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在职攻读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10-23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三个工程领域招收在职攻读工程硕士。

一、报名条件

1.考生已经取得学士学位(对只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员,我校将按照不超过当年录取限额10%的比例适当录取)。

2.招收对象: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3.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无工作年限的要求。

二、招收的工程领域与方向

工程领域(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复试科目

所属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8

01)数字电视技术

信号与系统

信息工程学院

02)数字媒体技术

03)广播电视网络技术

04)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技术

05)天线与微波技术

06)数字广播与传输发送技术

集成电路工程

085209

01DSP技术与应用

数字电路

信息工程学院

02)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学院

03)软硬件系统联合设计

计算机技术

085211

01新媒体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学院

02网络工程与媒体信息系统

03)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

三、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

考生于623日—711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 http://www.chinadegrees.cn)(以下简称“学位网”),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网上报名时,请考生准确选择或填写报考的学院、工程领域(专业)和研究方向信息,其中研究方向名称需按照招生简章给出的研究方向准确填写。复试前不再修改。

 

2.现场确认

考生于71215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可于1015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只参加网上报名没有参加现场报名的报名无效。

四、资格审查

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我校复试分数线确定后,所有通过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考生现场交验资格审查材料。具体要求及时间见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发布的相关通知。 

资格审查时须出示以下材料:

1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学位网”下载打印的《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一式二份),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如工作单位无人事部门则需要加盖单位公章和档案管理部门公章,下同)。

3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报考者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五、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为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复试为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

1.初试:

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考生取得的“GCT”成绩一次有效。考试时间为20151025日,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GCT”考试的主要内容包含英语、数学、语言、逻辑四个部分,其命题范围请见《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2.复试:

达到我校规定的“GCT”成绩分数线的考生,即可以参加我校的复试。具体日期待定,考试地点在校内,请考生留意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相关通知,我校不再邮寄书面通知。

复试形式为面试和笔试,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笔试内容为信号与系统;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笔试内容为数字电路;计算机技术领域笔试内容为计算机技术。

3.成绩及录取结果查询

考生可通过“学位网”查询GCT成绩和录取结果。

考生可通过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查询复试成绩和录取结果。

六、录取与入学

1.我校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成绩,按相关招生政策,择优录取。

2.录取的考生于2016年秋季入学。

3.学员在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医疗费用等由所在单位负担。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人事关系。

七、培养方式及年限

1.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强调学位获得者要掌握某一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2.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课程学习阶段与学位论文工作阶段。课程学习阶段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实行科研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申请答辩制。

3.学员在学期间,应修满32学分的课程。其中外国语、政治理论和专业学位课程等必修课程不少于 17 学分。课程教学采取面授为主,自学为辅的方法。兼顾学员进校不离岗的特点,利用半业余时间上课,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500学时。

4.修满相应学分的学员,经资格审核通过后,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学员本单位的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实际,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背景和应用价值。

5.科研与学位论文一般由我校导师与学员所在单位推荐的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员在学位论文完成后,向学校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由答辩委员会组织其学位论文的答辩。

6.学制:2.5年,学员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

(注: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领域学员被录取时,不具备获得学士学位后3年以上或无学士学位但获得本科学历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这一条件的,需在修完相关课程并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实践两年以上,方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学员的硕士论文答辩不受工作年限限制)。

7.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员,由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八、费用

1.学费以当年度审批标准为准,按学年缴费。( 2015年秋季入学学生学费标准为1.8万元/学年,共计3.6万元)

2.学员参加面授学习、考试、论文答辩等所需的食宿、交通等费用全部自理。

九、联系方式

1100024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电话: 65779227           E-mailyzhb@cuc.edu.cn

 

2100024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   中国传媒大学理工学部

    罗老师       电话:010-65783263   E-mailluolimei@cuc.edu.cn

王老师       电话:010-65783263   E-mailwanghui@cuc.edu.cn

 

 

 

 

 

 

附: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介绍及理工学部介绍

一、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1数字电视技术方向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领域正在迈入数字化、高清化和网络化时代,需要大量掌握数字电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工程技术人才。数字电视技术方向是我校的优势学科方向,导师队伍在数字电视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

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字电视演播室技术;数字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数字电视制播网络技术;数字视音频测量技术;数字视音频质量评价技术;数字视音频监控技术;数字视音频压缩编码技术;数字媒体资源检索与管理技术;超高清电视技术及3D电视技术等。

该方向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数字电视技术和网络技术相关专业理论,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可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公司、IPTV和互联网视频等部门,从事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设计和维护、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管理等工作。

