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赵秀凤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7年11月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及聘任时间
教授,2006年
行政职务
副院长
所在学院
外国语学院
硕导聘任时间
2002
所在一级学科名称
外国语言文学
学科代码
0502
所在二级学科名称
英语语言文学
学科代码
050201
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认知诗学、文学翻译
学术身份
校研究生督导组副组长、校学位委员、院学位分委员会主席
学术兼职
中国界面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体学研究会理事
研究领域简介
目前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认知诗学、认知文体学研究
国内外学习和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03-2006,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
1990-1993,山东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
1986-1990,山东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
1998.9-1999.2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3-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0.4-2001.4,日本福井县足羽高校,国际交流员
年度招生计划
2013年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生1名,翻译硕士4-5名
论文、著作
学术专著:《语篇视角语言表征的认知研究—指称在意识流语篇中的视角标记作用》,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
学术编著:《什么是篇章语言学》(第二作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学术译著:《系统功能语言学导论》,译著(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代表性论文:
跨文化视域下认知诗学本土化的构想,《外国语文》,2012(1);
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外语研究》,2011(1);
主观性移位的语言表征和认知理据,《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5);
意识流语篇中心理空间网络体系的构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反身性X-self结构的主观性---视角标记功能,《当代外语研究》,2010(11),
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构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4);
意识流语篇分析的认知维度,《第十一届语篇分析研讨会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语言的主观性研究概览《外语教学》2010年(1)21-26;
平面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初探,《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0(1)5-8;
心理空间理论视角下“投射”的结构与功能《外国语》2009(2);
指称对隐性语篇视角的认知构建,《外语学刊》2009(2);
意识的隐喻表征与合成,《外国语文》2009(2);
自由间接话语的认知操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4);
视角的选取与指称语的选择,《外语教学》,2007(4);
过去完成时的语篇连贯功能,《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叙事语篇中视角交汇的认知解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
语篇的主观性等级与指称形式的选择,《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4);
过去完成时在意识流语篇的空间构建功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语篇视角的语言表达,《山东外语教学》,2006(1);
英汉名词词组结构差异对写作语体意义的影响《外语教学》2004(6);
名词词组结构模式与语篇的语体意义,《山东外语教学》,2004(3);
语体研究与体裁性写作教学,《外语教学》,2004(3);
语体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外语与翻译》,2004(2);
英汉修辞对比与名词化语法隐喻,《山东外语教学》,2004(2);
时体在意识流语篇的衔接功能,《外语论坛》,2004(1)
屈折语素弱化的句法修辞功能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学术论丛,2003(2);
科研项目
1.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基础学科基金项目“英美意识流小说的认知诗学研究”(JCXK-2010-11),经费3.5万元;
2.主持中国石油大学教改重点项目“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经费1.6万元;
3.主持中国石油大学教改重点项目“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培养方案修订”,经费2万元。
获奖项目
2011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主讲课程
认知语言学、文学翻译、英语文体学
培养研究生情况
2011年毕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名,2012年在读学术型1名,翻译硕士4名。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
电子邮箱:xiufeng96@126.com
邮编:102249
本人培养的研究生适合从事的工作领域
学校教师、企事业跨文化交际人才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