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在职攻读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2006-09-19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 211 工程”重点大学。学校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艺、管、理、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有 3 个博士后流动站、 2 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21 个博士点和 44 个硕士点。我校自 1981 年来开始培养工学研究生,目前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博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电路与系统等专业的硕士点。自 2003 年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 2006 年我校招收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 2006 年新增)两个领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

一、报名条件

1 、考生已经取得学士学位(对只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员,我校将按照不超过当年录取限额 10% 的比例适当录取)。

2 、招收对象: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3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考生无工作年限的限制。

二、招收的工程领域与方向

1 、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代码: 430109 )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 (代码: 430110 )

2 、研究方向:

我校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两个领域内,设有如下研究方向。

工程领域(代码)

研究方向(代码)

所属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

( 430109 )

( 01 )数字广播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

( 02 )数字电视技术

( 03 )广播电视监测技术

( 04 )广播电视发送技术

( 05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

( 06 )多媒体技术

( 07 )微波与卫星通信

( 08 )媒体信息系统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09 )网络工程与计算机应用

集成电路工程

( 430110 )

( 01 ) DSP 技术与应用

信息工程学院

( 02 )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03 )软硬件系统联合设计

三、报名方式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各省网上报名时间、网址以及现场报名时间、地点于 7 月 10 日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址 http://www.cdgdc.edu.cn/zz06.html 向社会公布。初试考生可在当地报名和考试。

1. 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 7 月中、下旬。考生可登录相应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报名网站,按照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

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可在北京市学位办公室指定地点考试,网上报名时间: 2006 年 7 月 12 日 8 : 00 — 7 月 26 日 20 : 00 ;网上报名系统指定网站为: http://pgs.ruc.edu.cn

2. 现场报名

现场报名时间原则上为 2006 年 7 月 27 日至 31 日。报考者在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现场报名时间内,持网上报名编号到各指定现场报名点,缴纳报名考试费( 80 元)、照相并确认报名信息。

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现场报名时间为 7 月 28 日— 7 月 31 日;地点在中国地质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准考证》由考生在报名网址上下载,时间为 9 月 20 日至 10 月 20 日止。

四、资格审查

报考者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须认真阅读上述报名条件,确定自己符合报考资格。

考生下载 《2006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 。贴本人近期二吋免冠照片 1 张。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其照片上加盖公章,并对其所填写的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填写推荐意见。

考生须在 2006 年 9 月 20 日之前(以邮戳为准),用特快专递将签有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的报名资格审查表 1 份、相关学历、学位证书的复印件寄到我校进行初审,地址为: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 100024 。

报考资格复查将在复试阶段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时间约在 2006 年 12 月,具体时间见我校研究生院招生主页信息公告栏发布的信息。届时报考者须出示以下材料:

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报考者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五、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为国家统一组织的 “GCT” 考试,复试为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

1 、初试:

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 “GCT” 考试 ( 考生取得的 “GCT” 成绩有效期为两年 ) 。考试时间为 2006 年 10 月 22 日,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GCT” 考试的主要内容包含英语、数学、语言、逻辑四个部分,其命题范围请见《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 2005 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2 、复试:

达到我校规定的“ GCT ”成绩分数线的考生,可以参加我校的复试。考试时间约在 12 月份,具体日期待定,考试地点在校内,届时请考生留意研究生院网站相关通知。

持有 2005 年“ GCT ”有效成绩的工程硕士考生,符合我校规定的“ GCT ”成绩,愿意报考我校的,可以在 11 月 10—20 日向我校研究生院申请参加复试,经审核同意后可参加复试。

复试形式为面试和笔试,电子与通信工程 01-07 方向笔试内容为《信号与系统》; 08-09 方向为《数据结构》;集成电路工程为《数字电路》。

初试成绩、复试资格等均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不另外邮寄书面通知。

六、培养方式及年限

1 、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现行的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强调学位获得者要掌握某一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2 、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课程学习阶段与学位论文工作阶段。课程学习阶段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实行科研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申请答辩制。

3 、学员在学期间,应修满 32 学分的课程。其中外国语、政治理论和专业学位课程等必修课程不少于 17 学分。课程教学采取面授为主,自学为辅的方法。兼顾学员进校不离岗的特点,利用半业余时间上课。

4 、修满相应学分的学员,经资格审核通过后,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学员本单位的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实际,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背景和应用价值。

5 、科研与学位论文一般由我校导师与学员所在单位推荐的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员在学位论文完成后,向学校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由答辩委员会组织其学位论文的答辩。

6 、学制: 2.5 ~ 5 年,学员以 “ 进校不离岗 ” 的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

(注: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学员被录取时,不具备获得学士学位后 3 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这一条件的,需在修完相关课程并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实践两年以上,方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集成电路设计工程领域学员的硕士论文答辩不受工作年限限制)。

7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员,由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七、录取与入学

1 、我校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的成绩,自主制定录取分数线,自主录取。招收人数根据我校的培养能力,由我校自定。

2 、录取的考生于 2007 年春季入学。

3 、学员在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医疗费用等由所在单位负担。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人事关系。

八、费用

1 、整个工程硕士培养过程收费 3.0 万元,分两个阶段收取。其中课程学习阶段收费 1.8 万元;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收费 1.2 万元。

2 、学员参加面授学习、考试、论文答辩等所需的食宿、交通等费用全部自理。

九、联系方式

1 、研究生院

地址: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 100024

电话: 010-65779702 、 65779227 Email:yzhb@cuc.edu.cn

留言本: http://yjs.cuc.edu.cn/bbs/

2 、信息工程学院 邱净老师

电话: 010-65779353 E-mail:ies1@cuc.edu.cn

3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陈跃芳老师

电话: 010-65779210 Email : cyf@cuc.edu.cn

附件: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