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大量的空间飞行实践发现,空间环境通过单粒子(SEE)和充放电(SESD)两种方式导致了较多的航天器故障,并且均主要为星用电子设备出现数据或逻辑状态跳变、工作模式非受控切换、执行机构操作异常等可恢复性“软错误”故障,如欧洲的TELECOM系列通信卫星、美国的S-NPP卫星、国内的“地球空间探测双星”、某型号试验星等。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和工程界将此二者分割开来研究与应用,不了解二者诱发航天器故障宏观现象上的关联与区别,更不清楚二者微观作用机制上的异同,即对二者的认识是混淆不清的,将大量的此类“软错误”故障简单地归为单粒子所致。这种现状对数量较多既遭受单粒子又遭受充放电作用的中高轨航天器造成重大隐患,如何及时正确诊断在轨由空间环境诱发故障的原因,如何全面准确评估研发中的航天器面临的两类“似同非同”的空间环境风险,又如何针对此两类空间环境危害进行无死角的综合防护设计,均是困惑国内外航天界的重大难题。
图1. 空间环境通过不同方式诱发在轨卫星故障的比例
空间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院重点实验室陈睿副研究员、韩建伟研究员团队以典型星用SRAM存储电路和运放线性电路为例,首次研究揭示了单粒子和充放电两种空间辐射效应导致星用电路“软错误”的特征规律、敏感区域以及损伤机制的关联性与区别,为全面厘清二者诱发星用电子器件错误和设备故障的异同规律及机理、建立全面评估风险、正确防护设计和准确诊断在轨故障的技术方法提供重要参考和理论支持。
图2. SEE与SESD作用SRAM电路(上)和运放电路(下)的原理过程
图3. SEE(上)和SESD(下)作用致SRAM错误数与错误类型
图4.SRAM(左)和运放(右)的辐射薄弱区域: SEE敏感区域(上)和SESD敏感区域(下)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以及中科院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的资助。相关成果发表于空间抗辐照领域国际顶级刊物IEEE Transactions on Device and Materials Reliability[1]和Electronics[2]上。
[1] Chen R, Chen L , Han J W ,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nsients Induced by Single Event Effect and Spac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J]. IEEE Transactions on Device and Materials Reliability, 2019, PP (99):1-1.
[2] Chen R, Chen L, Han J W,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oft Errors" Induced by Single-Event Effect and Spac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J]. Electronics, 2021, 10(7):802.
论文链接:
[1]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889730
[2] https://www.mdpi.com/2079-9292/10/7/802/htm
(供稿:系统室)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初步揭示空间充放电诱发星用电路“非单粒子软错误”的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3
相关话题/空间 环境 电路 航天 系统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提出一种分布式累加合成方法改进基于大气散射介质调制的压缩感知图像重建
大气散射介质的存在会对光学成像造成干扰,导致难以对处于散射介质中或隐藏在散射介质后的目标进行清晰成像。研究如何在散射介质存在的情况下实现清晰可靠的光学成像技术,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院重点实验室博士生雷雪林、马晓珊研究员和彭晓东研究员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微波散射计海面风场测量质量控制基础研究和应用中取得新进展
星载微波散射计是获取海面风场的有效传感器。在40余年的海面风场遥感观测历史中,实现微波散射计观测的海面后向散射系数与海面风场映射的经验模型:地球物理模型函数(GMF)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在遥感场景中,与风场相比而言,具有更小空间尺度、更大快变特性的降水(云)的出现,将在观测风场中引入异质特性,扭曲观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空间中心科研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光学仿真图像与少量真实样本风格迁移学习的目标样本扩增方法
对于非合作目标智能分类任务,由于无法获取足够有效的样本图像来训练网络模型,使得网络易陷入过拟合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智能算法模型性能。因此围绕少量图像样本开展高价值样本数据扩增一直是遥感图像智能处理领域重点研究内容之一。现有的样本数据扩增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图像变换的数据扩增方法、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数据扩增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磁场重联点波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磁场重联(Magnetic Reconnection)将磁场的能量转化成等离子体能量,造成了空间中众多爆发性现象,例如太阳上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和地球磁层中的磁暴和亚暴等;而等离子体环境中的各种波动在磁场重联中扮演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重联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空间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赤院士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空间中心科研人员揭示掠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五种模式
小行星撞击地球大气层通常只考虑两种主要模式,即空爆和撞击地表。空爆使得小行星能量在极短时间内快速释放,可能带来大规模冲击波损伤。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角度最可能分布在45°左右,同时存在一部分以小角度(<10°)撞击地球的小行星,通常称为掠地小行星(Earth-grazing asteroid)。图1 2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电离层不规则体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尺度行进电离层扰动(MSTID)是发生在电离层的波状结构。北半球观测到的绝大多数夜间MSTID通常从东北向西南方向传播,它是中纬度地区主要的电离层不均匀体现象之一。赤道等离子体泡(EPB)主要产生于磁赤道上空,并向低纬度地区延伸的场向等离子体密度衰减结构, 同时EPB通常情况下自西向东漂移,它是低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天问一号”着陆区地质背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巡视器“天问一号”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乌托邦平原形成于诺亚纪,是火星北半球最大的撞击盆地,直径约为3200 km(图1)。南部、西部和东部边缘分别与伊西斯平原和埃律西昂火山地区相接,形成了广阔平原区域。地形数据表明火星北半球可能存在“古海洋”,乌托邦平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在日冕物质抛射磁绳模型及日冕太阳风模拟方面连续取得进展
日冕物质抛射(CME)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主要驱动源,如何针对特定的CME/太阳风暴事件,了解其日冕/行星际传播及演化过程,预报是否以及何时到达地球轨道,预测近地空间太阳风状态的变化,是空间天气科学界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空间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沈芳研究员和博士生刘佑生、博士后杨易以渐变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发现月球上可能存在10亿年内年轻火山作用
我们肉眼看到的月球暗色部分是广大的火山岩平原,是大小规模不等的撞击盆地被火山物质(主要是玄武岩)填充后形成的。月球上的火山作用始于40亿年之前,但是其熄火时间节点一直存在争议。确定月球火山作用可靠的时间线是约束月球成分和热演化模型的重要前提。已返回月球样品揭示月球火山作用主要发生于31至38亿年期间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首次在月面观测到月球微磁层
地球磁层是由地磁场阻挡太阳风形成的,它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与地球不同,月球没有全球性的内禀磁场,一般认为来自太阳的高速太阳风粒子可以直接轰击月面,从而给人类月面活动带来影响。近期研究表明,月球虽然没有全球性的偶极场,但是有广泛分布的月壳剩磁,称作磁异常。一些磁异常的强度可达上百nT,它们可以阻碍太阳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