震仪研制现状及其在海底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1,54(12): 3352-3361.
徐亚, 郝天珧, 黄松, 李志伟, 吕川川, 赵百民, 胡卫剑.渤海湾地区壳幔结构重磁综合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11,54(12): 3344-3351.
秦静欣, 郝天珧, 徐亚, 黄松, 吕川川, 胡卫剑.南海及邻区莫霍面深度分布特征及其与各构造单元的关系. 地球物理学报, 2011,54(12): 3171-3183.
吕川川, 郝天珧, 丘学林, 赵明辉, 游庆瑜.南海西南次海盆北缘海底地震仪测线深部地壳结构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11,54(12): 3129-3138.
胡卫剑, 江为为, 郝天珧, 徐亚, 赵百民.南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11,54(12): 3315-3324.
2010:
郝天珧, 黄松, 徐亚, 李志伟, 张丽莉, 王家林, Suh Mancheol, Kim Kwangkee.关于黄海深部构造的地球物理认识. 地球物理学报, 2010,53(6): 1315-1326.
黄松, 郝天珧, 徐亚, 王贝贝.南黄海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特征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10,53(6): 1344-1353.
张丽莉, 郝天珧, 黄晓霞, 黄松, 秦静欣, 涂广红, 赵百民.北黄海盆地烃渗漏蚀变带“磁亮点”的识别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10,53(6): 1354-1365.
2009:
郝天珧; 徐亚;赵百民;张永军;彭利丽.南海磁性基底分布特征的地球物理研究.地球物理学报, 2009,52(11): 2763-2774.
2008:
郝天珧, 黄松, 徐亚, 李志伟, 胥颐, 雷受旻, 杨金玉.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深部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2008, 51 (6) :1785~1796.
郝天珧, 徐亚, 周立宏, 张丽莉, 江为为, 胥颐, 李军, 赵百民, 王贝贝, 袁淑琴. 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宏观分布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以大港地区为例. 地球物理学报,2008, 51(2):491~502.
2007:
HAO T Y, Y XU, M. SUH, Y. XU, J-H LIU, L-L ZHANG & M-G DAI. East Marginal Fault of the Yellow Sea: a part of the Conjunction zone between Sino-Korea and Yangtze Block? Edited by M-GZHAI, B.F.WINDLEY, T.M.KUSKY AND Q.R.MENG.2007,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280:281-292.
郝天珧, 杨长春,刘洪,宋海斌,江为为. 环渤海地区前新生代油气资源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4):1269-1279.
2006:
郝天珧, 徐亚, 胥颐,SUN MANCHEOL,刘建华,戴明刚,李志伟. 对黄海-东海研究区深部结构的一些新的认识。地球物理学报. 2006,49(2):458-468.

2004:
郝天珧, 刘建华,郭峰,黄忠贤,胥颐,戴明刚,李安春,付永涛. 冲绳海槽地区地壳结构与岩石层性质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04,47(3):462-468.

2003:
郝天珧, 刘建华,Sun Mancheol, Choi Suckwon, 阎晓蔚,刘振锋. 黄海及其邻区深部结构特点与地质演化. 地球物理学报. 2003,46(6):803-808.



相关话题/地质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