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动物控藻作用在水生态修复领域一直占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大个体枝角类胸肢不停拨动会高效地滤食藻类,进而提高水体透明度,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鱼类捕食被认为是影响浮游动物体长变化的直接驱动因子。生物个体减小趋势不仅与纬度-温度变化有关,还与气候潜在相互作用间接影响不同食性鱼类的群落组成有关。顶层捕食者的下行作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随着纬度梯度变化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中国亚热带至热带水库中,鳙鱼(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和鲢鱼(H. molitrix)被广泛养殖。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谢平研究员团队在千岛湖鲢鳙鱼捕食对浮游动物牧食藻类的影响机制上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为了探究沿着温度梯度的(亚)热带水库中渔业养殖如何通过解耦营养级联效应来影响水质,研究人员首先比较分析了亚热带千岛湖(又名新安江水库)和热带广东省水库中浮游动物体长和生物量受到的上下行效应大小。结果表明,鱼捕食是影响千岛湖浮游动物体长和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称为鱼控制的水库;而水温和总磷分别是影响广东省水库浮游动物体长和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称为营养盐控制的水库(图1)。
然而,一般被认为热带湖泊中鱼类对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强于同类的温带湖泊(Lewis 1987; Kratina and others 2012; Meerhoff and others 2012)。因为高温能提高鱼的代谢速率,形成常年小个体且高密度(主要是以杂食性为主)的鱼群落。且热带水体中的幽蚊(Chaoborus)可进一步增加对浮游动物的牧食作用。该研究结果不同于前人研究可能与鱼类的食性差异有关。一般随着纬度降低,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占比增加(González-Bergonzoni et al.,2012)。在本研究中,高纬度水库(千岛湖)中主要是滤食性鱼类(鲢、鳙鱼),而低纬度水库(广东省水库)中主要是杂食底栖性鱼类包括罗非鱼(Nile tilapia)和普通鲫鱼(Common carp),以及欧洲鲫鱼(Crucian carp)。
此外,由于水库中常出现水温分层可为大型浮游动物提供下层避难所,可能会掩盖一些发生在热带浅水湖泊中经典的生态规律,真实湖泊的状况可能与水库不同。因此,气候潜在相互作用将使对温度和浮游动物体型之间关系的预测变得复杂化。
图1 浮游动物体长、生物量和浮游动植物生物量比值的上下行效应分析
研究人员还建立了鱼-浮游动物-藻类食物链对水质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贫营养千岛湖(平均TN:1mg/L;TP:0.01mg/L)中高鱼捕食压力导致浮游动物的体长和生物量减小,减弱了对藻类的牧食压力,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而富营养广东省水库(平均TN:1.6mg/L;TP:0.04mg/L)中鱼类捕食对浮游动物低效率地牧食藻类影响不显著(图2),表明广东省水库浮游动物虚弱地牧食藻类能力。在鱼控制的千岛湖,浮游动物体长变化作为水质指示因子的效果强于营养盐控制的广东省水库。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第一,大个体浮游动物能有效地增加对藻类的牧食作用。千岛湖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平均体长均大于广东省水库。具体来说,千岛湖浮游动物优势种在春季是透明溞,夏季是短尾秀体溞和长额象鼻溞。在广东省水库中Daphnia缺失,枝角类主要以中小型物种为主,如颈沟基合溞、脆弱象鼻溞、模糊秀体溞。第二,富营养湖泊中浮游动物对藻类的牧食作用弱于贫营养湖泊,与富营养湖泊中存在大量轮虫有关。因为轮虫只以较小的单细胞藻类为食,导致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常以群体出现。第三,热带中小型水库中浮游植物的大量生长可能与底栖性鱼类引起底泥中营养盐释放有关(Lemmens et al.,2017)。例如鲫鱼的觅食活动会引起浅层水库沉积物的再悬浮,从而提高水体养分利用率和生产力。
图2 鱼-浮游动物-藻类对水质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综上,像千岛湖这种大型浮游动物占优势的水库倾向于清水状态,而以小型浮游动物为主的热带水库易成浊水状态。但从1999-2018年千岛湖鲢、鳙鱼捕捞量的逐年增加,其对大型枝角类Daphnia的选择性摄食,间接地促进小个体轮虫的发展,导致浮游动物体长有小型化趋势。在国外北温带湖泊中,滤食性鱼被去除后大个体浮游动物的恢复被认为是改善水质的关键(Chara-Serna et al.,2019)。
因此,未来建议控制千岛湖鲢、鳙鱼的放养,来恢复大型浮游动物的种类和高效牧藻能力。且最近研究表明在亚热带和温带湖泊中,移走部分鱼可以缓解气候变暖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加剧(Velthuis et al.,2017;He et al.,2018),尽管从长期来看不断大量繁殖的鱼会对这种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该研究对未来湖泊的管理和修复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该研究近日发表于Ecosystems(Li, Wang; Jun, Chen; Haojie, Su; Xufa, Ma; Zhixu, Wu; Hong, Shen; Jia, Yu; Jiarui, Liu; Yao, Wu; Guangyi, Ding; Ping, Xie. 2021. Is zooplankton body size an indicator of water quality in (sub)tropical reservoirs in China? Ecosystems, 2021, https://doi.org/ 10.1007/s10021-021-00656-2),王利为论文第一作者,谢平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A0605201)),杭州市生态环境局(0625-20216112),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FBZ03)和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特色研究所服务项目(Y85Z061601)的资助。
原文链接:Is Zooplankton Body Size an Indicator of Water Quality in (Sub)tropical Reservoirs in China?
