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种类型的气候代用记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格点化重建古气候变化空间格局,已成为阐明古气候变化的空间特征和区域差异,捕获重大古气候环境事件区域协同变化规律,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历史空间演变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研究方向。
然而,由于气候代用记录信噪比较小,不同类型的代用记录对温度响应的季节性、区域代表性和时间分辨率等均有明显差异,导致古气候重建结果中包含了非气候本身所引起的变化信息的非均一性问题,限制了古气候格点数据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早在1998年,美国****Mann、Bradley和Hughes在Nature发表了过去600年的全球年平均温度格点化空间格局(Mann et al. 1998),第一次展示了历史时期全球年平均温度的空间均一化结果。但由于其所用代用记录的空间分布较为稀疏,空间代表性不足,所以更多的是讨论其半球的温度平均序列变化的特征及可能机理,而非空间格局变化本身。随后基于10年新公开的记录,Mann等再次集成了过去1500年全球年平均温度的空间格局(Mann et al. 2009),给出了中世纪暖期(公元 950-1250)和小冰期(公元 1400-1700)的全球温度异常分布,并指出中世纪暖期赤道太平洋呈现类似拉尼娜的海温型,然而学界对其重建方法假定过去气候变化遵循仪器观测时段的空间结构仍有不同评价。
为了避免重建方法对空间格局重建的影响,瑞士古气候科学家Raphael Neukom与合作者基于古全球变化(PAGES)过去2000年古全球变化研究网络(PAGES2k network)公开的过去2000年古温度代用记录数据集(PAGES2k Consortium,2017),利用六种统计方法,重建了过去2000年全球年平均温度的空格格局(Neukom et al., 2019),指出过去2000年工业革命前并不存在全球各地一致的温暖和寒冷时期(如图1a,1b,1d和1e所示),相关成果近日发布于Nature。
Raphael Neukom博士指出:“在小冰期全球均经历了较为寒冷的时期,但并不是在同一时间。” 如图1e所示,在小冰期,中东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可能是15世纪最冷,在西北欧和北美东南部最冷时期发生在17世纪,而其余大部分地区出现最冷期概率最大的时期是在19世纪中期。该研究揭示由欧洲和北美历史气候所定义的全球可能同时出现的两个温暖期和两个寒冷期的假设是不成立的。理由是工业革命前过去2000年区域气候主要受气候系统内部随机波动的影响,而火山爆发或太阳活动等外部因素不足以在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时间内在全世界引起明显的一致的温暖或寒冷。“不同地区的最低和最高温度发生时间不同,因此,从区域尺度的增温现象中(如欧洲和北美经常提到的“中世纪暖期”)不能得到全球一致增温的推论。”Raphael Neukom博士说。而从过去2000年来看现代暖期则非常不同,全球超过98%的地区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时期最有可能发生在20世纪(如图1c所示)。这再次表明,现代暖期不能通过随机波动来解释,而更有可能是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所导致的。
图1 过去2000年三个暖期和二个冷期出现概率最高的最暖和最冷世纪时限图。时期标题括号中的数字指示了每个时期执行搜索最高集合概率的51年温度平均最暖或最冷世纪的时间范围(改自Neukom et al., 2019)
现代气候格点数据集已被广泛用于描述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检验和同化气候模式,提高模式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能力。相信随着古气候学界对代用记录响应气象要素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不同类型代用记录的融合和同化方法不断涌现,古气候格点资料也会成为揭示古气候时空演变规律的关键证据。
附:文章重建结果的数据下载以及进一步的信息,可参考古全球变化(PAGES)网页。
主要参考文献
Mann M E, Bradley R S, Hughes M K. Global-scale temperature patterns and climate forcing over the past six centuries[J]. Nature, 1998, 392(6678): 779-787.(原文链接)
Mann M E, Zhang Z, Rutherford S, et al. Global signatures and dynamical origins of the Little Ice Age and Medieval Climate Anomaly[J]. Science, 2009, 326(5957): 1256-1260.(原文链接)
Neukom R, Steiger N, Gómez-Navarro J J, et al. No evidence for globally coherent warm and cold periods over the pre-industrial Common Era[J]. Nature, 2019, 571(7766):550-554.(原文链接)
PAGES2k Consortium. A global multiproxy database fo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of the Common Era[J]. Scientific Data, 2017, 4: 170088.(原文链接)
(撰稿:史锋/新生代室)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前沿报道】Nature:全球过去2000年年平均温度空间格局多指标集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空间 数据
【前沿报道】Nature Communications:技术带动进步——为时两年的海洋水汽同位素数据集