2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介绍

数 字媒体技术是新媒体产业的支撑技术,也是近年来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技术。它以数字媒体前瞻技术为中心,以新媒体形式实现广播影视、文化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的 全媒体表现与应用,强调媒体信息的多样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实时交互性,并兼顾表示媒体的艺术特性,融合了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多种学科,符 合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习惯,表现力丰富。

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智能视/音频处理技术;网络视/音频传输技术;先进的媒体编辑技术;媒体资源管理技术;虚拟演播室以及虚拟植入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自然人机交互技术;三维虚拟漫游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应用等。

该方向培养全面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理论并具有独立从事数字媒体系统设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涉及视频、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网页、移动终端APP等全媒体应用的广播影视、文化、公安以及移动通信等行业从事数字媒体相关系统设计工作以及实际工程建设。

3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方向介绍

广 播电视网络是由卫星、光缆、电缆和微波等组成的高速、宽带、交互、多功能的网络,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其功能正在从传统的电视信号传输,向融合通信、互联 网功能的方向演进,在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方向科研实力雄厚,尤其是在以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三网融合技术和综合业务应用 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面向三网融合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技术;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新一代光纤接入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及新一代双向数字电视网络技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数字家庭智能网关与全媒体交互机顶盒技术;基于射频识别(RFID)以及无线传感网络的物联网技术;面向广播电视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技术;面向三网融合的广电行业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媒体数据网络的性能优化与媒体应用分布式计算;网络电视、视频运动目标跟踪与分析以及视觉感知技术;媒体交互与信息安全技术;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监测技术等。

该 方向培养目标是面向广播电视网络领域工程的高级复合人才,学生应具备广播电视网络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网络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与较强 的实践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该方向的就业主要面向信息网络领域,如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和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网络视 频和信息安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规划设计、网络管理、网络维护,以及网络开发与应用。

4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技术方向介绍

文 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技术是文化传播服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现代数字文化的各个领域,在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中处于核心位 置。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技术方向是我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优势学科方向,导师队伍在文化信息资源处理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

该 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面向纸质图书、博物馆藏文物、美术馆藏作品、民族民间文化等各类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技术;数字化采集数据的多层次处理、文化内 容再利用、传统音视频资料与传统胶片电影的数字化修复等数字文化产品加工处理与整合技术;文化信息资源编码编目、元数据标定等文化信息资源内容管理技术; 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共建共享应用技术等。

该 方向以培养数字文化服务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数字文化采集、加工处理、传播共享等相关专业理论,具有较强 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该方向的就业主要面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民族民间文化机构等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单位和全国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市县支中心、社区(乡镇)服务点等网络共享服务单位。

5天线与微波技术方向介绍

天线及微波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雷达技术,现代广播技术的重要关键技术。在现代通信技术领域,3G4G通 信技术对天线和射频微波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联网的发展要求天线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物体,要求天线的性能与环境协调工作。在现代雷达技术领域, 新的相控阵以及低副瓣和超低副瓣理论和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隐身天线的理论与技术、超导天线理论与技术、天线小型化、宽频带,组合复用技术、智 能天线研究的发展。在现代广播技术领域,各种大功率设备与器件促进了非线性理论在电磁学中的应用。

天线与微波技术方向主要侧重于天线技术、射频技术和微波技术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采用计算电磁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设计新型天线;新型滤波器;多工器;振荡器;射频放大器;混频器等。

该研究方向培养的学生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强化计算电磁学工具的使用,要求学生掌握从事该技术方向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科技与事业单位对科技人员的要求。

6数字广播与传输发送技术方向介绍

目 前,广播技术正以大的步伐由模拟向数字过渡。数字卫星广播、数字有线广播、地面数字广播等各具有不同的特点、相互补充,是今后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方式。传 输发送技术是数字广播实现大范围覆盖的有效解决手段,是数字广播的核心技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在数字广播与传输发送技术上的投入逐年加大,对 该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该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字调制技术;信道编解码技术;数字传输技术;发射机技术;单频网技术;数据广播技术;广播电视监测技术;播出安全技术等。

该方向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可在广播电视发射台、节目传输部门等从事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及管理工作。

 

二、集成电路工程领域

1“DSP技术与应用方向介绍

本研究方向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与通用DSP芯片,依靠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数字音频广播、数字视频广播、高清晰度电视和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中的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多工复用和组网技术。

本方向研究内容包括广播电视数字信号传输系统中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数字调制的实现和相关测试信号的产生,着重研究数字信号的实时处理技术;基于码网络的编解码结构研究及固化;面向二维数据的片上多核多媒体处理器硬件结构研究;Turbo码及其编码信道联合设计等。

