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迈克尔加成反应的沙门氏菌纳米荧光标记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7

中文关键词:沙门氏菌YB1纳米探针荧光标记二硫键温和还原 英文关键词:Salmonella YB1NanoprobeFluorescence labelingDisulfide bondMild reductio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1013)和广东省科技规划项目(2012B031800488,2013B021900002)资助
作者单位E-mail
邢婕华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东医科大学海洋医药研究院 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湛江 524023
尹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纳米医药重点实验室 深圳 518055
罗英梅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东医科大学海洋医药研究院 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湛江 524023
肖乐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东医科大学海洋医药研究院 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湛江 524023
吕应年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东医科大学海洋医药研究院 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湛江 524023lyn7591@hotmail.com
蔡林涛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纳米医药重点实验室 深圳 518055lt.cai@siat.ac.cn
郑明彬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 广东医科大学海洋医药研究院 广东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湛江 52402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纳米医药重点实验室 深圳 518055
mb.zheng@siat.ac.cn
摘要点击次数:910 全文下载次数:0 中文摘要: 本文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的荧光标记法,成功构建了纳米荧光探针标记的沙门氏菌(YB1-INPs)。采用三(2-羧乙基)膦将沙门氏菌YB1外膜蛋白表面上的二硫键温和还原为巯基后,与吲哚菁绿(ICG)@纳米探针(INPs)的马来酰亚胺基团(Mal)交联形成YB1-INPs。通过扫描电镜和共聚焦荧光成像对YB1-INPs的形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通过活死细菌染色和LB琼脂平板实验对YB1-INPs的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INPs成功标记到沙门氏菌YB1表面后对YB1的形态、光学性质、活性及生长均没有产生影响,并且能够用于沙门氏菌YB1体内靶向的荧光分布成像。本研究提供的这种简单、安全、高效的荧光标记方法能够将纳米材料标记到生物载体上,可以应用于生物载体的药物输送和体内监测。 英文摘要: In this paper,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construct nano-fluorescent probe-labeled Salmonella (YB1-INPs). The mild reduction of the disulfide bond (S-S) on the outer membrane protein surface of Salmonella YB1 was achieved by tris(2-carboxyethyl) phosphine, followed by crosslinking with maleimide group (Mal) of indocyanine green (ICG)@nanoprobe (INPs). The morpholog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YB1-INP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confocal fluorescence imaging. The activity of YB1-INPs was investigated by live/dead baclight bacterial viability kit and LB agar plate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noprobe INPs were successful labeled on the surface of YB1, while this mild chemical labeling had no adverse effect on the appearance, vitality and growth rate of YB1, and could be used for the fluorescence distribution imaging of Salmonella YB1 in vivo. This simple, safe and efficient fluorescence labeling method provided by this study can label nanomaterials on biological carriers, applying to drug delivery and in vivo monitoring of biological carriers. 查看全文查看/发表评论下载PDF阅读器 相关附件:版权转让声明书回答修改意见修改稿件 -->
相关话题/广东医科大学 医药 中国科学院 药学院 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