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文生 研究员
1988年,91年,94年 山东大学理学学士,硕士,博士。
1994年7月-2000年 山东大学讲师,副教授,1999年9月升为教授。
1995年8月-11月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1996年10月-1998年6月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洪堡学者。
2000年-2003年 分子科学研究所日本学术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17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切实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考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2020年1月17日,中船重工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光科技”或“公司”)成功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将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该公司是化学所第一家IPO成功过会的参股企业,其主营业务为有机光导鼓(OPC鼓)、墨粉、安全增强型复印机、特种精密加工产品等,是国内外知名的行业旗舰企业。 上世纪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2020年1月20日,中科院化学所第十三届学术委员会、中科院分子科学中心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化学所成功召开。万立骏、朱道本、张礼和、赵玉芬、佟振合、唐本忠、江桂斌、高松、方维海、刘云圻、席振峰、陈军、谢在库、赵宇亮等学委会六十余位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万立骏主任主持。 张德清所长首先介绍了化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2020年1月18日,世界首条千吨级全绿色化、无污染、低能耗纤维素膜生产线在山东潍坊正式投产。 该生产线采用中科院化学所自主研发的离子液体法纤维素膜制备技术,通过与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工艺放大和完善,成功替代了传统的粘胶法纤维素膜生产工艺,不仅无“三废”排放,实现了生产过程从化学法到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2020年1月10日,化学所同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省实验室)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省实验室和化学所领导姚建年、张德清、王笃金等以及相关人员出席签约仪式。 化学所范青华副所长和省实验室何鸣鸿副主任分别代表双方签署科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后,双方就如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合作体制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月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出席大会并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大会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低温下水结冰等相变现象非常普遍,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同时在化学工业、低温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吉布斯(Gibbs)等人近百年前基于热力学原理,提出相变的“经典成核理论”,认为如水结冰这类相变需经过一个成核过程。例如,水过冷形成小冰核,仅当形成的冰核偶然超过临界尺寸,即形成临界核时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我所李峻柏研究员当选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IVA)外籍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工程科学院。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2019年12月13日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根据《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关于公布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我院入选者名单的通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评审,中国科学院共有35人入选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化学所宋卫国、张军两位研究员入选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截止目前,化学所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白春礼院长在“中国科技70年道路与经验”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上做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中国科技70年道路与经验”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旨在与科技界一道,共同总结回顾过去70年我国科技事业的光辉岁月,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所有15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1位全国劳模和25位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的同志喜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旨在表彰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2019年6月21日上午,化学所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在所礼堂隆重举行。张德清所长、王笃金书记、黄仁权副所长、范青华副所长以及万立骏院士、刘云圻院士等出席了典礼。化学所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导师代表、在学研究生代表及毕业生家属与2019届毕业生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神圣而幸福的时刻。毕业典礼由范青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2019年6月4日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吴秀章、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高建军等到化学所洽谈聚烯烃及新材料合作事宜。化学所党委书记王笃金、工程塑料院重点实验室主任阳明书及相关实验室和职能部门人员参加座谈。 王笃金首先对吴秀章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化学所的概况和已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高比能锂-硫(硒)电池在下一代消费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多硫(硒)化物在液体电解质中的溶解和穿梭效应,极易引起电池性能持续衰退。研究表明,发展多硫(硒)化物低溶解度的固体/准固体电解质替代液体电解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策略。然而,电解质材料固态化可能导致硫(硒)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有机光伏(OPV)电池是一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绿色能源技术。近年来,得益于新材料的发展,OPV电池的光伏效率取得了大幅提升,表现出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面向OPV技术产业化,提升材料光伏性能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合成成本的控制。在材料设计中,引入卤原子是最常见且有效改善光谱、能级以及聚集形貌等基本特性的分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通常,共轭分子都是由六元环(例如苯、并五苯)或六元/五元环(6/5环系,例如C60)组成。含有六元/七元环(6/7环系)或五元/七元环(5/7环系)共轭分子可能作为含有“缺陷”的新型碳的同素异形体而展现特异的光、电、磁等性质。因此,近年来这类共轭分子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这些含五元环或七元环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亚波长尺度材料结构与光的共振作用,是操控光-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相较于空间对称结构,非对称结构与不同入射角度光的共振作用差异性更加明显。