2、嵌入式系统方向

本方向面向现代数字通信和数字多媒体广播领域,依托先进的设计平台,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包括高性能DSP芯片在内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测试方法;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应用方法;使学生既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又有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计算、嵌入式软件开发与应用、面向现代数字通信和数字多媒体广播的软件无线电技术、基于CELL处理器的并行计算机系统应用设计、高性能DSP芯片的应用设计以及FPGA/CPLD设计等。

3、软硬件系统联合设计方向

软硬件联合设计(HW-SW Co-design)技术涵盖了单片机、DSP、高性能IC的应用功能评估和SOC技 术,其目的是为硬件和软件的协同描述、验证和综合提供一种集成环境。软硬件联合设计强调从系统角度对软硬件的任务进行科学划分,对软硬件完成的功能进行最 佳均衡,系统软件和硬件的设计保持高度并行,互为支持。从而减少了设计中的盲目性,使系统软硬件完美结合以达到更高的系统性能。-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大量引入软硬件联合设计,是未来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发展的趋势。

本研究方向依托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中心以及教育部“211”工程建设项目“广播电视数字技术实验室”为支撑,以系统集成应用为目标,研究软硬件协同设计流程、软硬件的划分、并行综合与仿真方法,开发具有自主IP核的专用芯片。

 

三、计算机技术领域

1、新媒体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视音频编解码、移动多媒体广播、三网融合、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电子阅读器、网络出版等新媒体技术以及相关的运营支撑软件的研发;对我国现阶段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将起积极促进作用。

本 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新媒体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新媒体编解码技术、传输技术、内容制作支撑技术、终端技术;使学生具有研究与开发新媒体技术、新 媒体内容设计制作的能力。新媒体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与数字艺术制作、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和融合的新兴方向,将培养从事新媒体设 计、研究与开发的高级人才。

2、网络工程与媒体信息系统方向

本研究方向致力于传媒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注重于建设开发一体化的、完整的数字化采、编、存、播媒体资产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基于内容的海量媒体资产管理、电()台业务综合管理应用软件研究与实现、 ()台的网络集成和信息安全技术、电()台的增值业务平台等。

培 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特别是网络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的高级专业人才。在培养中,注重 学生对先进的、系统的和扎实的系统设计知识的掌握;采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按照科学的培养流程培养学生,重视个性的发展,强化实践教学,重视理论联系 实际,加强对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3.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方向

数字娱乐与动画技术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是电子游戏技术,这是一个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并与艺术和创意完美结合的研究方向。

本方向学习的内容与特点是多层次、多平台和多领域,其中多层次是指学习内容涵盖游戏底层技术(游戏引擎)与游戏上层应用技术;多平台是指学生需要掌握多种常见平台的游戏开发技术,比如PC游 戏、控制台游戏、手机游戏等;多领域是指熟悉游戏技术在的多种应用领域的开发特点,比如娱乐游戏、教育游戏、基于游戏技术的虚拟现实及仿真、游戏电影等。 本方向的基本学习方式是从实际研发项目中学习,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方向研究的特色与重点是教育型游戏的设计理论研究与开发。

本 方向旨在为电子游戏行业培养研究、设计与开发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求掌握电子游戏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项目开发能力。 本方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从传统的游戏公司、高等院校,到广电媒体的新媒体事业板块,电信运营商的信息增值业务部门等,都对此类人才具有持续旺盛的需 求。

 

理工学部介绍

中 国传媒大学理工学部由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构成,下设电视工程系、通信工程 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数字媒体技术系、自动化系、应用数学系、统计学系、光电学系、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工程系、信息安全系、工程基础部、实验中心等共13个系级教学机构。

理工学部的历史可追溯到195433,“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的开办,这是广播电视工科教育的起源。195892,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广播技术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其直属的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广播专科学校,19599月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扩建为北京广播学院。1995年由无线电工程系、电视工程系、广播电视传输系、广播电视技术研究所、录音系、工程基础部、电路实验中心等7个系级机构组成了北京广播学院第一个学院----工学院。后来,又相继成立了专业基础部、专业实验中心、科学艺术系、计算机系和自动化系、数字媒体技术系等六个系级单位。1998年,工学院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动画技术专业独立为动画学院。2002年,工程基础部独立为理学院;同年,计算机系独立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07年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更名为计算机学院。20137月,由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现在的理工学部。从1954年开始至今,我校的理工科教育已经走过了近六十个春秋。

