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冬季中国东部与北极之间近地面温度变化的年际联系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摘要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编的425站气温资料,借助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1956~2015年冬季北极及中高纬度近地面温度、西伯利亚高压的变化特征以及两者与中国东部气温直接和间接的年际联系。为此定义了3个西伯利亚高压指数,即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强度指数(SHCI)、西伯利亚高压面积指数(SHA)和西伯利亚高压东边界指数(SHEB)。结果表明:从1998年开始冬季巴伦支海、喀拉海迅速增温,并在年际尺度上与中国东部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北极近地面温度与中国东部气温的直接联系。同时,西伯利亚高压的3个指数也与北极地区近地面温度和中国东部气温有较好的年际关系,体现了西伯利亚高压是联系北极和东亚气候的桥梁,当北极近地面温度升高(降低)时,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强度增强(减弱),面积扩大(缩小),东边界东伸(西退),中国东部气温降低(升高),即北极近地面温度(西伯利亚高压)与中国东部气温的间接(直接)联系。最后,讨论了北极近地面温度变化影响中国东部气温的可能物理机制。
关键词:北极变暖/
西伯利亚高压/
中国东部气温
Abstract:Based on the NCEP/NCAR monthly reanalysis dataset and air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collected at 425 stations in China that is provided by th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r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Siberian high and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over the Arctic and the middle-to-high-latitude region, and their direct and indirect interannual relationships with the air temperature over eastern China in the winter from 1956 to 2015 are explored us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etc. For the above purpose, three Siberian high indexes are defined, including the Siberian high central intensity (SHCI), the Siberian high area (SHA) and the Siberian high eastern boundary (SHEB).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ar-surface warming in the Barents-Kara Sea has rapidly increased in winter since 1998 and present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nterannual correlation with air temperature in eastern China. This relationship is named as the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rctic and eastern China in the present study. Meanwhile, the interannu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above three indexes and the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over the Arctic and eastern China are significant in winter, suggesting that the Siberian high is a bridge linking the Arctic and East Asian climate to some extent. When the Arctic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increases (decreases), the intensity of the Siberian high enhances (weakens), its coverage expands (shrinks), its eastern boundary extends further eastward (retreats westward), and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s (increases) in eastern China. The above relationship is called in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rctic and Eastern China in the present study. Finally, the possible physical mechanisms for the influences of Arctic near-surface temperature on eastern Asia temperature are discussed.
Key words:Arctic warming/
Siberian high/
Eastern China air temperature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www.iapjournals.ac.cn/qhhj/article/exportPdf?id=20180407
相关话题/高压 西伯利亚 气象 物理 桥梁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对亚洲季风区对流层顶附近水汽分布的影响
    摘要摘要:基于1958~2002年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40再分析资料和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提供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夏季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与亚洲季风区对流层顶附近水汽输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对上对流层200hP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无显著海温异常强迫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变动:1980年和1981年的对比分析
    摘要摘要:1980年和1981年夏季及其前期冬春季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均未出现显著异常。然而,这两年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季节内变化却呈现显著异常,且截然不同,具体表征为:1980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第一次北跳异常偏早,第二次北跳异常偏晚,而1981年则相反,第一次北跳接近气候态,第二次北跳却异常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寿县不同强度雾的微物理特征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
    摘要摘要:雾对交通运输有不利影响,尤其是强浓雾。本文利用2019年1月上中旬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应用FM-100型雾滴谱仪测量的雾滴谱数据和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强度雾的微物理特征,以及能见度与含水量、雾滴数浓度、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见度参数化方案。结果表明:(1)随着雾的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汾渭平原空气质量及气象要素对其日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
    摘要摘要:汾渭平原因其封闭的地形条件以及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大气污染问题一直存在,并于2018年被列入大气污染防控的重点区域。文章利用2015年以来PM10、PM2.5、SO2、NO2、CO、O3质量浓度的观测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AirQualityIndex,简称AQI),分析了汾渭平原AQI及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云微物理参数化敏感性研究
    摘要摘要:梅雨锋暴雨中的云微物理过程对降水的演变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WRF模式(3.4.1版本),针对2018年6月29~30日一次梅雨锋背景下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采用了Morrison、Thompson和MY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三个方案模拟的背景场在天气尺度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云微物理对一次吉林暖区降水过程的影响
    摘要摘要:本文运用WRF3.9区域数值模式模拟了2017年7月13日吉林省永吉县暖区暴雨,较好地再现了此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单体触发、线状对流群触发、组织化发展以及弓状回波等典型阶段的细致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暖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云微物理特征,探讨了其影响暖区降水的可能机制。结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云南一次典型降雹过程的冰雹微物理形成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摘要:冰雹形成的微物理机理是人工防雹的重要科学依据,但对我国西南地区冰雹形成的微物理机理研究很少。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冰雹分档云模式对云南2016年7月11日一次冰雹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冰雹形成的微物理机理。此次冰雹云生成发展快,强度大,是西南山区典型夏季冰雹云。数值模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江西地区层状暖云微物理结构特征及云雨自动转化阈值函数的研究
    摘要摘要:本文利用机载云粒子探测设备对2014年11月6日至12月25日期间在江西地区探测获得的7次暖云飞行个例资料,详细分析降水云和非降水云的微物理结构特征。云雨自动转化阈值函数(T)是描述云内碰并强度的重要微物理参量。我们发现T值在云内分布呈现云底较小,随着云内高度的增加T值逐渐增大,并且在云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16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季风环流异同点及物理机制对比分析
    摘要摘要:对比强厄尔尼诺次年2016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季风环流异同点,并探讨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2016年梅雨集中期和1998年两段梅雨期季风环流有诸多相似特征: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偏强偏西、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孟加拉湾到南海西南季风偏弱;此外,华北东部到江淮均有冷槽维持;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从夹卷的角度探讨雾不同阶段微物理量的变化机理
    摘要摘要:夹卷混合过程作为影响云雾的主要物理过程之一,对云雾的生命周期、云雾降水的形成过程、辐射传输过程和气溶胶间接效应等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微物理和动力两个方面探讨辐射雾中的夹卷混合机制,既促进对夹卷混合机制的理论认识,又从新的角度来讨论辐射雾的发展消亡过程。利用2006年和2007年冬季在南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