这种共振作用的差异,决定了材料对光吸收的强弱,从而使其具有光角度识别的功能。将光电探测器的结构设计成能与光发生差异化共振的微纳结构,可以实现光角度的探测,从而拓宽光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作为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代表性材料,钙钛矿的毒性及对水氧的敏感性严重阻碍了其的商业化进程。近年来,二维(2D)Sn基无铅钙钛矿因其出色的稳定性和低毒性,成为3D钙钛矿的替代材料。但由于二维材料结构的特殊性,电子或空穴受量子尺寸效应限制,其寿命和迁移率远低于3D结构,因而其器件光电转化效率明显低于3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无机钙钛矿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激光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目前,无机钙钛矿单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相生长法和溶液生长法。气相生长技术容易实现高质量单晶的制备,但由于气相外延过程中的随机成核和晶格不匹配问题,在气相体系中实现钙钛矿结晶位点、晶体形貌和晶体尺寸的控制成为一个难题,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精确控制液滴行为是冷却降温、防结冰、微流控等应用领域的关键。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液滴移动行为,此时仅需使液滴的驱动力大于其移动时受到的固定阻力。调节液滴所受驱动力及阻力的相对大小,实现复杂的液滴行为,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绿色印刷重点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为提高海水淡化速率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研究人员提出了利用新型光热转换材料降低热损耗、构筑有效的水/蒸汽传输界面,以及提高光热转换材料的耐用性等策略。然而,目前的海水淡化装置能耗较高,海水淡化的效率、耐久性均有待提高,尤其是盐度升高后的持续淡化仍然是一个巨大挑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有机光伏电池(OPV)具有重量轻、制作工艺简单、可通过低成本的印刷工艺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等突出优点,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光伏效率的大幅提升,OPV领域已经发展到由实验室向产业化转变的关键阶段。如何进一步推进光伏效率的提升,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大面积制备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在北京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温和可控的条件下电催化还原转化二氧化碳为有用燃料和化学品是能源化学的重要前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核心挑战是开发高性能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的电催化剂,提高目标产物产率和实现高选择性。 最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胡劲松课题组在氮掺杂碳类CO2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因在可持续和高效能源系统中的潜在应用,能源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和氧气)引起了全世界广泛关注。设计和研发可实现水下高效电催化产气的催化剂成为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并面临着同时提高反应传质速率和催化剂长期稳定性的挑战。 最近,在国家自然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王铁课题组在前期模板辅助的打印策略组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使用粘合剂替代传统的侵入性内固定工具(如钢板、钢钉)将会给骨科手术带来革命性的突破。理想的骨粘合剂应该能够即时固定骨折部位,同时提供适合骨细胞长入的空间和微环境,促进骨折愈合。氰基丙烯酸酯(俗称万能胶)是目前唯一兼具优异即时粘接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的医用胶水,但其聚合产物不可降解,无法支持新生骨组织长入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在酶催化过程中,当底物和酶相互接近时,能诱导酶的结构发生变化,使之与底物互相适应,进而促进相互结合。这种诱导-契合现象被认为是酶催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酶催化具有高效率和高选择性的重要原因。与之相比,在人工催化体系中,对底物诱导-契合动态催化过程的研究较为少见。对上述过程的研究,可加深人们对催化过程及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CRISPR/Cas9是一种源自细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化学生物学基础研究及发展新型基因治疗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生物医学应用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递送具有基因编辑功能的Cas9核酸酶进入细胞中,并实现活体基因编辑。 最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良好的拉伸性是聚合物在柔性电子器件、驱动器以及能量存储等领域应用的必备条件,构筑双网络、纳米杂化以及利用动态化学是提高聚合物拉伸性的常用策略。其中,利用动态相互作用构筑的动态聚合物网络受到广泛关注。动态交联点通过可逆断裂或者动态交换耗散能量,有效防止聚合物材料发生不可逆破坏,从而获得高拉伸性能。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铁死亡是一种新发现的调控性细胞死亡过程,其发生原因是铁依赖性的脂类过氧化物累积,与活性氧物种(ROS)密切相关。作为活性最高的ROS,羟基自由基(·OH)已被证实可引发脂类过氧化反应。·OH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产生途径同样依赖于铁的参与,因此可假设·OH是导致铁死亡过程中脂类过氧化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肺癌是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病理亚型。以EGFR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治疗及以PD1/PDL1靶向性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极大的改善了肺腺癌病人的生存预后。然而,肺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以细胞快速增殖为主要特征的PP(Proximal-Proliferative)分子亚型肺腺癌既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近年来,有机共轭聚合物由于其优异的半导体性能,以及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载流子迁移率是有机半导体性能的重要参数。国内外众多课题组主要通过设计合成新的共轭分子和高分子来调节分子的电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进而提高载流子迁移率。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共轭分子和高分子中的烷基侧链的结构不仅可以改善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光伏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寿命和成本是决定其是否具有应用价值的重要指标。由于传统晶硅电池在大规模发电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因此新型光伏技术走向产业化,必须依据其技术特征寻求最具竞争力的应用方向。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类分布式微电子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晶硅电池无法满足电子产品的应用需求,其在室内光照条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作为组成生命体的关键部分之一,短肽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化学修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其组装体在药物输运、细胞培养以及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等方面展示出潜在应用前景,已成为新型生物材料的研究热点。