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高效进行突变体检测和鉴定是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迅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植物基因组编辑突变检测方法主要包括PCR/RE、T7EI错配切割、临界退火温度PCR (ACT-PCR)、Sanger测序和二代测序(NGS)等。以上所有的检测方法都基于PCR反应,且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PCR/RE方法的需要设计含有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靶位点;T7EI无法区分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以及杂合突变体与双等位突变体;ACT-PCR对PCR反应条件要求极高,而且无法检测到杂合突变;Sanger测序和NGS的价格比较昂贵,尤其是对于数目比较大的群体。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组利用CRISPR/Cas系统(包括Cas9和Cpf1)的体外切割特性,在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水稻中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廉价的PCR/RNP植物突变体筛选策略。该方法不受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限制,比PCR/RE具有更强的广适性;比T7EI具有更高的准确度;比Sanger测序更廉价,而且灵敏度更高。基于SpCas9和FnCpf1 RNPs的PCR/RNP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基因组编辑中经NHEJ修复产生的所有indel突变;基于FnCpf1 RNPs的PCR/RNP方法可以用于检测位于种子区域(seed region)内的SNP突变。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小麦的瞬时表达基因组编辑体系,如本实验室之前建立的CRISPR/Cas9 IVTs和RNPs介导的DNA-free基因组编辑体系。这是由于瞬时表达基因组编辑体系在后续组织培养过程中不使用任何的筛选标记,在T0代会获得较多的待筛选植株,而且PCR/RNP方法可以使用通用引物对发生在小麦A组、B组和D组各拷贝的突变进行同时检测,不会受靶位点周围SNPs的影响。此外,PCR/RNP方法也可以用于检测TALEN蛋白所诱导的突变。
该研究成果于2018年5月3日在线发表于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杂志上(DOI: 10.1111/pbi.12938)。高彩霞研究组博士生梁振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相关研究得到科技部、北京市科委、中科院、以及国家自然基金委的资助。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高彩霞研究组在植物基因组编辑突变体筛选方法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6
相关话题/植物 培养
周俭民研究员应邀在《植物生物学年鉴》杂志撰写关于植物细胞质类受体激酶的综述文章
植物通过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来感知并响应各种信号分子,受体激酶(Receptor Kinase, RK)是植物细胞受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受体激酶由负责感知信号的胞外结构域、单次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植物受体激酶通过感知各种内源激素和多肽信号来协调生长发育过程,如BRI1能够识别油菜素内酯并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李云海研究组等发现糖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新机制
在植物、动物和细菌中,糖类不仅能作为体内能源和碳骨架的提供者,还作为非常重要的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虽然近年来在动物和酵母中糖揭示了几个糖信号途径,但植物不同于动物和细菌,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糖类的自营生物,植物体可能通过其它的分子机制来感受糖信号的变化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中国科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李家洋研究组应邀在《植物生物学年鉴》杂志撰写“植物株型的遗传调控机制”综述文章
高等植物株型形成是指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与植株形态相关器官的发生,尤其是指分枝、叶片和花器官的形成、形状与着生位置等。植物株型的形成过程主要受遗传与植物激素等内在因素的调控,同时还受光周期、温度、水肥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机理是植物生长发育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李家洋研究组在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上取得重要进展
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受到遗传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在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此二者是否存在信号交流,以及如何协同作用共同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等方面尚不清楚。此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李云海研究组发现了植物器官大小调控的新机制
植物拟分生细胞(meristemoid cells)是具有干细胞活性的一类细胞,分布在分化和扩展的叶子表皮等细胞之间。在拟南芥的叶片中,有大约一半的表皮细胞来源于拟分生细胞,因此拟分生细胞的增殖对于叶片大小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对于拟分生细胞调控植物器官大小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在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刘西岗研究组在植物激素调控花分生组织维持及分化的分子机制解析中取得新进展
高等植物中,植物体所有胚后发育的组织和器官都来源于各级分生组织。花分生组织(floral meristem, FM)产生及维持是花器官生成及发育的前提,而FM活性的程序性终止(FM determinacy)导致的细胞分化是后续的生殖生长及世代交替的保证,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分生组织的维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植物激素分析平台在内源油菜素甾醇分析方法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 BRs)是继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之后发现的第六大类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细胞的伸长与分裂、维管束分化、花粉发育和育性、植株衰老以及植物抗逆反应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过程。由于其含量低、基质复杂、质谱离子化效率低等因素,内源性BRs的准确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韩方普研究组在植物染色体组蛋白磷酸化研究取得进展
组蛋白磷酸化修饰与着丝粒功能的建立、维持相关(Dong and Han. 2012)。 本实验室从2010年开始从事玉米、小麦H2A和H3的磷酸化修饰与染色体取向、分离等功能研究。由于植物染色体的复杂性及特殊性,一直得到部分不同于酵母及人类的结果。 H2A磷酸化激酶Bub1的定位及细胞周期变化,结合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李传友研究组发现植物激素“核受体”作用机理
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对环境适应性的方方面面。传统认为,植物激素的受体定位于细胞膜上。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茉莉酸、生长素等激素的受体却定位于细胞核中,这非常类似于动物激素的“核受体”。目前,人们对于植物激素“核受体”的生理意义及作用机理尚所知甚少。 茉莉酸是来源于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激素,主要调控植物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单细胞转录组学研究揭示植物中存在着广泛的单等位基因表达
单等位基因表达(monoallelic gene expression)是指在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一个基因的全部转录本均来自一个等位基因的现象。群体水平的细胞表达谱分析(bulk analysis)表明,印记效应与等位基因间的相互抑制作用是产生单等位基因表达的两种可能的机制。由于群体水平的分析可能低估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