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槽型截面孔在垂直横流通道内气膜冷却特性数值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提高主要通过提升涡轮进口温度实现,目前先进燃气轮机的涡轮进口温度已远超叶片材料的耐温极限,高效涡轮冷却技术是保证燃气轮机可靠运行的关键。尤其是涡轮动叶,其冷却通常采用气膜冷却与内部横流通道组合的方式,垂直横流对气膜冷却性能的影响是动叶冷却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
   目前,横流通道内气膜冷却特性研究主要采用圆截面孔(圆柱孔或基于圆柱孔的出口扩张孔),而极少采用非圆形截面的孔型。An等人的平板模型研究表明:基于不同形式槽型截面扩张孔的气膜冷却效果远高于圆截面的扇形扩张孔,但研究使用冷气腔进气方式,垂直横流对槽型截面孔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未知,槽型气膜孔形状与横流和肋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将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掌握垂直横流通道中槽型截面孔的气膜冷却特性,指导此类气膜冷却孔型在横流通道中的设计。
  
  图1平板模型
  
  a) Fan-shaped (b) Fusi-1 (c) Fusi-2 (d) Rect-1 (e) Rect-2
  图2模拟孔
  图 3的空间平均气膜冷却效果对比显示,扇形孔只在45度肋通道中的空间平均效果随吹风比增加而单调上升,而在光滑通道和135肋通道中均为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四种槽型截面孔中,除了下游壁外凸梭型孔(Fusi-1)外,其它三种孔型的空间平均效果均随吹风比增大而增加,中高吹风比下,截面宽度2.0D的矩形孔(Rect-2)在三种横流通道中的空间平均效果均最高。三种横流通道中,四种槽型截面孔的空间平均气膜冷却效果均高于扇形孔,无肋光滑通道中的差距最大,45度肋通道中的差距较小,但M=2.5时Rect-2孔比扇形孔相对提高仍达29%。
  数值结果表明:在中高吹风比下,四种槽型截面孔的气膜冷却效果均显著优于扇形孔,光滑通道中差距最大,45度肋通道中差距最小,其中大截面宽度矩形扩张孔的气膜冷却效果在三种横流通道中均最高。由于强的横向扩张,下游壁外凸的梭形扩张孔的气膜冷却效果在三种横流通道中的变化幅度最小。四种槽形截面孔的气膜冷却效果在45度和135度带肋通道中变化均不大,即肋角度对槽形截面孔气膜冷却效果影响较弱。四种槽型截面孔中高吹风比下的出流系数在无肋通道中均高于扇形孔,而在带肋通道中,五种孔型的出流系数差别很小。
  
  3三种横流情通道中模拟孔的面平均冷却效率
  以上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推进技术期刊发表·EI论文一篇。
相关话题/空间 技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研究所以原创质谱定量分析理论破解气相组分产率实时原位检测的国际性技术难题
    利用气相组分的变化分析反应过程特征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如能源、材料、医药、化工等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气相组分检测参数是“浓度”,然而其作为相对值,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反应过程质量的动态变化;而物质质量的变化率(产率)虽能够客观代表反应动态特征,但实现多组分气体产率的同步实时精确检测一直是国际性技术难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清洁燃烧关键技术项目2019年度进展汇报交流会在咸阳召开
    2019年12月6日,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清洁燃烧关键技术”项目2019年度进展汇报交流会在陕西咸阳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梳理项目课题本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交流执行要求和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专项总体专家组长姚强教授、总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清洁燃烧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由研究所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清洁燃烧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项目子课题“35t/h纯燃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预热燃烧关键技术工程试验”在陕西咸阳完成第二阶段,至此该子课题全部试验任务均已顺利完成,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该子课题技术考核指标要求已全面达到。  项目团队此次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高效紧凑式换热器技术研究进展介绍
    热能在能源动力、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是能源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80%的热量需要通过换热设备转换,以适应不同工艺要求,热能利用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系统综合能耗的高低。因此,换热器是能源动力系统中能量转换的关键设备,对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热传质研究中心超强换热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高效紧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研究所在流态化半焦催化焦油脱除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煤炭气化技术是我国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洁净利用煤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煤气化过程中,由于煤质的不均匀性和气化炉内反应条件的不稳定性,煤焦油前驱体在气化炉内不能完全裂解或气化为小分子气体,从而形成焦油。煤焦油容易与水、飞灰等物质粘结在一起,造成堵塞管道、腐蚀金属设备、产生酚水等问题,严重影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热泵储电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热泵储电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物理储电技术,具有成本低、储能密度高和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热泵储电系统通常由压缩机、膨胀机、储热器和储冷器组成,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在储能时通过逆向布雷顿循环(热泵循环)将热能从储冷器内部“抽出”至储热器,并存储冷能与热能;当需要电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研究所新型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在廊坊研发中心成功完成2.5t/d耦合飞灰熔融循环流化床气化中试平台热态调试,实现全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系统碳转化率达到96%;与未耦合飞灰熔融时相比,出口煤气热值及煤气量明显提高。  循环流化床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煤气化技术研发,开发完成的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异丙醇-丙酮-氢气化学热泵技术验证示范平台建设完成并完成调试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传热传质研究中心超强换热团队设计研发的我国首座“异丙醇-丙酮-氢气化学热泵技术验证示范平台”在江苏省高邮市江苏杨钢特钢有限公司建成。目前,平台已完成调试,各部件和系统性能均达到预期目标。该平台是国际上首个规模化有机工质化学热泵系统,填补了相关试验测试平台的空白。  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研究所科研人员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效高可靠LED 灯具关键技术研究”2019度项目进展研讨会
    4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高效高可靠LED灯具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在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2019年度项目进展研讨会。项目负责人胡学功研究员、各课题负责人及课题骨干共13人参加了会议。  德豪润达照明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燃料轴向分级燃烧技术探索研究取得进展
    随着燃气轮机级别提高,燃烧室出口温度逐步增加,在宽负荷工况范围内实现稳定低排放燃烧是燃气轮机燃烧室的重要性能目标。燃料轴向分级(Axial Fuel Staging,AFS)燃烧技术作为一项可与常规贫预混燃烧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具有排放低、运行负荷范围宽和调节灵活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GE公司9H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