其中,作为引起神经退化性疾病的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核心序列,苯丙氨酸二肽因其超强的自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有机发光场效应晶体管(OLET)作为一种同时兼具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两种功能的有机光电器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集成度高、电流放大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变革性柔性显示技术和实现有机电泵浦激光的理想途径之一,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意义。但是,因为实现高性能OLET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在由电子供体(D)和受体(A)构成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PV)中,光诱导界面激子电荷分离(CS)产生的自由载流子的效率在能量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界面激子分离通常由于电子和空穴之间较强的库仑作用而受到抑制,因此减少激子中电子和空穴之间的库伦势对于优化OPV的效率至关重要。强耦合的DA体系往往因为形成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化学气相沉积(CVD)是生长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石墨烯的CVD生长过程中,需要使用金属催化剂,石墨烯需要转移才能构筑电学器件,与当前的半导体加工工艺不兼容,同时转移会造成石墨烯的褶皱、破损和降低其电学性能。如能在绝缘衬底上实现石墨烯的无金属催化生长,那就不需要转移可直接构筑电学器件。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质轻、柔性、可溶液加工等优点,是当前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前沿热点研究方向。随着新型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快速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逐步提升,最近已突破16%,达到了可以向实际应用发展的阶段。但是,实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应用,还面临着光伏材料成本和器件稳定性的挑战。目前已报道的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太阳能是人类可利用的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而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有机光伏(OPV)材料和器件以其溶液处理的低成本、丰富的原材料以及可以制备成柔性和半透明器件等突出优点,成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研发对象。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将具有互补吸收光谱的两个本体异质结(BH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一氧化碳分子(CO)在星际空间中的丰度仅次于氢气(H2)分子,排在第二位。CO吸收宇宙空间中的真空紫外辐射以后会解离生成C原子和O原子;碎片原子会进一步和H2分子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和水,而这些次生分子是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另一方面,CO的光吸收和光解离还被认为是造成太阳系中C、O同位素异常分布的直接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PV)领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其光电转化效率已经突破了15%,展现了光明的应用前景。从光活性材料的化学结构特点理解OPV中电荷转移机理,特别是低能量损失下激子解离的驱动力来源,对于设计新颖材料提高电池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化学所高分子物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其对生命过程的调控多通过种类复杂、时空分辨的化学修饰实现。设计对细胞微环境具有响应性的化学修饰蛋白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揭示蛋白质调控生命过程的化学本质,并发展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分子工具。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汪铭课题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近年来,圆偏振发光材料受到极大关注,成为手性发光材料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圆偏振发光(CPL)是指手性发光体系发射出具有差异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现象。相较于研究基态手性结构信息的圆二色性(CD)不同,CPL反映的是手性发光体系的激发态结构信息,它在3D显示、信息存储与处理、CPL激光、生物探针、光催化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医用止血密封剂已普遍应用于创伤外科中,它可以极大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从而提升手术效果。但对于口服抗凝剂患者,医用密封剂必须有更高要求,其在抗凝血条件下能止血,止血材料安全并易清除,此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目前临床上用于创伤性脏器止血主要是纤维蛋白胶,止血原理主要依靠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以天然生物活性分子为基元,利用分子组装策略构建新型的仿生体系,模拟生命基本单元的结构与功能,能有助于在分子层面上理解与认知生物活动的本质与物理化学机制,已发展成为组装生物学的研究新方向。ATP合酶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生物分子马达,在生物能的产生和转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三磷酸腺苷(AT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相对于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新一代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PV)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提高其光电转化效率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得益于新型光伏材料的应用和器件制备技术的优化,OPV的效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突破了15%。目前,限制OPV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其在光电转化过程中存在较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肿瘤光动力治疗是一种利用光动力效应进行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激发肿瘤组织吸收的光敏剂,处于激发态的光敏剂把能量传递给附近的氧分子生成活性氧(包括单线态氧、超氧阴离子或羟基自由基等),进一步和相邻的生物大分子发生反应,产生细胞毒性进而引起细胞死亡。与传统的肿瘤化疗和放疗相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能量密度的提升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重点,而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镍锰酸锂材料是一种高电压的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倍率性能;然而,其自身的高工作电压会显著加速电极材料表面的副反应,严重损害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长循环性能,限制了它在高比能动力电池中的应用。 在国家自然科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承担者,许多重要的蛋白质以复合物或多聚体形式参与信号转导、离子转运、免疫响应等众多生理过程,蛋白质的化学计量组成与其生物功能的调控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生理条件下定量表征蛋白质的化学计量比(亚基组成数或蛋白聚集状态),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阐明蛋白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氢能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开发大规模、廉价、清洁、高效的制氢技术是氢能有效利用的关键。电解水由于环境友好、产品纯度高以及无碳排放而成为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制氢方法之一。限制电解水制氢大规模应用的最重要瓶颈是如何大幅降低其电能消耗,因而大幅降低制氢成本。其关键是发展廉价、易制备的高性能非贵金属电解水催化 ...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