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癫痫/惊厥、酒精中毒/依赖等疾病的发病机理仍不明确,但大多数****的观点认为GABAAR(γ-氨基丁酸A型受体)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GABAAR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离子型受体,而且是一类配体门控型离子通道,被认为是很多临床神经或精神药物的作用靶点,在单个GABAAR上存在多个变构结合位点。除了GABA,苯二氮?类(安定类)、巴比妥类、神经甾体、乙醇等,同样可以与GABAAR相互结合发挥作用。通过以特定受体亚型为作用靶点,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状态,如惊厥、焦虑、疼痛和记忆,能分别服从特定药物的调节。新型医疗方法中应用亚型选择性药物证据的涌现(如在神经性疼痛、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和酒精中毒/依赖治疗中的使用),以及其在人体试验中与各种假设一致的临床数据提供了研究以GABAAR为作用靶点的药物一个全新的药理学方向。
本研究通过放射性[3H]氟硝西泮与GABAAR结合试验,从藏药(甘肃雪灵芝Arenaria kansuensis、熏倒牛Biebersteinia heterostemon、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等)150多个化合物中筛选出单体化合物DMS能较好的与GABAAR结合,其IC50和Ki值分别为0.79和0.59 μM。动物行为学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孔洞试验、旋杆试验、水平抓力测试、运动能力检测等)表明DMS具有一定的抗焦虑活性,且未表现出抑郁、肌肉松弛等现象;而与不同亚型的GABAAR结合试验表明,DMS能与α1/2/3/5β2γ2结合较好,进一步推测DMS很有可能是通过与GABAAR的苯二氮?位点结合别构调节受体构象,促进GABA分子与受体结合,调节受体离子通道开放频率而发挥抗焦虑活性。该研究工作以Flavonoid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Tibetan herbs, binding to GABAA receptor with anxiolytic property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IF=3.690)上,第一作者:刘增根,通讯作者:刘增根、Richard Olsen。后续将基于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平台和突触可塑性研究,深入探究DMS化合物在缓解焦虑中的分子调控机制。
上述科研工作得到了青海省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8-HZ-805)、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A类****、CAS-UCLA联培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ep.2020.113630
图1(A)DMS竞争性抑制[3H]氟硝西泮与GABAAR的结合;(B)DMS嵌合在GABAAR上的苯二氮?位点
Figure 1(A)DMS-displaceable high-affinity [3H] flunitrazepam binding to recombinant subunits-containing GABAAR (α1/2/3/5β2γ2). [3H] Flunitrazepam binding is inhibited by low concentration of DMS. Receptors were equilibrated with 3 nm [3H] flunitrazepam and varying DMS concentrations. And the recombinant GABAARs (α1/2/3/5β2γ2) were expressed in the HEK 293T cell line. (B) Docking model of flavonoid compound DMS with BZ-S on GABAAR.
图2抗焦虑活性的动物行为学检测(A:旋杆试验,B:水平抓力试验,C、D:运动能力检测,D:孔洞试验,E:高架十字迷宫试验,F:氟马西尼拮抗DMS的抗焦虑作用)
Figure 2Effects of DMS on motor activities. Each bar represents the mean ± SEM (n= 7/group) of time to fall (A), performance of mice grasping the wire (B), total moved distances and movement time (C), or the behavioral test in the holeboard (D). Effects of vehicle, DZP, or DMS presented on the behavior of mice in the elevated plus maze test (E), and anxiolytic effect of DMS blocked by flumazenil (F).
责任编辑:张婧睿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基于GABAAR介导的天然活性化合物筛选及分子药理学研究方面取得阶段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相关话题/药物 神经 临床 运动 动物
上海药物所李佳和柳红课题组自主研发1类口服降糖候选新药LH-1801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课题组和柳红课题组联合自主研发的1类口服降糖新药LH-1801,于11月25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 柳红课题组针对SGLT2转运体糖识别位点的结合-解离动力学特性,设计合成了一类结构新颖的SGLT2小分子抑制剂,开展了系统的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动物研究所合作揭示人类皮肤衰老的分子机制
皮肤是机体衰老过程中最先出现衰老表征的组织之一。皮肤的衰老伴随其屏障和防御功能的降低以及皮肤衰老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升高。由于皮肤的细胞组成具有高度异质性,传统技术难以精确揭示皮肤衰老过程中不同细胞类型的变化规律和分子机制。 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上海药物所郭跃伟课题组二萜生物合成研究取得最新进展
上海药物所郭跃伟研究员团队长期与德、法、意、西****合作,在中国南海无脊椎动物化学、化学生态学及生物活性/成药性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继前日刚与德国波恩大学Dickschat课题组合作在天然产物领域权威综述性期刊NaturalProductReports特邀综述文章(Nat.Prod.Rep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上海药物所课题组参与自主研发的1类口服降糖新药HL012MA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课题组、李佳课题组和华东理工大学李洪林课题组共同自主研发的1类口服降糖新药马来酸博格列汀片(开发代号:HL012MA),于2020年10月29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获准开展临床研究。 HL012MA作为强效、高选择性、可逆混合型的长效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上海药物所超高分辨光学成像研究取得新进展
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例如PALM、STORM、directSTORM等)已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达到了10nm左右的光学分辨率。但要获得超高分辨率图像,需要相当长的采集时间(1-30分钟),而样品漂移(通常1nm/s)对此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目前,加入外源标准参照物(荧光小球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上海药物研究所王明伟/杨德华团队和徐华强团队参与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rowthhormone-releasinghormonereceptor,GHRHR)属于B类G蛋白偶联受体,在细胞增殖、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结合内源性配体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后,GHRHR主要通过激活cAMP信号通路而产生生理效应。前人早在19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遗传发育所黄勋研究组发现神经细胞脂解促进神经细胞退变
脂滴是真核细胞内唯一具有疏水内环境的细胞器,通过储存和释放脂类为细胞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代谢基础。脂滴的动态变化与多种代谢疾病相关,比如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等。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疾病、亨廷顿疾病、遗传性痉挛疾病等被报道与脂滴异常动态有关,然而脂滴的异常动态与神经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清楚。大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遗传发育所丁梅研究组在神经元内质网胁迫应激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内质网胁迫应激发生在多种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尤其是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症、佩梅氏病等的发生都与内质网胁迫应激息息相关。目前内质网胁迫应激研究一般以药物或物理(热激)刺激引起急性内质网应激反应为模式开展。然而,这种急性、剧烈的内质网应激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很少发生,而且药物刺激引发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Angew. Chem.:上海药物所糖肽合成取得新突破
糖肽是一类寡糖与多肽相结合的大分子化合物。糖肽在糖类药物研发如糖肽类抗生素和抗肿瘤疫苗的研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多肽的合成技术目前已经十分成熟,寡糖的合成在最近几年也取得了很重要的进展。然而关于糖肽的合成,却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 2020年8月31日,Angew.Chem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遗传发育所孟文翔研究组在微管网络调控神经元极化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孟文翔研究员课题组首次报道不对称微管网络分布是促进神经元的极性建立的重要因素。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极性建立和迁移占据着重要的作用。皮层神经元诞生于脑室区并迁移至特定的细胞层并形成轴突和树突,建立突触连接,最终形成神经环路以行使信号传递的功能。微管作为一种细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