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李家洋研究组在水稻抗性淀粉合成分子机理上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6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急剧增长,到21世纪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健康人体小肠内难以消化吸收的淀粉及淀粉降解物的总称,摄入高抗性淀粉食品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对肥胖症和肠道疾病起到积极预防作用。研究表明,抗性淀粉推荐摄入量为每天18-20克,而常规水稻品种中抗性淀粉含量普遍低于3%,提高水稻品种中抗性淀粉含量对于提高稻米营养品质与医疗保健作用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抗性淀粉相关合成基因和分子机理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研究组与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吴殿星研究组合作,在抗性淀粉合成机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对水稻高抗性淀粉突变体的研究,分离鉴定了一个新的抗性淀粉基因SSIIIa(Soluble starch synthase,可溶性淀粉合酶),该基因突变后显著提高了水稻胚乳中抗性淀粉、直链淀粉、脂类、直链淀粉-脂质复合体含量以及糊化温度,降低淀粉粘性。进一步研究发现,SSIIIaWaxy(颗粒结合淀粉合酶)共同参与抗性淀粉的合成,SSIIIa对抗性淀粉的调控依赖于Waxy基因的高表达,在ssIIIa突变体背景下降低Waxy的表达导致抗性淀粉含量下降,直链淀粉-脂质复合体的减少。综合已有研究结果,该文提出SSIIIa突变后破坏了其与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淀粉合酶SSIIa和淀粉分支酶SBEIIa、SBEIIb复合体的形成,通过对AGPase和PPDK活性的影响,分别促进直链淀粉和脂类的合成,最终通过形成直链淀粉-脂质复合体提高了胚乳中抗性淀粉含量。该研究揭示了抗性淀粉合成的分子机理,并为培育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与新途径。
  

  图1:水稻抗性淀粉合成分子机制
  
  上述研究成果于2016年10月18日在线发表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杂志(DOI: 10.1073/pnas.1615104113),李家洋研究组博士后周红菊、副研究员刘贵富和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王利军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家洋研究员和吴殿星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PNAS同时登载了菲律宾水稻研究所R. Ordonio研究员与日本名古屋大学M. Matsuoka教授撰写的专文评述(DOI:10.1073/pnas.1616053113),评论文章高度评价了该项工作的理论意义与潜在应用价值。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以及中科院等项目资助。
  
相关话题/基因 遗传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高彩霞研究组和李家洋研究组在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水稻基因进行定点替换及插入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CRISPR/Cas9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农作物在内的各种生物体的基因组编辑。科学工作者利用该技术,创造了大量的植物内源基因功能缺失的突变体,为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对植物内源基因进行更为精确地修饰,如基因定点替换以及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
  • 高彩霞研究组在植物基因组编辑方法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最新发展起来的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及定向育种的重要手段。在植物中实现基因组编辑的常规方法是将序列特异性核酸酶(如CRISPR/Cas9)的编码DNA转化植物细胞,稳定表达进而实现对目的基因的定点编辑。这种情况下,CRISPR载体整合在植物染色体中,需通过后代分离获得不含CRISPR/C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
  • 王秀杰研究组在细胞类型特异的基因调控网络研究中取得进展
    生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如何形成各自特异的调控网络进而获得特异的功能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一个基础并且重要的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细胞类型特异表达的基因,尤其是转录因子,是形成细胞类型特异的调控网络的主要原因。但不同类型细胞间含有大量共同表达的基因,这些不同类型细胞中普遍表达的基因如何参与细胞类型特异的调控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
  • 我国科学家基因编辑成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与北京大学、北京佑安医院合作,在艾滋病合并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编辑成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基于CRISPR在人成体造血干细胞上进行CCR5基因编辑的技术体系,实现了经基因编辑后的成体造血干细胞在人体内长期稳定的造血系统重建,为后续基因编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6
  • 心理所研究揭示节律基因通过控制趋化因子调节神经炎症引起的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由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所导致的复杂的精神疾病。既往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普遍具有睡眠障碍,且应激激素皮质酮分泌的节律发生异常,提示节律在抑郁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大量研究证据表明,神经炎症是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有趣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功能主要执行者——小胶质细胞节律性地表达炎性因子和节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揭示基因塑造人类社会性注意行为
    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走在路上看到有一群人一起看着某一个方向时,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他们正在注意的方向和关注的事物。这一现象被称为“社会性注意”(Social Attention)。社会性注意技能对人类的社会交往甚至是生存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获悉他人的内在状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HPA轴基因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是控制包括恐惧学习在内的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系统。HPA轴功能障碍已在应激相关的精神障碍如重性抑郁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中被反复报道。HPA轴受一系列激素和蛋白质调控,其中FK506结合蛋白5(FKBP5)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调控HP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FKBP5基因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的症状共存模式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和抑郁是个体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最常出现的两种心理问题。前期研究发现,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后会呈现不同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状共存模式,即低症状、PTSD症状为主、抑郁症状为主以及PTSD合并抑郁症状。理解这种创伤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影响儿童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纵向发展变化
    愈加频发的各种灾害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调查显示全球有4%的人经历过人为灾害,有7.7%的人经历过自然灾害。儿童青少年尤其容易遭受灾害所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在心理影响方面,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儿童青少年在经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伏隔核激活与愉快体验共享遗传信息
    作为纹状体核心结构之一的伏隔核是大脑的奖赏中枢,与动机及情绪加工密不可分。此外,伏隔核功能紊乱也是快感缺乏的重要神经机制。快感缺乏是指愉快体验能力的降低或缺失,广泛见于精神分裂症及其它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已有遗传研究提示伏隔核激活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然而尚无研究量化奖赏期待过程中的伏隔核激活所受遗传影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