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方向介绍(21)

中国传媒大学 /2013-09-2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艺术人类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田野作业并且能够撰写高水平的田野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之上,学会撰写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性论文,为传承、传播、创作、批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做好准备。
课程:“艺术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表演研究”、“艺术与社会”、“民间文艺学”“艺术人类学专题讲座”。

4、广播电视艺术美学方向
广播电视艺术美学学科定位:艺术学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理论建设的具体方法是以广播电视艺术美学理性的方式来研究广播电视艺术感性的实践作品,并通过具体的作品辨析来检验、丰富广播电视艺术美学理论。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学习,使学生既能掌握较为扎实的广播电视艺术美学理论,又具有对广播电视艺术现实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引领广播电视艺术具体实践的能力。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的标准”为评价标准,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方法论基础,以史论合参、创评结合、中外比较为研究路径,以电视艺术生产各领域为研究对象,以标志性艺术成果为研究重点。
本研究方向教学重点:西方美学理论与历史、中国美学理论与历史、广播电视艺术美学理论及方法、中外广播电视艺术热点现象分析、广播电视艺术作品鉴赏、广播电视艺术批评写作等。

5、传媒艺术与文化方向
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是着力于中外传媒艺术与文化理论前沿与实践热点的综合性研究、交叉性研究,具有传媒、艺术、文化三位一体的特色与优势。该研究方向以“大艺术”为研究框架,既注重艺术学科范畴内理论研究的交叉融通,也着重凸现传媒艺术这一新兴艺术形态的独有属性;以“全媒体”为研究视野,既保有广播电视的核心地位,又充分适应新媒体时代传媒融合的发展态势;以“大文化”为研究领域,在引入文化研究普遍性原则的基础上,重点彰显传媒艺术研究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追求,对于适应国家文化战略发展需要,突出传媒文化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与引领效应。
本方向遵循本土化、国际化、社会化的培养原则,对接政府、业界、学界需求,致力于战略型、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为政府培养具有一定传媒文化发展宏观视野的战略型人才,为传媒机构培养全媒体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研究机构培养能够胜任传媒艺术与文化教学与科研的综合型人才。
本方向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传媒艺术与文化理论与实务》、《传媒艺术理论》、《传媒文化批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公共艺术研究》等。


音乐学(1302Z1)
1. 传统音乐理论方向
本方向属于音乐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音乐史、传统音乐形态、传统音乐理论以及音乐文化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美学、音乐文献学等。在立足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本方向也与音乐学科的其他方向积极配合,形成互补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在立足音乐本体研究的同时,本方向也充分利用中国传媒大学的多学科综合优势,与电视、电影、戏剧等艺术学科和传媒领域的相关学科(传播学、数字媒体、传媒经济学等)积极贯通,努力拓展研究视野。因此本方向具有视野开阔、方法多样、本体研究与跨界研究相辅相成的突出特色。
本方向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和良好理论素养的音乐研究人才和音乐教育人才。学生需要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能承担对特定研究对象的调研任务,独力撰写学术论文,并提出新的学术见解。除了专业研究的深度之外,本方向也强调学生具备开阔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写作能力。未来工作领域主要为音乐研究机构、音乐教学机构、音乐编辑出版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文化艺术研究和传播机构等。
本方向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方向负责人和主要教师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培养出不少音乐学领域的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有一系列很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全国音乐学界和相关研究领域有很大影响。本方向的基本课程,主要为中国音乐史专题、西方及其他地区音乐史专题、音乐文化专题、音乐形态分析专题、影视剧音乐专题、音乐人类学专题、音乐美学专题、音乐研究方法论等。

2. 音乐创作与表演研究方向
本方向属于音乐学科的创作与实践研究,是以音乐分析为基础,与音乐审美评价、音乐创作技法、音乐表演规律以及音乐史学研究互动的跨学科、交叉性专业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外音乐风格比较、音乐作曲技法、音乐演唱技法、音乐美学、音乐批评、音乐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和创作技术的基础上,从理论高度对国内外大量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深刻理解音乐创作与表演主旨的意义价值、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技艺含量及其成果的审美。为适应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保持传统培养模式的同时,结合中国传媒大学的多学科综合特色,与广播电视艺术相关学科结合,形成了全媒体时代的新兴专业方向。
目前,本方向以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和声乐表演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音乐创作及声乐表演技能,能够独立从事音乐创作、声乐表演,胜任文艺团体、教育及其他传媒行业的音乐创作和表演、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高级人才。
本方向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拥有包括国内著名作曲家、资深音乐教师在内的多名导师。方向负责人和主要教师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高水平音乐创作和声乐演唱实践才能。在相关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及一定的专业影响力。主要课程为:音乐文献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声乐表演技巧、作曲技法、音乐及声乐作品分析研究、作曲家思想研究、学术争鸣研究等。

3.传媒音乐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是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研究的特色研究方向之一,由原“音乐人类学”、“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两个方向合并而成,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紧贴社会发展与时代需求的新型交叉研究方向,同时也是当代音乐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方向将传媒背景下的音乐文化体系中人们的音乐创作生产和传播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寻“传播媒介——音乐——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音乐媒介外,本方向还将无线网络、现场表演空间、报纸、杂志等领域中的音乐传播实践、传播现象纳入研究视野,并以这些音乐传播媒介的发展为轴心,解析、透视、深究其音乐传播体系及其运转,进一步发现音乐文化现象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本研究方向关注与人们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或者是紧迫的、国际性的主题,如传媒语境中的音乐文化创意产业、音乐消费、音乐共享、音乐商业活动、背景音乐应用等,通过理论观照,对现实音乐传播实践进行参考性的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对传媒音乐文化现象(如大众音乐文化)进行批评与反批评,努力将传媒音乐文化导向健康的发展方向,体现出应有的现实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相关话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