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首次在月面观测到月球微磁层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3

地球磁层是由地磁场阻挡太阳风形成的,它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与地球不同,月球没有全球性的内禀磁场,一般认为来自太阳的高速太阳风粒子可以直接轰击月面,从而给人类月面活动带来影响。近期研究表明,月球虽然没有全球性的偶极场,但是有广泛分布的月壳剩磁,称作磁异常。一些磁异常的强度可达上百nT,它们可以阻碍太阳风的运动,形成局部磁层结构,称为微磁层。月球微磁层是太阳系中最小的磁层结构,认识微磁层,一方面有助于人们理解太阳风与小尺度磁场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微磁层作为天然保护屏障,是未来建立月球科研站及载人探月的理想场所。
  然而,由于观测数据有限,目前月球微磁层的形成机制以及内部结构仍然不清楚。特别是以往所有观测证据均来自距离月面几十公里甚至更远的航天器的探测,微磁层在月面是什么样的无从知晓。嫦娥四号是人类首个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其着陆点刚好位于月球最大磁异常区—雨海对趾区的东部边缘,这为在月面就位探测微磁层提供了良好机会。如图所示,当太阳风从西吹来,如果形成了微磁层,位于磁异常区下游的嫦娥四号就有望观测到微磁层的磁尾。

图 嫦娥四号周围磁场分布以及微磁层模拟和观测结果
  最近,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谢良海副研究员、李磊研究员及张爱兵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四号巡视器(玉兔二号)搭载的中性原子探测仪数据,发现当嫦娥四号位于磁异常下游时,中性原子探测仪测量到的粒子通量整体低于其位于磁异常上游时的测量值。结合全球Hall MHD模拟,谢良海等人证实了月球微磁层是造成通量差异的原因。此外,谢良海等人还发现微磁层对太阳风的作用主要是偏转和减速,而不能完全遮挡太阳风,其平均遮挡效率约为50%。特别地,该研究还发现离子惯性长度对微磁层的形成起决定作用,即微磁层只有在离子惯性长度足够小(小于120公里)时才可能形成。
  该研究不仅实现了月球微磁层的首次月面观测,同时也揭示了微磁层的形成条件和内部结构,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微磁层以及实施相关探测计划提供了依据。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论文链接:
  Citation: Xie, L., Li, L.*, Zhang, A., Zhang, Y., Cao, J., Wieser, M., et al. (2021). Inside a lunar mini-magnetosphere: First energetic neutral atom measurements on the lunar surfac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8, e2021GL093943. https://doi.org/10.1029/2021GL093943.
  (供稿:天气室)

相关话题/观测 地球 测量 结构 数据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嫦娥五号探测器载荷数据处理器圆满完成月面工作任务
    2020年12月2日5时3分,嫦娥五号着陆器配置的载荷数据处理器开机工作,控制有效载荷全景相机及转台开展采样区域自动扫描成像,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进行自动光谱探测,完成了有效载荷系统的月表形貌、矿物组份探测等科学探测任务和对着陆器国旗成像任务。2020年12月3日13时55分,载荷数据处理器关机,圆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四号载荷首次获得月表粒子辐射剂量数据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成功软着陆。嫦娥四号共搭载了9台科学载荷,其中有3台是国际载荷,在这3台国际载荷中,“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LND)搭载在着陆器上,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德国基尔大学联合完成,首次在月表实地进行粒子辐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数据库分析揭示了昆虫对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的响应
    昆虫作为现今地球上多样性最高的生物,自石炭纪开始繁盛,在二叠纪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角色。二叠纪末的大灭绝事件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尽管许多****基于化石、现生形态学、分子系统学等证据分别做了深入探讨,但迄今学界对此时期昆虫的演化过程争议颇大,进而导致我们对于昆虫对大灭绝的影响机制知之甚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解析鸟类头骨结构和可动性演化:嵌在恐龙头骨上的鸟头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独立完成的有关原始鸟类头骨演化的研究。论文作者王敏(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托马斯、李志恒、徐星、周忠和通过CT扫描和三维重建,首次复原了中生代反鸟类近乎完整的头骨,显示了鸟类头骨镶嵌演化,揭示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古基因组揭示仰韶文化古代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
    2021年5月19日,《遗传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中科院生物学大类一区)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团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顾万发研究员、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海兵副教授共同主导完成的关于距今约5500-50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CT数据三维重建和可视化软件开发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卢静副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生胡雨致和澳大利亚国家计算中心 Ajay Limaye博士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发表了团队在三维重建和可视化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图1. Drishti p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薄壁转子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薄壁结构因低质量、高强度等结构特点,广泛运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旋转机械中。旋转机械运行过程中受到转子不平衡量和气动力等引起的激励作用,当激励频率与薄壁转子固有频率相同时,薄壁转子发生共振。为保障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安全,提高可靠性,旋转薄壁壳体工作范围内必须避免共振。大量研究发现,转动引起的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研究所在应用机器学习在光伏热电混合系统结构参数优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热电转换技术和光电转换技术是利用能源转换材料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两种主要技术形式。二者在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技术研究发展方面的关键点,一是研究和开发高效热电材料和光伏材料及其组件,二是发展聚光型光伏热电技术。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核心是热电光伏复合发电单元,聚集太阳光入射后,光伏电池首先利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研究所在功能纤维的可控表面结构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微纳结构表面可以赋予材料许多优异的特性,如亲疏水、抗菌、产生结构色等等。因此,实现大规模制备具有可任意设计的表面结构的功能纤维对于拓宽纤维基器件应用范围和促进智能织物的发展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纤维的热拉工艺由于其高稳定性和良好的材料与结构兼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功能纤维的大规模制备,并在传感、能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
  • See-Earth:高频时序多维地球环境监测SAR星座
    王樱洁1,王宇1,,,禹卫东1,,,赵庆超1,刘开雨1,刘大成1,邓云凯1,欧乃铭1,贾小雪1,张衡1,赵鹏飞1,王伟1,余伟2,葛大庆3,唐新明4,李涛4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100190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南京2100193.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