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AR:风场分解方法在追踪青藏高原涡中的应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风场的亥姆霍兹分解是一有效手段,即:水平风场可分为旋转和辐散分量,相应的由流函数和速度势表示。大尺度系统中旋转是主要部分,因此流函数在大气环流演变、大洋环流分析中有重要应用;速度势代表地转偏差,是引起大气垂直运动、产生水汽相变和潜热释放的根本原因,对中小尺度研究尤为重要。与全球风场分解有精确解析解不同,中小尺度研究针对有限区域,遇到的耦合边条件是求解难点,以往的计算方法精度低、效率低。对中尺度研究而言,气压场向风场适应,作为温压风湿中唯一一个矢量要素,风资料非常重要。为充分有效地利用风场信息,通过改进调和-余弦谱展开方法,使其适于任意小矩形有限区域,计算精度高、效率高,可直接用于天气诊断分析。然而,我国地形复杂,低层等压面常因地形阻挡出现资料洞和不规则边界;另一方面,数值模式高度发展,三角形网格等非结构化网格的应用,使得区域边界更加不规则。
  在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XDA17010105)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变化及其全球气候效应”,资助号91937301)等资助下,针对青藏高原异常复杂的地形特征,大气所曹洁副研究员改进了她和美国NOAA Qin XU教授等合作提出的有限区域流函数速度势的高效高精度算法。主要工作进展有:设计新的边界定位方法,自动搜索并快速定位青藏高原在中低层等压面上的不规则内边界,发现即使是点线&虚线圈出的复杂区域(图1c和1d)也能很好定位不规则边界条件,且计算代价小。用理想实验检验流函数和速度势重建的流场精度,以及该方法对初始资料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敏感性和计算效率,发现0.75*0.75足够精确且计算效率高。把该方法应用于追踪青藏高原涡(图2,蓝线),发现比使用青藏高原观测资料手动识别法(图2,黑线)提前42小时追踪到高原涡,且在高原涡移出高原以后仍有指示意义。
  研究结果证明了风场分解方法在追踪青藏高原涡方面的作用,未来将结合中尺度涡旋识别方法,拓展和改进其在西南涡、台风涡旋、梅雨锋涡旋、海风锋和城市中尺度涡旋中的应用前景。
  文章信息:
  Cao Jie. Computing streamfunction and velocity potential near the Tibetan Plateau. Atmospheric Research, 2020, 247, p.105149. https://doi.org/10.1016/j.atmosres.2020.105149
  Cao Jie, Ran Lingkun, and Li Na. An application of the Helmholtz theorem in extracting the externally induced deformation field from the total wind field in a limited domain. Monthly Weather Review, 2014, 142, 2060-2066.
  Xu Qin, Cao Jie, and Gao Shouting. Computing streamfunction and velocity potential in a limited domain. Part I: Theory and integral formulae.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 28(6), 1433-1444.

图1. 超过4000米(a)和3000米(b)的地形高度,以及边界定位方法识别的相应的内边界(c和d)

图2. 两种方法识别的高原涡轨迹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计算 大气 信息 系统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JGR: 大气所揭示罕见的闪电正地闪多回击特征和产生机制
    自然界的闪电一般分为发生在云中的云闪(约占全部闪电的2/3)和击中地面的地闪(约占全部闪电的1/3)。正极性地闪将云中的正电荷释放至地面,仅占所有地闪的约10%,虽然发生比例较低,但是正地闪的电流强度大、对地转移电荷量高,不仅对所击中的地面目标物造成强烈破坏,还会诱发地面高建筑物形成上行闪电,更有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ERL: 青藏高原北缘辐射-气溶胶-臭氧观测研究
    青藏高原独特的热动力过程对北半球天气和气候影响显著,特别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其成为一个热源,是对流层低空污染物向平流层输送的重要通道。但是,由于高海拔和严峻气候条件,目前青藏高原的辐射和气溶胶等相关研究主要使用卫星观测和模式模拟开展,特别是在青藏高原的中北部地区,亟需基于地面实测和高空原位探测资料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CD: 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可致青藏高原热源增强
    夏季青藏高原的抬升加热作用,使得上空大气成为热源,形成了高原及周边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近百年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对全球气候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它对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变化的贡献和相应机理,我们还不是很清楚。  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的实验结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屈侠副研究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青藏高原东部典型林灌交错带地被物和土壤持水量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森林地被物层(枯落物和苔藓)和土壤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水文调节等服务功能的发挥起着关键性作用。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岷江源头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变化对整个岷江流域,乃至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安全保障都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实验,本数据集整合了岷江源头区一个典型的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1990–2015年亚洲区域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组分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组分包括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和净生产力,它们是衡量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能力、固碳效应以及气候调节强度的最直接的生态系统指标。本文系统收集整理了亚洲区域(除中国区域外)1990–2015年间基于涡度相关协方差技术观测获取的生态系统碳通量组分数据,经过数据质量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1998–2018年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辐射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太阳辐射控制着大气层、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发生的各种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及其他作用。太阳辐射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热量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维持本身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对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生态系统碳交换等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贡嘎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高山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12–2018年鼎湖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枯落物含水量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枯落物含水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中的重要分量之一,对森林生态系统地表界面的土壤蒸发、水分下渗、产流等水文过程起关键作用。枯落物类型、组成及分解程度等是影响其含水量的重要方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EcosystemResearchNetwork,CERN)将枯落物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12年北京MST雷达(香河站)大气水平风场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大气水平风场是研究大气动力特征、过程以及上下层之间的动力耦合的重要参数。MST(MesosphereStratosphereandTroposphere)雷达在大气风场探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可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风场廓线数据。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10–2020年大气电场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大气电场的变化同时受到闪电活动和太阳活动影响,大气电场的变化代表着全球大气电路的状态。其日平均变化特点代表着平静时期该地区近地面大气电场的平均值,这对于研究中低纬地区近地面大气电场由于太阳活动引起的扰动具有重要意义。子午工程建立了大气电场的黑龙江漠河站、长春农安站、武汉九峰站、成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2006–2015年中国大气无机氮干沉降时空格局数据集
    摘要&关键词摘要:干沉降是大气氮沉降的重要组分,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由于干沉降组分复杂、观测技术难度大,我国干沉降观测的站点少、时间短,如何获取精度高、时间序列长的干沉降空间格局数据是评估干沉降对我国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干沉降的站点观测数据和NO2、NH3遥感柱浓度数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