水同位素(2H和18O)以及由其派生出的参数氘盈余(d-excess = δ2H-8*δ18O)是研究现代水文过程和恢复古气候的重要示踪剂,其分析测试的传统手段为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IRMS)。在2000年前后,水同位素红外光谱分析技术(IRIS)的诞生,大幅降低了测试成本,在保障较高精度的同时显著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马里亚纳俯冲带携水量估计——来自海底地震观测数据的约束
俯冲带是地球上的巨大物质传输带。伴随着大洋板块俯冲,地表的水、流体和挥发份被携带进入地球内部。在历经一系列过程后,深部的水又随着火山喷发回到地表的海洋和大气中,从而构成地球深部的水循环系统。 水对地球表层和深部动力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岩浆形成,润滑深部断裂,极大地改变地幔岩石的强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史锋等-GRL:数据同化揭示我国降水一致变化模态的机理
降水的异常变化可引起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因此降水变化规律和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几百年是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弱的历史时期,其降水空间格局可为理解降水的自然变化规律提供理想情景;然而由于混沌效应及误差非线性增长,利用气候模式对我国过去几百年降水的模拟结果与代用记录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高英杰等-JCP:采用空间滤波法突破显式有限差分的稳定性条件限制
显格式有限差分被广泛应用于地震波场数值模拟领域。然而,该方法的最大时间步长△tmax严格受到Courant-Friedrichs-Lewy (CFL)稳定性条件限制。当时间步长超过△tmax时,波场迭代不再稳定;此外,当时间步长接近△tmax时,数值频散噪音逐渐加重,因此,在地球物理数值模拟领域一直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何建辉等-JGR:一种高效的集合卡尔曼滤波热层电离层数据同化算法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短波通信等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地球的高层大气(电离层/热层)的折射、散射影响,因此对高层大气的日常监测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电离层是高层大气的电离成分,受太阳辐射条件控制,这意味着它不能太长时间地“记住”过去,通常只有2-3小时的提前预报时间。热层是高层大气的中性成分,受太阳辐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钟俊等-ApJL:水星空间的强驱动磁场重联过程
磁场重联是天体物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能量快速释放的基本物理过程,也是太阳风向行星磁层传输物质和能量的重要机制。由于行星空间内部环境及太阳风条件的差异,太阳风通过磁场重联控制行星磁层的程度迥异,研究不同行星的磁场重联对于检验和深入理解地球磁层物理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梳理行星磁层的一般变化规律,探索系外行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何宏青等-MNRAS+ApJ:比较行星空间辐射环境研究系列进展
宇宙线是剧烈天体活动(包括太阳)释放出来的高能粒子,因其各种辐射损伤效应,对航天器和宇航员构成严重乃至致命的危害,成为国际空间环境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宇宙线自1912年被奥地利科学家维克托·赫斯(Victor Hess,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发现以来,高能宇宙线起源这一根本问题始终没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高通量测序中心开发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等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在组学水平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单细胞水平细胞谱系追踪技术位居2018年《Science》杂志评选的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常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丢失了细胞在原组织中至关重要的空间位置信息,而单细胞空间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健康大数据中心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非编码RNA相互作用数据库NPInter v4.0
非编码RNA对生物分子的调控作用,一直是RNA功能研究的前沿。在以往的研究中,非编码RNA被发现可以和蛋白质、RNA以及基因组相互作用,调控复杂生物过程。比如经典的长非编码RNA Xist可以和X染色体相互作用并影响剂量补偿效应。理解非编码RNA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非编码RNA的功能以及生物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在 Nucleic Acids Research 发表辅助piRNA功能研究的数据库(piRBase)
2018年10月29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题目为“piRBase: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of piRNA sequences”的论文,发布了最新版的piRBase (piRBase release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