理工学部通过引进和在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现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256人,专任教师教师18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9人(其中正高职称38人,副高职称7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引进院士1名,培养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理工学部的学科领域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学等5个一级学科,通讯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计算技术、新媒体、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技术、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等12个二级学科,其中,通讯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理工学部办学层次完整,学科建设成果丰硕。现学部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计算技术、新媒体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含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学与通信、集成电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工程硕士领域。学部设有12个本科专业,包括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现理工学部在校生规模达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800余人)。

理工学部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 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发改委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近三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EI收录400余篇,出版编著6部、教材21部。先后获省部级科研奖15项、校级科研奖17项。 有多名教师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从事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学部在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宽带网络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数字信号 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具有可观的推广应用价值。

理 工学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不断投入,扩充和建设了一批研究机构,并改建和新建了一批高水准的实验室,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实验设施。目前,理工学部拥 有微波技术研究所、多媒体技术研究所、数字广播研究所、宽带网络技术研究所、应用电视技术研究所、数字信号处理研究所、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所、视频技术研究 所、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与安全播出研究所、媒体信息技术研究所等11个研究所,还有20余个实验室:除电工电子、数学、物理、基础光学等基础实验室外,还拥有广播电视传输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电视发送实验室、数字音频广播(DAB)实验室、有线电视实验室、宽带网络实验室、通信原理与系统实验室、光纤传输实验室、微波技术实验室、卫星接收实验室、微波暗室、视频测量实验室、电视原理与接收实验室、EDA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等一批特色鲜明、条件优越的专业实验室。

理工学部拥有丰富的办学社会资源。社会各界对学部的办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大力的资助。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国际精华株式会社、中广电设计院、捷成科技、飞卡科技、BIRTV和北京中天广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一些杰出校友在学部分别建立了实验室或设立了奖学金。现有校外实习基地70余家,为学部改善办学条件和促进优良学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理工学部将站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起点,发扬“严 谨求实、追求卓越”的理工科精神,深入贯彻学校决策,抓住机遇,真抓实干,以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依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传媒信息技术为特色,形成优势学 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部将进一步整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科学研究与技 术应用水平,力争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传媒技术类高水平的专业学部,更好地服务于传媒科技领域与社会经济发展。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相关话题/招生简章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专业招生简章(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双硕士学位 专业方向名称 传播学(媒介与全球化)(MA in Media and Globalization) 专业方向介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23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生简章
    为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2013年我校将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等17个专业举办24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有关招生事宜如下:一、招生对象及条件1、招生对象:从事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专门技术或管理等方面的在职人员,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络等媒体领域以及文化宣传部门的从业人员。2、报名者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23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研究生 (硕士、博士)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研究生(硕士、博士)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艺、管、经、法、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23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
    因专注而精湛 用管理诠释成功 因坚持而久远 借传媒改变世界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全面掌握工商管理知识和技能,具备现代企业管理思维,对文化与传媒业具有敏锐洞察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创新、创业能力强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二、培养特色 首创文化传媒M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22
  • 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欢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2016 年将按照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 四种初试方式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 招生规模2016 年我校计划拟招收硕士研究生 1300 余名,各学科专业拟招生人数和拟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22
  •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招生简章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招生简章一、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 4 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 工作 2 年以上。3、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者。4、经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22
  •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年公共管理硕士(MPA 双证) 招生简章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年公共管理硕士(MPA 双证) 招生简章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于 1952 年建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及首批211 工程重点 建设的高校。2008 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长期 以来,学校在支撑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22
  •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年博士生招生简章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年博士生招生简章 欢迎申请和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我校 2016 年博士招生规模约 240 余人,招生专业目录中各学科招生人数包 含硕博连读生、直博生、普通招考生、申请-审核制以及自主选拔招收的博士 生。在录取阶段将根据国家实际下达的招生指标及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具体 人数在复试前进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22
  • 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自主选拔招生简章
    一、招生规模我校2016年继续实行博士生自主选拔招生工作,具有自主选拔招生资格的导师每人可招收一名博士研究生。二、申请条件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博士生报考的基本条件,并符合下列条件者:1、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毕业硕士生(入学前须获得硕士学位证书)。2、对科研学术创新有浓厚兴趣并有良好培养潜质。三、报名要求1、采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22
  • 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林业大学 2015 年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学位类型及领域我校 2015 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类型有农业硕士(代码:095100)、风景园林硕士(代码:095300) 和工程硕士(代码 085200),各学位类型招生领域如下:1、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林业(095107)、农村与区域发展(095110)。2、风景园林硕士专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