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林科院成功组装全球首个染色体级别高质量山苍子基因组图谱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4


山苍子花 陈炳华摄
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重要成果:TheLitsea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laurel family。该项研究成功组装全球首个染色体级别的高质量山苍子基因组图谱,并基于此揭示樟科物种进化及其精油合成的分子机制。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陈益存副研究员、赵耘霄博士、高暝助理研究员,根特大学李臻博士后,华南农业大学王洁雨博士,清华大学刘可为博士是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汪阳东研究员,台湾成功大学蔡文杰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刘仲健教授、根特大学Yves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山苍子是我国南方家喻户晓的一种香料树种,其果实有香气,无毒,可治疗急性肺炎,有抗病毒抗菌消炎作用。我国山苍子栽培面积21.60万亩,精油年产量14.01万吨,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每年产生的经济价值约20亿元。
山苍子作为木兰类分支樟目樟科的代表种之一,鲜果皮精油含量高达到4~7%,单萜化合物含量高达98%。实际上,山苍子所属的樟科植物普遍富含丰富的单萜化合物,即樟脑、桉叶油醇、柠檬醛等。樟科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树种,全国约有20属,423种,在材用、药用、香料、医药上都占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汪阳东研究员介绍,樟科花小、花序形态多样、存在双性花和单性花,使得其形态演变及进化位置研究困难;樟科特殊香味关键化合物合成机理尚不清楚。因此,从基因组水平探讨樟科的进化、花形态演变分子证据及特殊香味的遗传基础,对揭示樟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应用推广及遗传育种具有指导作用。
2016年10月,亚林所研究团队启动了山苍子基因组测序项目。经过3年多努力,圆满完成项目任务,获得了大小为1.37G,contig N50为607.34kb的基因组。通过Hi-C技术,他们进一步将基因组锚定到24条染色体上,锚定率94.56%,获得质量优良的山苍子基因组图谱。

山苍子萜类合酶系统发育分析及功能验证

樟科花序形态特征是樟科分类的一个重要依据。通常,樟科花序有圆锥花序、穗状花序、总状花序、伞形花序。陈益存副研究员介绍,基于山苍子基因组及樟科13属28个物种花器官的转录组数据,研究发现,一个高度保守的参与花序形态发生的基因PETAL LOSS(FUWA)所构建的花序系统发育与樟科物种的系统进化对应,揭示了樟科花序从穗状花序、穗状圆锥花序向聚伞形圆锥花序、假伞形花序,到伞形花序演变的规律。
山苍子和樟科树种特有的香味从何而来?研究团队在高质量基因组图谱基础上,解析了关键化合物形成的分子机制。芳樟醇、桉叶油醇、柠檬醛、α/β蒎烯、莰烯、香叶醇等单萜化合物是樟科精油的主要成分,如山苍子精油中单萜化合物高达98%。单萜化合物决定了精油的品质,具有抗病毒、消炎和杀菌的作用。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单萜合酶Mono-TPS在樟科发生了显著扩张。单萜合酶主要催化单萜化合物合成。为进一步挖掘调控主要单萜化合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团队采用同源和异源瞬时表达,以及体外酶活验证,鉴定了调控樟科及山苍子精油主要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LcuTPS42。
下一步,研究团队将基于基因组数据,结合大群体,进行山苍子精油品质和产量相关的分子标记精准预测研究;结合建立的山苍子遗传转化体系,进一步挖掘、鉴定和应用山苍子精油产量和品质的主效基因,为山苍子遗传改良提供基础;同时进一步挖掘樟科性别相关分子标记,为开展山苍子苗期性别鉴定奠定基础。



相关话题/基因 遗传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核桃参考基因组序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0年1月31日国际植物学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A high-quality walnut genome assembly reveals extensive gene expression divergences after whol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
  • 第二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学生夏令营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7月15日-19日,中国林科院举办第二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主题大学生夏令营。本次活动由中国林科院研究生部主办,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孟平出席开营仪式并讲话。  夏令营活动包括营员们走进重点实验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
  •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树木遗传多样性对功能性状和群落生产力的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大部分关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的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能够促进群落生产力,这是由于物种之间的功能差异带来的物种多样性效应的作用结果。而生物多样性是多尺度的,除物种多样性外,种内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潜在交互作用对BEF关系的影响还知之甚少,特别是关于种内基因型之间的功能差异和对生产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
  • 植物所与基因组所合作研究发现mRNA m5C修饰调控水稻高温敏感性
    全球气温变暖带来的异常高温常常影响水稻的生产。耐受温度胁迫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受到多基因遗传控制以及DNA和组蛋白等修饰的表观遗传调节。mRNA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它调控mRNA的成熟、加工、三维结构形成、运输、翻译及稳定性等过程,其中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对5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
  • 植物所科研人员阐明驱动CBL和CIPK基因家族互作产物间剂量平衡的进化策略
    重复基因可通过全基因组加倍、串联重复、逆转录转座等机制形成,为生物新功能和新性状的产生提供了原始遗传材料,通常被认为是进化的加速器。基因组加倍或多倍化,同时复制基因组中所有的基因,是重复基因的一个重要来源。多项研究表明,多倍化后重复基因的保留具有偏好性,且与基因的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一些参与编码大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
  • 植物所科研人员发布第一个高质量角苔参考基因组
    苔藓类包括苔、藓和角苔三大分支,是现存最早的陆生植物,代表了植物演化过程中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长久以来关于早期陆地植物的起源与植物登陆一直存在诸多争论和未解之谜。近年来,人们利用组学数据将早期陆地植物的系统位置争论聚焦到了角苔类上。角苔类以其难解的系统位置,衍生与原始兼具的形态特征,及与细菌和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
  • 植物所科研人员与浙江大学、华大基因三方合作揭示活化石银杏的种群进化历史
    活化石类群起源古老,往往一个支系仅现存一个物种,形态性状保守,现存分布范围狭窄,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因此达尔文认为活化石是研究物种灭绝、竞争、适应性等进化生物学核心问题的绝佳体系。银杏(Ginkgo biloba L.)是著名的活化石森林树种,其祖先起源于 2.45 亿年前。尽管经历了地质历史时期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
  •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光周期调控开花的表观遗传机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太阳光提供给植物能量以及波长、周期、强度和方向等信号。高等植物监测日照长度(即光周期)的变化,通过调节开花时间以确保繁殖成功。日照长度由叶片感知后诱导成花素基因FT在维管束的表达,FT编码的成花素由叶片转移至茎顶端分生组织,促进植物开花。长日照下,FT被光周期输出因子CO在韧皮部于黄昏时(dusk)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
  •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叶绿体基因转录调控的新机制
    转录调控是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基础机制。在转录过程中, RNA聚合酶会在一些因子的调控下暂时停止转录,而在条件具备情况下继续进行转录延伸。这一类精细调控现象被称为“转录暂停”。转录暂停已经发现40多年,但是最近才发现植物中也具有转录暂停现象。然而,植物中尚未发现转录暂停因子,叶绿体中是否存在转录暂停现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
  • 植物所科研人员应邀合作撰写作物温度适应性遗传改良机制综述文章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并制约其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低温和高温灾害频发成为世界性问题,对全球粮食生产造成每年高达数千亿元的损失。而解析植物对环境温度的感知和应答遗传机制,为开展温度耐受的作物分子设计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