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西地区层状暖云微物理结构特征及云雨自动转化阈值函数的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摘要
摘要:本文利用机载云粒子探测设备对2014年11月6日至12月25日期间在江西地区探测获得的7次暖云飞行个例资料,详细分析降水云和非降水云的微物理结构特征。云雨自动转化阈值函数(T)是描述云内碰并强度的重要微物理参量。我们发现T值在云内分布呈现云底较小,随着云内高度的增加T值逐渐增大,并且在云中部和上部达到最大值;研究还发现降水云的T值在0.6以上的频率远大于非降水云,表明降水云中的碰并过程更强,云滴更易通过凝结和碰并过程形成雨滴,符合暖云降水机制。降水云中云滴谱相对离散度(ε)和云滴数浓度(Nc)的负相关程度较非降水云更为显著,随着T的增大,二者的负相关程度增强;相比于云滴平均半径(ra)的变化,云滴谱标准差(σ)的变化主导εNc负相关程度的增强。
关键词:层状暖云/
微物理参量/
云雨自动转化阈值函数
Abstract:This study analyzes the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precipitating and nonprecipitating warm clouds based on seven-flight cloud measurements from 6 November 2014 to 25 December 2014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autoconversion threshold function (T) represents the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coalescence process occurrence in clouds, which is critical for determining the initial time and intensity of precipitation. The authors found that, in general, T increases with height above the cloud base, with the maximum value occurring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clouds.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T>0.6 in the precipitating clouds i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nonprecipitating clouds, indicating a stronger collision–coalescence process and a greater probability of raindrops generated by the condensation and collision–coalescence processes in the precipitating clouds. There i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ve dispersion of cloud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 (ε) and the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cloud droplets (Nc), and this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comes more evident with increasing T.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radius of cloud droplets (ra),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cloud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 (σ) dominate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degree of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ε and Nc.
Key words:Stratiform warm clouds/
Microphysical parameters/
Cloud–Rain autoconversion threshold function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www.iapjournals.ac.cn/dqkx/article/exportPdf?id=aa3b24a2-5cf6-47d0-8dda-0a358382c1ca
相关话题/物理 过程 江西 结构 参量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6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季风环流异同点及物理机制对比分析
    摘要摘要:对比强厄尔尼诺次年2016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季风环流异同点,并探讨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2016年梅雨集中期和1998年两段梅雨期季风环流有诸多相似特征: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偏强偏西、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孟加拉湾到南海西南季风偏弱;此外,华北东部到江淮均有冷槽维持;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从夹卷的角度探讨雾不同阶段微物理量的变化机理
    摘要摘要:夹卷混合过程作为影响云雾的主要物理过程之一,对云雾的生命周期、云雾降水的形成过程、辐射传输过程和气溶胶间接效应等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微物理和动力两个方面探讨辐射雾中的夹卷混合机制,既促进对夹卷混合机制的理论认识,又从新的角度来讨论辐射雾的发展消亡过程。利用2006年和2007年冬季在南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山西一次降雪云物理特征的飞机观测研究
    摘要摘要:通过飞机直接进入降雪云进行探测,并配合MICPA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雷达和卫星等资料,对2011年11月29日山西一次降雪云宏、微观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本次降雪过程的雷达回波以10~20dBZ大片层状云回波为主,镶嵌了超过30dBZ的块状强回波,雷达径向速度零线呈较强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CAS-ESM模式对欧亚大陆逐日降水特征的数值模拟:物理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的影响
    摘要摘要: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系统模式CAS-ESM和NCARCESM中的气候系统模式开展了一系列不同物理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的模拟试验,并针对欧亚大陆逐日降水特征模拟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进行了四组时长为19年(1998~2016年)的AMIP(AtmosphericModel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一次梅汛期极端降雨过程雨带位置模式预报性能对比分析
    摘要摘要:2016年6月30日至7月4日出现了当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然而数值预报却出现了明显误差。为此,本文首先对比和分析了当今预报性能最优越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ing,简称ECMWF)和美国环境预报中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利用星载和地基激光雷达分析2019年5月东亚沙尘天气过程
    摘要摘要:2019年5月中旬,中国北方出现大范围沙尘暴天气,此次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大。利用星载激光雷达CALIOP(Cloud-AerosolLidarwithOrthogonalPolarization)和地基激光雷达AD-NET(AsianDustandaerosollidarob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冬季全国性持续低温事件过程中的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
    摘要摘要:利用1959~2017年ERA40/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的逐日站点资料,针对发生在当年11月至次年3月(NDJFM)的全国性持续低温事件(EPECEs),分析了热带外环流的变化特征,以及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全国性EPECEs可划分为冷空气在乌拉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六盘山地区一次低槽低涡云系结构及其降水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摘要:六盘山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干旱少雨制约了该地区农业和经济发展。作为该地区人工增雨技术研究的基础,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8年8月21日发生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有利环流形势场,重点讨论了山区降水云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北京地区一次飑线的组织化过程及热动力结构特征
    摘要摘要:2015年8月7日华北西北部的一次断线状对流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并与平原地区多单体雷暴合并、组织,最终形成强飑线,造成北京地区出现较大范围的风雹和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基于多源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1)飑线形成有三个阶段:上游线状对流发展移动、平原多个单体雷暴的新生和合并、线状对流并入本地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济南冬季雾的微物理结构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
    摘要摘要:2016年12月19日至2017年1月9日,受静稳天气影响,济南接连出现了10次大雾等级以上天气过程,期间最低能见度不足50m,持续的大雾天气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本文利用10次冬季雾期间雾滴谱仪、自动站等观测资料,分析了济南不同强度冬季雾的微物理结构特征,分析了其中的微物理过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