责任编辑:张婧睿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水生所从浮游动物体长视角揭示鱼捕食对浮游动物牧食藻类的影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相关话题/动物 营养 控制 生态 结构
青海盐湖所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魏海成博士研究团队与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鄂崇毅博士团队合作,在生态环境研究领域顶级期刊《Catena》和《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上先后发表了题为“ClimatechangeandanthropogenicactivitiesinQinghai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揭示青藏高原内陆大气污染物受印度季风及平流层入侵影响的不同机制
7月1日,地球科学Top期刊GEOSCIENCEFRONTIERS发表了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康世昌研究员团队与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环境规划院、美国SaintLouisUniversity、德国InstituteforAdvancedSustainabili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在低蛋白饲粮平衡支链氨基酸影响生猪脂质代谢方面的研究获阶段性进展
近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领衔的科研团队就低蛋白饲粮平衡支链氨基酸(BCAA)营养在机体脂质代谢上的研究获得新进展。 我国畜牧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饲料资源日益紧缺,且养殖排泄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发严重,基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考虑,低蛋白饲粮成为缓解该问题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水生所揭示连接沉水植物中枢性状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化学计量和生理学机制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营养富集和水下光照可利用性减少显著影响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些环境压力导致浅水湖泊发生稳态转换,因此探索影响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富营养化通过改变水体光和营养的可利用性强烈影响了沉水植物的功能性状,如化学计量特征和生理状态。然而,目前仍然不清楚连接沉水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反刍动物全消化道氢代谢微生物基因集和基因组研究取得新进展
反刍动物可利用植物纤维生产肉奶等高营养价值的食品,同时排放温室气体甲烷。长期以来,科学家重点关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组成和功能,而全消化道微生物对饲料利用效率、甲烷生成和宿主健康的功能解析尚未完成。 为此,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反刍动物全消化道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国科大博士生导师杨军团队在城市化对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面取得进展
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是沿河而建,21世纪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由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不仅会改变周围物理、化学环境条件,还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多重影响;例如,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一些城市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西北生态研究院在第三极冻土有机碳储量估算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冻土中储存着大量有机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且周转时间最长的碳库。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冻土发生大范围退化,导致其封存的大量有机碳被微生物分解释放,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是全球气候变暖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其冻土中储存的有机碳可能成为气候变暖环境下的潜在碳源,之前已有第三极冻土有机碳储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揭示了冻土活动层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对冻融过程中水热耦合的响应规律
全球气候变化正深刻改变青藏高原冻土区土壤冻融格局,进而驱动这类系统土壤氮转化加速,增加N2O等温室气体排放潜力及氮素气态损失风险。针对青藏高原温度和降水协同变化下冻融过程中冻土区活动层土壤N2O排放机理不清的问题,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与青海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进行合作,采取模拟实验,探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生物物理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构揭示C类GPCR二聚化及功能调控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mGlu)属于C类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GPCR)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之一。目前在人体内共发现了8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1-8),其功能涉及学习、记忆、情绪以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西北生态研究所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青海湖流域建设野外观测基地
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亦称青海湖盆地,海拔介于3000~5000m之间,面积约3万km2,青海湖水域面积为4500余km2。该流域地处东亚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汇地带,气候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响应极其敏感;该区是我国高寒内流区,具有独特的生态水文过程及水循环体系;是我国高寒生态屏障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