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与郑州大学合作,成功地将疏水性有机分子1,4-丁二胺引入到Sn基无铅钙钛矿中,合成了一系列具有Dion-Jacobson相的准二维钙钛矿。如图1所示,具有典型准二维结构的(BEA)FA2Sn3I10钙钛矿结构对称性较好,光吸收窗口与三维相比并没有明显减少,并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BEA)FA2Sn3I10具有大的形成能(106 j/mol),结构稳定。另外,(BEA)FA2Sn3I10薄膜致密性良好,载流子限域作用并不明显,结合一维扩散方程,计算出的电子扩散长度为450 nm,空穴扩散长度为360 nm,载流子迁移率为14.4 cm2 V-1 S-1。利用该(BEA)FA2Sn3I10薄膜制备出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达6.34%,是目前报道的Dion-Jacobson相的准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值。更为重要的是,在自然条件下,未封装的器件经过1000小时的老化,效率仅仅衰减8%。另外,在光照稳定性测试中发现,经过200小时,器件效率仍有90%以上。通过这种新型低维无铅钙钛矿结构设计,同时实现了高效率和稳定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对推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00460),通讯作者是宋延林研究员和郑州大学张懿强博士,第一作者是博士生李鹏伟。

图1 单晶(BEA)FA2Sn3I10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第一性原理计算
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
2020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