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11月11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工作表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位相的转变是1980年以来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的主要原因,其贡献要大于人为辐射强迫的作用。
太平洋沃克环流是热带太平洋最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是在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东西向梯度驱动下产生的闭合的热带纬向环流圈,其变化能够对热带及热带外的气候异常产生显著影响。例如,在全球尺度上,太平洋沃克环流能够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气候系统的能量收支;在区域尺度上,其强度的变化能够调节南亚季风区、海洋大陆和亚马逊等地区的局地水循环。尽管气候模式预估伴随全球增暖,长期来看未来沃克环流将减弱,但是观测资料却表明,自1980年来太平洋沃克环流呈增强趋势,原因存在较大争议。
针对1980年以来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的原因问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团队联合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基于多套气候系统模式大样本集合模拟试验结果,首次定量估算了外强迫和内部变率在近期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中的相对贡献。结果指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是决定1980年以来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的主要内部变率因子(图1)。IPO是指太平洋海表温度年代际尺度上20-30年准周期的振荡现象,其正位相特征是热带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偏暖,热带暖异常沿美洲西海岸分别向两半球延伸至温带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同时,中纬度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的海温偏冷;负位相的海表温度距平则反号。IPO位相的转换通过改变热带太平洋海温东西向梯度的变化,最终影响太平洋沃克环流的强度。当IPO位相由正转负时,热带太平洋海温东西梯度增大,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反之则减弱。研究指出,在1980-2015年间,IPO位相由正转负,解释了该时段内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幅度的大约63%。基于IPO和太平洋沃克环流的关系,他们通过挑选与观测中IPO位相变化一致的集合成员,进一步尝试预估了未来36年太平洋沃克环流的变化。结果表明,IPO对太平洋沃克环流的主导作用能够持续到未来30多年,伴随着IPO正位相的恢复,太平洋沃克环流将减弱。太平洋沃克环流的减弱,将引起南亚季风区和海洋大陆地区降水的减少,以及亚马逊西北部地区的变干。
“有效分离外强迫和内部变率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清晰地理解太平洋沃克环流的变化机制并进行未来变化预估,但是受限于模式集合成员的数量,以往国际上多为定性研究。超过100个的多模式大样本集合模拟试验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独立的样本,这是支撑本文科学发现的数据基础”该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巫明娜说。
“IPO作为海洋年代际的振荡信号,其持续时间较长,若我们能够准确把握未来几十年的IPO的位相转换,则预估的太平洋沃克环流信度将会显著提高。IPO的预测问题,是目前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关注的重点科学问题,国际上为此发起了“年代际预测试验”(DCPP)等国际计划;世界气象组织(WMO)也在推动在全球建立若干年代际气候预测数据制作中心、尝试滚动发布未来2-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气候展望预测结果。这一新兴方向因具有实际的决策应用需求,故国际上发展很快,我国科学界应该给与充分重视”,该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最后强调。
该研究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988101, 41775091),王宽诚教育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20YFA0608904)共同资助。
参考文献:
Wu, M., Zhou, T.*, Li, C., Li, H., Chen, X., Wu, B., Zhang, W., Zhang, L. A very likely weakening of Pacific Walker Circulation in constrained near-future projection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DOI:10.1038/s41467-021-26693-y.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6693-y
图1 IPO位相转变影响太平洋沃克环流强度变化的机制示意图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NC: 最新研究显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主导近期太平洋沃克环流的增强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相关话题/大气 中国科学院 海洋 系统 太平洋
GMD: 大气所25km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FGOALS-f3-H更好再现全球热带气旋活动
热带气旋(TC)/台风/飓风带来的极端天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天气、气候和水极端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图集》,该书指出,在过去50年中,在死亡人数上全球十大灾害中有三起是热带气旋造成的,而经济损失排名前十的灾害中有七个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AAS: 大气河在2020年梅雨期极端降水背后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大气河是大气中狭长而强劲的水汽输送带,宽度大约数百公里,可绵延5000~6000公里,其输送的水汽量可与陆地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的流量相匹敌,故得名。在中纬度地区,尽管大气河只占所在纬圈长度的10%,却对向北的水汽输送的贡献达到90%以上。研究也表明,位于北太平洋的冬季大气河活动,对美国西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大气科学: 西北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
中国西北地区是最大的欧亚干旱区,也是气候环境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其降水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对干旱环境及其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都具有特殊的指示意义。施雅风根据当地气温、降水量、冰川消融量等指标,提出中国西北地区正在经历着一次暖干向暖湿的转变,并推断西北东部在21世纪上半期也会向暖湿转变。从推断至今,已过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EP: 城市草地是被忽视的大气N2O、NO排放源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面积也在迅速增加。城市草地,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外,还有可能因为高度的人工管理(如灌溉、施肥)而对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和污染气体一氧化氮(NO)排放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城市的大气组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JC: 中亚降水长期变化同时受热带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年代际变率调控
中亚是全球最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之一,该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对降水的变化高度敏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亚降水变化的影响因子和物理机制,对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然而,中亚地区少有可达百年的台站资料,受限于台站观测资料的有效长度,过去关于中亚降水年代际变率的主导因子缺乏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JGR-A: 对流解析模式对青藏高原大气水循环过程的模拟增值
大气水循环是气候学研究的经典话题,但是如何提高大气水循环的模拟能力是气候模式研发领域的挑战性问题。这一问题在青藏高原地区尤为突出。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其降水对局地和下游的生态及环流皆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的降水模拟普遍存在显著湿偏差。 此前研究认为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降水的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STETON: 城市群上层大气存在高浓度含氧挥发性有机物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臭氧和颗粒物的协同防控,含氧类挥发性有机物(OVOCs)作为颗粒物和臭氧的共同前体物,迫切需要对其来源、形成机制和时空演变开展研究。但目前大部分观测都集中在近地面,针对其垂直演变鲜有研究。 大气所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团队在京津冀城市群(石家庄区域)开展了系留气艇大气O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AAS封面故事|提升海洋模式分辨率的重要性
海洋环流模式广泛应用于短期和季节天气预报,以及长期的气候模拟。虽然接近真实的海洋环流模拟需要高昂的计算成本,尤其是模式分辨率从几十公里的尺度提升到几公里会耗费大量机时,但考虑到逼真的海洋模拟有助于预报员和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分辨率越高,越能发现和理解潜在的危险,提升分辨率是否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AAS专刊: 大气氧化能力,臭氧和PM2.5污染:定量表征方法,形成机制,模拟和控制
地球诞生之初,大气以还原性物质为主。随着地球的演化,大气中的还原性物质逐渐被氧化,演变成现在氧化性为主的大气环境。在氧化性环境中,人为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发生类似于人体排异反应的现象,被各种氧化剂氧化为二次污染物并逐渐从大气中去除。影响大气污染物去除速率的指标被称为大气氧化能力(AOC)。可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JC: 研究定量估算了不同厄尔尼诺因子对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预估不确定性的相对贡献
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WNPAC)是连接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暖(El Nino)现象和东亚夏季风的重要桥梁,也是东亚夏季气候年际变率可预报性的主要来源。WNPAC能够从厄尔尼诺事件的盛期(即北半球冬季)维持到次年夏季,其西侧的西南风异常有利于加强向中国南方的水汽输送,增强的水汽辐合使得中国东南沿海、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