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导师简介(5)

地壳应力研究所 /2013-12-01

 

12月到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从事活动构造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现阶段主要关注新构造运动与活动构造的地貌与沉积记录,目前招

 

生方向为构造地表过程,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普通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基础。

 

三、主要业绩

先后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地震行业专项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

1.华北典型正断层崖晚第四纪以来的暴露历史及其与地貌沉积记录的对比(41171001), 2012.1-2015.12,国家自然基金

2.鹤庆-洱源断裂1:5万地质填图, 20111-2013.12,地震行业专项

3.华北平原北部地表水系对隐伏构造活动的响应模式(40971013), 2010.1-2012.12,国家自然基金

4.藏北双湖阿木岗日东西坡晚第四纪冰期序列重建与对比(40771029), 2008.1-2010.12,国家自然基金

5.从高亚洲到全球山地冰川的时代与性质(40681320552), 2006.6-2006.12, 国家自然基金

6.云贵高原北部夷平面时代、性质及其与构造隆升的关系(40301004), 2004.1-2006.12,国家自然基金

7.湘桂黔滇一线夷平面演化及其与构造隆升的耦合模式(40241011), 2003.1-2003.12,国家自然基金

8.风化壳测年研究,2001-20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此外,还先后参加85攀登青藏高原计划(地貌专题)、973青藏高原研究(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中科院

 

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青藏高原腹地冰川冰水地貌发育的耦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以及核电、水

 

电和铁路工程地震安评等多项项目。先后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和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等奖励。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Physical Geography》、《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

 

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约30篇。

 

四、代表性文章

1.Li Dewen, Ma Baoqi, et al., 2011. Nature, genesis and provenance of silt pellets on the ice surface of

 

Glacier No. 1, Upper Urumqi River, Tian Shan, Northwestern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36(1-2):

 

107-115.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0618210003927

2.Li Dewen, Li Yingkui, et al., 2010. Nature and Genesis of Till Silt Pellets from Shuanghu Area,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China. Physical Geography, 31(6): 493-507.

 

http://bellwether.metapress.com/content/n770122n1w40v772/

3.Dewen Li, Yingkui Li, et al., 2009, Lake-level fluctuations since the Last Glaciation in Selin Co

 

(lake), Central Tibet, investigated using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of beach ridge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4(4): 045204. http://iopscience.iop.org/1748-9326/4/4/045204/

4.Li Dewen, Yi Chaolu, et al., 2006, Fabric analysis of till clasts in the upper Urumqi River, TianShan,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54:19-25.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0618206000711

5.Li Dewen, Cui Zhijiu, et al., 2001. Development features and original altitude of a karst planation

 

surface: preliminary review.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6(Supp.1): 33-38.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4q864j04w1gh533u/

6.李德文,崔之久. 2004.岩溶夷平面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第四纪研究,24(1):58-66

7.李德文,王朋岭,俞锦标. 2004. 浙江新昌丹霞岩壁风化特征的微观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 14(1): 75-80

8.李德文,崔之久等. 2003. 华北北部花岗岩风化穴形成机制及其环境意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版), 39(1): 120-128

9.李德文,崔之久,刘耕年.2002. 湘桂黔滇藏红色岩溶风化壳发育模式探讨. 地理学报. 57(3) :293-300

10.李德文,崔之久,刘耕年,冯金良,曹峻,2001,岩溶红色风化壳形成演化及其环境意义.中国岩溶. 20(3):183-188

 

五、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新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应用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国际沉积学家协会会员

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员

 

六、研究生现阶段可参与的研究项目

1.基于断层崖TCN测年的古地震识别技术(鄂尔多斯周缘地区,基金项目)

2.活动构造的地貌与沉积记录(滇西和华北,行业专项与活断层探测项目)

3.平原水系对隐伏活动构造的响应(华北平原,基金项目)

 

七、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安宁庄路1号,100085

电话:010-62842633

Email:lidewen@263.net

 

 

 

 

 

张景发 男,1962年12月出生于江苏扬中市,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1989年在中国矿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学位,

 

2004年北京大学地图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研究室主任,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常务理事,北京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电器电子工程师研究协会会员(IEEE),《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等期刊编委。2003年入选“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